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南亚-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间里,他们离开了这里。
一个小时,他们走不了多远,等到第二架米…8飞来,重新给自己指示目标,刚好是晚上,那个时候,对阿富汗游击队进行一次偷袭,足以让他们全军覆没!
“旅长,这里两侧都是高山,我们要不要派人上去看看?”季亚科的身边,一名营长向他说道。
地势太险要了,如果在两边埋伏着阿富汗的游击队,居高临下,会让己方非常被动。
“我还盼着他们从两边冒出来呢。”季亚科说道,他打量着两边的山峰,目光带着狡黠。
他们要是真的在这个时候露头,那简直就是找死,头顶上,轰隆隆的声音已经由远及近,数架雌鹿直升机在这里盘旋着,阿富汗游击队只要现身,就是被往死里打的节奏。
虽然这样好像自己成了诱饵,但是,季亚科没有半点害怕,他完全地占据优势。
两边的山坡上静悄悄的,风吹过了山谷,发出呜呜的声音,随着太阳的西下,气温又开始降低。
该死的鬼地方!虽然苏联的冬天也冷,但是,却没有这里变化得如此剧烈,中午的时候,热得可以只穿个单衣,而到了半夜,就必须要穿棉袄了,温差太大。
季亚科咒骂了一句,继续向前行走,头顶上的直升机盘旋着,身后的部队形成几十米长的长蛇,快速地跟进。
“姆哈马德阁下,苏联人果然进入山谷了。”在山谷的尽头,通过高倍的军用望远镜望着对面,马苏德轻轻地向身边的姆哈马德说道。
“都是那个手表的功劳。”姆哈马德说道:“要不然,苏联人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
当姆哈马德看到了马苏德戴着的手表的时候,就知道有问题,小心地拆开了手表的后盖,看到了里面藏着的电池,手表链就是天线。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那种先进的定位装置,美国人的gps导航卫星还在试验阶段,苏联人的glonass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在几个月后才会飞上天,而且集成电路还没有形成后世的规模。
这东西只是一个简单的无线电信标发射器,不断地发射信号,报告自己的位置,而如何定位,还需要更多的装备。
当发现了苏联人的拖着十字天线的直升机在山区里飞行的时候,姆哈马德就知道苏联人的确是在寻找己方的踪迹,摆在姆哈马德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把这手表毁掉,让信号彻底消失,要么利用这手表,给苏联人布置一个巨大的陷阱。
苏联人让马苏德的游击队损失惨重,现在,既然有了新的计划,马苏德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姆哈马德的方案。
现在,一切都在按照己方的布置进行着,苏联人钻进了己方的陷阱。
虽然头顶上有苏联人的直升机在不停地来回巡逻,马苏德依旧充满信心,这次让苏联人丧生的,不再是子弹,炮弹,而是…石块!
“动手吧。”姆哈马德说道。
“好。”马苏德用仇恨的眼睛看着山谷里的苏联士兵,将手里的导线,连接到了一起。
“轰!轰,轰!”爆炸声响彻云霄,地动山摇。
爆炸并没有在己方的行进路线上,当听到两边的声音的时候,季亚科的特种作战旅,立刻半蹲在了地上,拉动枪栓,向着两侧的山峰瞄准。
当他们的目光望过去的时候,顿时惊呆了。
哦,上帝,那是什么?
“咕噜噜,咕噜噜。”无数巨石,在山坡上滚动着,撞击着地面,发出剧烈的震动,山坡上还冒着烟,正是爆炸发生的地方。
这次爆炸,不是在他们身边爆炸的,但是,所起的作用,却远远地胜过在他们的身边爆炸!
他们的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盯着两边的巨石滚动,居然忘记了奔跑。那些巨石,完全地占据了他们的视网膜。(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潘杰希尔雄狮
爆炸是在两边的山峰上发生的,随着爆炸,山顶上无数巨石,滚落了下来。
那些爆炸物埋藏的地方,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这是一次成功的定向爆破!
山顶上的很多巨石,本来就不是很稳当,只要在下面合适的地方埋上少量炸药,就可以把巨石炸得运动起来,当从山坡上滚下来的时候,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根本就无法控制。
同时,为了增强效果,他们还费力地从各处搬运石块到山顶上,爆炸后一同跟着滚落。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几百名游击队员都在全力地做着这件事。
而这些爆炸物,一部分都是奥萨玛的那件背心上的c4炸药,一部分是改造的手雷等装备,通过精心的放置,安排,终于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现在,看着那些石块从山坡上滚下,这场面,真的是很赏心悦目。
能量来自运动,步枪的子弹可以轻松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靠的就是速度,而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哪怕是拳头大小,砸到人的脑袋上,也能砸开一个窟窿,更何况,很多都是上百斤的石块,当这些石块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时候,带来的威力是巨大的。
一块和碾子一样大小的石头,从上面滚下来,在它的前进路线上,几名苏联士兵慌慌张张地避开。
突然,这石头遇到了山坡上的一个凸起,改变了方向,向着一名苏联士兵撞去,这名苏联士兵继续急忙奔跑,却感觉到后背上一阵剧烈的撞击,跟着。他的身体无力地倒了下去,石头先是碾在了他的右腿上,瞬间传来骨骼碎裂的声音,整个右腿,瞬间就变得血肉模糊,跟着。又碾上了他的后背,肋骨在咯嘣咯嘣地被碾断,下面的肚皮裂开,里面的肠子流了出来,沾在了石块上,又继续向前碾压,跟着传来嘭的一声,这是脑袋被压爆了的声音。
这名苏联士兵的痛苦仅仅持续了一秒,相比别人。他还是幸运的。
一名苏联士兵的下半身被压在石块上,几乎都被压断了,而上半身,依旧有知觉,他惨叫着,呼救着,不停地挣扎着,想要从石块下面爬出来。
终于。身体松动了,他向前爬了几步。突然感觉到不对劲,扭头一看,下半身还在石头下面,只有这上半身爬出来了,后面全部都是鲜血,肠子拉了几米远…
整个山谷内。都变成了一片修罗地狱,场面阴森恐怖。
雌鹿直升机在天空中盘旋着,他们看到了山坡上的爆炸,看到了石块不断滚落,看到了精锐的格鲁乌特种部队被石块淹没。而他们,却帮不上任何忙。
大山上静悄悄的,他们连一个游击队的影子都看不到。
除了姆哈马德和马苏德之外,其余的游击队,已经离开了这里,躲到后面那座大山的山洞里,在引爆了山体之后,姆哈马德和马苏德两人,悄悄地几乎是爬着离开的,天空中的雌鹿,睁大了眼睛想要找游击队,哪里有游击队的影子?
