大宋好屠夫-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智闻言,点了点头又道:“对于这些家族,自然也有弥补的办法。国不能无商,商人便是社会的润滑剂,犹如车轴上的油脂,便能让车架跑得更远。商便是资本,大户家族有钱便是有资本,只要补缴偷漏赋税,土地之外的其余财产皆可保留。如此便可行商,此番开王府,第一件事情便是鼓励通商,商道也由王府负责,一为随战之法,过得几月,大军便入草原,可选五百户同行,缴获之物,皆低价出售给这五百商户,以先登记者为准,只选五百户。往后只要开战,便行商人随战之法。运送粮草的事情都可部分付与商人去做。
二为海商之法,沧州北地,船厂人手足够,海路也是畅通,高丽与倭寇之处,还有金国,皆可通商,便是南洋而下,也可通商,最简单的不过海路下江南,金人如今有的是金银钱财,却是什么都缺,又什么都想要,除了铁器粮食硫磺等物,其他的都可往北运送。王府士卒在前,为其打开商路,只要在码头进出之时交齐赋税,便可得到水师保护。
如此两法,利润必然可观。”
“相公所想,自是不差。却是让原来那些地主之家出门行商,怕是有许多人并不愿意。”种师中一边点头,表示心中认可,却是又有担忧。
“不愿意便让他们坐吃山空,愿意的自然赚得盆满钵满,初期必然艰难,有人得利之后,效仿者自然多了起来。若是有其他想法的,那便试试某屠刀利不利。”郑智知道种师中的担忧,却是这件事情只能落到种师中头上去做,郑智身边,能肩负如此重任的也只有种师中这般沉稳老练之人。
这些事情郑智也想到了一个开始,辖下还有几个大户可以首当其冲,第一便是大名府首富卢俊义,第二便是独龙岗上的三家。这些人自然是要在郑智计划的最开始的。便是土地改革,首当其冲就是独龙岗。祝家、扈家、李家,只要舍了土地,必然要得到更大的利益。卢俊义倒是早早就把土地都卖得差不多了。
种师中闻言,感受到郑智的决绝态度,也明白了一些事情的对策,也没有其他事情再去多问,余下的事情自然是看种师中的手段了,郑智也把上万的军将给了种师中调拨。如此官场巡查与土地改革并行,双管齐下,雷厉风行,便是避免夜长梦多。事情越拖,便是越难施行,此时郑智初掌大权,正是翻天覆地的时候。
便听种师中又道:“开府封官之事,也该尽快。如此也是安稳军心。”
种师中老道,便在于此。出生入死之人,大多等着郑智安抚,安抚之法,无外乎升官进爵。士卒要收心,军将之类,更要收心。
郑智点了点头道:“此事已在计划,不得多久便会完成,到时候举行一个开府仪式,仪式之上,便宣布加官进爵之事。”
种师中今日该说的事情,倒是也说完了,便道:“那下官便先告辞,着手土地之事,人员调拨,还请燕王多多操持。”
郑智点了点头道:“此事某再与李纲商量一下,让李纲配合与你。土地之事,便随巡查之事一起,巡查到得何处,土地之事便跟到何处,如此互相配合,必然事半功倍。”
种师中点了点头,起身告辞而出,便是去点校上万的兵马。心中也知晓,兵马是这件事情成功的基础。
郑智也跟着起身,时辰已然不早,午饭在即,郑智便往后衙而去。
待得郑智入得后衙,郑凯又是飞奔而来,这回郑凯一脸愁容,也不说话,只是跟在郑智身边转悠。
郑智却是也觉得奇怪,开口问道:“凯儿为何愁容满面啊?”
郑凯抬起自己红肿的手,在郑智面前晃了晃,依旧不发一言。
身边的小婵自然要替这小乖官说话,开口说道:“回禀王爷,小乖官今天早上被李相公打了板子,不知打了多少下呢,把手都打肿了。”
郑智闻言一笑,便道:“为父小时候上学堂,也被老师打过板子,过几天就好了。”
郑智所言,还好没被渭州的街坊邻居听到,否则便成了一个谎言了。
郑凯这回却是无话可说了,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小婵也只得一撇嘴,不言不语。
郑智看了看儿子,又问道:“今天先生教了些什么?”
郑凯有气无力答道:“教了论语。”
“论语好,论语乃圣人之言,论语便是为人处世的智慧。人要聪明,便要多学智慧。背来与为父听一下。”郑智笑道,便是检查作业的意思。
郑凯无法,随着郑智往里面走着,口中只得背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郑凯所背,自然是论语第一篇。郑智也学过这几句,便问道:“先生可有解释给你听?”
“先生解释了呢,说学东西要勤学苦练,时常复习,这样才学得好。交朋友要有情有义,志同道合,这样才能有聚集人心,成就大事。若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能因此而生气,这样才是君子。”郑凯答道,话语也是简单。
却是郑智闻言面色一变,前后两句的解释倒是无妨,却是中间这一句的解释,显然不一样。便问道:“可是李先生这么跟你说的?”
郑凯不明所以,点了点头道:“先生这么与孩儿说的。”
郑智闻言点了点头,也不在多问。却是李纲的心思便在这一句简单的解释上表露了出来。李纲显然没有把郑凯当作一个普通的学生教导,而是参杂了上位者的心术,甚至说直白一点,便是帝王心术。
这表明了李纲心中所想,便是已经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
“父亲,朋友是什么啊?”郑凯开口问道。
郑智闻言,笑道:“老胡伯伯的孙子好像要出生了,以后老胡伯伯的孙子便是你的朋友。”
郑凯闻言一笑,便道:“那是不是以后对待老胡伯伯的孙子就要有情有义?”
