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江山-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有些事情苏牧还是要提前支会一声的,于是他到了陆家铺子,吃了个早点,顺便见了陆青花一面。
到了陆家小院,苏牧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最早的,彩儿丫头居然已经在陆青花的房里了!
一个老姑娘,一个小丫头,两人面带愤怒地盯着苏牧,显然在为昨晚留宿虞白芍之事而生气了。
彩儿丫头也是守候了一晚上,见得虞白芍离开,便进房去伺候苏牧,结果看到床上有鲜红的血迹,纵使她只是一个未满十四的小丫头,也明白昨晚发生了些什么,她没想到少爷真的没有抵住诱惑,竟然跟虞白芍做了羞人的事情!
女人就是这样,论起勾心斗角,女人比男人可要凶狠得多,而且花样也比男人要更加的复杂,当只有两个女人的时候,她们会相互看不对眼,可当第三个女人出现的时候,两个女人又会变成盟友,一同对付第三个女人!
这种情况在红莲到来的时候就出现过,现在红莲远走天涯了,又轮到虞白芍了。
苏牧只能自嘲的苦笑一声,抬手招呼道:“早啊。”
陆青花和彩儿都没有给他好脸色,苏牧也是有些尴尬,待得彩儿瘪着嘴去准备早餐的时候,他才坐在了台阶上,有些出神地看着晨雾。
他看了看陆青花,拍了拍身边的台阶,朝陆青花笑道:“过来坐一坐。”
陆青花心里其实是拒绝的,但看到苏牧这贱人淡笑的样子,脚步又不听使唤地走了过去,矛盾着坐了下去。
两人静静地坐了一会,苏牧便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盒子来,递到了陆青花的面前。
“昨晚就想给你的,后来…后来耽搁了…”
陆青花本还失望,觉着苏牧没有送乞巧节礼物,心头很是落寞,没想到这贱人果然给自己准备了礼物,心里顿时暗喜了一下。
不过这种喜悦很快就被驱散了。
“这是今天才准备的吧?你心虚了才故意要讨好我吗?”陆青花不满地讥讽道。
苏牧收回盒子,笑着反问陆青花:“我为什么要心虚?我为什么要讨好你?你是我什么人,值得我讨好?”
其实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明说,但两人心里早已有底,苏牧故意这样说,便成功将陆青花的怒气给激挑了起来。
“你个浑人!说得真对,我算你什么人嘛!”陆青花愤然站起身来,素来坚强的老姑娘,居然被苏牧几句玩笑话给起得落泪了。
“呃…”苏牧也没想到陆青花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但想想昨夜留宿虞白芍,又怎能责怪陆青花会胡思乱想?
眼看着陆青花生气要走,苏牧也急了,轻叹了一声道:“你跟我进房来,有东西给你看。”
陆青花正在气头上,哪里会听苏牧的话,扭头就要走,可苏牧又怎会让误会越来越深,也不考虑,一把拉过陆青花,横抱着就往房里走,陆青花拼命扭打挣扎,脸都红得要滴血,这可是她的家里呢!
苏牧将陆青花强抱回房之时,陆擒虎正在院子外摆弄包子摊,仿佛自言自语一般说道:“你家闺女被欺负了,要动手趁早吧。”
乔道清那神出鬼没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陆老汉的身后,将双刀塞入到推车的底下,而后帮着陆老汉摆蒸笼。
“就不是你家闺女?你怎么不动手?”乔道清没好气地反问了一句,两人相视一笑,只是不语。
彩儿丫头从厨房出来,还端着热乎乎的早餐粥点,却见苏牧已经抱着扭打的陆青花走进房间去了。
她不得不吐了一口气,略带羞涩地想着:“少爷也太不注意身体了…能受得了吗这样…青花姐姐也真是的…怎么就这样认输了…”
不过还好,没过多久,两人就从房里出来了,陆青花衣服和头发都整整齐齐,想来二人也没做什么羞人事,倒是陆青花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手里的木盒子格外显眼。
这木盒子里装着的,是一只小蜘蛛,这个送蛛盒的方式,也属于乞巧节的风俗之一,称之为喜蛛应巧。
起码苏牧的记忆之中是这样的,在乞巧节当夜,将小蜘蛛装进盒子里,等到第二天早上打开,谁的盒子里蜘蛛结网最密最大,便说明她更加的心灵手巧。
他确实提前做了准备,但没想到在白玉楼这么一闹,也就忘记了要送给陆青花。
但有一件事苏牧却估计错误了,这个喜蛛应巧的风俗起于南北朝,最开始也只是乞巧讨喜的含义,可到了大焱朝之后,男子送蛛盒给女子,含义却发生了变化。
送结网的蛛盒给女子,所代表的寓意是,喜结良缘。
也难怪陆青花会如此欢喜,因为这无异于苏牧正式向她告白了!
而对此风俗寓意毫不知情的苏牧,还傻傻地以为,陆青花这老妹也太不讲究了,一个蛛盒就搞定了…以后要好好**一下她的个人品味了…
第六十二章 人在矮檐下要低头
周易有说,天地闭而贤者隐,大抵隐士,皆可称为贤者,含真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才可称之为隐士。
苏牧果然再次闭门谢客,而早已知晓他尿性的诸多杭州文人,也是吃怕了闭门羹,见得仅有虞白芍能够进入苏府,便发动杭州青楼界的姑娘们,对苏府进行了风暴式的求见。
然而听说白玉楼新推出的花魁洛灵儿都被拒了,大家也便兴致缺缺了。
早两次,单纯天真的杭州人民还怀疑苏牧名不副实,如今终于是证明苏牧确实拥有第一才子的真才实学了,却又不得见其人,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口诛笔伐。
当一个人饱受争议,当一个人被无数次质疑,啊哈,那么恭喜你,你被嫉妒了。
这些人对苏牧的抱怨,很快便集中到了隐士这个话题上来。
你拿根洞箫,就说是隐士,你身边跟着老道,就说是隐士,你不愿参加诗会雅集,就说是隐士,那么你就真的是隐士吗?
