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伪钞帝国 >

第221部分

伪钞帝国-第221部分

小说: 伪钞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点五零口径大威力手枪。李卫国就好这口,顿时迫不及待的想要试枪。

    砰!砰!砰!

    试枪室内,李卫国持枪开火,从十米靶到百米靶打了个遍,打得开心极了,都有些忘了自己还有正事了。

    李洋看过靶纸后。见枪枪上靶,顿时大为惊叹:“不曾想王上的枪法如此精准,可惜这沙漠之鹰唯有一个缺点,就是此枪太重了,足有两公斤,一般人难以驾驭!”

    李卫国停了下来,自有随从侍女上前替他擦拭额头汗水。

    只听他笑道:“换做别人可能嫌重,但本王却是就喜欢这种重量的手枪!”

    既然李卫国喜欢,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对于沈葆桢、李洋等人来说,他们只是送个礼物给李卫国,讨他欢心高兴罢了。

    对于庄久侠等侍卫们来说,这把沙漠之鹰只是一种装饰品罢了,基本上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每个侍卫都是高手,不可能让敌人靠近李卫国,也不可能让李卫国上阵杀敌,这枪基本用不上,再优秀先进也就是个摆设。

    李卫国收下了沙漠之鹰,还有剩下的几盒子弹。这子弹都是点五零口径,非常特殊,每一发子弹全部都是人工制造,属于特供,数量不多,造价极高,只有李卫国一人有资格使用。

    不过李卫国还是灵机一动,令李洋再督造两百把沙漠之鹰,规格一样,用来赏赐给有功的将士。

    这是一种尊荣,每一个军人都想得到这样的一把好手枪,必然会为了这份荣誉努力立功。

    考察完枪炮工厂,李卫国又在沈葆桢的陪同下来到弹药工厂。

    巨大的弹药工厂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一条条铜板被切割成一个个圆形铜片,而后在水压机的挤压下变成了步枪弹壳、炮弹弹壳,然后充填上发射药装上底火再扣上弹头,便成了步枪弹和炮弹,装箱,打包送入战备仓库。

    李卫国视察完整个流水线,整体上还是很满意,通过锻造工艺和流水线生产,其产能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足以支撑百万大军的弹药消耗了。

    “王上,这是弹药生产单。”

    沈葆桢拿过来一张清单,上面罗列了各种弹药的生产数量。

    “9毫米步枪弹药已经储备了12。5亿发,75毫米步兵炮炮弹12000发,其中穿甲弹4500发,爆破弹7000发,较射弹500发,125毫米榴弹炮炮弹7000发,其中……”

    李卫国突然打断道:“好了,这个就不必念了,一会儿送到吴庸那里!”

    沈葆桢还准备炫耀他的成果,却不知道李卫国为何不听下去了,只好作罢。

    二人旋即走出弹药生产车间,路过门口时,李卫国突然扫了在门口打扫卫生的一名工人一眼,正好碰上那名工人鬼鬼祟祟的看向李卫国。

    四目相碰,那名工人瞬间收回眼神。

    李卫国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径直走了出去。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间,除了当事人,没有人注意到。

    没错,那个工人就是潜伏在江南制造局内的间谍,中华神盾局早已经掌握了此人的背景,正是李鸿章那边的人。不过李卫国没有动这个人,因为有时候利用敌方的间谍来传递情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卫国走后,那名工人顿时吓了一身冷汗,还以为自己没有暴露并得到了有用的情报,顿时屁颠屁颠的离开江南制造局,去向他的上线请功去了。

    走出一段距离后,李卫国对庄久侠道:“速去派人通知吴庸,就说可以按计划行事了。”

    庄久侠领命,当即安排人去通知吴庸。

    李卫国则继续视察江南制造局,对于各项武器装备的生产进行抽检和指导,要确保大战开启后,南洋军的各项军需物资充足。

    除了枪炮和配套弹药之外,李卫国还重点视察了辅助武器装备生产车间,例如手镭已经生产了1200万颗,百万大军平均每人都能装备12颗,这在战斗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另外对于水镭和地镭的生产同样没有落下,毕竟大敌当前,整体上李卫国的南洋军还处于防守状态,面对强大敌人的进攻,水镭和地镭依然是一种强大的防御武器。

    看到水镭时,李卫国便突然想起了他的海军。

    已经很久没有去视察东海舰队了,不知道此时的东海舰队能否担负起近海防御的重担。

    要知道五年前的第二次雅片战争期间,李卫国还没有信心让东海舰队主动出击,迎战英法联合舰队。如今东海舰队已经陆续装备了大批新式蒸汽战舰,在对抗英法海军入侵的时候已经有了一战之力。

    李卫国很实际,他不求海军立刻就打败强大的英法海军,因为那不切实际,但至少要在近海防御作战中取得战果,让英法海军不敢靠近中国近海。

    想到这里,李卫国当即决定去江南造船厂走一趟。

 第0224章 近海铁甲舰队

    刚到江南造船厂门口,徐寿、华蘅芳等人已经静候在那里了。

    得知吴王李卫国前来视察,整个江南造船厂都更加忙碌了起来,这是邀功请赏大表现的最佳时机,没有人想错过。

    李卫国在众人面前道:“江南造船厂的发展可喜可贺,本王看在眼里,甚是欣慰,诸位辛苦了!”

