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阳公主连忙道:“你胡说什么呢?逍遥哥哥……”
“我只是拿三哥举个例子。像他那样的青年才俊……”谢小蛮正要解释,突然看到晋阳公主满脸通红的样子,再略微联想,顿时心有所悟,恍然笑道:“兕子,你不会是喜欢我三哥,想要做我嫂子吧!”
“又胡说!”李明达涨红了脸,虽然在否认,但表情已经彻底出卖了她的内心。
谢小蛮沉吟道:“逍遥哥哥。叫的多亲切,也是……你从小接触的男子之中,哪里有比我三哥更优秀的?三哥也一直待你很好。
只是三哥比你大了十多岁,虽无正房。但家中妾室却已经许多,孩子也好几个了,你还愿意嫁给三哥吗?”
“我……”李明达声若细纹道:“虽然自古驸马不许纳妾,但实际上家里的侍妾通房还少吗?就拿长乐姐姐来说。长孙冲就有好几个侍妾呢,庶出的孩子都有的,长乐姐姐还不得睁只眼闭只眼?”
“看来你已经一心坚定要做我嫂子喽?”
“你……哪里有。我只是说说罢了。”
谢小蛮笑道:“三哥喜欢你是肯定的,家里现在的几位嫂子人也都好,很好相处,要紧的是皇帝陛下会不会应允。”
“好了,别胡说八道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美美地当新娘便是。”晋阳公主羞涩不已,急忙岔开话题。
随后婚礼在极为热闹的气氛中进行,果然太子李治出现在狄家,,作为狄仁杰和谢小蛮的主婚人,一片喜气洋洋。
然而最受到瞩目的还是皇帝对谢小蛮的赏赐,这是不是意味着皇帝想要重新重用谢逸呢?
……
事实也果然如大家预料的一样,没过几天皇帝一直诏书发下来。
弘文馆学士谢逸任东宫太子洗马,再次成为李治身边的亲信重臣,不止如此,还给了谢逸户部侍郎的职务。
户部是管天下钱粮的机构,谢逸带来的几样新品种如今已经在大唐各地种植推广,产量非同一般。
如今大唐农户只要不是遇到极端天气,家里的存粮充足,根本不用担心饿肚子。
至于理财方面,谢逸也算得上是能手,谢家如今的生意做的很大,俨然有成为大唐首富的趋势。
让这样一个人出任户部侍郎自然是没有问题,完全可以管好大唐的钱粮。当然了,也许皇帝陛下的意思远不止如此,兴许还有别的什么意图。
因为如今的户部尚书人选空缺,侍郎是户部实际掌控者,也许这只是个过渡,要不了多久就该称谢尚书了。
皇帝这个时候突然让谢逸出任户部侍郎,东宫洗马,意图何在呢?
……
皇宫之中,李世民笑而不语。
长孙无忌这两天明显低调了很多,但是长孙家权势赫赫的事实并未改变,一个小小的东宫洗马,户部侍郎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谢逸的身份还是不够,相去甚远,还得另外想办法啊!
另外便是晋阳公主的婚事,长孙顺德可没放弃,现在甚至托了韦贵妃前来说情。
然而如此情形下,要是再嫁个公主过去,长孙家还不得到天上去?相比之下,倒是应该嫁个公主到谢家去。
念及此处,李世民突然心中一动。
自己好像忽略了很多事情啊,女儿一直说看不上诸多世家子弟,那么她究竟看得上谁呢?
她自小和谢逸接触,原本只是将女儿当小孩子看待,根本没想那么远,但如今却已经是大姑娘了。
情窦初开的年纪,耳鬓厮磨,情愫暗生也不奇怪,会是这样吗?
好一个谢逸,不仅仅让儿子对他信任有加,竟然还让自己的宝贝女儿……
快三十岁的人了,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有非分之想,真是……和大部分老岳父的想法相似,李世民最初有些恼怒。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突然觉得这件事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女儿喜欢的话,谢逸未必不是个合适的人选……(未完待续。)
第四二三章 做我妹夫可好?
承庆殿里,晋阳公主照例在帮李世民整理案牍。
李二陛下看着已经亭亭玉立,如花般的女儿,笑道:“朕的兕子长大了,该嫁人了。”
“父皇,你又来了,我才不要嫁人呢。”晋阳公主一如既往地反对。
李世民哈哈笑道:“那怎么行呢?怕父皇给人挑的驸马不好?”
“不是……”
“朕知道你不喜欢长孙译,朕另外给你挑了个人选。”
“不管是谁我都不喜欢。”
“真的吗?”李世民哈哈一笑,旋即道:“如果是谢逸呢?”
“啊…呃……”
听到谢逸名字的那一刻,晋阳公主李明达顿时微微一呆,受伤的动作明显慢了点,仓皇之情溢于言表,一张俏脸更是如红透的苹果一般。
李世民见状,冷冷道:“好一个谢逸,老大不小了,竟然敢勾引朕的女儿。”
“父皇,没有……谢学士从来没有对我怎么样,他就像对待妹妹一样待我好。”晋阳公主连忙解释。
“这么着急地维护他?”李世民皱眉道:“兕子啊,谢逸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般维护他?
你是朕最疼爱的小女儿,朕的掌上明珠,天下优秀男子随便挑选,他谢逸是个什么东西……”
“父皇,谢学士已经很优秀了,没几个人比他优秀。”晋阳公主声若细纹,红着脸道出了一句话。
李世民听在耳中,看在眼里,心里已经大概有数了。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形,自己这个当父亲的该怎么说呢?
“这还没怎么样呢,已经胳膊肘朝外拐了,真是女大不中留啊!”李世民少不得一声感慨。
“父皇……”李明达唯有以撒娇来应付,也算是掩饰自己的尴尬和难为情。
李世民沉声道:“可谢逸已经快三十岁。且家中妻妾不少,难道这些你也不介意?”
