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道 >

第569部分

宋道-第569部分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章 【乖张】

    此时,五万金军的营帐倒也刚刚粗略搭好,军中各级谋克尚在组织人手去往附近各处伐木来修建营寨,军中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只是在见得宗望等人领了五千人马去到城前转了一圈后,又黑着脸回来,自然叫扎营的金军们统统犯了嘀咕。

    也不说金营之中的气氛变化如何,便说宗望来到帅帐气呼呼下了马后,猛然将手中的马鞭往跟随的亲卫身上一丢,便要举步入帐,不过却是突然听了下来,与跟随在后的铁乌鲁道:“铁乌鲁,我们手上还有没有宋军的俘虏?”

    铁乌鲁闻言忙道:“没有了,都在海州杀了祭祀蒲鲁虎!”

    宗望想想便也恨声道:“你领五千人马,只管去袭扰,多抓些俘虏回来!”

    铁乌鲁闻言忙也答应,接了令箭领命便走。

    而宗望入了帅帐之后,却是越想越气,也不坐下,反倒是围着帐中山水画一般的地图来回瞧看,众金军将领见状也不敢多言,只是眼观鼻,鼻观心的各自坐好,等着宗望发话。

    便是郭药师也不敢多言,便也默默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而他收在怀中的长卷也不敢拿出来,只是看着宗望围着地图来回度步。

    不久,也就听得宗望咳嗽一声,转头张口来问道:“黄杰欺我太甚,何人有破宋军之法?”

    说罢宗望来回扫视,但见一个面如红铜,须如黄胶的粗壮将领起身道:“翰鲁补,宋人如今据守辽阳,他守我攻,我军吃亏太甚,且如今兵器、人马也不凑手,不可操之过急!”

    宗望闻言,倒也点头,便来问:“粘得力,我问的是破宋军之法,又不是今日便去攻城。黄杰这厮挂了免战牌,怕是要十五之后才能开战,虽然眼下奈何他不得,不过也与我军有了转寰时日,正该好好想些办法破他才是。”

    粘得力闻言便也道:“翰鲁补务忧,办法不是没有,不若等着签军到了,便行蚁附攻城之计,到时某来亲自领着铁骊儿郎强攻城头,定然将他擒下与元帅解气便是!”

    粘得力说完,便也见着铁乌鲁的弟弟金乌鲁起身道:“翰鲁补,先前我去探宋人老营,见宋人都使大船运来兵马粮秣,不若许我三千人马,我去锦州征调海船,也下海与宋人交战,截断其粮道,如何?”

    宗望一想,倒也觉得是个好计策,反正如今黄杰挂了免战牌,而金军的炮灰部队也没来到,闲着也是闲着,不由姑且叫金乌鲁去试上一试也好。当下便也拿出令符令箭,给了他三千人马去锦州征船。

    金乌鲁走后,宗望便又来望众将,当然出谋划策的人倒也不少,可都没能捎到宗望的痒出,不久宗望便也看上了一直没有言语的郭药师,便也问道:“郭猛安,你可有什么想法?”

    郭药师此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居然并未听得宗望招呼,待得宗望又问一声,这才豁然惊醒,忙也道:“元帅恕罪!末将方才在想着一事,有些走神。”

    宗望便也问他想些什么,郭药师便道:“元帅应该不曾见得,当日在汤池堡下,宋军曾派人出堡救治我军伤员,只是派出来的医者大夫却不做平常装扮,都是一身白衣不说,还在身上画有一个太极标志……”

    待得郭药师细致将当日在汤池堡前所见与宗望说了之后,宗望倒也一脸懵逼的问道:“郭猛安慢说此事,不知有何想法?”

    郭药师道:“末将方才便是在想,为何我军不也建成一支这等专职救护伤兵的队伍,来日在战场之上或能救下许多性命。”

    哪知郭药师这话说来,却是引来众金军将领轰然大笑,有人道:“裹伤之事,我女真儿郎自幼便会,那要什么人专门为人裹伤?”

