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随身带着洞天仙境 >

第181部分

随身带着洞天仙境-第181部分

小说: 随身带着洞天仙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朝臣的小帽子簇拥在王冠周围。总之,美轮美奂是也。金庙主建筑的入口。雪落和柳静姝也跟着长长的队伍进到里面参观。金庙里面金碧辉煌,珠光宝气,灯火通明。有宗教人士在里面诵唱《锡金圣典》。这部圣典明天早上被安放在金店内。

    供教徒膜拜,晚上再放回长老议事厅那边的建筑里妥善保存。不懂宗教,里面的宗教物品很多,但看不懂,只是感受了一下里面浓厚庄重的宗教气氛。朝拜的人太多,随着队伍不歇脚的走一圈就出来了。金庙里面不让拍照。

    金庙玉液池周围被一圈白色的优美建筑所环绕。这是北侧的锡克教博物馆钟楼。下方的门洞是金庙入口。这栋建筑除了结合伊斯兰与印度教建筑特点外,还有点欧洲建筑的味道。从另一个角度望过去的锡克教博物馆钟楼。

    锡克教博物馆钟楼近景。顶端耸立着漂亮的钟楼。底层的门洞是金庙入口。锡克教博物馆钟楼二层花格露台,上方有半圆形树叶状的遮雨顶,配上洁白的墙面,非常典雅有形。锡克教博物馆的花窗。位于金庙西侧的锡克教长议事厅及金庙管理委员会建筑。

    金庙锡克教长议事厅及金庙管理委员会建筑金庙西侧的锡克教长议事厅及金庙管理委员会建筑在玉液池中沐浴的教徒。锡克教长老的尊位。很多信徒上前礼拜,隔窗做心灵交流。晚上仍有很多人绕着四方形的池边逆时针步行“转经”借用藏传佛教宗教术语。

    不知锡克教怎么称呼这种宗教礼拜方式。一支锡克教参拜团的队伍。这位扛旗的老人走在前面。走在前排中间的那位戴黑头巾的男人格外受到尊重。看他们手中捧着一本红皮的小册子,可能是锡克教圣典,他们围着水池转圈。

    一边走一边默默诵念,满脸的虔诚。锡克教长老的尊位,很多人跪拜。博物馆一层的走廊内悬挂着很多告示牌。观看告示和在走廊内休息的锡克教信徒。前来朝拜金庙的锡克教徒一家。坐在廊下休息的锡克教徒。

    他们头上包着很厚的色彩鲜艳的头巾。与着便装的教徒相比,他们显得更郑重。在金庙朝拜的人有个特点——大多不惧镜头,很多人甚至很喜欢让你拍照。这里是拍人文的好地方。很连相的一对母女。她们见雪落端着相机主动站好让雪落拍。

    这里的人真温和友好。两兄弟。很多人象这样在晚上坐在池边静静地感受神圣的金庙灯火。同伴上阵,更是围来求合拍的无数。持标枪的寺庙守卫,很有型的锡克大叔。被温和的印度美眉求合影。雪落和柳静姝在金庙玉液池畔沐浴夜晚的灯火。

    你好,!经历了这个夜晚,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圣地,什么叫仙境,什么叫流光溢彩!那感觉,过目难忘。4~1124阿姆利则半日游;阿姆利则→阿格拉。宿火车上。原计划在阿姆利则停留的时间因为火车晚点减少了非常宝贵的5个小时。

    所以,今天要抓紧时间去看金庙。昨天晚上去看到的金庙夜景也很不错,但一是时间仓促不及细看,二是与白天看到的味道还是有很大不同。一早六点多,未及吃早饭就匆匆赶往金庙。这里是金庙正门西门,门前有个很大的广场。

    金庙大院的入口就在前方那座钟楼底层的门洞内,那里有免费存鞋处,里面不允许穿鞋或提着鞋进入。衣着不符合要求的,存鞋处的工作人员会帮你包装。无论男女,头上都一定要裹个头巾,光头或戴帽都不行。

