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155部分

浮生小记-第155部分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一章 办学堂郡主显才华收私盐董氏谋自立(二)

  湖阳郡主带着薛九娘和几个孩子离开了,殿内只剩下了卢八娘和董夫人。
  董夫人的笑容中慢慢添了更多的苍凉,因为嫁妆的事,薛刺史恨上了司马十七郎,这两年朝廷与淮北出现矛盾,他完全靠向了朝廷。去年楚州亦出现严重的灾荒,薛刺史向朝中申请救济未果,只得压榨楚州百姓,结果境内出了几起造反的灾民,其中一伙人打劫了薛家。
  这次打劫可不比十七郎派人那次文明,而是完全将薛家洗劫一空,薛家伤了根本,给了刘家可乘之机,于是薛刺史被罢了官。
  这些事情很多人并不清楚,但是董夫人知道一定瞒不过淮北王妃。自从嫁妆事件后她觉得自己没脸见王妃,但是现在薛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她顾不得自己的羞耻心了,“我知道我们夫妻对不起你们,可是我们真走投无路了。”
  在薛刺史被罢官的消息传到楚州,卢八娘就想到了这个结果,司马十七郎曾与她商量后决定送给他的薛表叔五千石粮,一千匹绢,虽然不多,但也能帮薛表叔渡过这个冬天,“淮北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其实难处也不少,王爷对我说过,已经尽力帮表叔了。”
  “因为山地多,楚州比平郡的灾情还要重,”董夫人知道不能与平郡攀比,平郡当年在淮北王带兵北上时为他筹集了那么多的物资,淮北王有所回报还是正常的,她只是想说明情况,“王爷的赏赐只够救急,家里的日子实在艰难,部曲奴仆成群地跑,坞堡又坏了需要维修,还有……”
  董夫人的语气并不理直气壮,她一直要比薛表叔明理得多,薛家若是从最初就与淮北王好好相处,现在哪里能到这个地步呢?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
  湖阳郡主、薛九娘、董夫人等人都没有猜到的是,卢八娘并没有打算像司马十七郎一样冷落薛家人,她的思路一向与众不同,正等着董夫人开口求助。
  董夫人见淮北王妃轻轻地摇了摇头,动作非常优雅,带着些无奈,让她完全明白了王妃的态度,淮北王已经定下来的事情,王妃怎么能轻易改变呢?但董夫人却明显感觉到王妃对自己的好感和同情,男人间有了矛盾,但她们却一直没有冲突。
  于是董夫人祈求道:“王妃,王爷一向极看重你,就帮帮我吧。”
  卢八娘似乎又被说动了一分,她沉吟了一小会儿,在董夫人的热切盼望下终于开口了,“王爷的决定我是不会改变的,也改不了。但是,”她又停顿了一会儿,仿佛下了决心,“盐城是我汤沐邑,我手上有些盐,大约有一百石吧,可以送给薛家用来渡过难关。”
  淮北王北上后所依靠的经济支柱之一就是盐,传说淮北有秘法能够制出大量的盐,还有人说秘法是玄女所传,但外人根本到不了盐城海边的盐场,所有人都只能暗中猜测。不管怎么说,事实就是淮北的产盐量确实很大,盐的质量也不错。
  楚州不临海,所用的盐原本都是从益州而来,氐族叛乱后这条商路就非常艰难,也造成了盐价翻了倍。因此董夫人听到淮北王妃要送一百石盐给她非常高兴,盐就是钱啊,能换来各种东西。
  “太好了!多谢王妃!”董夫人激动地说,一百石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拿去换钱换粮可以保
  住家里的部曲奴仆,薛家也不会一蹶不振了。异常兴奋的她忘了一件事,从淮北来的盐要算是私盐,买卖是有罪的。
  卢八娘见董夫人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就又说:“这些盐原本是送到平郡的,但是现在于郡守到了淮北,所以便剩了下来。表婶拿去换东西时要小心一些,不要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发现。”于郡守到淮北其实并没有影响盐在当地的销售,卢八娘这样说是在提醒董夫人,楚州也可以如平郡般地销售私盐。
  董夫人发热的头脑这才冷静了下来,不是从朝廷正规渠道来的盐就都是私盐。私盐——如果处理不好,会出大事的。淮北王妃给她的就是毒药,她该怎么办呢?