郑凯显然还并不懂有情有义的具体意义,却是也说了这么一句话语。
郑智点了点头,抬手抚了抚郑凯的头,便道:“正是这个道理,李先生教得好,以后你要多认真学。”
郑凯听到这句话,却是又变了一个愁容,便是怕那李先生的板子,却是也小声说道:“孩儿知道了。”
第五百八十章 巧言令色,鲜矣仁
渤海之外,阮小二把大船停在高丽半岛江华湾上,江华湾本是高丽首都开京西边的海湾,海湾之上也有许多岛屿。..
阮小二的大船经常在这些岛屿之中驻扎,一些大岛屿上也运来了不少党项人,而今这片海域早已被阮小二控制,高丽人的船已然出不得海。
三千多党项汉子拿着兵器,坐着小船已然登陆到开京沿海地区,大肆劫掠。耽罗岛上,还有百万人嗷嗷待哺。
这种事情已经开始了几个月,高丽王朝也有反应,调兵遣将开始驻防南边的沿海地区。这也是阮小二为何把主意打到高丽都城附近的原因。
都城附近更加富庶,也在半道北部,南边沿海,高丽人开始布防。如今劫掠,自然就往北来了。高丽有东西两边海岸,海岸之长,直有一万八千公里。便是中国大陆的海岸线,也不过这个数字左右。
阮小二在江华湾,而阮小五与阮小七则直接去了倭人九州岛,张横便在朝鲜半岛另外东岸。如此奔波,也只为养活百万嗷嗷待哺的党项人。
一艘新下水的大船从北边的渤海南下,直奔海湾。给阮小二带来一份公文,命令阮家兄弟与张横带着船队回沧州一趟,到清池听候燕王郑智的新差事。
阮小二接到公文,便火急火燎派人登案,召回已经上岸的党项人,准备返回。
郑智要吩咐的差事,自然是与海路商道有关,海路的暴利,由不得郑智不注重,往南往东,皆是暴利。半岛以南盛产粮食,日本倭人之地,其实也产白银。女真如今也很有钱,辽国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家底都到了女真人手中。
这些事情,都需要船队来做。
刘正彦带着一队快马也已出发,飞奔往河北而去。
却是走得几天,过永兴军坊州(陕西宜君)之时,碰上了刘延庆,刘延庆之人,本是永兴军路之下军将,多随老种作战,如今老种已死,种师道与种师中又离了西北,刘延庆已然是永兴军路最有势力之人。
历史中的刘延庆本也参与过伐辽之战,便是第二次伐辽,刘延庆便为主将,带着十万大军,不战而溃,此人胆小谨慎,便是被辽人吓得溃败而逃。如今被郑智取代,反倒让刘延庆没有出得西北。却是刘延庆之子刘光世反倒成了南宋中兴四将,却是刘光世也继承了其父胆小谨慎的性格,与金人作战,往往都是退避三舍,自己更是躲在大军之后,见势不对调头就跑。与岳飞差得太远。
刘延庆把刘正彦请入坊州城中,酒肉招待。
席间,刘正彦自然豪爽说道:“刘相公,此番燕王开府,我等合该前去祝贺,老相公可以准备?如此正好顺路同去。”
刘延庆闻言,面色略微为难,开口答道:“燕王殿下开府,自然是可喜可贺,却是最近军中事多,难以走脱。若是得了空闲,必然要走一趟河北,庆贺燕王大喜。”
便是刘延庆心中明白许多事情,知道这燕王是结交不得,若是结交了燕王,必然要得罪朝廷。这种事情,胆小谨慎的刘延庆却是不敢去做。
刘正彦闻言,只道:“也是无妨,老相公备些礼物,我顺道给你带去便是。”
刘正彦心向郑智,便是觉得这西北,人人都该与自己一样,对于郑智开府的事情着重一些。
刘延庆闻言,面色又显得几分为难,答道:“贤侄啊,并非老夫不愿意,只是近来粮饷奇缺,府中拮据。燕王大喜,送些普通的东西,也上不得台面。贵重的却是又送不起。实在尴尬非常。”
刘正彦此时才觉得有些不对劲,抬眼看了看刘延庆,便是这刘延庆连份贺礼都不愿意送,便道:“老相公这般行事,只怕不妥吧?”
刘延庆立马一副可怜模样,答道:“待得东京运了钱粮来,一定为燕王准备一份厚礼送去。”
刘正彦闻言,面色一变,站起身来,便道:“告辞!”
刘正彦年轻气盛,便是一心觉得刘延庆合该与自己一样,对郑智敬重有加,却是这刘延庆身在永兴军东南,与郑智并未有过直接的交集,更不曾直接受过郑智的恩惠,自然是一副明哲保身的态度。
却是刘正彦听得刘延庆的话语,已然心中不快,起身就走。
刘延庆看得刘正彦直走的模样,却是也不出言挽留,只是起身出门送刘正彦几步。
便是这一次会面,就这么不欢而散。
第二日,沧州经略府,这个经略府以后大概也会改成燕王府。
祝龙一脸急切直奔府中而去,只因郑智派人召见,祝龙自然不敢怠慢,放下手中一堆差事直奔经略府而来。
郑智一边办差,一边考校着身边的郑凯,便是郑凯已经从李纲哪里回来了,祝龙进得厅内,便听郑智开口问道:“今日可有挨板子?”
郑凯嘟着小嘴,答道:“先生岂能不打板子,便听婵姨说,李先生就是心狠手辣。”
郑智闻言大笑,说道:“哈哈。。。你倒是学了一个新词,心狠手辣可不是这么用的,李先生可不能用心狠手辣来形容,该说李先生诲人不倦,教导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