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生物帝国-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注意安全,别走远了。”
“放心吧,没问题。”
现在室外温度是八十摄氏度,张海生走出后基地后关上基地大门,随后往前蹦跶了一百米左右,这里是一块开阔地带。
“好家伙,看你了!”
张海生打开金属盒子,将红光一号小心翼翼拿了出来放在地上。
红光一号四肢着地,轻轻一蹦跳了起来,随后它围绕在张海生身边蹦跳着,表达内心对新世界的喜爱。
张海生拿出仪器对红光一号进行拍摄并进行数据的记录。
“在真空环境下,生命状态正常,外表皮肤没有破损,完美!”
“现在气温为八十摄氏度,红光一号表现正常,内部隔温加压组织正常,完美!”
张海生十分兴奋,第一次试验就成功了!这说明混沌生物是多么伟大!
如果红光一号成功,一个宇宙一名新时代即将来临!
“过来,小宝贝!”虽然知道红光一号没有办法听到自己的话,张海生还是很激动地对红光一号挥挥手。
红光一号虽然没有眼睛,但是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感觉让它走到了张海生的身边,不过这次的速度比刚刚慢了不少。
张海生个有一丝不安的预感。
他将红光一号捧着手中,果然出事了!
红光一号的皮肤出现了大量的裂口,无数的绿色汁液从里面流出然后汽化。
短短的几十秒,红光一号的身体极度膨胀,身体炸裂,内部柔软的组织全部汽化,只留下摊成一团的高强度外表皮肤。
“我的天!”
眼前的情况让张海生失望无比!红光一号失败!由于培养设备只有一套,所以接近四周的付出失败!而混沌生物两年的培养失败!
“呼!”张海生有些悲凉的看着荒芜的月球岩石,会成功吗?他怎样问自己。
随后,他摇摇头,用仪器记下:红光一号,表面皮肤出现裂痕,真空高温下组织汽化,生物体死亡。
张海生捡起留下的高强度表皮,他将会在实验室分析表皮数据,寻找失败的原因,实验将会继续。
第376章 科技衍生
张海生的实验还在继续,在未来半年时间他将对剩余九组不同形式的智慧生物进行测试,希望这九组智慧生物里面有一组是符合要求的。
如果没有一组符合混沌生物的要求,这也没关系,沈淮原本就做好了烧钱和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该项实验。沈淮不是神人混沌生物也不是超神的公司,任何一种产品或者是成果都要花费大量实验才能得出最好的结论。
即便这次实验都没有成功那也没有关系,这些实验数据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这会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发展提供最好的素材。
在混沌生物一次内部讲话上,沈淮就这样对高层说道:“发在宇宙智慧生物的难度将会相当的大,这种困难将会超过我们以往的所有科技,我们会付出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但是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即便宇宙生物的研发没有成功,这对我们发展高性能高强度的智慧生物也十分拥有帮助!”
沈淮说的很隐晦,只表示了高性能高强度的智慧生物。什么是高性能高强度的智慧生物?
王佳面对这个问题给了一个更加意简言赅的定义:“沈老大说的是生物战士吧。”
沈淮只是神秘一笑,不置可否。
混沌生物现在花费巨大代价在月球上进行实验和上个世纪米国花费大量钱财和精力进行阿波罗计划一样的。
当初米国耗费巨资进行了阿波罗计划并成功登上了月球,可是除了荒芜的照片月球并没有给米国实际带来什么。
阿波罗计划米国虽然没有收获月球,但是却收获了大量的衍生科技。
如互联网、核磁共振、激光通信、液晶电视、无线通讯技术都是该项计划的衍生品。
同样,沈淮也不要求一定要收获宇宙生物,由开发宇宙生物而引起的智慧生物快速发展才是沈淮需要的。
……
对共和国人民来说,在月球基地上进行什么实验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共和国建设了全世界第一个月球基地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这样的民族自豪感从火箭发射升空起就一直伴随着大家一直到2022年元旦。
这期间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都会组织长达四十分钟的专题节目报道共和国登月的事情,节目内容从宇航员准备登月接受长期的训练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月球基地上会做什么实验都有包含。
有了登月的专题节目,CCTV新闻频道的晚间收视率稳居所有电视频道之首。每天晚上吃了晚饭,一家老小都会放下手机在客厅观看登月专题报道,这成了2021年底到2022年年初每家每户独特的风景线。
国外媒体对这次共和国建设月球基地也表示强烈关注,更有国家表示希望与共和国合作共享在月球基地的合作机会。
俄塔社报道:总统普大爷今日想共和国老总致元旦贺电,在贺电中普大爷表示祝贺共和国在登月上获得的巨大成功,恭喜共和国建设了全世界唯一的月球基地。俄罗斯愿意和共和国一道共同探测、发展月球资源,俄罗斯愿意为共和国提供相应的空间月球技术,并共同进行月球实验。
报道:欧空局向共和国探月中心致元旦贺电,欧空局轮值主席安达斯表示,欧空局愿意和共和国合作共同探索月球……
对于这些国家和机构的贺电,共和国当然表示礼貌的同意。
欧阳总工在回复贺电的时候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共和国愿意和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保持紧密的合作,共同探索未知的宇宙。”
条件成熟的时候?呵呵,你们就慢慢等吧。
只有强大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共和国航天人员永远记得上世纪西方对自己的封锁。
月球基地的确让共和国人风光了一把,却让米国、倭国和印度等国家如鲠在喉。
倭国和印度的第一个航天目的地就是月球,现在被共和国抢先了,肯定不好受。
米国的目标在火星,可是他们的火星计划陷入了停滞状态,除了火星上面存在的几辆火星车以外,所有的计划都停滞不前。
载人登陆火星的技术不是没有,但是风险太大,在生命至上的年代不能冒险的千万不能冒险,而建设火星基地更是纸上谈兵。
所以这三个国家本着自己不能爽就要恶心你的做人做事原则,他们要恶心共和国。
在米国的主导下,倭国和印度的月球卫星改变了轨道变成了月球的同步卫星,它就如果一个监视器挂在月球基地的上空,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月球基地上的一举一动。
每当罗毅力外出采集岩石,每当李承鹏外出观察天气,每当张海生外出溜达的时候,他们都会看到天空中的这只死苍蝇。
李承鹏发恼骚说道:“这玩意儿挺烦人的!每天就盯着我们,难受死了!”
