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道 >

第336部分

宋道-第336部分

小说: 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丶彩窃谡笄傲偈贝粘隼吹摹

    所以,当李乾顺目瞪口呆的瞧着轻骑们一连射了四泼都未有丝毫建功,绝大多数打在车阵上的西夏重箭居然都被弹开了之后,便也不得不下令停止掩射。

    没办法,用骑弓在八十步外抛射重箭,也是因为李乾顺原先手下的神臂弓部队在遭遇种家军的时候被打光了,虽然他无法理解车阵上的外挂装甲是如何牛叉的黑科技,但他固执认为肯定是因为手下的士兵们因为长途奔走疲劳过度造成了弓软弦酥,若是有神臂弓便是岩石都能射穿,还能射不穿这些带着轮子的木头车子?

    当即,李乾顺怒意勃发,下令手中仅存的一支八百人步跋子部队和一千五百西夏重甲骑兵下马结阵,准备徒步冲上前去破这鸟车阵。

    这步跋子,乃是西夏步兵中一种较为精锐的轻装步兵,既可以将他们理解为擅长山地作战和丘陵奔袭的山地步兵,也可以理解为自带嗜血狂暴技能的精锐狂战士。

    首先,步跋子这个兵种的士兵,多由西夏西北地区的山间部落丁壮组成,且因步跋子多出自横山(今属陕西)地区,故又称“横山步跋子”。《宋史?兵志》载:“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而西夏军作战,常用步骑配合,以铁鹞子(重甲骑兵)为前军,突击敌阵。在战斗中。西夏军的战术多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李乾顺虽然刚刚连续吃了败仗,但他无疑也是个冷静和睿智的统帅,虽然他也是第一次遇见眼下这支奇怪的宋军,但他却敏锐的发现哪怕手下西夏轻骑抵近至八十步左右的距离对车阵进行掩射,车阵中都没有放箭反击。这宋军的弓弩能射多远他当然知道,要说成建制的宋军部队里会没有弓箭手,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宋军如此的当缩头乌龟,自然是别有所图了!

    李乾顺别的本事不多,跟宋军交战的经验却是太多了,且不说他自己,就是当初他被小梁太后拿来当傀儡的时候,便也参加过西夏大大小小四十余次的对宋战争,光是从大安十一年(1085年)到永安二年(1099年)的13年时间内,夏对宋朝发动的大小战事达五十余次,有的时候一年内就达六七次以上,而且小梁太后为了防止当时才几岁的李乾顺被人搞小动作(李乾顺生于1083年),每次出征都是要把他带在身边随军作战的。

    所以,李乾顺第一时间也就警觉宋军这般当缩头乌龟,既不是不敢战,也不是没弓没箭,意图不外就是疑兵佯敌故意拖延时间,又或是等着西夏人派出骑兵部队送菜上门。

    因此李乾顺也就立即改变策略:你要等我骑兵上门送菜?我就偏不派骑兵!

    当即,李乾顺便要一千五百西夏重甲骑兵下马以盾牌结阵,好掩护步跋子抵近攻击。

    西夏的军队,大致分为普通步骑兵、重甲步骑兵和步跋子、铁鹞子这样的精英部队,在装备方面,普通士兵多穿的制式皮扎甲,老兵或许会在一些要害部位加装甲片,而重甲部队的装备自然要好些,如西夏的重甲骑兵普遍装备的就是西夏制式冷锻甲,也称瘊子甲。

    北宋沈括(1031—1095)在他所撰的《梦溪笔谈》中便记叙道:“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原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有人会问,这西夏重甲兵都穿制式冷锻甲了,至于说精英铁鹞子部队的装备又当如何?自然也是西夏制式冷锻甲,但显然更高级就是了!

    总而言之,不要小看了西夏人,就特么屁大点地方,他们就敢跟大宋打了一百多年,而且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打得宋人各种不要各种悲剧各种叫爹,你当人家“******”的外号是白来的?

    所以,李乾顺敏锐的看出了点什么,于是他就迅速改变策略:你希望我用骑兵去撞你的车阵,我就偏不!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八五章 【直觉】

    直觉这个东西向来都是很玄的东西,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人都爱将成功归结于直觉,但更多的时候,那些失败者不会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直觉错了,因为……他们没有说的机会了!

    所以,李乾顺根据他的直觉,决定派出步兵强攻!

    反正这柔狼山口本就在西夏境内,谅胆子比不得猫大的宋军不敢过界追杀,哪怕是慢慢的一口一口啃,李乾顺也要把眼前这支宋军挫骨扬灰,方才消解得这次颓败的心头之恨。

    一千五百西夏重甲兵掩护着八百步跋子,就在山道口距离宋军车阵一百五十步处摆好了两个盾阵,其中六百重甲兵掩护着二百步跋子攻向道右的车阵,另外九百重甲兵和六百步跋子攻向道左……西夏人也是左尊右卑!

    虽然西夏重箭明显对车阵无法造成什么效果,但在重甲兵列阵前进的时候,李乾顺还是让轻骑掩射遮护,但不再命令抛射重箭,直让他们射出普通箭矢,且专门往车阵里射。

    相距一百步,盾阵不紧不慢地的走着,后列的轻骑开始抛射,宋军没有动静!

    相距八十步……重甲兵竖盾遮头摆出了密集阵型,轻骑亦步亦趋箭雨如织,宋军还是无动于衷!

    相距五十步……步兵开始小步快走,轻骑停在八十步的位置上继续掩射,宋军依旧缩头!

