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道二年十月十四的下午未时二刻初,宋阵三军肃立,排列与阵前的六十架战车纷纷打开了外挂反应装甲上的火门,每一口火门之内,都有一柄重大三斤七两,木干铁翎的一枪三剑箭露出了狰狞的箭头,随着一声响彻天地的号炮声骤然响起,一百八十根击锤几乎在同一时间齐齐敲下,然后便是一百八十声响做了一声的“梆……嘣”连响,顿时响彻了整个战阵。
这日的平壤城下,日光略有的暗淡,天上的云彩也有斑驳,但几乎也就在眨眼之见,便也能瞧见在微弱的日光照耀之下,无数的黑色长影突然就从宋军战阵之中飞了起来,画着一个近乎完美无缺的抛物线,好似下雨一般,一头扎进了高丽军的战阵之中。
惊讶的呢喃、愤怒的咒骂,还有惨叫和嘶鸣,在这一瞬间到底突然响彻云霄,还是迅速陷入寂静,倒也无人留心去记录。因为很快……快到很多人觉得根本就没有间歇,就听得宋军战阵中再次响起了“梆嘣”的地狱之音!
“梆嘣!”
来自釜山的金九惨叫着抛却了手上的步弓,双手死死的握住了正在胸前剧烈摇摆着的,犹如小儿手臂一般出的箭杆,只是无论他如何的用力,这支箭杆都丝毫不见摇动,而一股股带着腥甜味的液体,正不断涌上了喉头。
“梆嘣!”
身为开京人士的罗三男,正奋力的扒动着身前的泥土,但一支粗大的箭矢却穿透他身上穿着的两层铁甲,将他死死的钉在了地上,无论他如何用力,都不能向前哪怕挪动分毫。
“梆嘣!”
听着朝夕相伴的伙伴,口中发着“唏呖呖”悲痛的嘶鸣,全州来的朴男生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开始回忆起他不久之前才拜别的爹娘,以及红着眼儿沿着山脊远远相送的妻子,只可惜一根巨大的箭矢将他与朝夕相伴的伙伴连在了一起,再也不能分开。
“梆嘣!梆嘣!梆嘣!”
这一声声令人骨寒的脆响,犹如来自地狱的恶魔咆哮,带着毁灭与死亡,不断的落入高丽人的阵中。
两层铁甲没用、包铁的盾牌也没用、便是两个身穿了两层铁甲并抱在一起,想要为自己的主帅做肉盾的亲兵也没有用,但那枚巨大的铁矢好似穿糖葫芦一般穿过两个亲兵的身躯,又扎穿了高丽国上将军崔卓的大腿,然后狠狠钉在了他胯下战马的肚腹中时,崔卓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区区大宋的驸马,为何如此狂妄至极!
或者说,狂妄至极的人,恰恰是自己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高丽上将军才对!
虽然说,在前一刻看着宋军战阵突然飞出的巨大弩箭,他还天真的预测过这些弩箭应该飞不过六百步的距离,因为他仅仅是在许多年以前,从一个曾在大宋游学的高丽人说撰写的游记里瞧见过,说大宋有一种守城用的利器叫做八牛弩,从城头往下射击,往往射程能达千步之远。
在当时,他大致是将信将疑的,所以在看到宋军战阵中飞出的弩箭时,他首先诧异的是宋军为什么不把八牛弩摆出来,而是藏在战车里,而后又认为就算这些弩箭是用八牛弩发射出来的,可瞧着战车摆放的位置几乎就在平地之上,因此也就认为这些弩箭绝无可能飞过六百步远的距离。
然而当这些带着死亡与恐怖的弩箭真正扎在自己肉里的时候,他也才豁然开朗的想明白了为什么宋军的战阵之中一无云梯、二无楼车、三无攻城器械,而宋军却敢叫嚣攻城了!
只是此时,为时已晚!
乾道二年十月十四的下午未时二刻末,在经过了宋军一言不发十五轮的超远程打击后,高丽上将军崔卓率领的五千高丽军立时就地崩溃。
据悉此战,宋军一人未伤,而高丽军逃回西京城内的溃兵,不足三千!
