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悍妻:将军的小娇娘-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谓是贱卖,只不过如今二房想买回来,必定要花银子十二两还多,那二房的银子到底是从哪里来?
☆、116。第116章 重新分家
116。第116章 重新分家
分家那会儿,二房穷的叮当响,黄氏知道的,可是这才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咋有了这么多的银子呢?十几两银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黄氏和李老汉在屋子里,安静着,谁也没说话。
屋里只有炭火烧着,偶尔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
韩氏带着一家人,风风火火地进来了,除了李奕淳不喜欢参与这些,大房的其他人全都来了,包括身怀六甲的桂丫。
崔氏在门内看到大房一家人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自然不能不看热闹,于是她拉李猛,匆忙地走到正房里。
李猛从才床被拉着起来,很是不欢喜,崔氏却说这次是大哥一家都出动了。
李猛担心爹娘会许给大哥一家别的好处,为了利益,他充满套外衫,和崔氏去了房。
房内,韩氏坐在黄氏的身旁,说道:“婆婆,您看,这才分家不到一个月,老二家又是买地又是买马车的,可见当初老二一家可没少攒下银子。娘,这家分得不公平,我和当家的已经商量好了,我们要重新分家。”
韩氏这段时间看着二房挣银子,红眼病又犯了。
大房这段日子,忽然发现离开了二房,日子很难过,先是小事,大房没人去挑水,寻常用的水,都是偷偷用了二房的才行。再者大事是,没银子。
离开了二房,韩氏悲剧地发现,偌大的李家,竟然没有人出去挣银子。韩氏自己和崔氏是妇道人家,不出去挣银子可以理解。
可是李猛和李邦都不出去。韩氏和崔氏都不想让自己的男人出去,免得步了李海的后尘。
十几年前,李海娶了元氏进来,想给她安然的生活,忙着干活,做什么都是最积极的,这不,一做是十几年,还亏待了自己的孩子,有了李海这个前车之鉴,韩氏和崔氏可聪明着呢。
反正没分家,没银子,大不了一大家子一起熬着,谁稳得住谁会是赢家。
这不,分家将近一个月,李家并没有任何的进项。只有花出去的银子,没有进入口袋的银子,而眼看着桂丫已经显怀,将来生下孩子,哪怕是再凑合着养,孩子一岁之前也要花二三两的银子。
如今家里有多少银子,韩氏估摸着,也不多,这不,紧张了,看到二房日子过得蒸蒸日,她又将自己的老脸豁了出去。
索性她不要脸也不是第一次,这次只不过是千万次里的其一次罢了,算不得什么。
韩氏心也明白,她做了那么多的事儿,早和二房水火不容,不可能有和解的可能,何不趁着这次机会,能多捞一点是一点。
被银子蒙蔽了眼睛的人,早已没了思想,没了脸面,眼里只有银子。
“胡闹,老大家的,你咋能说这样的话?你看到谁家分了家,还能重新分家?当初分家也是分好了的。你同意了,现在又闹这一出,你丢不丢人?”李老汉低声斥责,又要分家,将来村里人咋看他?治家不严,被女人爬头为非作歹?
☆、117。第117章 韩氏的最终目的
117。第117章 韩氏的最终目的
重新分家,这种大事,肯定要让李老汉老两口出面,知道的人知道是韩氏这个大儿媳妇先提出的,不知道的人呢,则是以为李老汉老两口脑子抽了才会如此。
这是要断绝他们和二儿子之间的联系啊。
前段日子,闹着分家的事儿,李老汉知道已经亏欠了二儿子的,当初二儿子和他没有闹掰,他已经足够庆幸。
后来又是桂丫的事儿,二房没有退步,也不追究,李老汉知道这是二房最后的底线了,二儿子的脾气其实大着呢。
再后来,儿子挣了一些银子,黄氏这老太婆把儿子拉过来问马车从哪儿来的,那会儿二儿子的态度说有多强硬有多强硬。
李老汉从儿子的态度知道,不能再逼下去了,若是再逼下去,将来儿子可能真的不往来了,除非他和老伴儿死了,否则老二一家估计不会认……
到底是亲生儿子,李老汉不想闹得太僵,所以他才会训斥韩氏的不安分。
韩氏挑了挑眉,气道:“公公,难道儿媳说错了吗?这些年没分家,不管是谁挣到的银子,都要算在公里,可老二家挣到的银子都塞进了自己的口袋,儿媳不服,爹爹,您若是这样纵容老二家,媳妇也要分家。”
韩氏算是看明白了,如今和三房没分家,亏本的是大房。
当初三房坑了她吞下桂丫这个倒霉女儿家,她认了,谁让桂丫是她儿子睡的,可是如今下雨,躺在床无聊,韩氏算了一下,发现不分家,还真是亏了。
首先是,她的孩子都大了,李奕章和李奕淳年纪都不下了,能够出去挣银子,李邦也可以出去,三人挣到的银子必定不少。
而三房不一样了,三房只有李猛一人能挣银子,三房的人要么是女人,要么是小孩,花的银子都不少。
加前段日子,崔氏脑子抽风一般,想让自己的大儿子去学堂。
乡下人,供一个读书人,可谓是辛苦无,过得拮据不说,可能还会倾家荡产……
想到倾家荡产,供人家的儿子,韩氏不乐意了,这也是她为啥要闹分家。
她明知道重新分家,没希望,但她还是想把三房挤开来,谁让昨日,她听说崔氏竟然暗询问了人家学堂的事儿。
要是三房的儿子真的要去学堂,韩氏必定会忙不迭地分家。
要重新分家只是个幌子,其实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把三房挤走。
这不,韩氏的话一出,在门口看情况的崔氏拉着李猛进了门,问道:“大嫂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看着我们三房不顺眼,想把我们都赶走吗?我们三房哪里对不起大房了,这段日子,大嫂的心情不好,我也帮忙做了饭,可如今大嫂扭头把人赶走,是不是太不记情义了些?”
