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当皇帝-第6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学书院之事,已经办理妥当,书院地址,选择在城南。”
“假院长安排的是,护送黄月英一同前来的徐庶,徐元直。”
赵风听后,愣了一下。
接着就是大喜!
这简直就是平白得到了墨家人才,还附送了一个大军师!
仔细想想,赵风也不觉得太过意外。
首先,徐庶本是游侠,为人侠义。
当初为人报仇,被官府抓住后,没人愿意辨认他。
后来徐庶被其他游侠给救走。
事后,徐庶非常感激,于是不再舞枪弄棒,一改自己平时的气节去求学。
因董卓作乱京师而导致中州四处兵起,徐庶为了避乱,与同郡石韬南下至荆州居住。
事后,荆州地下情报组织,便打探不到徐庶的消息了。
因为徐庶在荆州,属于无名小卒,加上徐庶犯了事,本身也会非常低调。
当然,也有赵风知道徐庶正在求学,怕影响了徐庶成才,之后也没有继续派人去打探徐庶了。
但赵风可以猜测到,徐庶在求学过程中,交好了黄承彦等人。
因为黄承彦就交好了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等人。
哪怕徐庶与黄承彦不熟,也可以通过诸葛亮交叉认识。
而黄承彦派自己的女儿,前来并州,显然需要派人照看、护送。
毕竟黄承彦身份特殊,自然不能派与官府有瓜葛之人。
否则,刘表知道后,会如何想?
而如今天下大乱,人心叵测,世道不好。
黄承彦要找一个信得过之人,来护送自己的女儿,显然也是比较麻烦的。
而徐庶,就是不错的人选!
冷静下来后,赵风询问道:“元皓觉得徐庶此人如何?”
田丰沉吟了一下:“谈吐豪爽,才学过人。”
“只是徐元直所学,是以儒学为主!”
赵风笑道:“很好!”
“不管他主学的什么,都把徐庶好生安置。”
“另外,派人前去颍川郡,把徐庶老母接来并州!”
徐庶毕竟是以帮助黄月英的名义前来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徐庶就会辞官走人。
而徐庶本身与赵风没什么瓜葛,只是与黄承彦交好而已。
徐庶真要走人,黄承彦显然也不可能强留。
既然徐庶跑到并州来了,赵风自然不可能把徐庶放走。
那么就只能把徐庶的老母,接到并州来了。
反正赵风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
哪怕最终,徐庶不愿意帮助赵风,起码也不会让徐庶去帮助刘备。
少了徐庶的帮助,说不定刘备连认识诸葛亮的机会,也会失去。
田丰沉吟道:“这样做,只怕会让徐庶反感主公吧?”
赵风脑子一转:“徐庶既然是孝子,自然要侍奉在老母身边。”
“哪有老母在老家受苦,自己却在并州享福的道理。”
接着话锋一转:“另外,徐庶如今还是无名之辈。”
“一旦徐庶展现出才华。”
“指不定曹操便会以徐庶老母,来威胁徐庶。”
“还不如早些把徐庶接来并州居住!”
田丰沉吟了一下:“也是!”
“丰暂且告退。”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的这种做法,只是寻常权术,任何一个诸侯,都是这么干的。
早前,赵风把满宠带来并州时,就是由满宠自己选择,是把家眷迁移过来,还是不迁移过来。
这样做,满宠自然不会反感。
而当初赵风直接把太史慈的母亲接来,太史慈就略有反感。
好几次都委婉的拒绝了赵风的招揽。
要不是太史慈的母亲,在真定待着,估计太史慈早就离开赵风了。
之后还是太史慈与他母亲,在真定待了些时日,发现赵风的变法,确实对百姓很实惠,最后还是说奉母亲之命,前来效犬马之劳的。
当然,不管赵风如何去做。
至少大义名分上,还是以关心麾下将士,为出发点的。
否则就会演变成曹操那样,直接背负骂名。
其实赵风当初因为荀谌之事,牵连荀家,强行迁移荀家之人时,就已经背负了些许骂名。
只是赵风最终也没把荀家如何,之后也没有其他负面消息,加上荀谌自己都投靠了赵风。
这事也就不了了知了。
………………………………
第九百九十章 提前布局
等田丰走后。
赵风内心感叹不已。
一是,自己如今占据并州、冀州、幽州部分地区、司隶部分地区、青州部分地区,都还没有一个超一流人物,主动来投。
像徐庶、郭嘉这种,还是属于捡漏。
郭嘉当初,也只是为了过来尝试醉仙酿。
结果意外被赵风发现,赵风自然不会放郭嘉离开。
像张辽、太史慈、满宠、徐晃、典韦、高顺等人,都是赵风主动经营得来的。
像崔琰、王烈、邴原等人,如果不是因为青州黄巾肆意,导致他们没有活路,也不会跑到赵风这里来。
就连田丰,还是当初在下曲阳时,因为需要共同面对反贼张纯几万大军的压力,才愿意帮助赵风的。
事后也是两人相处还算愉快,田丰才一直留下来,帮助赵风。
唯一算得上一谈就谈拢的,也就只有鲁肃了。
也不知道,到底是这些人才,太过恃才傲物,还是因为自己起于微末,这些人才都不看好自己的原因。
像张绣、贾诩,之前还谈的好好的,都已经有意向前来投靠赵风。
之后被袁绍拦截后,就没有太多来信了。
如今袁绍被曹操击败,连张绣、贾诩的消息,也都失去了。
只是这些问题,赵风估计也找不到答案了。
