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道 >

第544部分

宋道-第544部分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只能将此事先搁置,待到明日开战之后,现场视情况再来随机应变就是。

    最后韩世忠便也对守卫部队分属的近战、远射和架火、消防等小组勉励一番,又与协助建堡的客军商议好协防替守之事,便也才结束了这次军议。

    待得会议解散,韩世忠便也登上城墙来到了面朝金军行营的一面尖角之上,透过观察口望向了灯火摇曳的金营,也不知在心中盘算着什么。

    一夜无话,却也说金军果然四更便敲着刁斗起来造饭,五更就食,莫约辰时初刻便着了甲、抬着连夜赶制出来,甚至未曾脱去树皮、嫩枝的树木制成的攻城长梯便在鼓号声中慢慢往汤池堡行来。

    因为汤池堡的作用是扼守官道并纾解交通、通驿,自然不可能修什么护城河(官道旁边也不可能有什么河流引水),再说如今的汤池堡就修在官道的正西面,大门口距离通往耀州官道也不过五十步,也不可能围着堡垒修什么反骑兵战壕,所以金军来得当真平坦。

    瞧着日晷刻度,莫约就在辰时三刻前后,也就瞧着怕是有五万金军列成了四十多个方阵,整整齐齐的将汤池堡的西、北、东三面团团围住。

    韩世忠登上位于汤池堡中心,高达六丈的塔楼(位于☆中心点),用望远镜转着圈瞧了一眼后,便也沉声道:“信号员听令:升起狼烟警讯!我汤池堡遭金军围困,敌军预计约有兵马五万,我堡储备充足,食水预计可维持三十日,依军令坚守待援,大宋万胜!”

    随着韩世忠令下,专职驻守塔楼的信号员便也使发火物引燃了塔楼中心的一具大烟囱,眼瞧着烟囱里迅速就有一股子浓密黑烟升腾而起,而后便也瞧见位于汤池堡西南方远处的地平线上,同样有一道黑烟升腾起来。

    随后,便也瞧见信号员拉动起烟囱上的机关,就见得升腾而起的狼烟便被机关隔断成了一朵朵的黑云,不久便也瞧见西南方名为青石堡(位于今盖州市青石岭镇)上升起的狼烟也变成了一朵朵的黑云。

    此时的耀州城坐落在后世的大石桥市大石桥乡岳州村内,而宋军的登陆大本营则位于盖州市的连云岛(西海街道连云岛村,盖州市为营口市的下辖市),黄杰在登陆并打破耀州后,并未将大本营设在耀州城内,所以金军才会越过耀州城来攻汤池堡。

    不久,便也见信号员扳动阀门熄灭了狼烟,取了望远镜仔细瞧看青石堡上的黑云,并动笔记录起来,很快便呈与韩世忠道:“大本营回令:悉知!援军已发出!祝万胜!”

    此时汤池堡发出的信息经青石堡传递至大本营后,又将大本营的回令反馈回来,前后整四十里的路程竟没都没用一刻时辰,也就知道这种经过概念的狼烟信号是如何便捷了,当然千里镜的出现也是功不可没。

    当然这里也要多说一句,狼烟信号的规制十分简单,也即是长烟为一、短烟为零,将《说文解字》上的九百九十九个常用字进行编码后,以狼烟信号编发和解码,而黄杰也依旧无耻的把这种狼烟信号命名为“黄杰码”。

    却说也就在汤池堡发出狼烟的同时,金军也完成了战前动员,也就瞧见位于汤池堡正北面的二十个方阵再次缓缓移动,迅速逼近至一千五百步距离之内。

    这二十个方阵细看起来,乃是八、六、六的布局,最前面八个千人方阵全是手持盾牌或带有攻城梯的着甲步卒,中间六个千人方阵清一色的手持强弓并有少量重弩,后面压阵的六个千人方阵则是清一色的骑兵了。