    还有人道:“有这般空闲,不若多杀几个敌人划算!”

    只是,在众人的哄堂大笑之中,宗望和郭药师的面色却是淡然无波,郭药师自是一脸夏虫不可以语冰的模样,而宗望身为一军元帅,自然不会浅薄到觉得战场救护是无用的举动。

    瞧得宗望冷眼来瞧,众将领急忙收住小声,便也听得宗望道:“这事好办,下去便叫各军萨满也聚做一队,日后如宋军那般来用便是了。”

    此时金军之中,自然是没有专职的军医存在,不过到有兼职的萨满来为士兵们简单治伤和诵经驱邪,虽然他们治疗的手段也是不多,但安慰作用还是巨大。

    众将领听了答应一声,倒也每当此事是个大事,不过郭药师又问:“元帅,这宋军将医者建成一队,穿白衣以太极图为徽记,还有旗号,我军想来也该如此才是,却不知元帅以为该以何物为旗号徽记?”

    宗望一想,倒也真是为难,便又来问众人,不过众金军将领给出的建议自然是五花八门,想来都是不好。不过经了这般打岔,商讨克破宋军一事,便也没了下文,这军前议事商议良久,也就只能匆匆散去。

    不过,散了军议之后,郭药师却是没走,反倒私下请见宗望。

    宗望便也召他来见,就瞧见郭药师小心翼翼的拿出之前他拿走的公约文书,放在宗望的案上之后,便道:“元帅,此事或可再议!”

    宗望微微眯眼,好好瞧了瞧郭药师后,便也道:“郭猛安有话不妨直言!”

    郭药师便也大胆道:“元帅,此等约书,虽然瞧起来似乎自缚了手脚,其实也等同于缚了宋军手脚。若是我军依约不用签军,那么宋军亦不能驱了我大金百姓参战。若是今次乃是我军侵得宋境作战,自然不用理会,可如今却是宋军入得我大金境内作战,郭某瞧黄杰行事,玩虐乖张,既能做得出高台杀俘之事,也未必不敢掳掠我大金百姓为前驱啊!”

    论打仗的技巧,金国当然是跟辽国学的,所以攻城的时候掳掠敌国百姓去攻城,用以消耗守军的武器储备这是如今标准的打仗方式,而如今的问题是:特么的不是金军在大宋国内跟宋军开打,而是宋军在大金国内跟金军开打,敌我势态显然就得倒置过来了!

    郭药师的这话说来,宗望当即猛然一惊!




第一千零一章 【徙民】

    金国对大宋的战争,到目前为止来说,还真未发生过需要驱逐掳掠百姓为前驱的激烈攻城之战。

    但是这样的攻城战并非是没发生过,之前金军攻克辽国的大定府、析津府、大同府还有临潢府时,每一战都是采用了这等策略。尤其是临潢府之战时,亲自下达掠民命令的不是别人,正是宗望本人。

    而当时金军仅是在十日之内便掠得辽国百姓计有十余万人,全部驱赶至临潢府城下用以消耗守城辽军的武器和士气,经历整整三日的屠杀便也死伤殆尽,为金军最终攻克临潢府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只是,随着金国的逐步建立,以吴乞买为核心的新一代金国领导层也渐渐有了一定的治国思路,倒也知道起兵灭辽时的随意劫掠、掳杀等等手段不可能是治国的新常态,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自然还是需要农工商军四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所以,在军事上,金国的新核心吴乞买确定了以侵略大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农工商也按照辽国的固有方式(农奴、奴工、受田)来进行发展。

    虽然在攻辽的时候,金军对契丹族大势杀戮,使得契丹人的数量急剧减少,但随着金国逐渐将辽国的国土全面吞并,到了后期这样有针对性的杀戮实际上也大大减少。就宗望所知的数据,如今在金国之内,算上完颜、铁丽、东海、白山和全部的黑水靺鞨,整个女真民族的人口还不足百万,而在金国如今治下的土地上,契丹族人便超过了二百万有余,再算上杂胡、渤海、奚人以及鲜人(高丽人),使得整个金国的主体民族与附庸民族的比例达到了四比一。