不过赵风也无所谓了。
反正各家书院,都已经建立好。
有目前这些一流人才帮助,已经足够帮助赵风十几年时间的了。
十几年后,这些书院,怎么也要培养几个人才出来接班。
二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存在。
只怕刘备的蜀汉,是建立不起来了。
抛开如今的局势,早就偏离了正史不说。
就说人才方面,徐庶如今跑到了并州,赵风不会放徐庶离开。
那么刘备就不可能会通过徐庶,来认识诸葛亮。
就算通过其他人,来认识了诸葛亮。
说不定因为黄月英的关系,还能把诸葛亮给忽悠到并州来。
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诸葛亮与黄月英,无法成为夫妻。
除了诸葛亮。
赵风如今也在打黄忠、魏延的主意。
只要不出意外,黄忠和魏延,还是有极大的可能,会前来并州。
黄忠是为了救子,魏延则是为了前程。
刘备被削弱到这种程度,只怕孙权也会看不上眼了。
当然,如今孙策没死,也还没孙权什么事。
想到孙策、孙权,赵风内心一动。
如果按照正史,孙策应该也就是这一、两年,便会被刺杀身亡。
赵风虽然改变了天下局势。
但对长江以南,根本鞭长莫及。
也就是说,赵风对江东之地,影响有限。
孙策指不定,依然会按照正史的历程,被人给刺杀掉。
只要孙策能晚死几年,那么孙权就会晚几年接手江东。
说不定,就因为晚了这几年,孙策之子孙绍因为大了几岁,孙权也没那么容易接掌江东。
更有可能,接掌江东的,就会是孙绍!
这个念想一出来,赵风就忍不住想去施行。
只要提前布局,怎么也能让孙绍与孙权去争斗一番。
另外,赵风也能暗中帮助孙绍去对抗孙权。
反正这对赵风来说,好处无尽!
想到这里,赵风转头看向熊大:“派人去通知孙策。”
“就说我夜观天象,发现代表孙策的将星旁边,出现了一颗暗星。”
“让孙策小心提防被人刺杀!”
赵风当初用星象之术,说准过很多事,尤其是关于某人会身死之事,那是一说一个准。
不然吕布也不会特意拜访过赵风此事。
所以这个说法,孙策相信的可能,会非常大。
毕竟孙策也不需要特意去做什么,只要平日里小心一些,多注重自己的安防工作,就完全可以解决了。
不过想到孙策是江东小霸王,估计孙策就算相信赵风所说,也可能不会太过在意。
毕竟武力摆在那里,哪怕真有人来刺杀孙策,孙策也毫不担心。
然后补充道:“另外,让这人再专门见一见吴夫人,也就是孙策的母亲,把这事告诉吴夫人。”
“有了吴夫人的介入,想来孙策就算再怎么不注重自己的安防,吴夫人也会注重吧!”
“顺便让他替我向吴夫人问好。”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诺!”
“属下这就去办。”
说完,就准备转身离去。
赵风伸手制止道:“且慢!”
“让江东地下情报组织,派人去与孙策之子孙绍,弄点交情,不行就混个脸熟。”
“孙绍虽然年幼,但毕竟是孙策之子,身份尊贵,也不是那么容易接近的。”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诺!”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这天。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主公!”
然后双手呈上一物,笑道:“主公看这是何物?”
熊大走到田丰身前,接过物品,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接手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册书籍。
翻开后,赵风大致看了一下,便知道这一册书籍,是印刷成册的。
里面的内容,乃是《大学》。
当然,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赵风主要是大量印刷字迹的问题。
毕竟这跟纸张、印刷油墨、活字印章有关。
不过既然能送到赵风手中,说明这些技术,已经是目前的最高水平。
与后世最大的区别,就是这册书籍,一张纸就只印刷了一面,另一面有油墨浸透的迹象,所以没有印刷内容。
对此,赵风也能接受,毕竟目前的纸张,虽然达到了印刷的要求,但显然还可以继续提高。
赵风点了点头:“印刷这一册书籍,需要耗费多少资金?”
田丰想都没有想,直接汇报道:“雕刻活字印章,各种费用,耗费了三千石粮食。”
“不过这些印章,以后可以继续使用,所以以后印刷《大学》会减少三千石粮食。”
“这一册书籍主要耗费的,就是纸张的资金。”
“以《大学》这一册书籍来说,纸张耗费的资金,应该在五十石粮食。”
“普通百姓,依然用不起!”
………………………………
第九百九十一章 提前布局(二)
赵风心算了一下。
按照物价没乱之前,五十石粮食,需要一万一千铢五铢钱。
而赵风当初给出的兑换标准,就是一金饼兑换一万五铢钱。
简单说,就是赵风手中的这一册书籍造价,就是一金!
当然,物价飞涨以后,赵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