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雄霸南亚 >

第358部分

雄霸南亚-第358部分

小说: 雄霸南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个浪费之外,另一点,就是这艘航母的舰桥非常巨大,几乎是美国航母的两倍。相比见不到阳光的甲板下层,所有人都是喜欢居住在上层的舰桥上的,所以,上层大部分的空间,都用来安置军舰上的那些军官了。
  如果缩小舰桥,至少可以让甲板上多出两三个飞机的停留的地方来,要知道,从甲板上直接操作飞机,比用升降机从下层机库里调运飞机,效率要高得多。
  标准排水量四万六千五百吨,满载排水量六万一千三百吨,这艘航母,远远地超过了以前的基辅级航母,达到了重型航母的标准了。
  “巴基斯坦的奋进号航母,跟我们这艘比起来,怎么样啊?”姆哈马德正在望着舰岛感叹,就听到了耳边传来了奥加尔科夫元帅的话。
  虽然这只是一句寻常的问候,却还是很不合适的,谁能说自己的装备差?虽然巴基斯坦的航母是一艘老掉牙的航母,经过数次改进。排水量才增加到了四万吨,但是,那依旧是巴基斯坦海军的骄傲。
  “这艘航母的排水量很大,但是,没有使用弹射器。”姆哈马德说道:“这会让战斗机的起飞变得困难。”
  弹射器!姆哈马德当然也有骄傲的地方,巴基斯坦的航母虽然老旧。但是,使用的却是蒸汽弹射器!而现在的苏联人的这艘航母,使用的是跃飞甲板。
  跃飞甲板,是一种偷懒的捷径,当初英国人没有足够的财力制造大型的航母,才决定发展小型航母,蒸汽弹射器太过笨重,才搞出了这么个跃飞的形式来,把跃飞用在中型甚至是大型航母上。也只有眼前的苏联人了。
  听到姆哈马德说起弹射器,马卡洛夫眼前一亮,为了蒸汽弹射器的问题,马卡洛夫也是纠结了很久了。
  “我们的舰载机,无需使用弹射器,就可以起飞。”就在姆哈马德说完之后,一名技术人员说道:“我们的飞机,拥有杰出的推重比。仅仅使用滑跃跑道,就可以成功起飞。”
  听到这话。姆哈马德心中顿时暗叫不好,糟糕,自己只是这么一说,结果,把苏联人的内部矛盾给重新挑起来了。
  在全球,只有美国人拥有弹射器。但是,并不是说苏联研制不出来,而是因为美国人放的烟雾弹。
  美国人历数弹射器的不好的方面,结构复杂,容易出故障。蒸汽耗费大量能源,得不偿失,所以,美国人非常喜欢的就是英国式的跃飞甲板。
  美国人成功地忽悠了苏联人,在苏联军方内部,认为弹射器没有必要装备的砖家们,不在少数,其中,主要就是飞机设计人员。他们认为,飞机如果使用弹射器实施强制加速起飞的话,需要对飞机结构的进行强化,强大的加速度会让机体承受巨大的力量,而强化的话,又会让战机的性能下降,而且会大大增加飞机的故障率。
  就是用屁股都能想到,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他们不希望自己的飞机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尤其是苏…27!这种飞机由于机头配重的问题,导致了不得不减重,连大梁都打上了孔,让这种飞机上舰,仅仅是承受降落时的冲击,增加的重量就够头疼的了,更不用说起飞了,不断地强化,那会让机体变得非常笨重,空战能力大幅度下降。
  为了研究航母,苏联人在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萨基空军基地修建了一座大型舰载机陆上模拟训练系统。包括t…1型地面滑撬甲板,舰载机着陆拦阻装置,指挥控制系统等设施。从外表看,就跟航母的上层完全相同,而且,为了模拟航母在海上遭遇的风浪,整个甲板在下层的液压油缸的作用下,还可以让甲板左右晃动。整套系统于1982年正式投入使用,苏联人把这套系统命名为“尼特卡”。既可以用来研究技术,也可以用来训练飞行员。
