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躲避箭雨的行动又影响了攻击的效率,而且一些躲避不及的士兵就挂掉了,而城墙这边往对方射击的时候,对方就躲在盾牌后面,不露头,结果收效甚微。
战争只是进行到第二天张三就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张三想想才明白原来前一次的进攻不过是宋军的试探,这次全力出手,自己要是顶得住,那么对面宋军肯定会黔驴技穷,要是顶不住,那么城就破了。
张三这才觉得自己想以四万人守住扬州城确实有点托大了,也许对面要是二十万异族骑兵,张三或许能应对的更加从容,但是对面是同样有数千年城墙攻守经验的自己人。
几十个箭楼推进到位之后,立刻开始对城墙上的弩炮发射点进行压制,琉球军也同样命令弩炮全力攻击对方的箭楼,现阶段来说箭楼才是自己这边最大的威胁。
下方的宋军见琉球军把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箭楼之后,立刻开始把部分军队开过河,过河之后,并没有往城墙冲锋,而是停在护城河边,宋军阵地里,竖起的云梯突然被放倒在河面上,然后士兵开始在梯子上铺设木板。
张三看着宋军铺设这种简易版的桥梁,奇怪的问道:“既然有这种云梯桥,为何还要拼命去填护城河?”
许贯忠淡淡的看了一眼说道:“云梯桥不能大规模的过兵和攻城器械,而且容易被破坏,而填了护城河重步兵就可以举盾过河为城下的士兵提供防护。”
看到现在似乎守护城河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城上的弩炮开始继续破坏箭楼,终于当宋军的云梯桥全部准备好的时候,大批的宋兵开始推着更多的云梯嗷嗷叫的过河。
河对岸也换了一批弓箭手对城墙上继续进行压制,因为城上弩炮对宋军床弩的压制,扬州城上射的箭不足以让城下的士兵直接攀登,所以一部分士兵还带了绳索。
下一步就是云梯和推杆大战,飞爪和砍爪刀大战,城上虽然没有准备滚油、沸水、金汤之类的东西,但是城上有大批的火油弹,只要哪里有宋兵试图搭云梯登城,立刻把一个火油弹点燃往城下一丢,立刻能获得几分钟的宁静。
在这种焦灼之下,终于弩炮清理了最后一个箭楼,张三看看天色已经是下午,若是不给宋军一个教训恐怕他们还会借着攻城吧。
许贯忠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于是张三拿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秘密武器,这种武器是根据大宋灭火水龙改进而来,类似于后世的那种手推式喷壶。
一根管子插入火油桶,另一边士兵用力推压,火油就被喷了出去,从城墙往下能喷出三十米远,立刻城下的士卒被淋了一身,聪明的立刻往后跑过不了桥就跳进护城河。
但是大部分人都只知道乱窜,猛喷了一阵之后,一阵火箭,然后让人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沿着扬州城墙一条火线猛烈窜起,然后惨叫声今天动地,大批火人往护城河里跳去。
整个宋军的攻击都停了一下,战场也陷入了安静,宋军和琉球军被这一纵火带短时间的隔离,要说远离城墙的那些还能跳进护城河逃生,但是那些在城墙三十米之内的人就惨了。
要么拿出勇气跳过火海,要么在城下活活烤死,而在城墙下至少有三万人被困,而大部分人都是在实在受不了了才去选择跳火海,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躲在人后边,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被烧死。
宋军的进攻终于停止了,宋军草草收兵之后,张三也开始统计此战的伤亡,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张三这边共阵亡超过三千人,受伤超过八千。
而对面的宋军,先后损失预计超过六万人,经过这一战之后,宋军在想到新的办法之前应该不会在对扬州动手,而仅仅是这一场战斗,就消耗了扬州城储备火油弹的一半。
………………………………
第四百八十六章圣水将军单廷珪
物张三一边在扬州城调集物资一边询问这边的搬迁情况,接下来两天宋军果然没有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不过听说营地里正在打造攻城器械,而且听说蔡京为童贯举荐了两将破琉球军。
时迁打听到两人原来凌州团练使分别叫魏定国和单廷珪,据说这魏定国最善用火攻人称‘神火将军’,而单廷珪最善水战人称圣水将军,两人不日即到扬州,蔡京和童贯二人都觉得有了同样善用水火的猛将必能破琉球贼寇。
而且为了掩盖自己进攻失败的事实,童贯谎称琉球贼厉害,自己与之大战于扬州城杀敌无算等等,但是琉球水贼借水之利来去自如,一时难以攻克,请求朝廷加派人手,然后增派水师等等。
这种事情是这些奸臣的惯用伎俩,张三自然是见怪不怪,但是童贯提到了水师的问题就不由得张三不重视了,大宋重视起了水师想要在水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自己的压力就大了。
就像建康附近现在已经集结了大小战船五百多艘,而且数量还在增加,这个可是长江,船多到一定程度他把江面填满就算你再大的速度优势也变成狗屁了。
至于所谓的神火将军和圣水将军,别人不了解张三还不清楚他们的底细,所谓的神火将军不过是跟红孩儿似的推着着火的战车猛撞,不过这个东西用来破阵确实不错,不过那玩意又推不上城墙,他那有个屁用?