    远处不说,也就说如今黄杰占着的辽阳城,按照早先宗望所知,在金国占下此城后,剩下的总人口差不多近五万人,可是仅有三千守军是女真族人,其余皆是契丹、杂胡,并且还有少量的渤海和鲜人奴隶,并无女真族人居住在此城之中的。

    只是,按照吴乞买的想法,以及完颜希尹制定的策略,金国的确是已经把这辽阳城里的所有人都当成了大金的百姓,要对他们的生命财产负责。

    那么,如此问题也就来了,若是黄杰按照金军以往对付辽军的手段,也驱逐这些百姓来战,那时金军又将如何才好?

    难道就这么杀了么?这可大金的百姓啊!

    顿时,随着郭药师把问题给宗望点出来,宗望也才悚然一惊,真真开始正视起了这个问题来。

    然而也就在宗望在帅帐中研究克破宋军之策的时候,城内的黄杰也没闲着,在送走了看戏的完颜希尹,又给高台上执行“恶敌之策”(恶心敌人)的侩子手们“慢慢杀”,一定要留下足够的人数杀到正月十五后,便也离了城门楼子去往了原先辽阳城城守所居的城主府邸。

    而他来到府前之时,便也瞧着至少数百依着光鲜的各色人等,都捧着礼物候在门前,有挑着礼盒、礼担的,也有捧着礼盘、礼包,还有牵着牛羊和骏马,看样子很像是来拜年的,若不是这些一个个都梳着典型的契丹发式,黄杰还会误以为回到了大宋。

    待得黄杰一行策马过来,也就瞧着门口等着送礼的辽阳百姓纷纷跪拜在地,以参差不齐的语调唤着乱七八糟的口号。

    黄杰也不在在意,径直来到府门之前,便也瞧着一身戎装正在门前巡视的种萱上前来迎,便也下马问道:“这些辽阳百姓,何事登门?”

    种萱与黄杰行礼后,便也道:“自然是为徙民之事!”

    黄杰听来一笑,便也道:“挑几个德高望重的庶老入府一叙便是!”

    说完黄杰便也大步进去,先去了后宅更衣换了一身常服,又去书房检视了刚刚送达的公文,待得种萱前来知会,也才慢步来了花厅,也就瞧见六老二耄耋已经等候在花厅之中,边上还摆着一大堆礼担、礼盒,黄杰便与这些人使了个客气的眼色,座了主位后便也开口来问:“不知几位当中,可有通得宋言之人?”

    便也将一个扎着两条纯白色辫子的耄耋老人闻言急忙起身来拜,用带着浓重燕地语调的宋言答道:“老朽等人本是燕北汉民、渤海民,老朽祖上易居虽然已有五代,乡音却不敢忘!”

    听得这老人一句“乡音不敢忘”,黄杰顿时就觉得与他亲近了几分,忙也道:“庶老快快请起,燕云之地,本是我华夏故土,好一句乡音不敢忘,既然如此,何故不肯回迁大宋?”

    府外的人今日之所以来搞事情,黄杰当然知道缘由,当初他攻克辽阳府,花了三日时间也才肃清完颜希尹散在城中的女真残兵后,便也立时贴出了安民告示解了宵禁,许诺宋军绝不扰民。

    同时也拿出了一个徙民的政策,凡是辽阳百姓,只要愿意回迁大宋,按每户十五贯给予安家费,在此基础之上,若一户人家超过六口,则每增一丁便可多得两贯、每增一口可多得一贯,当然户籍须得按照早先在金国报备的底数来算。

    至于还居辽阳府不愿搬走的居民,宋军虽然答应给予保护,但也申明将来不论是因为城破还是其他原因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宋军概不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