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圣-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一位副将打扮的突厥人,摇了摇头,看着府城的方向眼神里充斥着嘲讽之意。
“汉人,原本就不堪一击!”
“同罗射思,攻破这座府城后,你立刻率领五万兵马,去与阿史那意凡汇合,攻下银川后原地修整,到时我带领已经修养完毕的大军与你汇合,直接进入大唐的腹地!”阿史那贺鲁沉声道。
“大人前往银川的时间也足够我们修整了,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属下明白了!”同罗射思很快就反应过来阿史那贺鲁的用意,嘴角向上勾勒,露出了一丝残忍的笑意。
与此同时,突厥人的大军已经完全把都护府城淹没了,都护府城看上去就像是被黑色海水抹平的小岛,即将沉入到海平面以下。
都护府通往银川城的道路有两条,其中一条宽阔通畅,是官路。
而另一条路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这条山路有多处险地,最危险的还是距离银川郡城仅有十里的葫芦谷,葫芦谷两头狭窄中间宽敞,足以容纳下数十万大军,山谷的上方多是碎裂的石块,可以说是一处天然的伏击之处,只不过就是因为它的地势太过于明显,所以在银川历来经历的战争中所有的军队都防备着这里,导致这处葫芦谷根本没有成功的被用到过,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奇迹。
这两条路就像是一个U字型,银川城就坐落在U字型的最下方,扼守着通往大唐腹地的要道。
就在距离都护府大半天的路程的地方,此时在这里同样爆发了一阵混乱的战斗。
这里是一处宽阔的大路,正是通往银川郡城的两条道路中最通畅的那条官路上。
第二十七章阿史那意凡
此时在那条宽阔的官路上,上千名突厥人的骑兵正围困着有上百人守护着的马车,不停的攻击着。
冰寒的弯刀不停地扬起,马蹄踏向石质路面的声音就像是不断敲响的战鼓,但是这将近一百名玄武军战士的防守就像是铜墙铁壁,手中的陌刀散发着充满血腥杀意的寒光,每当有突厥的士兵冲过来,都会在这一柄柄陌刀的刀锋下一分为二,上千名突厥兵竟然无法靠近那辆马车丝毫。
到了后来,也许是突厥人醒悟了,发现仅凭自己这些兵力实在是拿不下眼前之人,若是在这样不顾一切进攻的话,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开始了转换战术。
只见他们的队形开始转变,原本的攻击阵型转变成了防御阵型,和这些玄甲军的战士对峙了起来,只是有数道人影骑着快马离开了队伍,向着其余的几个方向疾驰而去。
这分明是要把他们堵在这里,去调集更多的士兵前来,很显然他们已经盯死了这辆马车,拥有这么多强力护卫的人物又怎么可能是普通人呢。
只是不知为何,那些玄甲军的战士就这样静静的看着突厥人的转变,没有趁乱攻击,更没有要强行突围的意思,眼神中却流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意,手中的陌刀握的更加用力,仿佛刀柄已经陷入了他们手掌中的血肉里。
宇文哲与林平很快就出了都护府城,向着银川的方向疾驰,这一路上竟是些散落的尸体,看尸体上那种特有的伤痕明显是突厥人的弯刀所造成的,青壮年、老人、女人、孩子,刺鼻的血腥味已经弥漫了整个大唐的北方,若不是零星的会看到有突厥士兵的尸体,恐怕谁都不会以为突厥人能绕过都护府城,来到了都护府的背面。
这些零星的尸体几乎完全是被弓箭射死的,而且是猎户们打猎时自己制作的那种粗糙简陋的硬弓。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贺兰山脉环境险恶,这也就导致了处于山脉周围单于都护府的民风也很是彪悍,即便被突厥人围困后也敢出手拼死一搏,奈何即便是这样,也不会是已成规模的军队的对手。
很快,宇文哲和林平就来到了岔路口,宇文哲勒马停了下来,看着眼前的这条在中间一分为二,向着不同方向延伸的道路皱起了眉头。
“少爷,我们走哪条路,实在不行的话就分开去追吧。”林平看着眼前沉默不语,眼神中却越发显得凝重的宇文哲,开口说道。
“不用,走这里!”宇文哲摇了摇头,声音沙哑的就像是嗓子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水分,手上的马鞭扬起,狠狠地落在马臀上,马匹吃痛,如同出弦的利箭般向着前方射出。
“这一路上的尸体早就说明了情形的险恶,秦虎作为玄甲军的一员不可能不知道,如果走大路的话会有很大的几率遇到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走崎岖不平的这条险路才更有可能提升避开敌人的几率!”
“希望能赶上吧,现在看来那一万突厥士兵应该是分散开了,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想要突破那上百位玄甲军战士的守护,没有数十倍的兵力是不可能做到的,馨儿姑娘暂时不会有事的,一定要赶在遇到突厥人之前找到她啊!”林平的脸色同样凝重,看着宇文哲的背影嘴里喃喃自语道。
“阿史那意凡大人,大将军可是让我们趁着汉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机进攻银川城,可是现在您却把队伍完全打散,去四处抢劫汉人的财产,这若是被大将军知道了,恐怕会对大人不妙啊!”
