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相天下-第5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释迦摩尼来到位于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这里距伽耶城约二百一十公里,有野鹿自由活动,当时的宗教家聚集于此。他找到五比丘,他们有意表示冷淡。佛表明自己已经证悟,将示法教化。五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质疑,但最后认可了他并听闻教导。
他们在鹿野苑过着集体生活,五比丘一一领会了说法的内容,成为佛的首批弟子。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首次说法,被称为“初转法轮”。
初转法轮,指的便是释迦摩尼成佛之后,开始传佛授法的故事。
而他将佛的地点,便是鹿苑,也就是赵铮梦中梦到的画面,更是大日如来钟上面攥刻的图画。
“没想到大日如来钟上面,描绘的竟然是初转法轮事件。这么说来,中间那棵树便是仅次于佛家菩提树的伽蓝香树,因为释迦摩尼佛就是在伽蓝香树下,开坛授法。”
这个时候,赵铮终于知晓,为什么戒嗔说他与佛有缘了。
他第二次踏上佛梯,大日如来钟便无风自鸣。由于整座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赵铮又能够引起大日如来钟的共鸣,这本身就是与佛法的一种契合。
另外,他休息的时候做梦,梦到的又是佛祖讲法的故事。如果有人牵强附会,都可以说赵铮是佛祖的亲传弟子。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
但不可否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与佛法的共鸣,赵铮做的梦,才与佛有关,用科学的理解,便是他的脑电波与五台山上的气场产生共鸣。
想到这里,赵铮微微一笑,说道:“从这点来看,晚辈确实与佛有缘。”
“当然如此,否则,为什么如来钟会自鸣三次,你才晕倒,其实这本身就是如来钟催促你休息,是一种气场契合之后,保护你的展现。而这个三次,赵居士可想到什么?”
赵铮沉思了片刻,摇摇头。
他毕竟只是一名风水师,虽然万相经包罗万象,但并不能够面面俱到。否则的话,他在龙骨之地就不可能遇到老师刘伯温留下的后手,从而补充万相经,使得它进一步完善。
“阿弥陀佛,我佛证觉成道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比较广泛流传的,则是四禅中得三明而悟。”戒嗔双手合十,说道。
“三明?”赵铮脱口而出。
在佛经里,三明包括: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
所谓三明者,在阿罗汉叫三明,而在佛则叫三达。
其中,宿命明:能知自己及他人的过去宿世因缘生死果报,在六种神通来说,则叫宿命通。
天眼明:能知自己及他人的未来因缘生死果报,在六种神通来说,则叫天眼通。
漏尽明:能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有漏烦恼的智慧,在六种神通来说,则叫漏尽通。
佛家三明,可以说是释迦摩尼证觉成道后明悟的三大道理,创造出来的几种神通技法。其中的技法,除了少许需要绝强的天赋之外,许多技法都为佛教风水师所学习或运用。其中一些神通合在一起,变为佛家因果神通。
“正是三明。”戒嗔点点头,说道:“连佛祖都愿意让赵居士心境通明,这还不是与佛有缘?”
赵铮微微一笑,说道:“确实如此,竟然连佛祖都看好我。如果我哪天看破红尘,可否来仰光寺,做一个扫地小沙弥?”
“哈哈……”
弘忍双手合十,戒嗔朗声大笑,随后说道:“阿弥陀佛,赵居士,你先天后天掌心线繁杂,无论是事业线还是爱情线,全都多有波折。红尘未断,即便强行收入门墙,最后导致的也只能是一场悲剧,或者一个无心向佛的沙弥,此乃罪过,贫僧可不敢收一个未带紧箍咒的孙悟空回来,我可不想仰光寺被你给拆了。”
这话一出,三个人全都大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赵铮脸上虽然依旧在微笑,但语气十分严肃,询问道:“戒嗔大师,请为晚辈解惑?”
他指的,当然就是他与仰光寺之间的关系,毕竟无论是玄天馆的开业典礼,还是这一次前往仰光寺,戒嗔都给予了自己莫大的帮助和全力支持。
虽然自己投桃报李,将太原市生态园的风水布局交给了他,希望他可以借此突破到六品境界,成为当世一览众山小的高手。
但在这之前,赵铮跟他可没有任何交情。
“阿弥陀佛。”
戒嗔双手合十,说道:“赵居士,其实大日如来钟能够为你自鸣三响,除了你本身身具佛法慧根,与仰光寺佛教气场契合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日如来钟内,有一件物品,与你完美的契合,而且在极远的距离,就能够产生共鸣。”
“哦?”
赵铮很是纳闷,在他看来,大日如来钟浑然一体,并没有其他外物,戒嗔所言是什么意思?
