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世锦-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方笙婚事,何氏往方家跑了好几次,这次她来方家也是有目的的,临安太守是庄太傅的门生,前几日收到庄太傅的书信,要他夫人去方家打听一下方家表姑娘樊良瑾的人品怎么样。
老师吩咐下来的事临安太守哪里有不听的道理,赶紧将这件事告诉何氏。对于做媒这种事何氏一点排斥心理都没有,更何况她和方二夫人关系不错,她去方家几次,其中有一次遇见了这个表姑娘,长得倒是漂亮,一双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小姐妹两人在一起说话,声音轻轻柔柔地,很和善,身上又有一种气度,举止之间很大方。
她偶然看到一次就想着要不要给樊良瑾介绍个婆家。
这个想法还没落实,那边庄太傅就写来了书信,言说看上了樊良瑾,想知道品行问题。
何氏当时就把知道的告诉丈夫,临安太守是个较真的人,何氏不过见了一面而已。老师交代的事情要认真完成,他让何氏再去方家一趟,和樊良瑾多多交流说说话,仔细观察一下她的人品,要是真的像何氏说的那样好,再写信给庄太傅。
丈夫一直是个态度认真的人何氏也知道,何氏在家呆了几天后就往方二夫人这边过来了。
她记得樊良瑾和方二夫人的小女儿玩的不错,从方二夫人这边可以多知道点事情。
方二夫人带着何氏进屋坐下,又让丫鬟上茶,这段时间因为方笙婚事的事情两人来的频繁,这会儿何氏又来,方二夫人自然认为是方笙的婚事问题。
等丫鬟上完茶水退下后,方二夫人就开口问道:“齐夫人可是笙儿的婚事有什么事?”
何氏摆手说:“姑娘的婚事没什么事,就是来和夫人打听点事情。”
方二夫人好奇问:“什么事?”
何氏微微靠近方二夫人,说:“前几次我来找你的时候,无意中瞧见你们家那位表姑娘。”
何氏说了开头,方二夫人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何氏的话说完,方二夫人就说:“这可不是巧了,昨日老夫人还说阿瑾年纪大了,要好好的找个婆家,今天你就过来问起了阿瑾。”
何氏闻言眼前一亮,明白方家这会儿正要给樊良瑾挑选夫婿。她笑着说:“这可真是太巧了,也幸好我来的快。”
方二夫人也笑了笑,随即问她:“你那边可是有人家?”
何氏说:“是有一个人家看上了阿瑾姑娘,让我来说和说和。”
“是什么人家?”
何氏看了眼方二夫人身边的丫鬟,方二夫人丫鬟丫鬟走远一点,等丫鬟走远了,何氏才小声说:“是京中人家,庄太傅家的嫡子。”
方二夫人一愣,她虽然身在内宅,外面的事情也了解,朝中上下只有一个庄太傅,且声名显赫,好端端的怎么会看上樊良瑾。
她皱着眉头,看何氏说:“齐夫人,你我也认识几年了,笙儿的婚事也是靠你说和才有的。阿瑾就算是个表姑娘也是方家的外孙女,想要说个和方家姑娘差不多的婚事也不是什么问题。”
何氏一听这话就明白方二夫人这是误会了,她赶忙解释说:“你想多了,我是什么人你我相处这么长时间你还不了解。这门婚事是庄太傅的儿子自己提出来的。”
闻言,方二夫人的眉头皱的更深:“庄公子一个外男怎么会知道内宅女眷。”
何氏明白自己说错了话,就赶紧补救:“你也知道庄太傅一家声名显赫,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已经不需要依靠联姻巩固地位。不仅如此,还要低调行事,庄公子之前在临安呆过几年,估计是听人说起方家有一个表姑娘才动了这么一个心思。”
方二夫人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一件事:“那位庄公子叫什么名字?”
“庄际。”
这样一说,方二夫人也就知道了是谁,庄际这个人方二夫人有印象,当初方筝因为他出事的事慌张的乱了分寸,本来和她大女婿交好,后来又和方词交好。
庄家能够知道樊良瑾的存在也不奇怪,只是想娶樊良瑾就有点奇怪了。
何氏觉得自己之前说错了话很有可能错过这桩婚事,决心好好补救一下,她靠近方二夫人说:“老姐姐在想什么,我们认识这么多年,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也清楚,有什么不懂的你大可以问我一下。”
何氏是什么人方二夫人也清楚,不然也不会和她往来,更不会把方笙的婚事放在她的手上处理。她干脆问道:“你仔细给我说说,庄家公子为什么要娶阿瑾。”
何氏道:“我之前也说过了,庄家现在满门显赫,不需要娶一个高门大户家的女儿做媳妇,不仅如此还要低调行事。这不,方表姑娘就直接入了他们的眼了。”
樊良瑾的婚事不是方二夫人一个人说了算,而且这门婚事来的有点奇怪,方二夫人心里面还是有点疑虑,不过樊良瑾只是一介孤女除了樊家的半数家产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庄家总不至于看上这个,除非庄际本身有什么问题,或者庄家有问题。
何氏是庄家那边派过来的人,从她嘴里面听见的肯定都是好话,问了也是白问,方二夫人想通这点,接下来和何氏说话就尽力敷衍,只说樊良瑾的婚事是由方老夫人决定,她做不了主,她会和方老夫人提起这件事,至于方老夫人同不同意那就要看方老夫人的意思了。
何氏见状也明白方二夫人的意思,说了一会儿话后就和她告辞,说下次再来找她。
何氏走后,方二夫人越想越觉得不对,干脆起身去找方老夫人。正巧方三夫人也在方老夫人那边说话,说得是方箐的婚事,方箐的婚事定的比方笙要早一些,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嫡次子,以方箐的身份,能找到这样一门婚事也还算是不错。
方三夫人在女儿的问题上是个务实的人,觉得这门婚事很好,自从定下来后整日里都笑呵呵地,很少发脾气。
方二夫人来这边见方三夫人也在,就有点不想说话。方三夫人正值满面春风,见谁都高兴,方笙的婚事比方箐的好她也不见得生气。
在女儿婚事上,她一直记得自己母亲在她出嫁前说过的话,缘分就是缘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就不是,就算想要嫉妒也嫉妒不来。
方二夫人坐下后,方三夫人开口就说:“笙儿婚事刚刚定下来,二嫂应该忙着给笙儿准备嫁妆,这会儿怎么出来了。”
方二夫人很不喜欢方三夫人,从方三夫人嫁进来的第一天,说的第一句话开始起她就很不喜欢,不过她把这个情绪藏在心里面谁也没说,所以谁也不知道。
这会儿方三夫人主动和方二夫人说话,方二夫人不咸不淡地说:“笙儿的嫁妆我早些年就给她准备好了,这会儿也没什么好准备的。”
方二夫人说话一贯冷淡,两人做妯娌这么多年,方三夫人早就习惯方二夫人的说话态度,所以方二夫人这样说话方三夫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又继续说:“可不是,这女孩子的嫁妆都是一出生就准备好的,只是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临到了,竟然发现以前准备的东西都不够用。”
不管怎么说,方二夫人也是方笙的亲娘,两人都是做娘的,又都有适龄的女儿要出嫁。方二夫人再冷淡听着这话也有了共鸣,忍不住的点头附和方三夫人的话说:“是啊。”
?