崔氏忽然造访,韩氏吓了一跳,但她也预料到了,依然很强势地说道:“什么意思,自然是分家的意思,如今老二一家已经分了出去,按理说分家也算是成了,三房和大房迟早也是要分家的,赶晚还不如趁早。”
☆、118。第118章 崔氏心思
118。第118章 崔氏心思
“大嫂,你这话说的不太好了,分家虽然是迟早的事,可是爹娘还在,大嫂为啥要着急着分家,难道是让爹娘难受吗?”崔氏拉着黄氏和李老汉下水。
韩氏瞥了一眼公婆,依然傲气道:“爹和娘又不是老糊涂,自然不会固守着老一套的思想,分家了,还都是他们的孩子,总不能一大家子都住在这边,如今章儿已经成亲,过两年淳儿也要成亲,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终归是不像样,再者,像咱们村,谁还会耗到现在才分家,又有谁只分出去一个孩子?”
韩氏把以前二房说的理由再用来用一次,这下,可真的是把李老汉和黄氏给难住了。
当初他们同意让二房分出去,现在大房再用这样的一个理由,要是他们不同意,岂不是偏袒了二房。
何况老两口偏爱大房,若是大房受了委屈,她们谁都难受,自然不想让大房委屈。
可大房不委屈,难道让三房委屈?
也不实际,故而李老汉抽着旱烟,闭着眼睛没言语,强势的黄氏同样也沉默,她低头搅了搅炭盆里的木炭,三角眼没抬。
“大嫂,你说到底为啥要分家?一直好好的,为啥分家?这村里的人住在一起,因为矛盾才分家,可是咱们家,大家都不是小气之人,怎么会闹着分家呢?”崔氏忍着怒气问道。
她确实是想让儿子去学堂念书,当初她可没忘了,大儿子李奕尘出生时,遇到一个算命的,那算命的神神叨叨的,说了很多话,最让崔氏记得清楚的是,他说李奕尘并非是池之物,若是能够念书,必定非同凡响。
崔氏不信算命的,却因为这句话,她了心,带着李奕尘去算过很多命,人家都说李奕尘并非常人,崔氏这才想着要给自己的儿子学堂的机会。
哪怕花银子,只要不分家,将来过苦日子的人,不只是三房,那行了。
有人分担,自然会好一些,等李奕尘考秀才,成了举人,还愁没有好日子么?
这不,等李奕尘刚五岁这会儿,崔氏便想着来年让儿子启蒙,越早越好。
韩氏知道崔氏这个妯娌是心思多的,她不会后退,于是道:“没有矛盾,分家的也不少,咋到了你这里成了有矛盾才分家的?既然你需要一个理由,那我明说了吧。我家章儿的事儿,你到底做了什么,你心里自然明白,我不想多说,我和这样心肠歹毒的人,过不下去。”
韩氏总算是破罐子破摔了,说到李奕章的事儿,李奕章麻木不仁,桂丫心虚地低下头,崔氏语塞。
当初出了桂丫那档子的事儿,崔氏确实去过桂丫家几次,当初她是避开人去的,没想到韩氏竟然知道。
“大嫂真是说笑了,这矛头指的,二话不说指到了我的头,怪让人委屈的,大嫂一直说不出来理由分家,难道只是想单纯闹腾一番?要说分家,我们三房不同意。”崔氏表明了态度。
☆、119。第119章 算命不可信
119。第119章 算命不可信
“不同意?你有什么资格不同意?我们大房是长,你们只是弟弟,按照规矩,长嫂如母,管你们还不行了?分家是必须的,今天必须分明白了。 ”韩氏一根筋。
崔氏反问道:“长嫂如母是没错,可如今爹娘尚在,恕我们不能听大嫂的,我也把话撂在这,分家,我们三房绝不同意。”
“好了好了,吵吵闹闹的,像个什么样子,老大家的,你给个理由,为啥好端端的分家?别扯桂丫这事儿,本是你管不好儿子,怪不得别人。”黄氏皱着眉说道。
可见是很不耐烦。
韩氏豁了出去,气急败坏道:“娘,桂丫这件事,我们大房认了,怨不得别人,只是娘,她崔氏凭啥拿着家里的银子供她儿子学堂?难道让我们都赚银子回来供她的儿子不成?凭啥?”
此话一出,黄氏和李老汉愣了,崔氏想供儿子念书这件事,她可没跟她们老两口说。
韩氏是从哪里听来的?
黄氏迟疑了一番,问道:“老大家的,你是从哪儿听来的?谁说要供三房的孩子念书?这念书,哪里是咱们乡下人供得起的?”
韩氏打开天窗说亮话:“听谁说?我亲眼看到的,她去到隔壁村秀才家,询问明年开春学堂的事儿。娘,您也知道,每年开春都是人家秀才招新学生的日子,这崔氏去别人家,还能是啥?难不成为了她的娘家?她和她娘家又不亲。”
黄氏闻言,冷着脸问道:“老三家的,你大嫂说得是不是真的?你想让尘儿去念书?素来聪明的你,咋变得如此傻了呢?你知不知道,乡下人供一个读书人,到底有多苦!”
素来八面玲珑如崔氏,平时的小事,她指不定会否认,但这是关乎于她儿子的未来,她儿子的锦绣前程……
崔氏点头承认了,她说道:“娘,儿媳确实想要给尘儿学堂……”
“胡闹,不行。”李老汉截断了她的话。
崔氏扭头,问道:“为啥不行?爹?难道您忘了,当初算命的那人咋说的,咱家尘儿是不同于寻常之人,将来必定非同凡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