“敢问赵居士,佛家三明中的天眼明,又叫天眼通,能知自己及他人的未来因缘生死果报,应如何理解?”戒嗔问道。
“可知某些人的未来某些事,与基督教的预言术,道家占星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赵铮说完,眼中闪过恍然之色。
第七百一十一章 佛钟道言
戒嗔的话很明显,是因为他得到了某种预言,这才主动帮助赵铮,因为缘分,或者说宿世因果。
关于天眼通这类秘术道家也有,基督教也有。和相师不同,相师是看的人的面相,定的此人的命运。不过,不同的人因为人生的轨迹千千万万,因某些原因命运会发生改变。
当然,无论是基督教的预言术,还是佛教的天眼通,他们能看到的只是时间长河的一部分。当那一部分因为不可抗力而给不,他们看到的天机也会变得混乱。
赵铮可没有机会也没有资格学习佛家的天眼通,毕竟他不是佛教中嫡传弟子,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相信这样的风水技法。
“赵居士可曾听过,智药三藏大师在菩提树下的预言?”戒嗔依旧没有正面回答赵铮的问题,继续旁征博引。
“晚辈听过。”赵铮实话实说。
智药三藏,南华寺的创立者,天竺人,生卒年不详。梁天监元年。航海达广州。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于宋朝求那跋陀罗于法性建之戒坛畔。
志曰:后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演上乘,传佛心印。
求那建坛立碑曰: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
天监元年壬午至唐仪凤五年丙子,百七十五年,六祖至此受戒弘法。这就是关于预言六祖肉身成菩萨传佛法的预言故事。
戒嗔说道:“然也,这也正是为什么,赵居士开设玄天馆,贫僧会主动要弘忍前去恭贺的原因。”
他说道这里,缓缓开口:“大约半年之前的一个晚上,贫僧的师叔普度大师夜观天象,忽然发现紫薇星异动,太阴星与太阳星光芒大甚,天机蒙蔽,竟使得无数星辰之气涌入凡尘。期间,大日如来钟忽然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与此等现象遥相辉映,好像在传递一种兴奋的情感。”
“普度大师不知天机如何,自知大限将至,便利用最后一丝力气,施展了佛家的天眼通之术,看到了未来的某个片段。之后,他给我们留下几句话,便以九十九岁的高龄圆寂。圆寂后,形成一粒至善舍利子。”
所谓的至善舍利子,不过是心脏附近的位置,形成的非心舍利的舍利子。用佛家的说法,这位圆寂的法师,一心向善,此乃大善却未完成的说话,视为至善舍利。
“半年之前?”
听到这四个字,赵铮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精光。半年之前,不正是自己在归隐湖获得万相经传承的那个时间吗?
“这佛家的天眼通之术,果然神奇。”他心中感慨着,继续聆听戒嗔的教诲。
“而随后的日子,一共分四次,大日如来钟都发出了嗡嗡声,而且一次比一次炽烈,无比的兴奋。”戒嗔继续说道。
得到传承之后,又嗡鸣了四次,一次比一次兴奋?
赵铮咀嚼着这句话,有些没有头绪,不知道是哪一方面对应自己。
“阿弥陀佛,赵居士心有疑惑?”戒嗔问道。
赵铮点点头,说道:“如果说半年之前,如来钟嗡鸣,有天地异象发生,晚辈可能略知一二。但之后四次嗡鸣,晚辈暂时没有想到是何原因?”
“无妨,相信接下来我要叙述的事情,能够帮助赵居士解惑。半年之前星辰异变,还有这半年中,大日如来钟四次嗡鸣之外,还有普度大师留下的一句话。”
“今有大佛缘之人降世,乃仰光寺大恩者青田后人,寻他,寻他,看他风云大世,舞动风云……”
戒嗔重复了一遍普度大师的话,目光炯炯的盯着赵铮。
赵铮立刻明白了普度大师的意思,对戒嗔说道:“戒嗔大师,普度大师的意思是,我便是那个与佛有缘,与仰光寺有大渊源之青田人的传人?”
“阿弥陀佛,正是如此,如果我没有猜错,赵居士应该已经有了答案。”戒嗔笑着道。
赵铮看着戒嗔,想到在佛梯口,戒嗔称呼他为文成公的后人,双手一抱拳,行一晚辈礼,说道:“文成公弟子赵铮,见过仰光寺住持。”
这句话,无关辈分,以身份而言。
至于文成公,则是赵铮的恩师,则是后人对刘伯温的称颂。
刘基,汉族,字伯温,浙江省青田县南田乡人。
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华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也只有恩师这样惊才绝艳之人,才能够创造出如此宏大、包罗万象的万相经吧?”赵铮继承万相经之后,没少对自己的恩师感慨。如今,面对戒嗔,心中更是钦佩。
毕竟,一个几百年前的人物,还能够影响到后世,可谓百年来的第一人。
“仰光寺当代住持戒嗔,见过故友之后。”戒嗔双手合十,行了一个极为郑重的佛礼,随后二者哈哈大笑。
“戒嗔大师,你们并非知晓我的身份,是怎么确定我是恩师的弟子?就是你们要找的人?”赵铮问道。
“阿弥陀佛,普度大师在留下那句预言圆寂之后,我们便着手寻找。通过我们的调查,那一晚天相混乱,且大部分星辰之气涌向的便是龙城,所以我们重点对龙城进行了调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自龙城玄学交流大会之后,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而且风头越来越盛。更重要的是,刘振海与刘千象,这两个嫡传的青田刘家子弟,竟然在境界高于你的状况下,奈何不了你。刘振海暂且不提,但刘千象可是一名有机会和能力超越乔飞飞,甚至是吴法天前辈的年轻风水师。如此天赋被你完克,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不仅如此,刘空竹和刘悟雨这对双胞胎兄妹,同样是青田刘家的人,竟跟你非常亲近。刘悟雨也就算了,但以刘空竹的性格,跟你见过短短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