    莫约就在辰时末刻将过未过之时,也就见着金军阵中一杆大纛战旗微微向着汤池堡倾斜了少许,便听鼓声轰隆而鸣,八千人的步卒方阵在齐齐发出一声呐喊后,也就瞧着其中两个方阵越众而出,以盾牌遮顶结成盾阵,缓步往城前行来。

    由于菱堡的外形是标准是五角星(就是这个→★),所以金军主攻的方向当然不能是任何一个尖角,只能是尖角两边的侧面和两边对角的正面,所以这第一泼试探性的攻击,便也仅是派出了两个千人队,对汤池堡的金、火两面城墙发动进攻。

    (五角星菱堡的五个尖角分别为正上为水、左上为金、右上为木、左下为土、右下为火。)

    金宋如今是死敌,再说汤池堡中也没什么德高望重的正将,所以双方干脆免除了开战之前的劝降或阵前对话这个环节,直接就进入攻城环节开怼。

    也就说金军两个千人队踏着整齐的步子,将手中的盾牌顶在头上遮得严严实实缓缓行来,很快就跨过了五百步的距离,进入到了千步之内。虽然在迈进了千步之内后,金军的队形变得更为严密,步子速度也稍微放慢,可原本在金军预料中该要开始射击的宋军床弩却没发声。

    瞧着两队金军慢慢越过千步线,又越过九百……八百……七百步的标线,金军方面便也耐不住了,不少人不由暗暗惊讶道莫非这石堡里的宋军睡着了?不是说宋军的八牛床弩能射一千步的么?还是说里面的宋军早已吓尿,手已抖得无法发射床弩了?

    虽然带着狐疑,但两队奉命佯攻的金军在慢悠悠终于踏过五百步的标线后,终于听见身后传来了凄厉的号角之声,顿时一个个便也瞬间赤红了双眼,嗷嗷叫着加快了步伐,往眼前的汤池堡冲去!




第九百五八章 【无所不用】

    “远射组听令!弩上弦!”

    也就在金军踏过五百步标线的同时,汤池堡内,金、火两面城墙内部,方才听见一声声呼喝次第响起。也就见得藏于城墙内部甬道中的守卫士兵们纷纷依令给手中的武器上弦。

    菱堡防御中的远程部分,只要由三种武器构成,第一种便是如今战车部队已经在使用的竖立式床弩,采用复合弓臂和多种配套箭矢,杀伤范围在一百至一千步距离之内,至于精准程度当然是越近越精确,远距离抛射的话就得看射手的个人经验和运气了。

    第二种武器便是标配版的神臂弓,射程在二十步至二百步之间,虽然神臂弓最远能抛射三百五十步前后,但在河北集训的时候黄杰别立下了规矩,因为守城时每一支箭矢都极为,所以神臂弓最远只能打击二百步以内的目标,甚至最好就平射五十至一百五十步内的目标,没必要去浪费。

    至于第三种武器,则是薛献研究出来的“火箭”,这种“火箭”可不是什么用布裹了在粘上油脂的那种发火箭,而是装填有火药或油脂的爆炸式“火箭”。

    自打当年黄杰确定了凌家父子主攻雷神炮系,而薛献着专攻“火箭”、“手雷”、“地雷”等辅助兵器的研究后,薛献的成果也是不俗,而这种火箭便是薛献的一大发明。

    薛献的“火箭”根据惯例被命名为薛氏一型和二型,一型别名为“金环蛇火箭”,选用金环蛇为代号,是因为这种火箭施放的时候尾部喷出的火焰看起来如同金环一般,十分的美丽耀眼,至于二型火箭的战斗部装填的主要是用于发火的猛火油,因此也叫“火龙箭”。

    当然这里要说明一下,由于黄杰不但在奇梦里看得明明白白,并且还无师自通的搞明白了所谓的“管式火箭弹”的发射远离,所以薛献的火箭并不是用床弩来发射,而是直接放在发射管中发射。