  卢八娘看出了董夫人的为难,她一点也不急。世上不是有一个成语叫做“饮鸩止渴”吗?人到了一定的时候,是明知道毒药也会喝下去的。她仪态万方地站了起来,“表婶,留下来一起用饭吧,也与孩子们见个面。”
  董夫人有些失魂落魄,所以她并没有注意到眼下淮北王妃的神态与几年前成功地在楚州换得几万石粮食,并用淮北王侧妃之位引诱自己把祺娘和粮食送过去时一模一样。淮北王妃依旧用原来的手段在诱惑她。
  卢八娘确实没有掩饰,她就差一点明码标价提出让薛家销售淮北的盐,现在只等待答复了。不过她相信董夫人会吞下她的诱饵,即使她不肯,那么还会有别人。淮北的盐要卖到楚州,这是她制定好的方案,不会改变。
  接下来的几天董夫人异常安静,她一直呆在客院里,与四处活动的薛表叔正相反。
  结果呢,董夫人自然决定收下卢八娘送的盐,并且以后在楚州为淮北走私食盐。她想得很明白,如果她放弃了淮北王妃给出的这个机会,薛家再无出头之日了。但出乎卢八娘的预料是,董夫人决定自己做,而不是由薛家做。
  “外面的事情并不容易,”卢八娘虽然知道薛刺史是个背信弃义的人,但是还是看好他多年的人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也不怕吃亏,但董夫人吗?不过是个内宅妇人,“我以为表婶一定要与表叔商量呢?”
  “我想了这么多天,也算想通了。”董夫人比前些天从容镇静多了,她有条不紊地说:“盐都在杂货铺卖,而家里与这些铺子打交道的是我,我的陪房与楚州最大的杂货铺子老板关系很好,商人最重的就是利,只要分出一些利润就可以把盐交给他代卖;我还打算开几家酱菜店,春天到了后买些最便宜的青菜腌好,挣的就是卖盐的钱;还有去探探大女儿的口风,让她也赚些私房钱,还能挡住官府的检查……”
  真是完美的走私盐计划!
  卢八娘向忐忑不安的董夫人点了点头,“很好,我只要市价的一半,其余的都归你。”
  董夫人并不懂生意,她乍听之下还觉得利润颇为丰厚,对卢八娘感激万分,后来她也慢慢明白这里面的事情,但鉴于卢八娘也算公道,利润也不错,便一直做了下去,为自己积下了丰厚的私房,然后她在薛家的地位上升了不是一个层次。
  眼下谈成了生意,卢八娘便将具体的事务都交给管事们去做,又让人把先前答应的一百石食盐送了出去。那边董夫人也想办法劝动了薛刺史,二人很快就返回了楚州。
  不久,淮北与董夫人的贸易稳定下来了,司马十七郎也发现了运盐的船拉回来的是粗制的铜锭,便笑问卢八娘,“你是不是最初就看上了楚州的铜矿了?”
