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尚宫宫略-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定方连灭西突厥、平葱岭,讨百济,前后消灭三个国家,皆生擒自主,赏赐的珍宝无以计数,特赐洛阳宫大宴三日,同时任命那位矫诏程知节的王文度为首任熊津都督,抚其馀众。因为各地纷纷上表称见到飞龙祥瑞现象,改元龙朔,诏李勣、李义府、任雅相、许圉师、苏定方、上官仪等,赴洛城门观乐,天子亲作《一戎大定乐》,再为平定高句丽鼓舞士气,舞者一百四十人,身披五彩甲,持槊而舞,齐声高呼。
天子大概也被这男儿的万丈豪情所感染,刚夸下海口说要亲征高句丽便病倒了,风眩之症复发,目不能视,自显庆五年他便被此病困扰,要好生静养服药才行。高句丽是去不成了,遂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蒲州刺史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将兵分道击高句丽。
风眩之症一时难以痊愈,且国事烦重,加之太子年幼,有了长孙无忌的教训,再不敢把国之事务委任大臣,思来想去只有皇后合适了,何况她性情敏慧,涉猎文史,学识渊博,几个月前还将娘家的几个兄弟狠狠收拾了一番,自是不会重用外戚,对她很是放心。
自此,皇后每日与许敬宗在武德殿西门待诏,处理朝政,日以继夜。遂将门下省改称为东台,中书省改称为西台,尚书省改称为中台,侍中改称为左相,中书令改称为右相,仆射改称为匡政,尚书左、右丞改称为左右肃机,尚书改称为太常伯,侍郎改称为少常伯,其余的二十四司、御史台、九寺、七监、十六卫一一更名。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秋意正浓时,天子车驾返回长安。
用过晚饭,萧可一直在暖阁收拾衣物,英华难得安静,老老实实在灯下临贴子,合璧宫之行,皇后赏赐了不少的衣饰钗环,寝室里放不下,便让春燕她们移到西厢去了。不经意间,又把那画儿倒腾了出来,看都不看一眼,一手塞进衣箱,将两把锁子锁上,一并放置于西厢了。
忙活了半天,也不见眉儿,推窗外一望,她正跟着邓邓在廊檐下嘀咕,你侬我侬,郎情妾意,只是去了一趟合璧宫,这两个竟然凑到一起,年纪相等,品貌都不差,何况眉儿跟了她许多年,也该找个终生依靠了。邓邓不错,同样来自皇后的家乡,从小跟着秦枫长大。
秦枫披着衣裳过来,不明白妻子在张望什么,向外一伸头,终于明白了,“这两个小人精,每日故事多多,他们老是立在那里,我怎么打拳。”
萧可笑道:“你就不能早点儿歇息吗?刚喝了不少的酒,还谈什么打拳。”
秦枫拽住她,一脸宠溺的笑,她虽然比自己大了八岁,但一如的漂亮,和第一次相遇时没什么区别。“我当然要打拳了,因为我老不是慕容将军的对手,每到大校,逢场必输,真是丢死人了。”
“你跟他比什么!比谁更鲁莽?”萧可没功夫提慕容天峰,“我跟你说得正经事儿呢!瑶儿。”
“我不纳妾。”秦枫把头扭到一边,不想听。
“实话对你说吧!要不了多久,我就要去岭南了,天峰也要去,有瑶儿照顾你不好吗?就算我不回来也能放心。你都多大了,怎能只摸过女人的手,像你这个年纪,都儿孙满堂了。”萧可像哄小孩子儿那样哄他。
“我有那么老吗?还儿孙满堂。”秦枫哭笑不得,“从前在甘州不提也罢,颖姐一直在给我找呢!就是没有合适的,直到遇见你。”
“你到底纳不纳妾?”不管用便翻脸,“再不答应,我就生气了,明日告诉皇后去。”
秦枫向来是听颖姐的,何况是纳妾这种‘好事儿’,“别呀!别告诉颖姐,其实很容易,你带我去岭南不就得了,反正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萧可摇头,“不行,你不能去。”
秦枫怔怔看着她,“为何,难道你的儿子会吃了我?”