至于圣水将军,这家伙真的是很水,非常水,善用水攻之法,而不是蔡京说的善水战,古代城墙一般都是砖头包土,要是大水一灌必然地基松动城墙倒塌,所以这一招用好了效果也是不错,
但是扬州那边是长江,张三绝不相信他有能力把长江堵上,放水漫灌自己,所以张三也不怕,而且扬州东面就是运河,运河可以堵么?可以!能灌进扬州城么?
张三把这个问题丢给自己的参谋部,因为张三自己也不太确定,运河水也并不是不流动的,运河和其他河流交汇,大量的水流通过运河流进长江,张三也不敢确定。
不过经过参谋部的计算总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扬州周围地势开阔平坦,不具备水攻条件,张三这才放心下来,既然水火二将暂时不足为惧,张三还是考虑下一步的动向了。
现在从占领扬州算起已经快一个月了,大宋君臣显然并没有吃够苦头,依旧心存幻想,而自己这边长期作战确有些准备不足,张三原本计划的扬州战役打两个月,最多不超过三个月,所以物资准备上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但是现在看来,事情确没有往张三设想的方向发展,张三是截断了江南夏粮的税收,但是那只是江南的,大宋北方大片土地还是能够提供大量税收的,可以说这时候反而是大宋朝廷一年中最富裕的时段。
至于粮食也是如此,汴河不仅联通了江南还能直通黄河和淮河,指望着京城缺粮,那也得其他地区粮食运不进去啊,可惜现在正是夏收,反而是大宋最不缺粮食的时候。
张三现在有些后悔早知道就早开站三个月了,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也不能怪参谋部,因为张三为了限制参谋部,防止它权利过大,像这种战略决策都是张三自己拿主意的。
许贯忠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太聪明,太懂得明哲保身之道,所以对于不该自己说的不说,不该自己管的事不管这一套他是看的很清。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既然不能通过给朝廷制造压力来解决问题,既然大宋君臣认为打的起,那么张三就要从其它人身上找到突破口了,张三找的这个人就是童贯。
没错童贯是幸臣,也是妄臣,他是靠军功一步一步上来的,所以说成也军功,败也军功,军功对他很重要,张三觉得只要让他知道自己打不赢,那么他一定会接受谈判,只要不动他的利益,他也不会介意牺牲一部分大宋的利益。
而且张三要求的也不多,只要能和大宋正常贸易,大宋人员允许自由流动到琉球,自己在海上的收税行为大宋不得干涉,就这三点而已。
张三手里有童贯想要的筹码,那就是扬州、苏州、杭州这些城市收复的功劳,所以张三现在正在等待新的军队的到来,再过五天新军训练完毕,一些军队就能完成调防计划,到时候多了三万的机动兵力张三又可以跟对面玩个打的了。
只是张三没有想到自己这边还没有开始玩呢,对面的童贯先给自己玩了个大的,水火两将到来之后,张三原本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没想到对面的圣水将军给自己玩了个意外。
首先是童贯命令部队进军在扬州城外三面五里扎营,这个距离等于就是到了扬州的眼皮底下,接着各处营地征发了大量的民夫开始筑矮土墙。
这是包围的常用方法筑长墙防止敌人逃跑突围和突击己方基地,但是张三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终于时迁送来消息,这是单廷珪的主意,三面围墙加上运河堤坝就形成了一个围子,然后上游用水车车水。
南方水流丰富,所以底下水位较高,所以这样一个围子蓄水还是能够做到的,张三不禁感叹没想到还能这么玩,这家伙果然是圣水将军,把水玩的是非常溜啊。
不过计划被知道了也就没有什么神奇的突然性了,张三现在还控制着东城墙呢,运河大堤的控制权还在自己手里呢,反正离汛期还有两个来月呢,张三立刻准备他们那边一挖好围堰自己就掘开河堤。
至于为什么不提前?反正现在对方在挖沟也就不会在打自己了,张三的战略是拖,能多拖一天是一天,反正几十里的围墙怎么得也得四五天才能修好吧。
不过张三觉得对方不应该会这么白痴想不到这个问题,那么他们明知道自己手里控制着运河大堤还敢用这个计策,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有办法到时候让自己没有机会挖开运河。
办法有很多,例如在对岸设置阵地狙击挖运河大堤的琉球军,或者是在运河中设置战船,不过两个办法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宋军队要获得运河的控制权!
………………………………
第四百八十七章扬州水战
报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情报,张三不得不给时迁下达命令,不过即使是时迁在一个几万人的军营里想要自由走动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张三也不报太大希望,还是依靠现有的情报和参谋部的群体力量来解决问题。
参谋们经过研究也认为宋军可能会近期进行水师决战,而且宋军在建康集中大小船只超过五百,人数超过八万,所以宋朝上下都认为有实力一战了。
但是当张三不对时迁报希望的时候,时迁确送来了总要的消息,宋军确实准备在放水前一天进行决战,童贯专门给水军将领交代过,此战的重要性。
而且童贯要求建康水师,第一要做到战胜扬州城外的琉球水师,要是做不到,就把对方水师驱离扬州,要是还做不到那就退入运河,至少要保证运河在我军手中。
童贯这么开明的时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是进来各地水师和琉球水师打仗没有一战能胜利带给他的清醒的认识,而且琉球军船大人多,不好搞啊。
而且为了配合建康水师的行动,泰州城也会派出两万士兵进兵至运河东岸,高邮湖那边也会组织一支八千人的水师顺运河而下,不过因为琉球水师往水中沉船,所以运河那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