    由于还是第一代的产品,所以两个型号的薛氏火箭都是标准尺寸,为长八尺、管径四寸的圆柱体,头部和尾部各有一对反折式的平衡翼,金环蛇的战斗部装填了十斤高爆火药,以壁厚二分(六毫米)的预制破片构件装载,不但头部装有撞发式引信,后部连同发射药舱的地方也装有硬柱式火药引信,确保每发火箭都能引爆。

    而火龙箭就更为复杂一些,战斗部的重量也还是十斤,不过其中却是九斤半猛火油,半斤为硬柱式的火药,猛火油以一分厚(三毫米)的中凹式柱体装填,凹槽里再安放了一根火药柱作为起爆器,同样也可以通过头部的撞击引信和尾部的引火信来引爆。

    特别多说一句,由于这种火箭的安全系数此时来看并不算高,所以黄杰在深思熟虑后,决定还是将它用于守城战斗方面。毕竟在长距离行军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什么磕磕碰碰,万一搞出什么意外来可就不好玩了,所以他也就把这种尚未在实战中检验过的新式火器先部署在菱堡中看看效果如何。

    当然了,便是用在菱堡上,平时的储存也是将火箭完全的分拆成零件各自保管,只有在战时才会组装出来。并且这种火箭也不是用来虐杀杂兵的,只有在敌军使用大型工程武器对菱堡发动进攻时,才可以用这种来炸毁和焚毁敌军的战具。

    而菱堡的近战功能相对来说就比较弱了,由于是封闭式设计,既没有可供敌人登入的开放式平台,也没有能容敌人钻入或者说是足够敌人钻进来孔洞,所以菱堡的守军理论上是完全不需要跟敌军发生肉搏。

    但即便如此,也架不住黄杰无所不用其极的非要把战车的近战利器“如意棍”用在菱堡的防御上。前文有述,所谓的“如意棍”,也就是一根架在战车底部套杆上的长矛,战时藏于车腹,待得敌军逼近至战车脚下,意欲攀爬或攻击时,便将长矛突然推出将敌人捅他娘的一个透心凉。

    根据御车军多次实战之后统计的数据,在敌军逼之战车脚下后,如意棍的斩获要比车头守卫的士兵用刀砍斧劈创造的效益要大得多了。甚至在最近一次的临清阻截战中,便有车组创下了车顶守军兵不血刃,来犯敌军全数被如意棍捅死在车墙前的战绩。

    所以,这等守卫利器黄杰如何会不用,自然也给菱堡设计了一套“如意棍”防御体系。

    菱堡的城墙大体分为两层,一层是墙体基础,自然是实心的,高约一丈二。另外一层为中空设计,内部又分为两层,不过却不是封闭模式,而是半边楼(开放式跃层)的形制,其中负责击杀逼近城墙底部敌军的架火组守卫在下层,而远射组和近战组则在上层作战。

    远射组的战法刚才也说了,至于近战组则一不用刀二不用剑,全是三人一组负责一杆长达一丈八的如意棍。这个一丈八可不是兵器的丈八,丈八的兵器长度实际为一丈零八寸,这里则是整整的一丈八尺(约六米)。

    三人之中,一人为杆长负责观察指挥,两人为辅兵,主要负责推杆。此外,为了便于如意棍杀敌,城墙上的花俏也是不少,比如说虽然墙体顶部搞成了斜坡,但还是装模作样的修葺了在外观看起来与普通城池一毛一样的女墙,所以一旦敌人架了长梯来攀附,毫无疑问就会把梯子一头架在凹槽的口子上,而如意棍的出击窗口自然也就不偏不倚的开在了凹口的正下方,待敌人顺着梯子往上爬来的时候,待他上到了预定位置,便绝难逃过突然伸出的如意棍捅一个透心凉。

    而就算侥幸叫他逃过了,顺顺利利爬上了凹槽,也可别忘了,凹槽后面就是一个斜角超过了三十度大斜坡,不但斜坡是用专门打磨和抛光过,表面非常顺滑的青石板搭建,而且在战时还要在上面浇上一层猪油,猝不及防的踩上去,铁定百分之九十九都得摔下去。




第九百五九章 【屁滚尿流】

    说完了远程和近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