杭州人民只想对苏牧说,你算个球隐士啊!
人隐士都寄情山水,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或与陶潜那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你居于杭州富庶的闹市之中,算个毛线隐士?
你说闭门谢客,缘何虞白芍可随意出入苏府?到了后来,大家才发现,苏牧会接见生意人,会接见街坊邻居,甚至会接见粗鄙下贱的武夫,就是不待见读书人!
与其说他是隐士,不如说他讨厌读书人罢了!
得出这样的结论,纵使大家都承认了苏牧第一才子的才学,却仍旧无法喜欢上这个目中无人的苏家少爷。
苏府成为了焦点,但能进去的都是些什么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陈公望这样的文坛耆宿到陆家小铺吃吃早点,顺便进去看看也是情有可原,至于司马府的刘维民大人也到苏府去,意义就耐人寻味了。
至于七寸馆的馆主杨挺,新任总捕余海等人也去凑热闹,居然也得到了接见,偏生读书人却是一概不见,若说苏牧是无意为之,那是打死了都无法相信的。
周甫彦已经彻底心灰意冷,请动汴京名妓李师师都无法扭转局势,他自觉已经丢光了脸面。
至于宋知晋,据说因为赵鸾儿闷闷不乐,大为光火,而后纠集了一大堆读书人,到苏府去挑衅,要群战苏牧,讨伐苏牧目中无人,看不起杭州文人之类的,但最后连门都没得进去,这就让人哭笑不得了。
苏家老太公是喜忧参半,苏清绥等年轻一辈也是眼红到咬牙切齿,恨不得在苏府开八个门,让读书人都涌进来,好让苏府成为真正的书香人家。
然而先前他们还想着将长房分出去,如今也不可能厚着脸皮去要求苏牧开门待客。
几番商议,族中弟兄还是觉得不能放过这等良机,老太公也觉得机会难得,便将苏牧召了过来,旁敲侧击了一番,苏牧也不好违逆,始终是答应了下来。
大概生怕苏牧反悔,苏清绥在第一时间便将这个消息放了出去,毕竟这可是他苏家真正融入文人界的契机。
鉴于苏牧一直是这段时间的风头人物,消息很快就闹得人尽皆知,大家都纷纷在猜测,谁会是苏牧第一个接见的文人。
而此时的苏牧正在书房之中,与兄长苏瑜翻看着小山一般的请柬和拜帖,对于弟弟闭门谢客的作法,苏瑜是不理解的,但也没有反对。
因为这个弟弟的做事风格常常出人意料,而收到的效果也常常是让人惊奇不已的。
平心而论,他苏瑜的才华也不差,自然能够看得出《鹊桥仙》的水准,对于弟弟诗词方面的文才,他也是自叹不如的。
不过眼看着秋闱将至,他也懒得理会这些事情,族中堂亲早就把长房在杭州的生意抢了个干净,如今长房的生意重点都在北面,在苏牧的遥控操持下,这些生意也逐渐扎稳了脚跟,开始有了起色。
他苏瑜也算是为了家族才放弃了读书的理想,在这个文人的朝代,能够牺牲到这一步,他对家族已经算是仁至义尽,所以族中想要将长房分出去,苏瑜是非常心寒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苏牧不愿见客,家族无法沾光的情况下,纵使父亲苏常宗来劝诫,想让苏瑜说服苏牧开门见客,苏瑜也只是轻叹一声,而后无动于衷。
奈何这毕竟是家国天下,男尊女卑,长幼有序,长者发话,小辈又岂有不从之理,老太公都亲自出面了,苏牧只能选择妥协。
并非他苏牧目中无人,他也是有苦难言,严格来讲,他并非文人,因为他对这个时代的文学没有任何的造诣,虽然他很感兴趣,但他没办法像大哥苏瑜那般去研读经典。
他所能倚仗的只是记忆之中那些经典的诗词,虽然他在现世也爱读书,但以他的文学功底,根本不可能作出能够与这个朝代的文人相媲美的新作品来。
所以说这些诗词,是用一次少一次,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些人上门约见,肯定要让苏牧大展身手,求取诗词之类的。
他又怎能挥霍脑子里本就不多的这些经典诗词?
再者,相较于软趴趴的文人,他更喜欢的是草莽英雄,特别是在睦州分舵训练营的那段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对这个时代的看法。
眼下的大焱朝如同大腹便便的富家翁,拥有金山银山,却没有守护这些财富的能力,朝堂腐败,争名夺利,鱼肉百姓,军队没有一星半点血性,读书人不求立功立德立言,为国计民生献计献策,只知道风流快活,醉生梦死。
唯一还剩下血性的,也就是这些草莽游侠儿,奈何苏牧了解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草莽英雄纷纷揭竿而起,可终究如焰火冲天,昙花一现,最终是无法改变这个国家的,只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苦难罢了。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救世主,但如果有可能,他还是愿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身边的人,让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一点幸福,少一些灾难,仅此而已。
红莲还在亡命天涯,他也不想在杭州安逸老死,他需要提升自己的力量,不想让一个女人来保护自己。
所以他喜欢接近这些武人,他甚至想过提前离开杭州,因为在他的印象之中,南方的变故已经不远了,可是纵使目光长远如苏瑜,也不太相信苏牧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