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国宝级艺术家 >

第11部分

国宝级艺术家-第11部分

小说: 国宝级艺术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位中国设计师能出现在这大皇宫内,已经偷着笑了吧?”

  放下如是的想法,众人再一次咧开了嘴巴,挑了挑眉毛,看着直播,用那事不关己只看热闹的心情。

  可珙桐真的是如同网友们心中所认为的那个幸运儿吗?

  还是——

  网友们,根本没有见到他所付出一切的努力?

  这一片夜空下,巴黎城区,一间旅馆内。

  一位来巴黎旅行的中国游客正皱着眉毛,露出思索的神情,他面前的电脑画面亦是大皇宫评选的直播画面。

  只是,这画面却被暂停在了,珙桐站在大皇宫门口,双手举起,脸露笑容的一幕。

  “怎么有些眼熟?”

  这是一个年轻的男性游客,戴着副黑框的眼镜,他盯着画面嘀咕道:”绝不是因为他是珙桐,所以眼熟。。。。。。“

  “而是,我真在最近几天,在某个地方看见过这道身影!”

  皱眉,努力在脑海中回忆。

  大约三五分钟,他眼睛陡然睁大。

  同时,他一只手放在了电脑上,熟练的将珙桐的身形截图而下。

  紧跟着,他从包里掏出相机,扣出放在其中的内存卡。

  把内存卡导入电脑,打开相册,并以截图为参照,用人脸识别软件开始在拍摄的照片中对比寻找类似图片。。。。。。

  却说此时,万众瞩目的大皇宫内。

  厅堂里,四周的灯光开始渐渐变暗,一道道璀璨的追光灯向舞台处汇聚,摄影机的镜头开始转向同一点。

  厅堂陡然间变得寂静无声,宾客们纷纷停止热议,伊达尔戈市长从演讲台上走下。

  ‘啪——啪——啪——’

  非常有节奏感,沉稳不惊,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格外的清晰。

  众人注视下,一位身材健硕的中年男人走上了舞台,并站立在了舞台的中央。

  瑞典SWECOFFNS事务所,马丁。克莱松设计师,五十六岁,一位非常年轻的登堂入室级设计师。

  克莱松大师是当代折衷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大师面色肃穆,站立着的身子宛如一杆长枪,他棕色眼眸犀利极了,有着极强的侵略性。

  他是带着使命来的,带着折衷主义这一流派的使命。

  折衷主义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兴起,曾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可自二十世纪以后,难逃落寞的命运。

  在新千年的今天,更是已经一度式微!

  他作为折衷主义少数的登堂入室级大师,预备在这样一场盛宴中夺得头筹,再次向全球所有坚持折衷主义流派的设计师们发起号召——

  “我们将东山再起!”

  “大家晚上好。”被一双双视线所注视,克莱松面色不变,非常浑厚的声音盘旋在空中:“我是,马丁。克莱松!”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一次的盛宴。”

  “卢浮宫是法国人民的骄傲,更是全球设计师们所必须前来朝圣的圣地!”

  克莱松,高声说道:“我想,能主持卢浮宫项目的扩建,会是所有设计师此生最大的骄傲。”

  说着,他顿了顿,侧面转向后台挥了挥手。

  在他的示意下,三五个工作人员抬着一座宫殿模型走了进来,并小心的放在了舞台中央。

  从模型出现起,厅堂内各处开始不断的有惊呼声响起。

  一台台摄像机更是将镜头牢牢的对准了那模型,网友们睁的着眼睛,仔细的打量着。

  “这是克莱松大师的方案!”

  “把卢浮宫以及扩建后的方案按照等比例组装出来,这样才能最直观!”

  “简直完美,这绝对是折衷主义集大成品!”

  贵胄们在轻议,网友们亦在议论。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克莱松踱步环绕着几乎完全按照方案打造而出的模型,指尖轻轻划过其上,他说道:

  “在这近八百年的时光中,它经过了数度的修缮,期间糅杂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巴洛克等数个流派的风格!”

  “所以,我认为它的扩建方案,决不仅仅只是一种风格就能决定的!”他脚步停下,面朝前方,声音陡然拔高:

  “古典主义不能!”

  “文艺复兴风格不能!”

  “巴洛克不能!”

  “后现代主义不能!”

  “现代派更不能!”

  一个个流派被他否定,而这一个个流派的代表设计师们却正是坐在台下。

  台下设计师们所在的区域。

  脾气好的,如威廉姆斯大师几人倒没什么反应,满不在乎的模样。

  可脾气差的,特别是当他们看见身旁名流贵胄们面露赞同,点头同意的模样时,这些设计师们顿时对克莱松怒目而视。

  ‘丫的,可没你这样干的啊。’

  ‘还要不要脸了?同是顶级设计师,没见过有这样埋汰别人的啊。’

  ‘不要脸!’

  ‘我们怎么就不合适了?’

  他们心里,少不得破口大骂道。

  “众所周知,折衷主义从不拘泥于一种风格,它取历史中的各种风格,将它们最优秀的地方汇聚在新的设计之中!”

  克莱松严肃的脸庞露出轻轻的笑容,他站在模型旁,双臂展开,大声道:“这,就是最适合卢浮宫的流派与方案!”

  厅堂四面有悬挂着的液晶显示屏,将模型放大,使得所有人都能看的清楚。

  那宫殿,在最适合使用古典主义手法的地方毫不犹豫的使用古典主义;在最需要巴洛克的地方,亦不吝啬——

  视频在模型四周缓缓转动,所有人眼睛都有些迷离,只觉得这卢浮宫的方案是那样的璀璨,是那样的让他们骄傲!

