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黑卡 >

第672部分

黑卡-第672部分

小说: 黑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小时之前,他连续接到了几个电话。
  电话是来自于几家投资公司,原本已经谈好的一切,现在却发生了变化。
  那些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戴振兴,由于推行他与启宣合作新公司的事情遭到了负责启宣投资这个案子的负责人的强烈反对,他们都要求暂时搁置这项合作计划,因此,他们必须考虑这些人的意见,建议戴振兴耐心等候。
  戴振兴知道,这一定是石磊在做工作,他取得了那些人的信任,看来,想要通过启宣搭建和华夏政府方面桥梁的计划,很有可能因为石磊的阻拦而泡汤。
  为此,戴振兴发了很大的火,但那些公司的负责人却表示他们也无可奈何,他们也没想到负责启宣事务的人会如此强烈的反对。
  他们甚至连安慰戴振兴的话都是一样的,希望戴振兴稍安勿躁,因为那些人的反对,终归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要戴振兴能够通过华夏专利局的专利申请,这些人也就没有理由继续反对了。
  戴振兴除了接受,也没有其他办法,毕竟,股份是人家的,而且提出的要求也算是合情合理。
  可是,戴振兴深知,如果没有华夏各地政府的帮助,他提交的专利申请根本不可能通过。
  这倒不是说他提供的那项技术有什么问题。
  从技术本身而言,是足够可以申请专利的,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技术规格,都的确达到了要求。
  可是,这项技术针对的生产原材料,却有极大的问题,在电池组的生产过程中,他也绝对没有办法保证可以各项达标。
  想要量产这种电池,必然会伴随着生产过程中的极大污染,戴振兴也是认为华夏现在急需发展,GDP是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因此想把目光盯向了华夏。
  在他看来,专利下不来根本无关紧要,只要跟政府官员打好关系,上了生产线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为了GDP,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可现在这帮愚蠢的投资人,居然要求他先通过专利,再推行与启宣的合作,戴振兴如何能不抓狂?
  原本在非洲,这个项目已经操作的差不多了,选址和招工都已经进行的七七八八。
  偏偏南非的政府方面突然换了一个官员,而这个官员上任之后,立刻开始复查所有前任经手的项目。
  结果,戴振兴操作的项目被勒令停止,政府方面给了他们两个选择。
  第一,彻底终止这个项目,之前的投资打水漂。
  第二,对项目进行整改,要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
  可是,如果对项目进行整改,先期投资少说就得十几亿美元,而投产之后,还要不断的往治理污染方面投入资金。根据估算,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少说也是数亿美元,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必须伴随着整个生产过程。
  这会让戴振兴的这个项目,成本增加一倍。
  虽然在技术方面对比现有的电池有着不小的优势,可这么高的成本之下,这种优势便荡然无存。
  甚至,南非政府还要求戴振兴要负责今后投入使用的电池的回收。回收之后当然是要进行处理,这又是一笔高到无法让戴振兴承受的开销。
  这跟他在澳洲直接开展这个项目,就没有任何区别了。
  把这一切的成本考虑进去,戴振兴的这个项目,只剩下赔本还赚不着吆喝这一个下场。
  否则,戴振兴也不用跑到华夏来,跟石磊死磕了。
  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动用了那么多的手段,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戴振兴发现,自己几乎已经被逼到了穷途末路。
  他知道,如果自己还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欧洲的那个财团不会放过他。
  必须好好的想一想了,绝不能让现在的形势继续下去,一定要突破石磊这个阻碍。
  看看时间,已经是深夜两点多,但戴振兴还是掏出了手机。
  “戴先生,虽然我的确是说过,我的电话二十四小时为您待机,但是,这个时间,似乎也有点儿太晚了吧?”
  “别废话,我上次跟你谈的事情,两千万。”
  对方明显一惊,语气立刻变了:“呵呵,戴先生,您这个价格……可是,不是我不肯答应,而是她……我跟您说过,超过三十岁的,她不考虑的。”
  “不是我,是另一个人,不超过三十岁,青年才俊,而且长的也很不错。”
  “哦?戴先生这样的身份,竟然帮别人……”
  “没错,而且费用由我支付。”
  “看来,这个人对戴先生一定很重要。麻烦戴先生把对方的资料发给我吧,我传过去给她看看。”
  “你只需要告诉她那个人的名字就可以了,他叫石磊!”
  对方明显愣了愣,迟疑的问:“石磊?启宣科技的那个石磊?”
  “是的。”
  “他也好这口?”
  “这个跟你无关,你就说,行不行?”
  对方哈哈一笑,说:“如果是石磊先生,那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戴先生对时间没有要求的话,其实不用付钱,我想她也应该很有兴趣跟石磊先生交往一番。”
  “必须当晚成事,能不能交往,就要看她把石磊伺候的开心不开心了。”
  “好,成交!”
  戴振兴挂断电话之后,毫不犹豫的给对方的账户打去三百万美金,然后,他深深的陷入到沙发之中,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你们华夏最红的女明星了,玉女啊,本来是打算用来等我公司成立的时候自己为自己庆功的,便宜你了。”
  第二天下午,戴振兴给石磊打去电话。
  石磊看到戴振兴来电,略感意外,不过也算是在预料之中,毕竟,戴振兴肯定也得到了消息,这会儿的他,肯定要想其他的办法。
  “戴先生,找我有事?”
  “石先生,晚上有没有时间,咱们吃个晚饭?”
  石磊没做太多的犹豫,他也想跟戴振兴再接触接触,说不定,不需要感觉类卡片,就能弄清楚他手里的那个技术有什么问题。
  “戴先生的邀请,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时间,地点?我会准时到。”
  “晚上八点,地址是……”
  戴振兴把地址告诉了石磊,倒是很近,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像是戴振兴这种人,在吴东肯定是住的高档别墅,而吴东的高档别墅小区,多数都在这附近。
  晚上七点四十,石磊换了身衣服,走路到了戴振兴居住的小区。
  在门口打了电话给戴振兴,戴振兴亲自到小区门口,把石磊迎了进去。
  偌大的别墅里,只有石磊和戴振兴两个人,戴振兴虚情假意的跟石磊客套了一番,石磊却并不想跟他多寒暄。
  石磊直截了当的说:“戴先生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吧,我并不是真的来吃饭的,只是想知道戴先生到底有什么事情找我。”
  “一百亿,收购你手里启宣的股份。”
  戴振兴竖起了一根手指。