    这张照片是雪落和柳静姝走出金庙时反身拍的,一早进去的时候光线还很暗。清晨走进金庙门洞后时看到的第一眼景象:很多很多的人肃立在水池边,面朝金庙方向,聆听着扩音器中播放的悠悠的诵经声,双手合十,口中默默念动锡克圣经。

    那场面,真的很撼动人心。把雪落和柳静姝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的魂灵,也深深地带进那种虔诚无比的膜拜氛围中。任你再狂野的心此时也消停下来,汇入那理想的涓涓溪流。很多来此朝圣的教徒在此沐浴,以圣水洗涤心灵,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祈福。

    每逢清朗日,池水显得分外的蓝,除了倒影蓝天的因素外,保持池水的洁净也是重要原因。尽管每天都有很多朝圣者下到水中沐浴,尽管水里还养有很多锦鲤,但池水仍保持得非常洁净,一点杂物与混浊都没有。

    此时立于水池中央的金庙,多像一株含苞初放的金色莲花,浑身发散着无尽的美丽与惑力。一栋外观非常精致漂亮的白色建筑。乍一看,很有欧式建筑范,特别是那座钟楼,很提神,从这个角度看,那两个圆钟,像不像猫头鹰的一对儿眼睛。

    钟楼下方的门洞是金庙的入口。在水池对面、隔金庙对称的位置还有一座模样相同的建筑,是锡克教图书馆。你想,这么大一个院子,左右两座这样的白色钟楼,中间是蓝色的池水,即使没有金庙也是如画的风景。

    再加上水池中央的镇庙之宝——金色形如宝印的金庙,那景色的醉人,唉,不要不要的!锡克教博物馆。一色雪白的墙,随着晨起的朝阳,开始暖红,继而温玉,再而雪白,很提精神的说!博物馆顶上的钟楼,像不像一只头顶王冠的鹰?

    西侧的锡克教长老议事厅及金庙管委会建筑。位于进入金庙的长廊另一端。整栋建筑也是兼收了印度教、伊斯兰教、欧式建筑的风格,远远看上去,建筑风格与两侧的迥然不同,带着精气神,堪称龙首。

    锡克教长老议事厅北侧的白色建筑,像一艘很大的白色邮轮漂浮在水面上。上方的建筑层层叠叠,凹凸有致。底层一侧开有长廊,与北侧的博物馆大楼、南侧的图书馆大楼相连,可供人们在廊下歇息或躲避骄阳与风雨。

    锡克教长老议事厅及金庙管委会建筑。金色的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圆顶下方那个小厅中央,透过玻璃窗,隐约可见正中摆放着一尊披着黄缎的圣物,或许那就是供奉的锡克教圣典。旁侧有两杆红色的旗杆高挑,象两杆红缨枪戳在一旁守卫着金庙。

    锡克教长老议事厅及金庙管委会建筑。看上去象座昂然临风的大船舱首,顶端多个小帽子模样的宣礼塔簇拥着中间金色的穹顶。整栋建筑很有威风感。金庙大理石墙面上的宝石镶嵌画。不但画面美观细腻,而且所用的填充材料都是来自纯天然的原色石材。
………………………………

第265章 喜欢是浅浅爱

    因而色泽鲜亮真实,且不会变色。印度莫卧儿时期大量的王宫建筑中都使用了这种建筑装饰技术,典型的如泰姬陵。博物馆建筑底层的长廊。可供信徒歇息和躲避风雨。今天天气晴好,池水显得很蓝,白色的建筑倒影水中,波光嶙峋,分外悦目。

    在大池的一角忽然发现水中还有这么多锦鲤。而且个头还很大。玉液池清洁工。他们不用船,而是亲自下到很冷的池水中清理。这些清洁工都是金庙的义工,想见神圣的金庙对于他们该有多大的感召力。池水能保持这么干净,他们功不可没。

    这位去清洁工在用一个很长的木杆清除水面的杂物。多冷的水呀,而且还是义务的,这需要很坚强的意志与信仰信念。膜拜一下。金庙的义务清洁工,下到冰冷的水中清理水池。从水池的这头一直清理到那头。

