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道 >

第458部分

宋道-第458部分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说徐宁如何指示临清县的官吏行事,但也说焦挺护着曹县令打着小跑来了营地之后,便也见那曹县令一脚高一脚低在营中蹦跳着乱看,很快竟也自己寻着了黄杰,但见他几步就跑上前去,毫不客气的伸手就来打黄杰的胸脯,喝道:“好你个黄大郎,竟然叫人用雷神来劈某,还把某家的临泉县城给劈塌了,你说怎生是好?”

    只见黄杰竟然笑盈盈的任他拍打,又抬头上上下下将他看了一眼,竟呵呵笑道:“衙内,数年不见,你如何清瘦了?还有,我方才要部下前去叫城,只有你不与他开门,才许他打门,却怪得谁来?”

    能与黄杰这般相熟,又是唤他衙内又姓曹的,倒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黄杰在黄州的发小,当年黄州知州家的曹宝曹衙内了。

    这曹宝乃是曹彬的后人,前几年便以锁厅试入了官场,兜兜转转却不想如今竟然做了临清县的县令,叫黄杰当真是他乡遇了故人。


卷九 挽天倾 第八百零三章 【突击】

    论说起来,当初黄杰将预设战场选定在临清县的时候,便也知道了曹宝正好在该县做官,只是这次事急,加上黄杰又存心想要耍弄,这才闹出了这般误会。

    虽然稍后黄杰倒也知道了炮队居然只是两跑就轰塌了临清县的南门,并且还用空包弹吓得曹宝跳下城墙险些伤了,但见得曹宝并无伤损,倒也不去追究了。

    有了曹宝这个地头蛇帮手,诸事倒也容易,差不多也就在这里的未时前后,临清县中便也按照黄杰的要求组织起了五百厢军弓手和一千五百民夫,随时待命便是。

    不久,差不多也就是未时末刻前后的样子,便也听见南面馆陶方向有密集的蹄声疾奔而来,待得飞扬的尘土渐渐靠近,便也瞧清了来的正是那宗翰所领的一万金军精兵。

    双方各自进入视野之后,宗翰也是狂妄,根本就不做什么战前沟通,便也使人鸣号击鼓,直接就发动全军突击,领着大军直直就往黄杰的阵线撞了过来。

    不过这宗翰毕竟也是一军统帅,自然不会将这一万骑兵好似杂鱼一般驱赶着一拥而上,也就在他鸣号指使发起冲锋攻势的同时,也在号声中进行了战斗部署。也就见得这一万金军,莫约是在距离车阵前两千五百步左右的位置进入全军突击的状态,在前进至一千五步的距离前后,金军之中的轻装骑兵便也约束了快下战马慢了半步,而身穿铠甲的重甲骑兵则纷纷取出盾牌拿好并策动战马上前,便在轻装骑兵们的身前组成了一道屏障。

    待大队行近到距离车阵莫约七、八百步距离的时候,掩藏在重甲骑兵们身后的轻骑们也纷纷取出弓来做好了突击抛射的准备。

    要知道眼下这战场,南北长有十余里,东西的宽度也有差不多六里,而黄杰的车阵也不过五百来丈宽度(一里约等于一百五丈),虽然把中间的道路封死,但两翼还是有所大的缝隙,所以宗翰一来便也瞧见了这等巨大的破绽,便不管不顾直接来个全军突击。

    待最前排的重甲骑兵们踏入距离车阵五百步的区域时,但也见着这些金兵口中纷纷发出刺耳的啸声,而他们胯下的战马听了,竟也纷纷发出嘶鸣,并奋力迈步疾奔了起来。

    此时便也看出,金军的一万骑兵,在距离黄州卫车阵五百至两千步的区域里分成了三个批次,最前列的重甲骑兵约有三千人前后,他们排列整齐,身子直立手中持盾,宛若一条铜墙铁壁组成的锋线,直挺挺压了上来。而在他们身后,莫约有三、四千身穿轻甲的轻骑持弓握箭,伏低身子跟在后面,就等着扑入两百来步的距离后,好进行抛射打击。

    至于最后的几千人马,却是人人都拿着长短兵器,控制战马徐徐前进。他们的任务倒也轻松,也就是等最前列的重甲骑兵扛住了车阵的打击,再等中间的弓箭手抛射之后,这才冲锋上前一举踏破了眼前在他们看来薄如蝉翼一般不堪一击的宋军车阵。

    只是,让这些金军还有宗翰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显然运气不是太好,今天注定要踢在一块巨大的钢板之上了。

    三百步!

