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祚晨-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咯噔一下,陈擎有些明白如萱公主的想法了,不由得很是无语,都说女大外向!还真是!想法是有,在后辈面前却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呵呵笑着点了点头,没言语。
没有得到预料之中的回答,如萱公主隐隐有些失落的同时,也能大略猜测出其父皇的想法,就目前而言,婚嫁已是搁浅,将来会是怎样的发展,谁也难以预料。起码,其父皇尚且未曾像以前那样睁大眼睛以大道理哄着她,还是让她心里又隐隐有些高兴。
“父皇,儿臣猜想,那徐载波之死应该是有人别有用心。”
先前,以女儿自称,此时又是将儿臣挂在嘴边,说起徐载波来,意向所指,陈擎哪能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装作疑惑之色,“哦?这……父皇还真没想到,说来听听。”
说着,将如萱公主按在矮凳上,自己坐到了她对面。
他想没想到,如萱公主不以为意,自打从边关返回京都之后,每每想起与刘祚晨以及刘家诸人,心里总觉得他们算不上恶人,最起码来讲,眼见得他们待人以诚绝对非造作。
“刘尚武想要置徐载波于死地,何必要等到班师回朝之际,再有,明知道徐载波处心积虑给他找罪证,制造一个意外,在他军营之中应该不是难事,一个久居边关令外夷望而却步的统领,思绪岂会如此简单?”
就这些理由,无非就是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发现的表象,根本就不能够洗清刘尚武的嫌疑,陈擎心里明镜一般。轻轻叹了口气,不置可否地笑了,实在不忍心对爱女加以颜色,道:“看问题,要从实质处切入,抛开感情去分析,你再想一想,看看有没有发现。”
摇摇脑袋,如萱表示不懂或是不甚懂。
其实,她只是想不明白,眼见得地真实,在其父皇思想里愣是毫无价值可言。
“算了,不提那爷儿俩的破事了,说说,父皇为你建造的阁楼可还满意?”
如萱公主的身份是当今圣上的独女,已然无法为其加持尊崇,为了表示奖赏之意,陈擎别出心裁为其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阁楼,木料、饰品自然都是上上之选,就连侍女都是陈擎亲自为其挑选,举止端庄面容姣好自是不在话下。
将话题引向别处,如萱公主并未感到意外,时间久了岂能不知其父皇就是不想深谈刘尚武爷儿俩?狡黠地眨了眨眼睛,霎时间就眯成了两只月牙儿,微微撅起嘴巴,道:“人家都是陪嫁才这般奢华,将来……女儿嫁到凤乡去,还能将阁楼搬走不成?”
就是要掏出陈擎心中所想,爽是父女俩在场没有外人,如萱公主也就不觉得有多么难为情了。
可在明察秋毫的陈擎面前,这话所要延伸出的意思,就不仅仅是难为情这般简单了。表明观点也好,表明心迹也罢,延伸在外的话,他真心不想当着爱女宣之于口。好比是原先一直盛赞某个人或是某件事情,突然之间又有了不同以往的颠覆论断,即便是父女俩,也让陈擎自感很是尴尬。
陈擎以手掩住口,轻轻地左右摩挲着,沉思了良久。
说道:“善良,总是让人不忍心将血淋淋地事实当作实情面对,好比你现在。其实,此次边关之行,应该是对你震动很大,刘祚晨的财富没人能够摸得透彻,或许就是他自己也恐怕很难估摸到实处。如此多的真金白银花也花不完,仍然积极扩张对外贸易,你够了解他,你能了解……他心中的想法?”
知道她也无从对答,微微一顿,又说道:“再说刘尚武,臆想其罪证你会觉得父皇龌龊,大食国皇室的居心也暂且放到一边不去论断,派兵前往边关假意佯攻大安泰,是事实吧?”说着,轻轻叹了口气,“京都城危如累卵,朕能体谅他无法面对亦长亦友无从下手的艰难,还能容忍他与外夷苟且不成?那大食国版图扩张迅猛,有意打开他刘尚武的边关大门,朕岂能看不出端倪?”