    这么冷的水,一些信徒也只能下去浸一下马上就上来,他们却要长时间浸泡在里面,而且完全是不图报酬的义工。

    这是什么精神与力量的支撑?有国人说,这就是一种共产主义的精神在发光。众多男人在这里换衣服准备下水沐浴,据说玉液池水可治百病。也有一些人是下到水中膜拜心中的圣庙,他们觉得这样更神圣更真诚。

    下水的都是男人,没有看见女人下去的。在这里下水的,都是膜拜金庙的锡克教信徒。面对金庙,用池水浸身、洗脸,甚至喝池中的水。游客在一旁看得呆呆的,有些不可思议。不知这是“结义三兄弟”,还是“上阵父子兵”。

    被玉液池洗礼的信徒们被玉液池洗礼的信徒们被玉液池洗礼的信徒们被玉液池洗礼的信徒们很多父母把孩子带到这里沐浴池水。锡克人的小男孩也留女孩那样的长发,盘在头上,乍一看,以为是小女孩,特别像。

    小孩子有些害怕,被家长硬按在冰凉的水里,吓到哇哇大哭。这个小男孩被父亲带到池边不敢下去,使劲蹬脚挣扎。水真的很凉,蹬脚也没用,硬被父亲按在水里再抱起来,孩子哇哇大哭。家长一脸神圣感。这就是一种洗礼吧。

    想让自己的孩子被圣水浸泡过之后,从此做个强大的男人。被金庙玉液池水洗礼过的小男人才能脱变为锡克大男人。这一洗肯定铭心刻骨一生一世。这娃上了岸还对老爸不依不饶。年龄太小,他还不懂,以为老爸在跟他做惩罚游戏。

    母亲也带孩子来沐浴池水。这小孩子留长发,其实也是男孩。小孩子站在水里。母亲不能下水,只能站在岸边的台阶上撩水给孩子洗身。这娃真勇敢。当妈妈的显然也比前面那位老爸温柔耐心。这小伙子要下水了,别说下水。

    不穿衣服站在池边都会觉得很冷。这两个孩子心有余悸地站在岸边望着刚刚被浸过水的地方。他们肯定不明白父母的刚才这些疯狂的举动,这是为什么呢?从清晨开始,四方形的大水池四周,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流顺时针方向转经藏语。

    不知在印度称作什么。昨晚看到的“扛旗子军阵”又出发了。围绕水池转经的队伍源源不断的转经队伍。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心怀神圣的目标,身披阳光,向着一个方向移步。围绕水池转经的队伍锡克男人的包头布的颜色特别鲜艳,什么颜色都有,。

    这里的一道人文风景线。队伍中也有一些不包锡克人头布,而裹着有点象穆斯林那种白头布的男人。但穆斯林应当不会拜锡克教的神庙吧?或许真是穆斯林。围绕水池转经的队伍锡克女人的服装色彩真是艳丽,几乎一人一个颜色。

    也是风景线。坐在这个廊洞下,可以坐看源源不断的形形色色的转经人从面前走过。象看拉片儿。前来金庙膜拜的信徒们,各色的服装。一群女性排队等待进入一个锡克长老的房屋。看来这个长老专治女性的心病。

    或许是求多子多福的地方。金庙主建筑入口。捐款箱也很别致。一天到晚,排队等待进入金庙的信徒与游客络绎不绝。里面不让拍照,昨晚跟着人群进去走了一圈,看不懂,感觉只有四个字:蓬荜生辉。“蓬荜生辉”的原意是指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光辉。

    蓬:用蓬草编的门;荜:用荆条、竹木之类编成的篱笆;以“蓬荜”借指穷苦人家。但雪落这里是借用音译,不是“蓬荜“是“棚壁”。满墙都是金光闪烁晃人眼。金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免费大食堂,前面那座高高的门洞就是入口。

    门洞上方一堆的”小帽子“,像似随时准备”脱帽迎客“。免费大食堂的入口,直对金庙前脸。虽说是个用餐的地方,但实质上也是个很神圣的地方。前面的棚子里面就是免费大食堂。这是个被国人称作最能显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地方。

    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人在这里吃免费餐,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信徒游客,都可以。没有人歧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