    随着口令次第响起,一百二十辆战车上的三百六十车载床弩在几乎同一时间打开了保险!

    二百五十步!

    随着各炮队炮长的呼喝,发炮手整齐划一的点着了手上火折子。

    二百步!

    随着一声清脆的号炮鸣响,三百六十声小木槌敲打发射机关所发出的梆梆声几乎在同一时间引发了三百六十响床弩发射时发出的沉闷嘣嘣声。跟着便也瞧着三百六十杆车载精装版的一枪三剑箭,好似遮天蔽日的黄蜂一般,从战车壁上预设的设计口中蜂拥而出。

    闪烁着寒光的巨大弩箭以笔直的飞行轨迹,一头便撞进了如墙而来的金军重甲骑阵当中。

    “噗!”

    一根小儿手臂粗的床弩重箭好似穿透了一张白纸般,毫无阻力的从一名身穿了两层扎甲的金军胸口穿了过去,他长大了嘴跌下马的同时,双眼也失神的看着尚且远在一百八十多步外的宋军车阵,死不瞑目!

    “劈啪!”

    一名将手中铁盾护在身前的金军,难以置信的低头看着将盾牌和自己前胸串联在一起的箭杆,若不是箭杆尾部坚硬的铁制尾羽正好卡主了盾牌上用来加固的铁条,只怕他是没有机会见到如此奇景的。

    “唏呖呖!”

    一声惨烈的嘶鸣,使得周围的金军倒也看清了,一个不走运的家伙,被一根巨大的弩箭将他胯下战马和他的胸腹连接在一起,战马只来得发出一声惨嘶,便身子一斜连人带马翻到在地,然后这一人一马瞬间被后面的不断踩过的马蹄给践踏成了肉泥。

    只是,这一切并未能阻拦金军前进的脚步,在一片人仰马翻的慌乱中,获得了好运加持,逃过了三百六十发一枪三剑箭打击的金军们,忍不住都是下意识的猛抽了一下手中的缰绳,期望胯下的战马能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嘣……!”

    然而也在这时,当列于前排的重甲骑兵们踏入距离车阵一百五十步的区域时,就听车阵之中突兀的传来一声浑厚的弓弦声,不少金军老兵听来一笑,按照以往的经验,宋军的步弓平均也就射得百来步远,这个时候就放箭,待金军冲进百步区域时,只怕箭早就已经落了地。

    “嘣……!”

    也就在金军身子处在一百四十来步位置的金兵们尚且在计算这宋军放箭究竟早了几息的时候,宋军车阵中再一次响起的弓弦声却叫人没来由的一惊。

    太快了!射得太快了!便是金军的弓手在攻城时齐射,也不可能用这么快的速度进行齐射,因为但一名射手射出第一箭后,是需要按照口令有条不紊的完成取箭、上箭、搭弦、开弓、撒放等一系列的动作,才能保证第二箭齐射的效果,无论如何也绝没有眼前宋军这般间隔不到三息的迅速,除非这第二泼的齐射是另外一批人发射的。

    “嘣……!”