  在后世,苏联解体,这套系统,自然留到了乌克兰,结果,俄罗斯人想要训练海军舰载机飞行员,还得来这里租用。
  为了研制航母,苏联人也同步开始了弹射器的研制。82年的时候,助推设备就开始研制了,首先制造了1:10的弹射器模型, 83年中期开始建造第一台实物弹射器,86年这种助推设备开始安装到了“尼特卡”航母陆上试验系统,弹射汽缸长度为90米。经过两年的试验,在后世,88年的时候,这种弹射器通过了国家跨部门的联合验收试验,苏联人算是完成了弹射器的研制。
  现在是87年,弹射器还在实验之中,关于弹射器的争吵,也是喋喋不休。
  航空人员认为,他们的飞机不用弹射器就能起飞,那玩意儿纯粹是累赘,飞行员弹射起飞也会相当地难受。
  而黑海造船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渐地更倾向于航空设计人员的意见,认为不需要弹射器。
  但是同时,老牌的涅瓦设计局的航母设计人员和军方却对“弹射器无用论”严加驳斥。双方争执不休。
  军方有更清楚的认识,弹射器,才能够让舰载机具备真正的作战能力,滑跃起飞只是走捷径却降低性能而已。
  就连85年卸任海军司令的戈尔什科夫在也说过:“如果我们不为我们的舰载机提供弹射起飞的能力,我们这群人将不会得到历史的原谅。”
  可惜,现在的第比斯号,第二艘里加号,都没有使用弹射器,也只有第三艘,核动力的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才计划在斜角甲板装备2部弹射器,后世随着苏联大厦的轰然倒塌,无疾而终。
  眼前的这个人,可能是黑海造船厂中的滑跃派,也可能就是航空设计人员,来协调航母上的航空问题。面对着这个人,姆哈马德心中知道,想要说服他们,就需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我们使用弹射器,可以让雄猫战机满载,也就是挂载六枚不死鸟导弹,四枚麻雀弹和两枚响尾蛇导弹的情况下,机内满油地从航母上起飞,在航母周围六百公里的防御圈上,巡航半个小时,当返航的时候,还可以有十分之一的燃料,当我们挂载四枚不死鸟导弹的时候,我们的巡航时间,可以增加到四十五分钟。”姆哈马德说道:“贵方的跃飞甲板呢?能够让贵方的舰载机,满油满载起飞吗?”
  笑话,换装了四余度数字电传,增加了前置鸭翼的苏…27k,后世命名为苏…33的外挂载荷虽然达到了6500千克,但是,靠着在航空母舰上舰首的滑跃甲板起飞,最大重量应该也不过26吨,如果海上气候条件恶劣的时候起飞重量还要降低。哪怕是以26吨的起飞重量来计算,苏…33在带有百分之六十燃料的条件下,只能外挂两吨左右的载荷,也就是带上基本空战所用的8枚空空导弹的重量。
  苏…33的原型机的强大的体型都给浪费了,既不能满油,又不能满载,完全制约了战斗力的发挥,让这种重型战斗机的留空时间缩短,携带武器重量也大大减少,跟陆基战斗机相比,那同样没法比。
  “我们可以用伴飞的方式加油。” h?c?切尔尼亚科夫,苏霍伊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在这里协调航母的建造情况,他面对着巴基斯坦总统,丝毫不怯场。想要增加带弹量,可以在起飞之前减少燃油,多挂弹,等到升空之后,再用另外一架战机全部载油,飞上去之后给伙伴加油,让这架战斗机有更多的燃料。
  “不错。”姆哈马德点点头:“起飞十架战机,五架作战,五架加油,你们的这艘航母上,一半的飞机,都是加油机啊。”
  姆哈马德这句话说完,对方的脸色就是一阵难堪,这种方式,只能是取巧的方式,实战中,如果这样的话,真的不合适。