后史书记载,这日的平壤城下,宛若地狱一般!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五章 【图谋】
实际上,对于高丽与中原王朝的恶意交流,最早的记载应该是隋炀帝三征高丽。
而就黄杰在奇梦中所见,至少在他所窥见的天机中,中国至少有三个王朝的灭亡和朝鲜有直接联系。
如果不是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隋朝的统治很可能还能延续几十到上百年;如果不是万历皇帝拼到财政破产去“抗日援朝”,明朝或许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会让满清的努尔哈赤家族摘了桃子;如果大清国没有在甲午战争中败北,光鲜亮丽的洋务运动或许还能糊弄世界几十年。
当然,还有一次“抗美援朝”,据说是挽救了“中华民国”,但最终结局如何奇梦并没有给出定论。
然而,在这其中最让人想不通的,却还是隋炀帝为什么要矢志不渝地去打高句丽,甚至打到国破家亡也不改初衷。
对于后世来说,隋炀帝此举往往被解读为非理性的疯狂行为,再或者无非就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反正就是连“保家卫国”此等水平的解释站不住脚。
就中国历史来看,将如此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发动归因于某个昏君的“疯狂”,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叫黄杰来看,要戳破这种观点非常容易,即使隋炀帝是昏君,那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总不是了吧,可这两个“圣君”级的皇帝不但都打过高句丽,而且最搞笑的是他们也都没有打赢。
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一个横跨两朝,四代帝王(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都不惜以战争解决的“高句丽问题”,就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用“疯狂”来解释了。
就以宋初时,寇准在搞出澶渊之盟后,曾就宋、辽、西夏(当时西夏还未建立,还是党项人弄出来的部落联盟),认为大宋要是弄不翻契丹辽国,就没有必要加强对西北党项人地盘的控制,并前瞻性的指出“党项欲立必破辽”的军事思想。
实际上,顺着寇准的思路来看,党项人后来建立西夏,虽然也学着辽国对大宋打草谷,但实际上一直都以辽国作为学习与超越的榜样,认为大宋就是一头待宰的羔羊,但所有权却在辽国手中,只有干翻了辽国才能名正言顺的吃羊肉。
结果,党项人穷几代之力,一直都是在给辽国闹眼子、使绊子,哪怕出了李元昊这等稀世牛人,可最终还是没能干翻辽国,成为了疥癣之疾。
同样,新兴崛起的女真也是把辽国视为一座需要翻越的大山,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干翻了辽国后天下就如通途一般。所以,这个时候咱们再来回头一瞧,便也不难发现这横跨两个王朝的四代伟帝为何要残念的一直想要设法征服高句丽,通俗点说就是:在他们看来,不征服高句丽,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统一天下。
一如西夏人的残念“不打过辽国,就不算取得了对大宋的侵略权”,和金国人做到的了“欲得大宋,先破契丹”一般。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似乎之前的高句丽人也好、后来的新罗、百济还有如今的高丽也好,他们似乎、应该、或许、可能从来没有研究过,唯一研究的东西,却是什么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时,被高句丽将军渊盖苏文射瞎了一只眼,变成了独眼龙皇帝。
话说回来,以上种种,不过是在黄杰看完了十五轮车载床弩发射后,一时间无聊的随想,他一开始想的问题是为什么从隋炀帝到唐高宗,他们来打高句丽都打了败仗,然后也就延伸到了他们为什么要来打高句丽。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却又延伸到了他之前与种师道的商议“欲破女真,先取高丽。欲得高丽,必取仁川”,只是如今他发现自己好像又是想当然的思考问题,就眼下来看,何必要取仁川?
对啊!何必要取仁川,自己从清州的李家港上船,大摇大摆就从南浦登了陆,然后大摇大摆就来到了西京城下,如今还大摇大摆零伤亡的一战就击溃了高丽据称很牛逼的上将军崔卓,而对于眼前这座城墙高度不过两丈有余,城中守军最多五万,百姓最多十五万的高丽西京,黄杰暗中计算了一下,以十五门重炮的标准投弹量基数来计算,要轰塌城门最多也就三百弹药,若是再要在城墙上开些口子,每个墙洞多计一百发也就是了!
对仁川这个地方的残念,黄杰想来是被奇梦所影响了。
之所以后世之人看中仁川,多少是因为后世的铁壳船体大身重,吃水太深的缘故,非得选了仁川这样的天然深水良港来登陆不可,而如今大宋的千料海船吃水都不到一丈,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深水港,简直就是逮那都能登陆啊!
如今这大宋的千料民船大约长17米,宽6。5米,高6。5米,吃水也就2。5…3米上下。而官料船则约长在27米,宽8米,高5…6米,吃水更是极浅,也就2米多些的样子。
至于说大宋和高丽两国的军力,更是没有可比之处,虽然两朝比邻而居,可今天那高丽上将军崔卓的表现,却证明他们不但不知道大宋最新出现的战车兵种是什么情况,甚至连大宋有射程远达一千余步的床弩也不知道。
不然的话,怎么会看不出宋军为什么为何要在距离城池九百步远,也即是三箭地远的地方列阵,显然就是不知道这九百步远的距离,正好是床弩发射木干铁翎的一枪三剑箭的最佳射程的目标区域。
从床弩上以抛物线射出的一枪三剑箭,在经过了这六百至九百步区间距离的飞翔,并在自然下落的过程中获得了重力加速度后,在这个位置扎下来时力量最大,劲头最狠。
说实话,当崔卓领着五千人马跑到城前列阵时,黄杰当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随后想想大宋和高丽之间倒也并没有什么军事交流,而高丽之前又奉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却是自己为自己的败亡种下了根苗。
总而言之,在瞧完了十五轮教科书一般的车载床弩急速射演示之后,黄杰站在指挥楼车上开始思考的问题已经不在是什么护侨,并设法挖高丽的墙角,而是有没有可能做一番更大的图谋!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
乾道二年十月十四这日,本来对于高丽西京的百姓而言,倒也是平常的一天,不过由于昨夜突然听闻又不明身份的军队出现在西京城外,城墙周围的百姓都被军队驱赶着上了城头,于此城中心区域的百姓也陷入了惶恐。
而位于城南西厢的留京(高丽西京也称留京)鸿胪馆中,被安置于此的秦桧昨夜倒也没听到什么消息,也是一早就起来,便叫书童研磨开始整理起欲往国内汇报的材料,以及明日准备拜访如今坐堂于城内的高丽上将军崔卓时,所要用到的材料和说辞。
这西京修路工地发生的“朴氏女事件”,叫秦桧调查来看,倒也完全是一起突发的事件,责任既不在大宋,也不在修路工程队。但随后发生暴乱就有些出人意表,并且便是如秦桧也能瞧出其中的不妥之处。
比如说,暴乱的人群的确是拿着修路工地上的工具进攻的西京,但他们杀入城池后并非如正常的暴民一般见谁抢谁,反倒是如有预谋一般将目标指向了西京城中的高门大户,而且一些高门大户还豢养了打量的护卫和家丁。
其次是,根据秦桧入城后暗中使钱找来当地的地头蛇调查的结果显示,这次民乱中虽然西京有差不多八百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