姆哈马德不想乘胜追击,虽然要是在两边再布置游击队,在山石滚落之后打冷枪的话,能够杀了更多的苏联士兵,但是,那些雌鹿显然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只要他们一现身,就会遭来无情的打击。
这样最好,等到救援的苏联士兵过来,让他们看看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拖垮苏联!死一个苏联士兵,苏联只要抚恤金就够了,但是,伤了一个,那后半辈子,都得由苏联国家来安排,付出远远大于抚恤金,苏联最终会发现,这是一个彻底埋葬他们的泥潭…
天色很快就黑下来了,外面轰隆隆的声音,一直都没有停歇。
米…24雌鹿和米…8河马两种直升机都在全速地开动着,不断把一零八师的部队调到这边来,此时,他们是来充当救援者的,搬开石块,抢救他们的伤员。
地势崎岖,大型机械设备根本就开动不过来,很多大石头,即使是几个人一同用力也都推不开,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在石头下面逐渐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而在离他们一山之隔的山洞里,游击队员们正在养精蓄锐。
“姆哈马德阁下,您心胸广阔,有杰出的指挥能力,我马苏德非常佩服,您就是我们潘杰希尔的雄狮!”马苏德说道。
听到马苏德的赞叹,姆哈马德说道:“这些都是为了赶走苏联入侵者,我们每一个阿富汗人,都是勇敢而富有智慧的。”
“对,您就是我们潘杰希尔雄狮!”法希姆也说道。
潘杰希尔雄狮!在后世,这个称呼是加在马苏德身上的,而现在,姆哈马德已经有了这个光环,也彻底征服了这支游击队。
马苏德也是名经验丰富的游击队指挥员,而由于姆哈马德的穿越,导致了历史已经发生变化,卡琳娜,也就是库尔尼爱娃坑了马苏德,又成就了姆哈马德的胜利。
姆哈马德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次,几乎又是死里逃生。
“我们现在该商量下一步的作战了。”姆哈马德说道。
苏联人包围了整个潘杰希尔谷地,控制了山口,而现在,他们的大部队,又离开了潘杰希尔谷地,向着巴达赫尚省而来。
“这里的地形复杂,我们完全可以跟苏联人展开游击战。”马苏德说道:“而且,这里的山路虽然崎岖,但是四通八达,苏联人不可能再控制住我们,把我们包围起来。”
“对,咱们在山区里折腾上一个月,让苏联人疲惫不堪,等他们走的时候,咱们再欢送他们。”法希姆也说道。
游击战的精髓,马苏德已经完全熟知了,现在,苏联人气势汹汹而来,己方必须要避开苏联人的锋芒,在空中和地面的联合绞杀下,游击队就是在主动玩火。
姆哈马德点点头:“不错,咱们就在这里消耗苏联人的有生力量,让他们知道,山区才是咱们游击队的天下。”
“不过,”姆哈马德说道:“我还有一个更好的提议。”
听到姆哈马德话锋一转,就连马苏德也竖起了耳朵:“我们还有什么任务?”
“现在,苏联人的扫荡部队,都到巴达赫尚省来了,潘杰希尔谷地里的苏联士兵,已经非常少了,听说,苏联人这次扫荡的指挥部,是设在潘集希尔谷地里的鲁哈镇的。”姆哈马德慢慢地说道:“我们需要挑选几十个人,组成一支精兵。”
潘杰希尔谷地是一条狭长的一百多千米的山谷。这个谷地又是由若干个小山谷组成,从帕尔万省北部沿兴都库什山脉向西南延伸,而在山谷之中的一些盆地里,分散着一些城镇。较大的城镇有鲁哈、阿斯塔纳、泽尼亚等等。
为了围歼阿富汗游击队,一零八师的师长,库里科夫少将,将自己的指挥地点,从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转移到了鲁哈来。
四周都是高山,此时,山顶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潘杰希尔河静静地从鲁哈镇的一旁流过,这是山谷中少见的平坦的土地了,镇子的四周,都是田地,在阿富汗这个耕地稀少的国家里,这样的田野,已经算是肥沃的了。
但是,那些刚刚吐出绿芽的田野,现在已经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到处都是履带碾压过的痕迹,大块的平坦的田野上,停放着一排的坦克和步兵战车。
真正到了谷地之后,库里科夫少将发现将t…62带来是非常不明智的,仅仅是油料的消耗,就让后勤方面无法承受了,而且,在围歼游击队的战斗中,坦克所起的作用又非常有限,很多崎岖的地形,坦克都无法上去,于是,干脆就都停留在了这里。
至于碾压了这里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