张海生摇摇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罗毅力还是准备将这个情况汇报给探月中心,毕竟许多实验属于国家机密,鬼知道这颗卫星能不能看到,还是小心为上。
探月中心接到了这个消息也十分为难,毕竟卫星不是自己的,欧阳总工立马像上级汇报。
共和国上层拿着也头痛,卫星那么远总不可能发生导弹打下来吧?
外交部只能通过非公开渠道向印度表示过抗议,印度却说我的卫星在正常运行,没有挨着你什么事儿。
……的确没有碍着事儿,就像你在吃饭,突然有人在你前方半米的地方然后脱/裤子拉翔,我拉翔你吃饭,我又没不要你吃饭,你看不惯你就走啊!
吃饭的人可以走,月球基地却不能说搬就搬,再说了如果搬了卫星又来了怎么办?
欧阳总工为这事儿伤透了脑筋,他没有办法值得打电话向沈淮求助,看看沈淮这个鬼才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沈淮听闻后哈哈大笑,回答道:“咱们不是还有嫦娥卫星吗?”
第377章 特斯拉G1
欧阳总工看来沈淮出的是馊主意,但是的确没有比这个主意更好的办法。
欧阳总工苦笑不得,“让嫦娥卫星降低轨道并阻挡在印度月船号的下面,亏你想得出来!”
沈淮看着视频中欧阳一脸郁闷的表情说道,“你到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欧阳很爽快的说道:“没有。”
“没有那不就得了,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欧阳想了想也觉得是,目前为止的确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于是,在沈淮的建议下嫦娥号探月卫星开始降低运行轨道,不多不少刚刚阻挡在了印度月船号的下面。
在加上阳光的反射作用,月船号拍摄的图片是一片闪光,这个滋味倍儿爽。
月船号也不傻,它挪动了自己的位置换了一个方向进行监督拍摄,嫦娥号也调整一个姿势将其挡住。
卫星的轨道调整并非是挪动汽车那么简单,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和评估。
因此在和共和国较量了几次后,月船号放弃了和月球同步定点拍摄,转而是围绕月球运行,绕到基地上空的时候闪两张照片。
虽然还是要被拍摄,但是转一圈拍摄一次总比想一个跟屁虫一样一直黏在后面拍摄要好的多。
宇航员在基地外进行秘密实验时避开这个时候就好了。
“沈淮真是鬼才!真是鬼才啊!怎么能想到这个点子!”
见印度妥协后,欧阳总工哈哈大笑。
共和国的探月中心高兴了,但是米国就不爽了。
因为前段时间月船号拍摄了太多的无用画面,这让米国nasa大为光火。
不过在这些照片中有一张引起了米国专家们注意。
照片上的内容就是张海生在做红光一号实验的情况。
“似乎有一个物体在地面上移动,看样子并不像是机器人。”
照片被专家们放大十多倍后终于还算能识别了,虽然看不清物体具体是什么样子,但是红光一号的四肢却十分清楚。
“你们看,它竟然有四肢!难道是月球生物?”
“不会!月球上是没有生物的,这一定是共和国带上去的东西。”
“可能是机器人吧,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在月球上执行任务有几个机器人也是很正常,好了保持观察!”
由于照片并不是很多,也没有红光一号后面死亡的照片,所以专家们将红光一号定义为机器人。
但也有专家不这样认为,直觉告诉他们,在月球这样崎岖地形上,如果是机器人那么履带的构造一定会比四肢的构造要实用许多,但是苦于没有证据,他们也只有继续观察卫星传送回来的照片。
“如果共和国创造了可以在月球这样恶劣环境下生活的生物,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nasa的专家们并不怀疑共和国有这样的能力,毕竟有混沌生物这样的可怕怪兽在共和国的身后,一切都有可能。
2o22年元旦,沈淮也有了个难得的假期和莫璃好好温存一番,在元旦之后更忙碌的事情将会到来。
元旦后,宇宙科技探索公司开始造势,无论是在央视等电视媒体,还是在uc、凤凰网等新闻媒体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