☆、婚事
? 两人谈话又一次的触动了方老夫人的心思,方老夫人叹了口气,方三夫人和方二夫人同时住口听方老夫人说话。
“转眼间我们家的丫头都大了,都说好婆家了,可怜我的阿瑾到现在还没有个着落。”
因为方箐,方三夫人对樊良瑾的感觉实在是好不到哪里去,她趁着方老夫人不注意的时候撇撇嘴,嘴上道:“我出嫁前我娘跟我说过,姻缘来了是挡都挡不住的,阿瑾这会儿姻缘还没来,老夫人也不要着急。”
方老夫人瞪了她一眼,说:“过了年阿瑾就要十六了,这几年我倒是看了不少人家,就没一个看上的,这一折腾就把阿瑾的婚事给耽搁了。”
方三夫人腹诽,要不是她眼光太高,樊良瑾又怎么可能耽搁到现在,她一个孤女能嫁到什么人家,要不是在方家抚养几年,嫁不嫁的出去还是个问题。
方二夫人想了想还是说:“娘你也不用着急,阿瑾的婚事该来的时候还是会来的。刚刚齐太守夫人刚刚来找过我,说要给阿瑾说一门婚事。”
方老夫人眼前一亮,说:“是什么婚事?”
方二夫人说:“就是那位庄际庄公子。”
方老夫人一顿:“是他?”
方二夫人点头:“对。”
方三夫人不认识庄际,更不懂得庄际是什么人,这会儿她见方老夫人和方二夫人说的煞有其事的样子不禁好奇庄际是谁。
等两人对话结束,她忍不住的问:“庄公子是什么人?”
庄际本来就是方老夫人的一桩心病,这会儿听方二夫人说庄际有意娶樊良瑾为妻,不禁心情大好,耐着性子和方三夫人解释庄际的来历。
听完方老夫人的话,方三夫人忍不住的咂舌,心想可惜方箐已经定亲了,不然这样好的婚事给方箐该有多好。想着不禁有点羡慕樊良瑾一个孤女居然也可以有这么好的一桩婚事。。
''
方老夫人说完后,方三夫人就接口说:“阿瑾可真是好福气,居然被庄家看上。”
方三夫人的话说到了方老夫人的心里面去,方老夫人听着高兴忍不住的点头表示很认同方三夫人的话。
方二夫人坐在旁边见两人一副很满意的样子不禁把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开口说:“娘,这门婚事你怎么看?”
方三夫人接口说:“还能怎么看,当然是立马答应下来了,这么好的婚事可不容易遇见,要是就这么没了那可就可惜了。”
方老夫人跟在方三夫人话后面点头,方二夫人见状眉头皱的更深说:“庄家远在京城,庄公子出生显赫,想要娶什么样的贵女没有,为什么偏偏要娶阿瑾。”
方老夫人一顿,觉得方二夫人说的话也有道理。而方三夫人则认为,樊良瑾在方家养了这么多年,在出嫁这件事上给方家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就算庄家有什么问题只要不是太过分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这女子嫁人一是要看嫁的人家怎么样,二是要看过日子的本事怎么样,过日子的本事不好,嫁到再好的人家照样能把日子过得一团乱麻。
而且方二夫人这一副不放心的样子实在是有点碍方三夫人的眼,不过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女,那么担心做什么。不过是在方老夫人跟前刷好感罢了,樊良瑾这几年和方二夫人亲近这点,方三夫人早就有点不顺眼了,要知道在之前樊良瑾可是一直在她身边亲近的。
方三夫人每次看到樊良瑾和方笙走在一起,还在方二夫人身边转悠的时候都觉得很不高兴,总是觉得自己养的一条小狗被别人抢走了,那只小狗还对抢走的那个人很亲近,这更让方三夫人不爽。
方三夫人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不定这庄公子无意中见过阿瑾,就心动了。”
方二夫人皱眉道:“弟妹,有些话可不能乱说,阿瑾一直生活在内宅,好端端地怎么可能被外男看见。”
方三夫人到:“有些事情可不能肯定,我记得阿瑾有的时候会出去烧香,说不定烧香的时候被人看见了。”
方二夫人语气变得有点严肃:“你这叫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