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明-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县交界的地方,乌程县位于下游暂且不提,其中长兴县地势偏高,且与归安县交界处是一坐山脉。
这也就意味着,虽说两县划分地界是以苕溪为界的,但是,长兴这边挨着苕溪的却是一道山脉。
如此一来,太湖大水涌入苕溪,而后崩堤,肯定是直奔归安而来,所以,归安县是这次太湖大水最为严重的地方。
而乌程虽然也是挨着苕溪的,可他却是归安县与长兴县交界的下游了,大水漫了长兴和归安后,到了乌程这边,已经是没了多大的水势了,其灾情是最小的。
这也就意味着,长兴县这边的情况虽然凄惨,归安县那边的情况怕是要比这边还要惨数倍。
“少爷,要不然咱们的干粮给他们些吧?”
周辉忍不住开口,长兴县的县城旁,一群群衣不遮体的百姓聚成一堆围坐在那,有的甚至都无力说话,靠在城墙上,面色惨白。
“干粮给了,咱们怎么办?”
曾毅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么多人,咱们给了一个,旁人围上来怎么办?”
曾毅说的这些话,虽然有些不近人情,可却是很实际的话。
灾民很容易出现暴乱的,这个时候,曾毅可不想自己把自己送上去的。
真要出现哄抢的局面,到时候,指不定他曾毅也要沦为其中一员了。
“要硬起心肠。”
曾毅叹了口气,拍了拍周辉的肩膀:“咱们就算是把身上的干粮都送出去,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看这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然后回京禀告圣上。”
其实,这一路过来,曾毅他们一行已经大概知道了这边的情形,路上碰到的灾民虽然不多,可都是湖州府出去的,而且,只要是曾毅他们问的,结果都很统一,湖州府这边根本就没开设粥棚。
所以,曾毅现在就是要查,最快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证据,然后回京禀明圣上,这是曾毅唯一能为灾民们做的事情。
整个长兴县城内,极为安静。
这情景是非常恐怖的,县城内街道两旁到处都是靠在墙脚的百姓,可却没一个人说话,甚至,偶有说话,声音也是很低的。
这是在节省力气,这个时节遭了大灾,也不是耕种的季节,他们只能等,等到耕种的季节。
等到官府播下来的种子,那个时候,他们才会有生的希望,才会有动力,现在,他们就是在熬。
“大娘。”
曾毅在街道拐角处蹲在了一个单独蜷缩着的大娘身边,轻轻叫了一声,把已经有些饿的昏迷的大娘叫醒了过来,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块干饼,塞到了这大娘的手里:“能问您些事么?”
“问,问。”
大娘喉咙滚动了下,小心翼翼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块破布,把曾毅递过去的干饼包了起来,揣了起来,舍不得吃,又舔了舔手指上拿过干饼后残留的味道,脸上带着一丝的喜色。
这一幕让曾毅的眼泪瞬间滑落了下来,声音哽咽:“大娘,您吃啊。”
“还不饿呢,能撑着。”
大娘冲着曾毅挤出一丝笑意,可眼神却是看了看街道的尽头,带着一丝的期盼,显然,大娘并非是一个人在这的,估计是家人出去找吃食了,这干饼大娘不舍得吃,要给留家人。
“您要问什么啊?”
大娘靠在墙上,一手撑地,使劲坐了起来。
第二十一章 可笑的借口
“大娘,我刚才在路上看树皮树叶竟然都被人吃了,难不成官府没赈灾吗?”
曾毅压低声音,往前凑了凑,一只胳膊扶着老人的身体,神情悲切:“不瞒您说,晚生在湖州府也是有亲戚的,不过不是在长兴这边,是在归安县。”
“难怪,难怪。”
老人喃喃着:“看公子您的打扮就不是一般人,肯定是富贵人家。”
“归安那边老婆子年纪大了,很长时间都没去过了。”
老人家自言自语,年纪大了,就是这样,不管提起什么事情都是喜欢唠叨:“这次听旁人说,咱们整个湖州府,就归安那边眼中,整个县都没了。”
“公子啊,您有善心,您亲戚肯定也能平安无事的。”
老人家唠叨着,话题却是有些扯开了,不过,这也是曾毅编出的寻亲的原因。
“希望无事。”
曾毅深吸了口气,脸上挤出一丝苦笑之色:“大娘,官府现在管咱们灾民么?”
“管,怎么不管?”
老人家原本还有气无力的声音提起官府二字立时有了力气,不过,却是带着浓郁的恨意:“一群天杀的啊,让官兵看着,不让咱们去别的地方,只要发现了,就是一顿暴打,然后拖回来。”
“这是要让咱们这些百姓都活活饿死啊。”
老人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的哭腔:“老婆子我这一大把年纪了,死也就死了,也活够了,可我那可怜的孙子啊……。”
曾毅震惊,脸上带着不可置信之色,难怪这一路行来没见多少逃难的灾民,原来如此,那些逃出去的灾民是不敢提这事的,生怕自己给自己招惹麻烦。
官府这么做的原因,曾毅能猜的出来,无非是怕灾民四散逃离,到时候到处都是灾民,闹出乱子来。
干脆,把人都给看着,不让离开,哪怕是饿死,只要不引起朝廷的注意就成了。
这简直是丧心病狂之举啊。
“大娘,官府不让你们离开,总该准备粥棚什么的吧?”
