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雄霸南亚 >

第320部分

雄霸南亚-第320部分

小说: 雄霸南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姆哈马德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出口粮食。
  听到姆哈马德的话,戈尔巴乔夫感觉到一阵失落,西方不是不卖给他粮食,关键他是一直在赊账,赊到了人家不卖给他了,想要买,得先吧以前的窟窿填上。所以,他只能从别的国家想办法。
  “贵国有很多良田。怎么会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啊?”姆哈马德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姆哈马德当然知道,集体化农庄的管理,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丰收,歉收。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他们的粮食产量,一直都不高。
  不干活,混着。照样是一天,谁还愿意干活儿?人都是有惰性的,大锅饭的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根本就无法在实践中展开。华夏不就是这样吗?当重新承包到户了之后,当年粮食产量就丰收,百姓家家户户就都有余粮了。
  “这是我们的一个大问题。”戈尔巴乔夫说道:“我也希望我们可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啊。”
  在没有上位之前,戈尔巴乔夫就是主管农业的,被安德罗波夫看重,但是现在,当他真的开始的时候,才发现了改革何其困难!
  “我建议,贵方可以到华夏去看看,华夏是个人口大国,他们现在通过改革开放,可以完美地解决粮食问题,而且,现在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始了飞速发展。”姆哈马德说道。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就是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开始的,可惜,那时已经是89年的事情了。戈尔巴乔夫访问了华夏,成为自59年以来第一名访问华夏的苏联领导人。
  现在,时间才86年,姆哈马德趁着这个机会,该推动的时候,就可以推动一下,这样,对华夏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直以来,华夏最大的威胁,就是北部的苏联,从外蒙古,苏联人的装甲集群,可以两天就开动到北京来。所以,华夏的大部分的军队,都是放在北方的,防守着这个可怕的北极熊。
  如果跟苏联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那华夏的威胁就没有了,就可以裁减更多的军备,同时,把重心由陆军,转到海军和空军上来。
  姆哈马德无力推动整个历史的发展,他只能是在合适的时候,引导一下。
  果然,听到姆哈马德的话,戈尔巴乔夫说道:“我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也希望去北京看一看,只是现在国内,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戈尔巴乔夫还没有完全地获得军方的支持,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我觉得,贵方可以采用和华夏相同的道路。”姆哈马德说道:“在我们的计划顺利推行了之后,您可以裁军,把那些不听话的部队,裁掉一批。这样,也可以腾出足够的资金来,继续进行贵国内部的改革。”
  苏联为了跟美国争霸,更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维持着强大的军队,同时,军队开支在总支出中,占据了太大的比重,这也是导致了苏联经济发展之后的主要原因。
  姆哈马德提起的这个主张,对苏联其实是有利的,也非常符合戈尔巴乔夫的心思,一石数鸟,戈尔巴乔夫立刻点点头:“嗯,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
  那些不听话的军队,就该裁掉!整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自己的命令!
  戈尔巴乔夫对这次会晤非常满意,这个姆哈马德,怪不得能够带领着阿富汗游击队,取得那么大的成果,这家伙,满脑子都是坏水,阴人没商量啊。想起姆哈马德给他出的计谋,可以成果地扳倒强硬的索科洛夫元帅等人,戈尔巴乔夫就感觉到这次收获很大。
  双方离开,姆哈马德回到了巴基斯坦,立刻让人着手布置去苏联考察的任务。
  “总统先生,我们的计划中,并没有从苏联引进核反应堆的计划,而且,苏联人是我们的敌人,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穆沙阿夫问道。
  双方打了这么多年,现在,还在对立之中,从对方引进技术,搞核电站,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是啊。”姆哈马德说道:“我本来也没有打算从苏联引进核技术的,我们现在,只是考察而已。”
  姆哈马德的担心,不能直接跟穆沙阿夫说道,切尔诺贝利的灾难马上就要到来了,姆哈马德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也有义务去阻止这次事件的发生。
  “我们派一些人过去,重点视察苏联人的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能。”姆哈马德说道:“尤其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总工程师基亚特洛夫;想办法让他出丑,把他从总工程师的位置上弄下来。”
  姆哈马德知道得很清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基亚特洛夫,这个家伙,本来是个普通的火力发电站的工程师,因为后台够硬,就被调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来了,他的胡乱指挥,外行领导内行,屡次破坏核电站安全守则,是导致了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果他们完全按照安全守则来,那这次切尔诺贝利的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姆哈马德这次派人去考察,还要把对方的这个总工程师给弄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
  这是姆哈马德唯一一次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苏联人的利益而做出的行动。
  “是。”穆沙阿夫说道:“工业部部长会亲自带队,同时还会有我们的两名核专家,一同前去苏联。”
  “嗯,速度一定要快。”姆哈马德说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不多了?穆沙阿夫又是一阵奇怪,什么叫时间不多了?
  “报告,美国大使求见。”就在这时,秘书过来向姆哈马德报告道。
  美国大使?姆哈马德奇怪,这个时候,对方来这里干什么?
  “请他进来。”姆哈马德说道。
  穆沙阿夫出去,只留下了姆哈马德一人,阳光已经西下,通过纱窗照射进来,整个房间,变得金碧辉煌。
  很快,一脸焦急的阿诺德,就走进了姆哈马德的办公室,看着坐在那里办公的姆哈马德,阿诺德说道:“总统先生,见到您很高兴,我很想知道,今天早晨的时候,您去哪里了?”
  这句话问得姆哈马德心中顿时一怒,对方居然敢干涉自己的行踪?
  “我出去视察了。”姆哈马德说道:“怎么,有什么事情吗?”
  “总统先生,我们在苏联方面的特工,截获了一个秘密情报,他们告诉华盛顿方面,今天早晨的时候,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的交界处,跟巴基斯坦总统,也就是您进行了一次会晤,所以,我想要来跟您确认一下,您这次是否是跟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会晤,还是这是一次错误的情报。”
  姆哈马德目光如炬,什么苏联方面的特工,美国人可以在苏联内部打探到什么情报?他们的那些人,最多就是靠一些苏联发布的报纸之类的来获得情报,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绝密信息。
  不是苏联方面的特工,而是巴基斯坦自己这边,有美国人的间谍!(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 聊了什么