“那也说不定。”萧可笑了笑,以千里的脾气、性格,是绝对有可能,“好了,你睡吧!我去想想纳妾的事儿,摆酒请客少不了,先拟个名单出来。”
打发了秦枫休息,英华又不安生了,扯着母亲的衣袖道:“什么是纳妾?我也要纳妾。”
“小小年纪纳什么妾,快去睡觉,都什么时辰了。”便让春燕叫来谢氏,好让儿子随她歇息。
谢氏嘀嘀咕咕而来,向萧可一通抱怨,“催什么催,你一走两个多月,还不是我在照顾英华,这时候倒支使起了我。”
萧可自来不跟她计较,收拾完衣物,又在案上摊了一张纸,筹划着要摆多少酒,要请多少客人。左卫府的那些狐朋狗友是一定要请的,天峰就不必了,省得他乱嚼舌头,就在这时,瑶儿掀帘子进来,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有意无意瞧着帷幕后头。
“公子已经歇息了?这是奴婢熬的菊花粥,夫人趁热用吧!”
萧可没心思吃粥,只是上下打量着她,红裙白衫,又配着一头浓密的青丝,很是貌美,便叫她来外室叙话。
“这些年来你一直照顾公子,很是体贴入微,所以我打算把你纳为妾室。”
瑶儿一听,脸色都变了,那点儿心思全被夫人识破,忙屈膝跪倒,“奴婢不敢。”
“别动不动就跪,你到底愿不愿意?我最不喜欢腻歪的人。”萧可早把她的家世打听清楚了,李安俨的遗腹女,贞观十七年,其父参于李承乾谋反一案,族中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被杀,幼小的均流放岭南,女眷没入掖庭,她正是在那里出生的。
瑶儿支支吾吾半天,才道了一句,“奴婢听夫人的。”
既然两个都同意了,便开始着手纳妾一事,反正秦枫家是空底子,就把多年用不着的闲钱拿了出来,把后苑重新布置了一下,新房总是要有的。选了个吉日,摆下十来桌酒,将平日与秦枫关系好的朋友全请了来,名正言顺为他纳了妾。
自纳妾以来,一直相安无事,瑶儿本本分分,每日向萧可问安,一切唯夫人、公子马首是瞻。府中一切照旧,上下只有眉儿一人不满,每逢快要歇息的时候,就来找萧可报怨,认为下嫁秦将军是委屈了她,萧可自来不理会,她有着自己的打算。
这晚,眉儿又来唠叨,还嘟着个嘴,“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陛下对您那么好,少说也能做个娘娘,您倒好,偏给要嫁秦将军,秦将军也就罢了,还非要弄个小妾过来,这下可好,他现在算是让那小妾缠住了,都这时候了,也不来您这儿。”
眉儿不明就理,萧可懒得解释,顺手将一只蝴蝶花钗递给她,“赏你的,快去睡觉。”
“我不要钗子。”眉儿犹自不平,“您不在家不知道,她整日鬼鬼祟祟的,每每往外头拿东西,还经常来西厢转悠,就是要偷您的东西,上次您去合璧宫,就给我抓住一回。”
“你怎么不早说。”萧可都有些后悔了,眉儿一向不说谎,瑶儿竟是这种人,真是看走了眼。
“我是怕秦将军脸上不好看,已经告诫过她了。”眉儿皱眉道:“我听邓邓说,瑶儿的娘还在掖庭,她经常去那里,想来是要上下打点。”
萧可一听,总算松了一口气,就宫里那些人的嘴脸,小意思怕是看不上,秦枫家没钱,瑶儿只好去偷,念母心切,情有可原。“好了,以后你别管这事儿,想想你跟邓邓去吧!”