    相距四十步……李乾顺令鼓号手击鼓鸣号助战,步兵阵列在听闻之后便也大声呼喝迎合着开始加速疾奔,但盾阵却是纹丝不动。而这时,车阵上终于有宋军冒着箭雨露出头来,胡乱的往外开始放箭。

    李乾顺远远看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却是脑筋突然一转筋,突发奇想道:原来刚才宋军不反击,是因为他们早被吓傻了啊!!!

    相距三十步……已经加速的西夏步兵们,看着近在咫尺的车阵壁垒,脸上露出了狰狞之色,快了……快了!

    只要再来十个呼吸……不!最多五个呼吸的时间,就能奔到车阵下面,然后用盾牌帮着架起盾墙,让藏身在盾阵中的步跋子们踩着盾墙飞身而上,应该就能轻易的杀光里面的宋狗了吧!?

    “嗵!嗵!嗵!嗵……嗵!”

    也就在这刹那间,冲在最前排举着盾的重甲兵突然就瞧见,一些乌黑的线条突然从车阵墙体上一块块好像鱼鳞一样的甲片缝隙中飞了出来,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在眼前一闪而没,跟着耳边就听到了宋军床弩发射时所特有“嗵嗵”声,只是那声音太小也太轻了,完全不像前不久在秦州城下听到的那般震耳和震颤!

    可是……为什么身边的弟兄突然在往后倒退?为什么自己的身子也在抑制不住的向后退倒?为什么周围会有刺耳的惨叫声突兀响起……为什么手上的铁盾会破开了鹅蛋大小的一个洞……为什么自己的前胸上也有一个这样的洞……为什么自己的双眼突然开始发黑……为什么……什么……么!!!

    简装版的八牛床弩,简化的只是发射台的长度、底座和上弦与击发机构,弩臂使用的还是正版八牛弩的标配组件,是能将标配的长三尺五寸、粗一寸五的“一枪三剑箭”射出一千步远的正版弩臂!

    如果此时李乾顺就在队伍中间,并且运气也足够好的话,那么他应该会看见一幕奇景:当嗵嗵声不断响起的同时,排成密集盾阵的西夏士兵突然成列成列的向后摔倒,少的一列有四、五个人,多的一列有足足十二、三个人……也就是二、三个呼吸之间的时间,原本密集得盾连着盾,毫无间隙、针插不进的西夏重甲盾阵,就好像被人用梳齿参差不齐的梳子捋了一遍似的!

    而且,这还不算忘,也就在同时,但见一个个冒着黑烟,人头大小的黑球也从车阵里飞了出来,飞出的角度不高,却不偏不倚的就落在了车阵前四十步至七、八十步距离的区间,这些落下的黑球有一些砸在了西夏兵的身上,但多数都是掉在了地上,不过很多见过世面的老兵却在第一时间选择了转身扑倒在地,还有一些见机得快的更是取下盾牌连人带盾压在了黑球上。

    西夏人并不缺乏勇气,他们当中也更不缺少勇者!

    “砰!啪!嘭!”

    也就是眨个眼的功夫,黑球纷纷炸开,不过爆炸的声音可不是如打雷一般的轰隆声,而是更弱一些,宛如大爆竹一般。不过威力可就难说了,但见其中一些炸开后,瞬间便将方圆数丈之内变成了一片黄烟弥漫的火海,这些便是加松脂、燃油的“霹雳火球”;有一些爆开后虽然没有出现明火,却是不断冒出滚滚黑烟,正是那些加了狼毒、砒霜的“毒烟球”;还有一些既冒烟又冒火,还爆出满地的铁蒺藜,正是“蒺藜火球”!

    虽然场面谈不上人仰马翻,但这又是火海又是毒烟的,倒也将进击中的西夏兵弄得阵型大乱溃不成军,虽然这个时代的火器威力也就基本如此,但如眼下这般近距离的集中使用,对西夏人而言还是个“初体验”。

    当然,对宋军而言也是如此,不过这还是不算完!

    也就在霹雳火球和毒烟球纷纷炸响的同时,突然就听见一下如同群蜂之炸翅般的“嘣嘣嘣”连声,跟着李乾顺也就瞧见宋军品字形的三个车阵顶部瞬时一黑,而后也就用他这一生极少使用过几次的,可以被称为“毕生之难以置信”的专有眼神愕然的看着宋军车阵中射出的箭雨,在垂直上天飞了很高……很高……很高之后,又垂直着扎了下来,当真如下雨一般落在了阵前西夏人的头顶上……身上……屁股上……大腿上!

    八十步外,西夏军射出的重箭没能射透宋人的车阵,这不是问题!

    四十步内,宋军车城里用二石军用制式铁胎弓仰射的三棱破甲重箭,却可以射穿西夏冷锻甲,这才是重点!

    惨!就一个字!但想来今日之后,李乾顺这辈子会说很多次!

    然后,好像没有什么然后……当然还是有然后的,然后就是车阵上刚才还胡乱冒头胡乱射箭的宋军,突然间一个个抱着神臂弓稳稳的架在射击口或女墙上,瞄着一地或痴呆或傻愣或哀嚎或转身匍匐向后攀爬的西夏兵开始了死亡点名。

    这些射手们稳稳的瞄准、稳稳的扣下悬刀发射、稳稳将射过的神臂弓往左边一交又稳稳的从右边接过一把上好弦搭好箭的神臂弓再次瞄准射击。

    而后,李乾顺也就在一声声连续不断的,清脆的神臂弓发射时间特有的“嘣嘣”声中,眼睁睁的瞧着他那一千五百西夏重甲兵和八百步跋子,一个个的惨死在他眼前!

    虽然最终还是跑回了一百多个的样子……宋军并不追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