  己方的关系,跟美国此时还保持得非常亲密,所以,在巴基斯坦的各行各业里,都可以看到美国人的面孔,在军队中,也依旧有一部分美国人的教官。
  所以,美国人在巴基斯坦这边安插间谍,是非常容易的。不过,以前姆哈马德背着美国做的那些事,并没有被美国知道,而这次,怎么偏偏美国人立刻就发现了?
  看来,并不是国内的那些可疑间谍,那些人都被巴基斯坦的情报部门监视着,根本就搅不起什么浪花来,肯定是阿富汗自由政府中,出现了美国人的间谍!
  看来,下来得进行一次排查,把阿富汗自由政府中的美国人的间谍找到,不一定要动他,但是必须要知道是谁。
  想到这里,姆哈马德笑了笑:“是啊,我出去视察,结果,在阿富汗边界,正好跟视察他们边界的总书记相遇了。”
  这真是个憋足的理由!阿诺德在心里想到,那里可是战斗的第一线,你们肯去那里视察?至少戈尔巴乔夫是绝对不会没事跑到那里去的。
  一定是之前有协定!不过,这也就算了,姆哈马德总统已经承认了,现在的关键,就是他们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
  如果要是苏联肯退兵,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苏联现在的形势复杂,那些虎视眈眈的重将们,怎么会看着戈尔巴乔夫的退兵?
  “那你们都聊了些什么?”阿诺德问道。
  “也没有聊什么,主要就是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对国内是一个劲地抱怨,说他都五十五岁了,却还是政治局里最年轻的,虽然他当了总书记。那些年龄比他大的,就是不尿他,尤其是那个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仗着比他大了二十岁,经常对他拍桌子,搞得他很不爽。所以,我就给他出了个计策,让他把索科洛夫给搞下去。”姆哈马德说道。
  姆哈马德的话语里面,充满了美国式的幽默,说得很轻松,听者却是非常紧张,索科洛夫?据说戈尔巴乔夫跟那些军方将领之间并不和,上次换掉了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就是证明,可惜。那些真正的老将,尤其是索科洛夫元帅,11年出生,参加过卫国战争,苏芬战争,是军方的强硬派代表,也是阿富汗战争的铁血支持者。
  看来戈尔巴乔夫是想要结束阿富汗战争了,所以才会想法把索科洛夫元帅给弄下去。不过。这是苏联的内政,是他们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关姆哈马德什么事?他给出了什么主意?
  “您是怎么建议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阿诺德问道。
  “说起这件事来,还得咱们帮忙。”姆哈马德说道:“咱们需要从西德民间,找一个飞行员,驾驶一架单引擎的飞机,飞到莫斯科去,把咱们的礼物带给戈尔巴乔夫。”
  阿诺德先是听得很糊涂。稍后就反应过来,借刀杀人,这个计划太妙了!
  “不错,咱们必须帮戈尔巴乔夫这个忙。”阿诺德说道:“我立刻向华盛顿汇报,中情局会提供全力帮助的。”
  说完。阿诺德继续问道:“这次见面,还有别的事吗?”
  “有。”姆哈马德说道:“苏联决定以优惠价格,向我们出售核电站装备,我们将派遣代表,去苏联考察他们的核电站。”
  阿诺德顿时心里一颤,什么?
  美国赢得巴基斯坦的核电站的合同,本来是十拿九稳的,现在,虽然有法国和日本搅局,但是,美国有各种办法来应对,稍稍降点价格,就能够把其他两国挤走。
  但是,没想到苏联人也会插进来?该死的事,这并没有违反美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任何协议。
  “不行,苏联人核电站技术落后,贵国应该用我们的核电站。”阿诺德说道。
  “他们给的价格,是贵方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姆哈马德说道:“我觉得,他们的核电站技术还行,至少稳定运行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像贵国那样,曾经发生过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姆哈马德把这些说出来,其实就只有一个目的,压低美国人给提供的价格!告诉他们,如果想要赢得合同,那就得拿出一个实惠的价格来!
  可惜啊,要是再过几天,没有姆哈马德的介入,切尔诺贝利上空一声巨响,辐射物质冲上蓝天,核电站的安全性,开始被全球质疑,苏联的核电站,更是落后的代表了。
  后世,三次重大的核电站事故,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