    再一次响起的弓弦身,瞬时便也叫一些对战斗有着强烈第六感的金军士兵从心底里升起了强烈的恐惧之意。因为他们已经猜到了,要以这么快的速度射箭倒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说只要熟练掌握了连珠箭的技法,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连续发射五箭甚至七箭并不算是什么问题,可问题是当至少上千人都能够整齐划一的用连珠箭的技法在战阵中进行齐射时,问题可就大条了。


卷九 挽天倾 第八百零四章 【冲锋】

    论说起来,黄州卫并非专职的弓手,也并非是以弓箭为专精的部队,数千人却能够整齐划一使用连珠箭的技能倒也真叫人大吃一惊。

    不过,只要想到这黄州卫的每一名成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就被征募为水陆转运衙门的差役,数年间不断操练习武,并且还要押送着一车车的黄州罐肉走南闯北,掌握这等战技倒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再加上如今普通黄州卫所使的有并非是普通的复合角弓,而近乎全都是清一色的软钢片打造的组合弓,且射力普遍都在三石以上,在这黄州卫人人都有此精锐武器的条件下,掌握一手连珠箭的本领也就是稀松平常之事了。

    却也说,突击前进的金军锐骑再遭遇了第一泼的床弩打击之后,虽然伤亡已现,但却并未丧失进攻的勇气,但待得听见宋军战阵中接连不断响起的弓弦之声,并且还以常识判断出宋军箭阵竟是以连珠箭的技法发射时,这也才错愕惊慌起来。

    但也说冲在最前排的金军重甲骑兵们,在连续听得三声弦响之后,不少人在错愕之间,便也是下意识的将手中遮护前胸正面的盾牌微微上扬,当然也有不少艺高胆大,自以为经验丰富的老兵,却是在暗中窃笑宋军不但射击的时间抢了早,并且还敢在女真人的面前卖弄什么连珠箭的技艺。

    须得知道,这女真一族在辽东苦寒之地挣扎求生,稚子幼童但凡身有弓高便要学习箭术,哪一个成年的女真人若是没有一手好箭术,又岂能在那黑水白山之间存活下来。

    所以,这些老兵们根据经验来判断,自然全然不把眼前宋军的攻击放在眼里,依旧挺直了身子,举着盾牌策马狂奔而来。

    “嘣……!”

    当金军骑兵们进击的奉献推进到距离宋军战阵只有一百二十步的距离时,第四声弦响便也骤然而起,又遽然落下。

    这大宋禁军标配的一石二斗强弓,虽然标准抛射的射程有一百五十步,但以连珠箭这般技法来放箭,自然射程是要打上一些折扣的,根据以往金军对阵宋军的经验来瞧,大致也就能覆盖个百八十步的范围。至于说神臂弓这等射得三百步的利器,金军也曾吃过亏,只是当车阵的宋军直到金军突进到一百七八十步距离才来放箭,显然也就算出他们用的决然不是神臂弓了。

    一百步!

    当最前面的重甲骑兵推进到这个距离的时候,他们诧异的发现,按照原先判断中应该在此时落下的箭矢却并未见着,反倒是耳畔那急速驰骋的呼呼风声中,却是夹杂着凄厉的咻咻之声,迅捷而又冷漠的一阵阵掠过。

    不久,也不过是三五息的时间,众人便也感觉到了身后一阵阵刺耳的箭矢击中人体的噗噗声,和活人中箭后因为压抑不住剧烈痛苦而发出的凄厉惨叫之声,便也你追我赶着扑了上来。

    九十步!

    连续进行四发连珠箭射击的宋军战阵此时沉寂了下来,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只有闪烁着金属寒光的车体和这些金属战车所组成的城墙。

    八十步!

    午后的斜阳,似乎正有气无力的散发出温温的热度,四月的天气在黄河以北倒也还算不的入夏,若是在辽东只怕此时山涧里的冰雪还未融化。

    七十步!

    眼瞧着宋军车阵在眼帘中越来越近,各种细节也是越来越清晰,甚至有不少眼尖的金兵,已然瞧见了宋军车阵的顶上居然空无一人。之前在东京城下时,金军倒也见识过这宋军的车阵,那时车阵环绕在瓮城的墙角之下,车体上同样挂着一片片犹如鱼鳞一般的铁甲,而车顶的女墙上,也同样长满了手持强弓和神臂弓的宋军兵卒。

    在围城的月余时间里,金军也不是全无作为的每日混吃等死,倒也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