  它荟萃着,欧洲千年来的骄傲与一身!

  法国人最喜欢折衷主义,他们的骄傲巴黎歌剧院就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他们的圣心教堂也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

  舞台下,评委们在手边的纸上不断的划写着什么。

  他们的修养极高,对这折衷主义的集大成者亦有着非常高的评价。

  他们不时交头议论,小声交换着各自的想法与观念。

  评委席首位,米勒大师却并没有发表任何想法,甚至他的脸上也没有丝毫的反应。

  对于这个作品,他觉得很适合卢浮宫,可不知为何,他亦觉得仿佛有什么不对。。。。。。

  这不对劲的地方,出自他近百年人生中对美感,对艺术的沉淀,可若要具体指出,他却也说不出不对劲的地方到底在哪儿里。

  与评委们不同,周边来自法国上流社会的名流贵胄们则直观上许多,脸上露出笑容,互相表示着赞赏。

  角落里,无人注意的珙桐看的同样认真,只是,好半晌后,他只不由轻笑一声。

  他知道米勒大师心中不对劲的地方在哪儿,甚至可以说这个世界,任何人都不能发现出那问题的所在。

  因为,它的根源,就在于这个世界的局限性!

  巴黎,单身公寓里。

  徐半夏姑娘不顾形象极了,撅着屁股,伸着头,大脸几乎贴在了电视机上,视线被那模型所吸引再也拔不出来。

  “太美了,能把这么多的手法浓缩在一座宫殿里,真是太厉害了!”

  半夏不住自语,盯着那模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雕塑,每一处窗花。。。

  甚至,她都觉得不用再继续评选了,直接拍板吧。

  “不知道,评委们还有嘉宾们会从什么角度去评价,他们一定更专业。”

  她期待着,之后评委以及嘉宾们对这一作品的评价,他们的每一个评价都非常重要,能决定着方案的走向。

  这评价,可以让身为学生的她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第十五章 那消失的三天 (求收藏、推荐、打赏)


  “他真的不该是这个待遇。”

  巴黎城内,青年看着大皇宫里的直播画面,眉头皱着轻声叹道。

  青年在各论坛,各直播页面扫过,发现网友们仿佛统一了一个默契。

  那就是如同直播的摄像机那般,摄像机镜头的画面,每每在设计师群体身上扫过,却总会略过角落里一个人的身影。

  “你们注意到没有!刚刚画面里转过的那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可真漂亮,身材简直一级棒!”

  “嘿,楼上的老兄可别想了,那个姑娘我知道,老爹是一家跨国企业掌舵人,老娘是钢琴家。她从小在贵族学校就读,和皇室是同学。”

  “不愧是克莱松大师,我估计啊,他这个方案很可能真的被选入最终方案。”

  “是的,法国是什么地儿?那些人一项以悠久的历史自豪,这个方案,简直汇聚了欧洲千年文化的精华!”

  “哈哈,可是,我还是对先前那姑娘比较感兴趣。”

  网友们亦是如此,他们在热烈的谈论,兴奋的交流,他们在聊设计师、聊作品,甚至在谈论着画面里不时闪过的名媛、影星。。。。。。

  这样一场盛宴,本该最受瞩目的主角竟变得毫无存在感,被有意遗忘在了角落。

  青年有些难受,为珙桐而难受,而不甘,而憋屈!

  被所有人连起手来,有意的忽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无声的制裁。

  ‘滴!’

  就在这时,电脑后台有提示声响起。

  青年,赶忙打开页面,探着头,面露期待。

  可很快的,他脸上又露出失望,软件上更新出了提示信息:‘查无相似图片。’

  他沉默着,忽的抬起头,身子猛地弹起,赤着脚几个跨步就跑向了浴室,在刚换下的衣服里摸索着。

  果然,不一会儿后,他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

  他记起来了,之前有几天,他在卢浮宫摄影取景,似乎某张照片里,不巧的就将那流浪汉的身影框住了!

  他对这张照片有映像,他当时还埋怨了一声,一张构图极好的照片,就被这突然闯入的流浪汉给破坏了。

  现在想想,这流浪汉可不就眼熟吗?

  青年抓着内存卡,再一次导入电脑,并用图片识别系统所筛选着。

  这一次,他没有再把软件调到后台,要亲眼的看着那数据条跳动。

  青年不知道,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寻找的,同一时间,美利坚、英国、巴黎三个地方亦各有着一位网友。

  他们间有一个共同的联系,就是三天里,在不同时分都去卢浮宫游玩过。

  他们眼熟那流浪汉,同时他们对那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有着莫名的好感。

  于是,自发的,有人掏出了手机,成百上千张照片里翻找;有人拿出相机,在相机里翻看着先前拍的景色;有人联系朋友,询问些什么。。。。。。

  他们相信,在珙桐到达法国后的三天里,一定发生着什么,一定藏着能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情!

  白父白母在华国守着直播视频。

  直播间里数十万名网友指着某个名媛、某个明星,看着方案项目、设计师大咖侃侃而谈。

  老两口脸上却显得平静,虽然再也看不到儿子的画面,但先前那破衣烂履却坚毅挺拔的身影始终在他们脑海里。

  他们知道,他们已经什么都不需要做了,不需要在提心吊胆,不要在担忧,只需要默默的,坚定的相信,儿子一定不会被打败!

  哪儿怕所有人都有意的在忽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