第一百零九章 论断2
陈擎,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决不姑息臣民对大安泰忠诚的偏驳。
不论是谁,不论是何种理由!
曾经质问过自己,有错吗?答案是否定的!他想,丧失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外夷苟且,就是背叛!就是不可饶恕的罪孽,为大安泰千秋万代着想,应该严惩!应该诛杀殆尽!
“整合他爷儿俩的举动到一起,对陈家的江山社稷能构成多深的危害,其用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陈擎有些怅然若失的神情,落入如萱公主眼中不由得很是迟疑,他的话应该算是真知灼见一样的存在,如此这般地将刘尚武爷俩草率定性还是觉得有些牵强,好比是一个良民在大街上与窃贼同行,偶然也好必然也罢,武断地判定为同犯总是让熟悉那位良民的人无法接受。
如萱公主信任刘尚武所表达地意思——不去主动与大安泰朝廷分庭抗礼!因为,信得过他的秉性,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刘祚晨。
对于其父皇所表达地意思,她实在没有很好的借口或是理由进行辩驳,目前来说,刘家人与皇室成员进行比较,真的还是“外人”!
很棘手!想着,如萱公主不禁地很是伤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错处难不成都要归咎到局外人身上?
“吱呀……”
像是鼠辈推门入室,很轻很轻,几欲不可闻。
尴尬对坐的父女俩听了,皆是心里暗暗缓了一口气,话题说到深处都也没了再细说下去的必要和可能,来人无异于“救急”。
“禀报圣上,太子殿下与潘相爷求见。”
这两人怎么搅合到一起了?刚刚舒缓下心境的陈擎,复又被心事填满,蹙紧眉头看向小太监,微微一顿,“传!”
御书房,总是很热闹,比金銮殿上还要热闹上几分。
有些事,有些话,在朝堂之上不好说也不好办,在这里却可以。陈擎心里明白,能觐见到他的列位大臣心里也明白。
“圣上,老臣对于霍州目前的处境很是担忧,恳请圣上从长计议。”君臣见礼是必然,潘相爷开门见山直接道出来意,不显造作也不显得扭捏。
竟然让潘相爷如此不安,霍州发生了何事?本欲告退的如萱公主知道刘祚晨在霍州办差,愣是将微微抬起的身子重新坐定,摆弄着手里的茶杯,也不去理会其父皇对她直使颜色,耳朵却是支棱起老高。
知道她是想要听听刘祚晨的讯息,陈擎示意无果,只能吧嗒了一下嘴,起身离座到书案后坐定。
“潘相是说刘祚晨还是霍州军营?”
刘祚晨怎么和霍州军营扯上了麻烦?想着,如萱公主不禁愕然地看向皇兄,却是没有得到半点暗示。
“都有。”
“哦?”颇有意味地轻哦一声,陈擎笑了起来,看向太子,问道:“皇儿也是同一目的?”
“禀父皇,儿臣心中亦是不甚明了,来长一番见识,望父皇恩准!”
太子,越来越沉稳,已经不见了曾经的犄角峥嵘之势,令陈擎很是自得,微微扬起下巴轻轻点了点头,“那就劳烦潘相,说说你对霍州的看法?”
久未出山,被太子硬拉来的潘相,对于太子的伎俩很是无可奈何,说好的一起进言去哪了?怨忿地想着,却是不敢轻松大意,“圣上,老臣觉得,霍州之乱应该就是叛逆陈康耍的把戏,剑锋直指叛逆,问题应该迎刃而解。”
这样的说法,他在来路上便深思熟虑了一番,不以肯定的说法模棱两可,皇上那里不会闻之变色,太子那里也是挑不出语病来。
陈康在霍州一代活动,已是不争的事实,功败垂成之后图谋着东山再起,得有帮众更得有栖身之地,这一点,都心知肚明。潘相也有理由相信,他陈康会对地方大加蹂躏,亲自操刀也好假借他人之手也罢,将地方上搞的鸡犬不宁,留待浑水摸鱼谋取到有益于自己的好处,舍他其谁?