在银川城与单于都护府的中间,一处临时的营地,有着突厥人的上千兵马驻扎在了这里,在最中央的营帐里,十几位身穿金鹰图案皮甲的突厥人士兵守护在了里面,一位看上去和阿史那贺鲁极为相似的年轻人坐在营地内的首座上,他与阿史那贺鲁想比只是没有那一脸浓密漆黑的胡子而已。
“哼,银川城早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即便我现在不把它打下来,等父亲率领大军到达后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最多浪费几天的时间罢了!”阿史那意凡冷哼一声,对着身旁脸色难看的偏将不屑一顾的说道,这名偏将名叫阿史那呲加,是颉利可汗的心腹,所以才被派来到阿史那贺鲁的手下,作为先锋军的副将。虽说这二十万大军都是阿史那贺鲁召集而来,但是他也要钳制之一股巨大的力量,要让它按照自己的计划行进下去。
突厥人原本就是部落的制度,颉利可汗所处的是突厥人中最强大的部落,但是能掌控的也只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而已,也就是现在兵临渭水,围困长安的那一支部队。
“可是大人,攻下银川可是大功啊,作为守护大唐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可是莫大的功劳,又怎么是那些汉人百姓的财产能比的!”阿史那呲加脸色不忿的说道,虽说双方都姓阿史那,但是却各怀鬼胎,若是攻下了银川不但是按照颉利可汗的计划进行,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军功一件,所以阿史那呲加才会如此焦急。
“够了,本将心意已决,这样做也是为了激励士兵的战意,你们都退下吧!”阿史那意凡脸色同样沉了下来,对着四周呵斥道。
“大人,你……唉……”阿史那呲加心中悲愤,但想到自己在这里没有一点实权,只是起到一些监视的作用,根本无法阻止阿史那意凡的决定,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和颉利可汗汇合后按照事实汇报而已,所以只能带着愤恨的心情离开了营帐。
“跟上他,不要让他知道我真正的目的!”阿史那呲加离开后,阿史那意凡开口道,与此同时,两名身穿纹着金色雄鹰图案皮甲的士兵紧跟着走出了大营。
“没想到大唐朝的皇后会来到这种地方,比起这两人来说,银川城算个什么东西,据说大唐皇后的姿色可是天下间少有的,李世民又受不受得了这样的侮辱,若是李世民失去里理智,这才是大唐真正的灭亡,这才是天大的功劳!”阿史那意凡的眼神里显露出一丝淫邪之色,转而看向营帐里剩下的战士。
“去,把侯君涣给我带上来!”
第二十八章堵截
“遵命!”
很快,随着其他士兵的离开,营帐里就只剩下了阿史那意凡自己一个人。
“看着吧,父亲,这一次灭唐之战就是你我父子崛起的战争,你才应该是我大突厥的可汗,颉利那老家伙又有那点能比的上您!”
与此同时,随着夜幕的降临,都护府城外,突厥人已经淹没了这座城池,但是这座城池却还是勉力的支撑着,不时的打退已经攀爬到城墙之上的突厥兵,显露出一丝丝城墙边缘的模样。
阿史那贺鲁一脸阴沉的站在城外,此时他们已经距离城墙仅有一箭的距离,可就是无法登上城墙,这距离他们进攻整座城市已经过了一个白天的时间,若是等到天色安全黑暗,那么今天的攻城之战也就算暂时告一段落了,那是因为在黑暗中根本无法爬上这么高的城墙。
“大人,天色已暗,看来今天是拿不下这座城了,但是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鏖战,明天天一亮的话,定然可以将其攻破!”同罗射思脸色难堪的对着阿史那贺鲁说道。
“汉人,真是意志坚强啊!”阿史那贺鲁好似在回应同罗射思的话,但更像是在喃喃自语,他的视线一直落在对面的那座城墙之上,看到那道身穿大唐都护官服手持一柄长刀的身影完全被黑夜覆盖,才把视线收了回来。
“你看到了在城墙上指挥战斗的那名汉人官员了吗?”
“属下确实看到了,按照汉人的服饰等级,恐怕还是个官职不小的家伙,不过却是个文官,能站在城墙上已经值得夸赞了,但是却不值一提!用文官守城,汉人已经堕落到如此境地,哈哈哈。”同罗射思闻言嘲讽的笑道,却没有发现阿史那贺鲁越发凝重的眼神。
“应该说仅凭文官指挥,就能用五千的兵力阻挡了我们一天的时间,汉人绝对不容小觑,射思,想要攻破这座城池就要杀了那个汉人,明天就看你的了,你的噬魂箭!”阿史那贺鲁转而看了同罗射思一眼,随后便驱马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传令,撤兵!”
同罗射思看到阿史那贺鲁那冷漠的眼神心中一突,他知道,此时的阿史那贺鲁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当明天攻破这座城池的话,恐怕里面所有的一切活物都将成为他泄愤的东西。
残暴,冷漠,多疑,永远的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现在的颉利可汗应该是他才对。
同罗射思传达完命令后,驱马跟在了阿史那贺鲁的身后,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变得极为复杂。
随着这两位突厥大将的离开,正在进攻的突厥士兵也如同退却的潮水,缓缓的退了下来,给了都护府城短暂的喘息之机。
前往银川郡城的大路上。
李靖派出的信使正在疯狂的赶路,他们的眼神已经黯淡无比,但是这种疲倦却丝毫没有在他们身体上表现出来,只是因为不时躲避突厥人分散开的队伍,还是拖累了他们的时间,导致他们仅应该只是半天的路程的距离,愣是用了一整天才赶到。
“大人,前方目测有上千名突厥士兵,他们围成了一个圆形,好像在围堵着什么,由于人数太过密集所以看不清里面到底是什么,但是道路已经完全被他们堵住,想要过去的话只有硬冲了。”
“静观其变。”魏成看着自己身后那二十几位袍泽的眼神里全都显现着疲倦神色,最终无奈的说道,随后这二十几人就躲进了道路旁的丛林里,丛林很密,躲进二十几人后根本看不出任何变化,就像是在大海里滴进了一滴水珠,消失的无影无踪。
“报!”突厥人临时的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