  当年陈春煊离开楚州后铜矿就落入了薛家,薛家在经营管理方面比起陈春煊要差得远,再加上陈春煊走时把大部分的矿工都带走了,矿上缺乏冶铜的技术,所以铜矿一直勉强维持着,并没有给薛家带来多少财物,而卢八娘正是看上了廉价的粗制铜产品才与薛家合作的。
  董夫人也很愿意用铜矿的产出物换盐,这其间她得到的利润更多。而从卢八娘这里衡量,相当于她用一个劳动力生产的盐换得几十个劳动力开采冶炼的铜,以及用从免费的大海中取得的盐换得有价值的矿山的产物。
  扣除运输损耗,她依旧很合算,何况换来的铜她有大用处。卢八娘拿出她的一份计划给司马十七郎,“这是我的铸币计划。”
  在钱币的发展史上,眼下应该算是一个倒退的时代,淮南还好,在淮北,钱币不是必需品,官员俸禄的发放直接就是粮食,至于更北的一些地方,完全不用钱,淮北的榷场也只是以物易物。这种很原始的状况其实制约着淮北的经济发展。
  在造币的问题上,卢八娘异常谨慎,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她要重新铸造出一种新钱币代替朝廷的钱,并且取了司马十七郎原则上的同意。
  司马十七郎细看各种钱币的样品,最稀奇的一种是纸做的,但却不是纸币——在这个时代做纸币问题太多,卢八娘不敢冒然实施。所以她做了“飞钱”,“飞钱类似于支票,用于官府间转帐缴税、发放俸禄军功赏赐等,一式两张,上有暗纹,写好钱数后底联由官驿传递,另一张由执票人到指定官府领取。两张飞钱一致,才能取用相应的钱币。”
  然后卢八娘拿起崭新的钱样解释道:“最贵重的是金币,一块金币等于十块银币,然后一块银币等于十块铜币,最后一块铜币等于一百个铜子。”
  “为什么这钱中间没有孔呢?”司马十七郎接过一块掂了掂,分量十足,但他还是觉得外圆内方的才是钱币。
  “因为有四种不同的面值,出门没有必要带大量的钱币,所以也不用穿了孔带着方便了。”卢八娘给他看上面的图案,正面是司马十七郎所书的“北上伐胡,复我故国”八个字,后面隐约可见诏书,反面是淮北二字。钱币的周边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只这花纹就非常难仿造,“怎么样,漂亮吗?”
  “真漂亮,让人觉得爱不释手。”司马十七郎很快同意了新钱币的样式,与卢八娘一起商量了发行新钱币的时间和一些问题。

  ☆、第九十二章 坚守孝道问心无愧时局变幻把握良机(一)

  转眼间冬天就过去了,当田野里一片绿意时,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的孝期满了。这天一早,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带着两个儿子们在王府的祠堂祭拜了齐王,完成了守孝的最后仪式。
  仪式结束后,卢八娘回了殿内就吩咐下去,将各处打扫干净,撤下白色的布幔,挂上彩色纹饰,很多器物用品也需要一起更换,就连王府的食谱也换了新的。合府上下所有人都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又给大家发了新衣换上。
  卢八娘为司马十七郎从头到脚准备了全新的衣服,放在最上面的是大红蟒纹箭袖王袍,玉冠玉带,交给平安,“服侍王爷回去换了。”
  旭儿和捷儿都是宝蓝色的袍子,捷儿还挂上了金项圈,他们虽然早就孝满了,但外面的衣服一直也都是素服。
  把两个儿子打点好,卢八娘自己也换上了大红花鸟纹锦袍,取下头上的银簪,挑了镶红宝石的金梳压住鬓边的头发,目光从摆成一排的首饰中扫过,打算挑一只显眼的发饰戴在正中,这时一只手从她身后伸了过来,拿了只衔红宝石坠子的黄金凤簪替她绾在发上,卢八娘抬起手来,将司马十七郎亲手磨成的红珊瑚珠串笼在腕上,眉眼含笑地站起身子,“这时候了,你怎么还到雍和殿来?别让官员们等急了。”
  “昨天便向大家说了,如果没有军情大事,就不必回禀了。”司马十七郎定定地看着卢八娘的笑颜,王妃华贵的姿容无人能及。
  感到司马十七郎有如实质的目光,卢八娘微微转了下头,让开了他最凌厉的眼神,一手拉了一个儿子道:“那我们一起送旭儿和捷儿去书房吧。”
  司马十七郎俯身将捷儿抱了起来,向孩子们笑着说:“今天不必去书房了,我已经同先生说好,他会带你们去城外踏青,顺便也看一看庄里的农事,知道稼穑之艰难。”
  然后他俯身看向旭儿,“父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