“诸位姐夫还不都是如此,姐姐们和父皇您不也都睁只眼闭只眼吗?”李明达道:“其实也没什么,就向父皇您有很多嫔妃,但是您最疼爱的始终是母后,这没错吧?
母后在的时候,从来没有阻拦过父皇您纳妃,贤惠有加,我们也应该向母后那样……”
李世民没想到女儿竟然如此的大度,但天潢贵胄的嫡出公主。焉能随便受委屈呢?岂能随便与旁人分雨露恩宠?
虽然嫔妃妻妾众多,李世民一直都在这么干,但轮到自家女儿的时候便有些不乐意了。
但晋阳公主似乎并不很在乎,表现的相当大度贤惠,轻声道:“父皇,女儿虽小,但见多了姐姐们的遭遇,觉得有个人真心疼爱自己才行。
身为公主,女儿也知道自己的使命。除了自己的幸福之外。也希望夫婿能为父皇,为皇兄,为大唐江山社稷出一份力。城阳姐姐德遭遇便是个例子,女儿不希望重蹈覆辙。”
城阳公主和杜荷确实是前车之鉴。,李世民想起来也隐隐作痛,自然不希望最疼爱的兕子在有这般不幸。
晋阳公主这句话说的很对,历朝历代公主出嫁都不完全是儿女婚事。更多是一个政治行为。
通过公主出嫁来维护皇家和世家大臣之间的关系,李世民十四个女儿,基本上全都是这个情况。
晋阳公主对此认知十分清楚。她的出嫁也不例外,驸马的人选也要符合政治利益。
谢逸似乎是符合皇家利益需求的,难得女儿有这个心思,倒不是不可以……
……
太子李治入宫了,是父皇急召。
李治还以为有什么十分要紧的大事,没想到父皇要和自己谈的竟然是妹妹的婚事。
“稚奴啊,朕给兕子物色了个驸马人选,让你看看这个妹夫是否合适。”
“哦,不知父皇看中了哪家子弟?”
“谢逸!”
李治听到这个答案之后,似乎觉得十分惊讶,不由自主地愣了片刻,沉吟道:“父皇真的如此打算?”
“你觉得合适吗?”
李治道:“年龄是差了些,但谢逸的才俊学识,出身完全够得上,且为人也不错,这些年来他兕子也很好……”
“他成了你的妹夫,就更亲近了,往后用起来也更安心,你以为如何?”李世民沉声追问。
李治沉吟道:“父皇,儿臣并没有想这么多,谢逸对您和儿臣都是忠诚的,他有才华可堪重用这也是事实,没必要联系上兕子的幸福。”
“如果兕子自己喜欢呢?”
“兕子这么说了?”李治低声道:“妍儿倒是和儿臣说过有这个迹象,可惜儿臣愚钝,竟没看出来的兕子有这个心思。”
李世民摆手道:“女子心细,不足为奇,这件事,你赞成吗?”
李治道:“兕子既然喜欢,谢逸也是才俊,倒也相得益彰,儿臣乐见其成。当然了,四肢的婚事,还得父皇您做主。”
李世民点头道:“好,朕知道了,这样吧,你去找谢逸问问,看看他的想法。”
……
作为太子洗马,谢逸现在少不得要出入东宫。
许久不见,李治似乎还和以前一样,但那种亲密的感觉中无疑多了一点君臣之别。
这是必然的,谢逸觉得自己必须很明确这个界线,否则伴君如伴虎,下场会怎样就不好说了。
今天李治将自己留下,说要和自己说点什么事情,谢逸对此颇为好奇。
“谢侍郎,孤的命是你救的,孤能有今天你也功不可没,这些我都记着,在心里孤其实把你当作老师,当作大哥。”
谢逸不知道李治为何会有这样的说辞的,轻声道:“是殿下的才智与仁厚成就了天命所归,臣不过顺驶而过。
从私情上来讲,臣觉得与殿下相遇,相处多年都是缘分,十分珍惜。”
“嗯!”李治道:“孤希望与谢大哥的缘分能够永固长青。”
“臣求之不得,愿为殿下的宏图伟业添砖加瓦。”谢逸表现的十分谨慎,和储君套近乎是要有分寸的。
李治笑了笑,轻声道:“谢大哥,孤很真诚,这应该是孤最后一次这么称呼你。”
呃,什么意思?谢逸顿时心中一紧。
李治轻声道:“你,做我妹夫可好?”(未完待续。)
第四二四章 唐朝驸马爷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嫁娶。
这一遭,办喜事的还是淮阳郡公谢家,但喜庆程度却更大,更热闹。
今日成婚的新郎官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尚书、淮阳郡公谢逸本人,新娘就更了不得了——晋阳公主殿下。
这桩婚事自从诏书下达的那一刻起,便在长安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曾有关注,皇帝陛下最钟爱的幼女晋阳公主的婚事,都猜想着哪家的少年会有幸娶到这位天之骄女。
但谁也没想到驸马会是谢逸!
很多人的印象里,谢逸已经快三十岁,整个大唐除了九江长公主的驸马执失思力成婚时年纪大些外,大唐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苍老”的驸马。
而且谢逸不是已经成婚了吗?谢家已然有好几个孩子,还能够成为驸马?仔细打听才知道,谢家一直没有正妻。
即便如此,谢逸已经有多位妾室是不争的事实。
公主与侍妾共侍一夫,这种事可不多见,尤其是公开场场合下,按理是不应该存在的。
谢家的这些情况,皇帝陛下难道不知道吗?
不可能,显然都是知道的,但是皇帝陛下还是照旧许婚,这说明什么?
皇帝陛下宁愿意自己最宝贝的女儿受委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