说了半天,也没拿那小妾怎样,眉儿撅着嘴走了。
一大早儿,院子里就热闹起来,秦枫练起了石锁,英华在一旁拍手称快,也想着着试试,费了半天劲儿,也没能把另一只拿起来,倒弄了一头的汗。瑶儿也凑了过来,端着一大盘子白糖糕,一边喂英华吃,一边给他擦汗,同时笑吟吟看着秦枫。
“别吃那么多,正经饭还没吃呢!”秦枫领着英华去吃早饭,顺便到暖阁一叙,萧可正在对镜理妆,“今天去立政殿吗?我们一道儿走。”
“不去了,我去找李相公。”
“你找那李猫儿作甚?”李义府名声太坏,秦枫自来对他无好感。
英华很不明白,睁大眼睛问:“秦叔叔,李猫儿是啥猫,我没见过。”
“好了,你们两个,别在这里猫呀!猫的,赶紧吃饭去。”打发走了两个,萧可又找衣服,又找裙子,等拖到秦枫走了,才把瑶儿叫到屋子里问话。
瑶儿很是局促不安,认为自己很努力了,把公子服侍的很周到,还时常做点心巴结夫人的儿子,难道是眉儿添了坏话,夫人才找麻烦的?
“听说你母亲还在掖庭?”萧可是了解秦枫的,平日大大咧咧,恐怕想不起瑶儿的母亲。
“是!”瑶儿点了点头。
“怎么不告诉公子?”萧可觉得她还行,至少没有向秦枫哭诉。
“奴婢不敢劳烦公子。”
“想不想母亲?”问这句话的时候,萧可想到的是婵娟。
瑶儿再次点头,泪水夺框而出。
萧可没吱声,抬脚走了,乘马车来到兴仁门,绕过立政殿去了掖庭宫,向掖庭令打听一番才知道,瑶儿的母亲姓柳,原是李安俨的一个小妾,出身微寒,自以罪没入掖庭以来,一直在做苦役。因瑶儿生得灵秀,后才做了宫女,又分配到立政殿服侍皇后。
“尚宫局正少个苦役妇人,叫她到我这里来。”萧可直接要人。
掖庭令本就品阶比她低,加之又是皇后的人,自然不敢得罪,不过一个区区宫役,双手奉上也未尝不可。
从掖庭局出来,直接转到西台去了,如今李义府为右相,主持选拔官员。
今有皇后代天子执政,李猫儿更是欲加枉为,专以卖官为能事,选授不论次第,弄得怨声载道,又与青州刺史刘仁轨结怨,几次三番置其于死地都不能成功,正在西台的书房里大动肝火,恰逢萧尚宫来寻他,这才改作了笑意融融。
“尚宫大驾光临,真是蓬荜增辉,有事儿直接吩咐义府就是,还亲自寻了过来。”
“我是无事不登三定殿,李相公管着选拔官吏,自是来走你的门路,但丑话说在前头,我可没有几千缗钱相送。”萧可浅浅一笑,如沐春风,三千青丝挽成半翻髻,青襦素裙,不簪珠钗,美目盈盈似水,虽年近四十,风采犹在。
李义府笑道:“看尚宫这话说的,好像义府是贪冒无厌的小人,说吧!要提拔谁?”
萧可一字一句道:“滁州长史温禀孝。”
李猫儿凝眉:“这个是什么人呀?名不见经传的。”
“一个故人。”萧可实话实说,“这人一向老实巴交,因没有门路才不得晋升,如今有了李相公,以后定是一帆风顺了。”
“难道尚宫信得过义府。”随即,李义府话峰一转,“尚宫,咱们可要把话说在前头,义府虽为选事,但这些被选拔上来的官员,皇后要亲自考校,可不能让他捅了篓子。”
“放心,我自有分寸,他的文采虽不及李相公,却也博学多闻。”萧可瞅着他,等了半天都没个结果,“李相公还在考虑什么?你什么时候成了前后畏惧的人?我也把话说在前头,至少给他弄个刺史,远一点儿没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章
萧可把柳氏接了回来,瑶儿自是对她千恩万谢,她倒不求别人感恩戴德,只希望她能好好照顾秦枫,为他生儿育女,就算一去岭南不回,也不会亏欠他太多。
英华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