第1144章 二百亿
  石磊听罢,只是微微一笑。
  一百亿啊,现在启宣一共不过一百六十亿,就算融资很成功,再有点儿增幅,可怎么也涨不到二百亿。
  石磊手里现在只有百分之三十一点五的股份,再加上A、B两轮的投资人追投出让的股份套现款没有兑现,顶多也就是七十亿不到,一百亿,真是个很让人心动的价格了。
  只是,石磊有自己的想法。
  他心道还以为你有什么新花样,说了半天,还是想拿钱开路。
  如果我答应了,你恐怕又要跟对付董驰青的父亲董毅那样,表示先给我个十亿八亿,剩下的股份用于置换你那个新能源公司的股份。
  石磊缓缓摇了摇头,说:“戴先生,你应该知道,启宣对于董家,只是下蛋的母鸡,而对于我,却是立身之根本。”
  戴振兴仿佛早就预料到石磊会这么说,也不着急,又道:“一百八十亿,启宣的股份加上整个快闪。”
  在戴振兴看来,快闪迟早会沦为启宣的附庸,石磊和魏星月做快闪,无非也就是帮启宣开阔市场,然后再将其出手套现。
  现在快闪的估值不过三十多亿,就算到D轮上市,也就是五六十亿的规模。
  他给出一百八十亿的总价打包收购,已经是一个相当难能可贵的价格了。
  有了这笔钱,石磊无论做什么投资,都不会比守着启宣和快闪的股份差。
  但是,石磊非常清楚戴振兴的操作手法,他自然还是摇着头说:“如果戴先生要说的就是这些,那么就算了吧。今天,我们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工作。”
  戴振兴目光闪烁,心道石磊你到底想怎样?一百八十亿还不能让你满足?
  “我再加二十亿!”
  咬了咬牙,戴振兴报出了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他补充道:“并且,这笔钱是现金。”
  石磊心里微微一动。
  现金?
  这么说,戴振兴没打算跟我玩董毅那一套?这倒是有点儿诚意。
  如果仅就未来发展而言,这其实是个不错的选项。
  二百亿,将启宣的股份和快闪整体出手,然后石磊可以凭借这二百亿去做任何投资,其回报应该不会低于启宣未来的发展。
  但是,石磊其实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商人,至少,这一年多的时间,还没能让他原本的观念彻底转变为一个商人的三观。
  有些钱,当然是越早拿在手里越好,可是有些钱,却是一分都不能碰的。
  戴振兴的那个所谓新能源公司,一定有问题,而且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到如果没有关系开路,他的企业根本不可能生存下去。
  虽说检测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是石磊已经隐约的猜测到,这可能跟环境保护有关系,戴振兴的新能源公司,一定是要以极其严重的污染作为代价的。
  否则,澳洲政府没有理由不批准这样的一个项目上马,不可能不给戴振兴引进外资的机会。尤其是那个欧洲财团,源自英国,而澳大利亚在很长一段历史之中,都是英联邦的属国,彻彻底底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独立,迄今也不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
  澳大利亚人跟英国政府的关系一向亲密无间,从欧洲来的资金,澳大利亚更是不会拒绝。
  可澳大利亚偏偏拒绝了,甚至就连南非都拒绝了,石磊要是再想不出这里边有猫腻,那才奇了怪。
  石磊怎么可能由着戴振兴把这样一个问题多多的企业开设在华夏?
  戴振兴也隐约感觉到,石磊可能就是因为知道他的那个项目有问题,才会如此拒绝。
  但是,在他看来,石磊如果依旧是启宣的大股东,可能会担心连带的责任问题。但是,如果他把石磊手里的股份也全都受够了,那么石磊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出手之后的启宣,跟石磊就毫无关联了,石磊自然也就不用再担心连带责任。
  毫无疑问,戴振兴用的是一个纯粹的商人的思维去揣度石磊,这已经注定了他的失败。
  石磊摇了摇头,说:“戴先生不必多说了,我说过,启宣是我立身的根本,我没有想过会把启宣拱手让出。”
  戴振兴很是郁闷,但却依旧保持了不错的风度,他也想到了用钱可能无法打动石磊,毕竟,如果石磊想要套现出局,华夏国内有的是人愿意收购启宣,以往想要全面收购启宣的企业和个人,都被石磊直接挡了回去。这其中就包括阿狸和企鹅,这可是华夏最大的两个民营企业了。
  “好吧,既然石先生坚持,那么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