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北方的辽国,耶律延禧还没有从突然的失败中明白过来,等到反应过来之后,他的强大而又庞大的大辽,现在只剩下上京附近的几个城市了,对于耶律延禧来说,一开始是愤怒的,但是愤怒过后则是害怕。
辽国朝廷一开始有人建议和金国议和共同对付齐国,对于这样吃里扒外的大臣,耶律延禧直接把对方打入大牢,但是一段时间的战争之后,当他和金国共同被包围在辽河平原这一片地的时候,他又不得不认真考虑接下来的出路。
耶律延禧有多大的出息?历史上他和宋朝的徽钦二帝同样被俘虏之后幽禁,三个皇帝都是被女真人当做猪狗一样圈养,都是无耻的跟女真人低头哈腰。
所以议和这种没脸没皮的事情,他们不仅愿意跟金国搞,同时也希望和齐国议和,只求有个生存之地,对于辽国的使者,张三是见都懒得见的,还期待放弃幽云十六州就想换回自己以往的领土,对此张三只能说,你想多了。
不过辽国的使者还是要拖着,至少给他点念想,免得他狗急跳墙不是,所以张三就派人和辽国的使者谈,让他们退到中亚去,可以免去一死。
………………………………
第六百四十四章完颜阿骨打之死
辽东辽阳府,寒风依旧凛冽,辽阳皇宫里此事正在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原本这里是辽帝的行宫,但是现在确变成了阿骨打的皇宫。
阿骨打坐在软塌上,听着下边头领们的汇报,不时传出咳嗽声,自从张三决定要干掉阿骨打之后,阿骨打就患上了这种咳嗽并伴有胸部疼痛,需要一个萨满研制的特效药才能缓解。
而且身体每况愈下,年前还是一个能骑上马的中年大汉,到了现在连开会都要半躺在床上,而随着阿骨打的病情整个辽阳府都开始暗流涌动起来。
阿骨打虽然重病,但是他已然感觉到来势汹汹的齐国怕是不止要打掉辽国这么简单,所以阿骨打这次开会想让各部年后召集人手往北联系更多的女真部落,毕竟这个时候阿骨打能够依靠的只有同族了。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确是在各部都实力大损的背景下,谁又愿意去苦寒的北方,东海女真和他们虽然同属女真族,但是他们自称自己是熟女真,而称东海女真为生女真,连女真人都称其为生番可见其原始和野蛮程度。
阿骨打见各部都不愿意北上,他心里也知道,现在他的身体大不如前,说话也没有那么管用,只是他觉得自己是在为全族考虑为女真人的未来在考虑为什么这些人就不明白。
阿骨打又剧烈的咳嗽起来,太监连忙呈上特效药,阿骨打服用之后,立刻脸色红润,精神也好了很多,他掀开被子站了起来,看了看场中众人说道:“好既然各部都不愿意北上,那么咱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我决定和辽国议和,你们可有意见?”
阿骨打这话一出,宫殿里的头领炸开了锅,这里面有多少人是和辽国是世仇,以前憋在心里不敢反抗,现在好不容易阿骨打带着大家反抗,眼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之后,阿骨打又退却了。
阿骨打看了着交头接耳的众人叹气说道:“你们要知道,不是我阿骨打不想伐辽,而是现在我们和辽国一样,被一个更强大的敌人盯上了,我们现在不是要和辽国决个生死,而是要和辽国携起手来生存下来,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报仇!”
阿骨打看了看南方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征讨高丽遭遇重大损失,这里面有我的责任,但是你们也不要忘记敌人的强大,特别是汉城那股敌人,你们更是深有体会。”
阿骨打看看众人:“但是我要说的是,你们觉得强大起来的高丽,只不过是人家齐国养的一条狗,我问过高丽士卒,我问他们你们和齐国比如何?”
阿骨打叹气说道:“你知道高丽士卒怎么说么?他们说,齐国曾经以五万士兵用几天时间打下高丽汉城,齐国的士兵比他们强大的多的多,他们的全国兵力也打不过齐国一个师,也就是两万五千人。”
看着继续交头接耳的部落首领,阿骨打有点丧气,这些人为什么就不能明白自己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自己只是想告诉他们一个这么强大的势力是不可能打了辽国之后留下女真人独立的。
见大家没有一点识趣,阿骨打只好命令道:“各部雪化之后抽调士卒集合于辽阳准备随时应对齐国。”
其中一个部落首领站起来问道:“皇上,我们部落今年在风雪中损失严重,马匹也掉膘的厉害,开春正是给马匹补料的时候,再说齐国打的是辽国,即使想要打我们也要等到消灭了辽国之后吧,不如让我们的马儿吃饱了在打仗?”
阿骨打看着他:“你是离金额部落的首领吧?我跟你们说,齐国的士卒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是战时临时招募,人家是一年到头都待在军营里,所以等人家打上门来你在召集人手,那么等你人手招齐,敌人都已经打下辽阳了!”
阿骨打看着其他人说道:“各部必须在开春后派遣青壮到辽阳接受调派,至于那些不停调遣的,那么就视同谋反!我将亲帅大军诛之!”