曾毅耐着性子,虽然之前得到的消息当中,粥棚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可,总是要询问一番的。
“有,是有粥棚。”
谁料这老人家的话却有些出乎曾毅的预料,就连旁边站着的赵四和周辉两人也有些愣神的。
毕竟,之前这一路过来,他们见的灾民虽然不多,可是得到的消息都是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粥棚。
“有粥棚?”
曾毅试探的询问,指着旁边街道两旁躺着无力呻吟的百姓:“看他们的样子,似乎都是饿了很多天吧?”
的确,这年头,真要遇到大灾,粥棚至多也就是保住灾民性命罢了,不可能真的让你吃饱的。
可,这长兴县的这些个灾民,别说是吃饱了,分明是饿了很多天的模样啊。
“是有粥棚。”
老人家浑浊的双眼中有泪水流了出来:“估摸是皇帝知道了咱们这百姓都快饿死了吧,听说是又派了个小钦差过来。”
“这才有了粥棚啊,可这次来的钦差据说官太小了,要是来个大官钦差就好了,粥里也能多些米了。”
老人家这话让曾毅听出了些消息,他来的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的,这点,曾毅自然清楚,只不过,没想到的是,传出了他是钦差的消息,这可就有些可笑了。
他曾毅是奉旨前来的不假,可是,在某种程度上,却又不能算是钦差。
而,最为主要的,则是曾毅听出了老人家最后话里的意思。
有他这个传言的钦差来了,才开始开设粥棚的,若是来个大官钦差,粥里也能多些米。
老人家这两句的意思,也就是意味着,粥棚是有,不过是刚开设的粥棚,而且就算是有粥棚了,里面的米粒也少的可怜。
“大娘,来钦差了啊?”
曾毅来回搓着手,满脸关切的样子:“那大家伙可就有盼头了吧?”
大娘苦笑着摇了摇头,冲着曾毅道:“娃啊,你还是不懂,这些个当官的只知道自己捞银子,哪管咱们百姓的死活?”
“这次大水之后,可不就来了个钦差么,说是赈灾来的,可你也看到了,咱们现在不还是这么个样子吗?”
“听说这次来的钦差官更小,估摸着是和咱们这的官不熟,所以才做做样子,等人真的到了,熟悉了,到时候官官相护,这粥棚,估摸着又该没了。”
曾毅脸上带着一丝苦涩,百姓已经对朝廷不信任了,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可笑,天子仍旧痴迷炼丹。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曾毅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老人家,其余的事情,曾毅无法承诺。
“大娘,听您刚才话里的意思,粥很稀么?”
曾毅叹了口气道:“您和我说说这里面的道道,晚生是来寻亲的,如今估摸着,是有些难了,回去后,总要能给家里一个交代啊。”
“娃娃你也别难过,你这么心善,你家亲戚肯定有菩萨保佑的。”
老人家安慰曾毅,在她心里,曾毅能给她一块饼,就是大好人,大善人了,这让品出这意思的曾毅有些心酸。
“粥棚是开设了,可一天也没多少,就那么一大锅粥,全县这么多人,您说,能有多少人喝上一口的?”
“而且,这粥能看到碗底,一碗粥里能有两三粒米就不错了。”
老人家说这话已经满脸是泪了:“这帮天杀的狗官啊,这是不把咱们灾民当人啊。”
“官府那边说是前些天赈灾的钱粮被抢了,这是知府大人变卖了自家家产凑的银子买的粮食,可这不明摆着是糊弄咱们么?”
老人家话匣子打开了,心里的委屈和憋屈全都一股脑的倒了出来,所说的内容,更是让曾毅目瞪口呆。
这湖州府知府还真是胆大包天啊,竟然能做出如此种种丧心病狂的事情来,而且,所找的借口,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这是拿灾民,拿百姓,拿满朝文武当傻子来糊弄的啊。
不过,曾毅也明白,这其实就是一个借口,只要朝中有人撑腰,一个借口就足够了,至于这个借口是否真实,这并不重要,只要这个借口不是太离谱也就成了。
第二十二章 粥如水
“开粥了,开粥啦。”
一阵敲锣声打断了曾毅和老人之家攀谈。
“怎么没人去?”
曾毅有些迷茫的扭头,看着街道两旁躺着的灾民,似乎是没有听到这锣声似得,当然,并非是真的听不到,只不过,大多是把这锣声当成了噪音,甚至捂住了耳朵。
“去了也抢不到啊。”
老人满脸苦涩:“就那么大的一锅粥,咱们这长兴的灾民一人一勺都不够的,还和清水没什么区别,没人抢的。”
“一把子力气都费在抢粥上了,还不如多歇会呢。”
老人脸上的苦涩深深刺痛了曾毅,那种心酸的落泪,曾毅再次体会到了,这是一种无奈的认命。
“会好起来的。”
曾毅又从赵四带着的包裹里掏出了几个已经干了的馍馍塞到了老人手里,不过,动作却有些隐蔽的,灾民太多了,曾毅不可能顾及到所有。
在老人千恩万谢中曾毅站起了身子,深吸了口气,环视了眼周遭的灾民,脸上浮出坚定的神情。
“走。”
曾毅神情坚定,大步往前,步伐急促。
如今长兴这个受灾并非是最为严重的地方已经是如此情况了,估摸着最为严重的归安那边怕是更糟糕。
所以,曾毅不能耽误任何时间了。
“去换一身灾民的衣服。”
曾毅吩咐旁边的赵四,想要不被人注意,而且还能打听到最为准备的消息,那为好的情况就是深入当中才行。
等赵四离开以后,曾毅看向旁边的周辉,叹了口气,神情悲切:“你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