    徐寿、华蘅芳等人急忙道不辛苦,心中却是被表扬的非常高兴。

    李卫国此番前来就是想亲眼看看这五年来江南造船厂的最新成果,当年第一艘浅水炮台铁甲舰下水时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代表着中华最先进的造舰实力,能否跟得上国际大潮流,捍卫国家海权全在于此。

    “臣等这就安排行程,必然给王爷一个满意的答复!”

    徐寿和华蘅芳得知李卫国此行来意,急忙进行安排。

    很快,李卫国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江南造船厂。

    此时的江南造船厂跟后世的造船厂有着很大的不同,后世的造船厂在造船时大部分采取拼装组合模式进行分段建造,且一艘船,不论是军用船还是民用船,其所需各种零部件大部分都不是造船厂自行生产,而是来自国内各地方的工厂承接制造,造船厂的职能大多数情况下都相当于一个组装车间。

    但江南造船厂不同,所有的造船零部件全部都在江南造船厂内进行生产和制造,甚至江南造船厂内也有自己的炼钢炉,从江湾工业区钢铁厂运来的成品钢材,有时候也要进行二次回炉,熔炼出符合江南造船厂需求的特殊钢材然后才能使用。

    这样一来,整个江南造船厂虽然只是一座造船厂,但因为有几百间工厂车间,生产各种设备零部件,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工业园区了。

    而造船工业恰恰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造船能力的强弱都可以直接来证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强弱。

    李卫国是最强大的藩王,所以他代表着这个国家,而江南造船厂的强弱便代表着李卫国的实力。

    如今的江南造船厂,已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扩建。船坞增加到28个,全部都是露天式,因为这个年代没有飞机和卫星侦查,所以不用担心从天上泄密。

    船坞的扩建都是根据江南造船厂的造舰吨位规划的,之前一期工程的船坞基本上都是五千吨以下。因为由埃里克森主持建造的第一艘浅水炮台铁甲舰的吨位也不超过四千吨。

    此后在埃里克森的主持设计下,经过四年时间,江南造船厂陆续开工建造了八艘浅水炮台铁甲舰,平均每年两艘下水,吨位也从最开始的1号舰不到四千吨,陆续经历了五千吨级的2号舰和3号舰,六千吨级的4号舰,七千吨级的5号舰、6号舰,以及正在建造中的九千吨级的7号舰和8号舰。

    四千吨级的一号舰只装备了一座炮塔,双联装305毫米口径15倍径的后装线膛炮。装甲防护200毫米,航速不过才8节。

    到了五千吨级的2号舰和3号舰时,增加了一座炮塔,火炮还是双联装305毫米口径15倍径后装线膛炮,装甲也没有变化,还是200毫米,不过蒸汽机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李卫国的“神提示”下,徐寿和华蘅芳研制成功了单胀往复式大型蒸汽机,比欧美列强使用的高压单流式蒸汽机的功率强了一倍有余。使得2号舰和3号舰的航速可以提升至12节。

    不过,当时刚刚研制成功单胀往复式蒸汽机,锅炉体积庞大,又采用立式安装方式。导致2号舰和3号舰的大部分吨位都被蒸汽机房占据了,虽然安装了两座双联装305火炮,但依然使用一座弹药库,火力虽比1号舰强了一倍,可持续作战时间却也少了一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寿、华蘅芳和埃里克森等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改良了锅炉系统,从立式也演变成了卧式,并对舰体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二者充分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节省吨位。

    于是,六千吨级的4号舰开工了,徐寿、华蘅芳和埃里克森等人一边督造战舰,一边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良设计,最终4号舰还是沦为了试验品,只建造了一艘,不过却从中得到了大量的有价值实验数据,这对后来开工建造的5号舰和6号舰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

    如果说4号舰是一个过渡性的试验品,那么5号舰和6号舰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作品了。

    建造七千吨级铁甲战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新的结构力学和当前世界最顶尖的造船技术。

    还好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英法两国在1860年时就具备了这个能力,李卫国当年派往欧美留学的大批学员业已学成,陆续归国,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造船工业先进的英法两国,并带回来了先进的结构力学知识和造船工艺技术,迅速填补了江南造船厂在这方面的空白,可谓是及时雨了。

    七千吨级的5号舰和6号舰依然是浅水重炮舰设计,有了4号舰作为试验牺牲品,5号舰和6号舰直接吸取了成功的设计经验,建造起来异常顺利。

    5号舰和6号舰的排水量分别是7120吨和7300吨,在没有数控的时代,这个误差控制已经做的非常好了。

    除了吨位有些差距之外,5号舰的最大航速是13。2节,6号舰的最大航速则是13。8节,差距并不明显,其他诸如主炮和装甲防护都一样。

    由于提升了吨位,使得主炮可以安装更多。5号舰和6号舰分别都安装了三座双联装最新型的六四式主炮,口径依然是305毫米,倍径较之前的五九式提升至20倍,并采用了最新型无烟火药,有效射程可达6公里,最远射程12公里。

    弹药库也得以优化,不再共用一个弹药库了,使得每一座主炮下面都安装一个弹药库,储备305毫米大口径炮弹。

    装甲厚度依然没有变化。因为200毫米装甲足以抵挡当前世界最强的英国战舰勇士号的110磅主炮在1000米距离上的轰击,所以考虑到成本和性价比问题,并没有做出修改。

    因为时局紧张关系,李卫国已经等不及后续的7号舰和8号舰研制和量产了。所以他在前年就下达了命令,责令上海的江南造船厂、浙江的杭州湾造船厂、福建的马尾造船厂,以及广东的黄埔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七千吨级的浅水重炮铁甲舰,如今造船厂内各大船坞船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