对于潘相的说法,陈擎很不赞同!道理很简单,苍蝇叮不透没缝的鸡蛋!霍州没有藏污纳垢的条件,陈康会安然自处隐身其中?很明显,人为的有人对他提供了帮助,至于是谁?脑子一掠而过就能猜想得到。
其余官员呢?没有觉察到,陈擎定然不会相信,都有将眼睛瞪到头顶上审时度势的本事,就这点内幕,就这点猫腻,不肯宣之于口罢了,或是裙带关系,或是一丘之貉,官员们彼此讳莫如深,他一国之君能够设想到。
与叛逆为伍,侧面助长了陈康的气焰,令朝廷的威严扫地,都无法让陈擎容忍。
伸手拿着朝廷俸禄,却与朝廷意愿背道而驰,是祸国!是忤逆!
想着,陈擎有些难以自抑心中的愤怒,将剑眉高高挑起,道:“窦波敢于同朝廷排去的人手为敌,必然敢于同叛逆陈康携手为祸朝廷,不将他绳之于法,难消朕的心头之恨,高官厚禄竟然是养了一只白眼狼,若不惩戒,朝廷的威严何在?若不诛杀此贼,纷纷效法,大安泰岂有宁日?”
如萱公主有些听明白了,心想,这只是一个方向问题罢了,何须搞的如此煞有其事?
“老臣觉得,一棍子将霍州官场系数打死,有欠公允,毕竟有些官员思虑不到深处,或许是想要得到深层次消息都有恐不及……”
“朕……也曾想过。”说着,陈擎轻轻叹了口气,又道:“旦凡随波逐流之辈,也真是让朕伤透了脑筋!思虑不透彻,远远观望也就罢了,推波助澜将事情搞的不可收拾又是哪般?”
“这……”
张口结舌的潘相,一时语塞。没法说,说深了有偏袒之意,说浅了显得胡搅蛮缠,也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就像多年前整治京都朝堂一样,站错队伍之人一律按倒霉处理,宁肯错杀一千绝不姑息养奸!
太子,此时隐隐有些着急,都说年老昏庸,说了大半天愣是没能说到点子上,很恨地看向“领悟到真谛”颔首不已的潘相爷,轻轻咳嗽了一声望向书案后的陈擎,“儿臣斗胆请父皇解惑。”
“嗯!”
得到应允,太子缓缓道:“听说,刘祚晨在霍州督办运河堤坝修整,成效显著进度更是迅速,卷入霍州军营一事,或许另有隐情也未可知,又听说,吾皇弟与他剑拔弩张……,很是费解。”
明显能够听得出来,太子有话未能尽兴,或许是惧其皇威不敢坦言,也或许是担心自己受到无端猜忌。
细想也就是,朝堂之上对于刘尚武父子也是讳莫如深,就像皇上陈擎尴尬的那样,以往对这爷俩多有褒奖,这时反目说人家的坏处,是先前用人不查还是早有异心?这,深说起来,可是皇上的错处,臣子们哪里敢于非议!
再有,刘尚武治理边关,真是兢兢业业!粮草,从未开口向朝廷额外索取,军饷发放到什么程度虽然无从得知,想必也是好不到哪里去。都是出门在外的汉子,吃饭穿衣加上饷银,哪个不看得较为重视?愣是不同于其他边关一样经常启奏皇上诉苦,众位官员知道刘尚武所作所为确实为皇上分解了很大的忧烦。
即便是这样,还是被人查出他刘尚武竟然包藏祸心,很多官员不禁的踌躇疑惑,有猫腻还是真有其事?
想不明白看不真切,自然嘴巴就得闭紧,祸从口出可是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