阿骨打也被这些杀缺消耗尽了耐心,反正不管怎么说,只要手里握着大军才能让他安心,阿骨打宣布完自己的命令之后就往后宫而去。
这些部落首领相互看看,阿骨打虽然身体越来越差,但是积威仍在,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突然好起来,所以这些人还真的不敢不听他的命令。
进入二月之后,天气迅速回暖,河里的冰雪开始融化,在张三的重点照顾下,完颜阿骨打最终也没有撑过寒冬,在二月而那一天,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一代英雄就此落幕,现在正值壮年的阿骨打孩子们还都没有成年所以自然没有资格继承这么尊贵的皇位,女真人开始了皇位的争夺,辽阳城里一时暗流涌动起来。
十天后,在大汉情报人员的挑唆下,火并开始,那一夜整个辽阳城血流成河,但是第二天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发现他们一夜之间被包围在辽阳城里。
张三为了这个计划出动了五个师,从辽河连夜下船包围辽阳,女真人怎么也没有想到,齐国会在没有解决辽国的时候会先对他们动手。
对于大汉军队来说,城墙只是一种摆设,一天的时间炸毁城墙,攻下城墙,逐次包围层层推进,军队在执行这张三的命令,此战不放过一个非汉人。
在汉军攻下辽阳的同时,高丽和北方的室韦人骑兵开始南下,开始扫荡这些部落,这些部落的青壮年都死在了辽阳城,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残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能够胜任的。
所以在辽国隔河观望之下,张三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处理了一下女真人的问题,知道确定女真人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张三才把目光重新转移到了辽国。
辽国意识到他们不能在放任女真人灭亡不管的时候,女真方面的主要战争已经结束了,最终辽国自己孤零零的在辽河西岸面对着大汉五十万大军的包围。
………………………………
第六百四十五章辽国投降
张三都没有想到对女真的战争会这么顺利,原本以为女真会顽抗很久,没想到真的能直接把对方堵在了辽阳城里,现在女真人完了,单单面对辽国张三觉得立刻就没有了压力。
女真战争的收尾工作交给高丽和室韦人,张三的十万陆军渡过辽河打算直接打到上京城,拿下耶律延禧结束这场战争,而辽国对于这十万部队的反应不是消灭,而是集中主力二十万到上京防守。
害的部队一路上白白紧张,到了上京城,部队还没有开打,辽国竟然派了使者来谈投降,这特么的城下这些人不乐意了,要投降你不早投降,我辛辛苦苦跑了几百里刚刚准备好,你投降了,这不是玩我么?
但是人家来谈投降了,你这边要是不请示一下皇上直接打也不妥,干脆一面派人通知,一面把这些使者送往京都,张三接到消息之后,想了一下之后,直接回复,要求对方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否则直接破城。
所以当辽国的使者还没有到锦州的时候,张三的最后通牒已经送到了耶律延禧手上,投降还是反抗,留给辽国的时间并不多,最后耶律延禧怂了投降了。
对于耶律延禧来说他也很无奈啊,这几年战争连年,精锐部队早已耗光,国库也早就空空如也,想打仗也没有兵,也没有钱,这些汉军个个如狼似虎,拿强大的女真反手就灭了,他还能怎么办?
辽国的投降意味着北方主要战事的终结,原本计划了两年的战争半年就打完了,对于张三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能省一大笔钱。
战争结束蒙古部迅速归建,室韦人和海州女真骑兵也被派到蒙古,那边的蒙古越闹越过分了,也是时候梳理一下了,高丽和倭国也撤回国内,十万陆军就地驻扎,镇守辽河平原。
而十万大汉骑兵则往西前往原辽国天德军,防御蠢蠢欲动的西夏,北线战争结束,立刻天下太平,大宋主动的撤回了进攻的部队,西夏也不敢在越境派遣斥候了。
张三现在也没有功夫在打仗了,而是要筹备着建汉大典,不理会瑟瑟发抖的大宋,张三开始考虑是不是趁机打掉西夏还有大宋的西北地区,这里不止有关中平原还有河套平原。
常言说‘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拥有河套平原对于控制蒙古草原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这里现在掌握在西夏手中,这也是西夏为何能一直与宋辽对抗的重要资本。
如果张三重新占领了河套,那么整个北方粮食的运输都变得简单的多,从河套运粮到蒙古至少能节省上千里的路途,特别是对于西部的掌控,意义更加重大。
所以现在哪怕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哪怕是很多地区的叛乱还没有清缴干净,张三就急急忙忙的派出汉军骑兵到河套附近。
但是打下河套又不仅仅是河套的问题,河套对于西夏来说,那不是一个平原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所以张三要想动河套就必须要做好跟西夏全面开战的准备。
而和西夏全面开战对于张三来说还不如直接灭了西夏,省的膈应人,这样一个地区势力在张三看来最大的问题不是打不打得过,而是补给问题,太过贫瘠。
那么张三想要囤积物资一战灭西夏,那大宋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现在大宋还掌握着河西地区的大片土地,而对于运输来说,把物资运到草原远远不如运到延安府来的方便快捷,而且运到草原还得往南运,多走了几百里,物资损耗至少提高了一倍。
这个就是因为大宋有完整的道路,而辽国只有马路,这种马路不是后世的马路,而是马走出来的路,只有马才能走的路的意思。
所以拿下延安府借助大宋完善的道路系统,运送物资囤积物资,争取在明年灭掉西夏成为了张三现在的首要大事,尽管骑兵部队表示,自己带上一个月补给就能轻松灭了西夏,但是张三还是把他们的作战计划否决了。
张三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正好借这个机会把黄河北岸的土地都拿下来,方便修筑新黄河大坝,而张三说的这个机会就是开国大典的机会。
依照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