  “再说,采用跃飞的方式,也严重地限制了发动机性能不足的飞机,比如舰载预警机,滑跃起飞即使能飞起来,留空时间也大大缩短,想要续航,还得加油机啊。”姆哈马德把加油机几个字,说得很重。
  哪怕是苏联人认为的专门为航母设计的双发螺旋桨式的“雅克”…44无需弹射也能完成常规起飞,但是,毫无意外地,这种方式将会对飞机的载油量进行限制,飞机根本就无法满油起飞。(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事故

  “对,为了让我们的航母更加有战斗力,就必须要使用弹射起飞!”一旁的奥加尔科夫元帅说道,在军方中,他的目光是很长远的,他完全支持弹射起飞。
  “弹射器,才是航母力量的倍增器。”姆哈马德说道:“滑跃起飞,只能是应急的办法,当弹射器成熟之后,合格的弹射器,能够让战斗机的性能完全地发挥出来。我门巴基斯坦海军,就拥有弹射起飞的经验,我希望,我们之间可以进行一下交流。”
  巴基斯坦的海军?切尔尼亚科夫不由得撇嘴,巴基斯坦有海军吗?
  戈尔巴乔夫却是心中一震,他看问题,那可是从更高的角度上看的,巴基斯坦,现在绝对是属于美国阵营的,冷战还在继续,如果能跟巴基斯坦的海军进行交流,这意义是很深远的。
  “当然可以。”戈尔巴乔夫说道:“我们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好,可以相互派遣舰队,到对方的港口去友好访问。”
  一旁的马卡洛夫说道:“弹射器加装之后,的确可以让战斗机更好地起飞,但是,蒸汽弹射器在使用的时候,会消耗掉大量的蒸汽,除了给我们的锅炉增加负担之外,更重要的,我们的航母,首先配备的是北方舰队,冬天使用的时候,弹射器泄露的蒸汽,容易让甲板结冰。”
  苏联人的使用环境不同,他们使用的地区,更加靠近北极,气候寒冷。其实,苏联人的海军在航母的使用中,就跟西方国家不同,他们使用航母的战术。是给下面的核潜艇护航,让核潜艇可以获得发射弹道导弹的目的,并不是靠着强大的空中力量去威慑别的国家。
  姆哈马德知道,这个问题真的是个问题,不过,解决的办法也是有的。
  “现在。蒸汽弹射器已经遇到了瓶颈。”姆哈马德说道:“您说的这些,都是问题,所以,要开发比蒸汽弹射器更加先进的弹射器,比如,电磁弹射器就是好的解决办法。”
  电磁弹射!在后世,华夏就是决定绕开蒸汽弹射器,直接发展电磁弹射器,虽然技术难度大。但是,这是正确的方向。
  现在才是八十年代,电磁弹射系统肯定有很多的技术问题需要克服,不过,这不是姆哈马德操心的,姆哈马德只是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而且,苏联的黑科技也是很强大的。连太空武器都实验过,比如高能的粒子武器。使用的可是核爆炸式核电站的动力。所以,现在苏联人要是研制电磁弹射的话,说不定也会利用他们自己的智慧,来客服各种困难,最后还能研制成功。
  对巴基斯坦有什么好处?这些可都是在乌克兰的,等到再过几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姆哈马德可以都弄过来啊,那个时候,二毛比大毛穷多了,完全靠卖武器赚钱。
  姆哈马德打的就是这个想法。现在,反正就是自己动嘴皮子的事,看周围那些技术人员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姆哈马德就知道,成功地忽悠了他们,尤其是这个马卡洛夫,对姆哈马德也变成了崇拜。
  一个国家的总统,对具体的技术都这么熟悉!这怎么能不让马卡洛夫感到惊讶!尤其是,提出的方向还是正确的,电磁弹射,是解决在寒冷地区弹射起飞的一个方案!
  姆哈马德心中暗笑,忽悠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