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至尊系统-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解冻灵是渐冻人唯一康复的希望,如果零售价是1000块的话,那解冻灵这个唯一的希望,却不是所有的渐冻人可以实现的。
如果解冻灵的零售价是1000块一粒的话,按照解冻灵治疗渐冻人症的基本疗程,单单购买解冻灵这一项,就大概需要花费60万的药费。
而60万的药费不是一个普通家庭可以随便拿出来的,60万足以压垮一个比较贫穷的家庭了。
所以长华制药厂把解冻灵的零售价定在1000块,或者是更高的话,对承受得起来治疗费用的人来说,那解冻灵就是他们活下来的唯一希望。但是对一些拿不出这么昂贵的治疗费的人,那解冻灵这个希望,只会让这些人更加的绝望,甚会让这些病人的家属更加的难过。
如果解冻灵的零售价过高的话,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四百九十五章抢购现象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置信,也让不少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因为长华制药厂把最终零售价定为200块一盒,而一盒有10粒,也就是说解冻灵一粒仅仅需要20块。
这价格一出来,可是让很多人跌破眼镜,大呼不可能。
因为就算长华制药厂把解冻灵零售价定在200块一粒,也是很合理的,就算是这样,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良心价了。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解冻灵仅仅只是卖20块一粒,不少人都已经认为长华制药厂疯了,或者解冻灵没有他们所说的效果。
虽然一粒药卖20块,看似这价格已经是很高了,但是真正了解渐冻人症这种病的人,就不会认为这价格比白菜价还低了。
在解冻灵没有出来之前,渐冻人症可以治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长华制药厂没有推出解冻灵之前,渐冻人症这种病虽然有药可用,但是却不能根治,而且渐冻人症的治疗费用也是高到让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以宗国为例,渐冻人每个月所用的进口药费用就在7000元左右,而且患者的呼吸功能丧失后,还必须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仅仅是呼吸机费用每年就要10多万元,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而且最关键的是,就算付出如此昂贵的治疗费后,依然是无法治好渐冻人症的。
被确诊后,渐冻人症的患者一般存活年限为3到5年。大多数是因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而死亡。而且这全程头脑清醒如常。
所以购买解冻灵就算需要花上60万的药费。但是只要可以治好渐冻人症这种疾病,甚至不用让病患彻底康复,只要可以让病患保住性命,就会有很多人愿意掏钱出来购买解冻灵。
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会在所不惜,因为渐冻人是渐冻人活下来的唯一希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各个媒体等人的报道,都让人以为解冻灵的价格会很高。
双重的情况下,长华制药厂宣布解冻灵的零售价仅仅为20块一粒时。是多么一个震撼的消息。
因为按照解冻灵的疗程来算,代表病患平均只是需要付出10000块的药费,就有重新获得健康的希望。
10000块多吗?在平时或许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但是如果是用来治疗绝症上,让人有机会继续活下去,那10000块就算不上什么了。
就算一些条件比较困难的人,只要咬咬牙,也是可以筹到10000块的,所以10000块的药费真的不算多了。
也是因为这样,长华制药厂在病患。以及家属的心里,是一个良心企业了。长华制药厂在业界里,已经打出自己的形象出来,凭着解冻灵就可以在医药行业里建立起劳靠安稳的根基。
就算长华制药厂不再研发新药,但是只要解冻灵不会被人仿制的话,长华制药厂现在打下的根基就不会动摇,这是无需质疑的。
这也是很多制药公司想要的,但是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现在长华制药厂凭着解冻灵立下根基了吗,做到了这一点。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制药企业都可以像长华制药厂一样那么有魄力,舍得放弃了这十分诱人的利润,而这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长华制药厂拥有苏哲这样的掌权者。
是因为苏哲拥有了治疗药水这一秘密武器,使长华制药厂研发解冻灵,不用付出那么高昂的研发成本。
如果其它制药企业想研发解冻灵这样的药,并且达到差不多的效果,就必须投入百亿美元的资金进去研发,而且这还不算研发解冻灵需要的人力和物力。
最重要的是哪怕有制药企业这样做,限于目前的技术来看,最后的结果很大的概率也是失败,所以这也是渐冻人症一直没有办法根治的原因之一。
今天苏哲之所以在刘氏药店里看到那么多人抢购解冻灵,是因为现在大多数媒体还在猜测,长华制药厂会很快把解冻灵的零售价提高,现在这样的零售价主要是为了宣传解冻灵而已。
而且因为这些人把解冻灵买回去后,发现这药真的是有效果,虽然变化不明显,但是也足以让人看到了希望。
而这些人又相信媒体的话,认为长华制药厂以后会提高解冻灵的零售价,所以才会出现争先购买的现象出来。
对这样的情况,苏哲和李长华他们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代表解冻灵获得成功了。
而忧的是因为现在长华制药厂还无法一时满足那么多人的需求,如果这些人现在把所有的解冻灵抢光了,就有可能会令一些等着解冻灵救命的人,买不到解冻灵。
而且销量在短时间提高对长华制药厂来说,也不是完全是一件好事,对长华制药厂的长期发展并不好。
所以在这种现象出现没有多久,长华制药厂就马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当着到场的媒体做出保证。
只要以后解冻灵的生产成本不会提高的话,那解冻灵的零售价就永远不会出现改变。
这新闻发布会一出,这种现象的确改善了不少,但是依然还是有着不少人争先恐后的抢购。
最后没有办法,长华制药厂和刘氏集团只能做出了购买限制,每一个来买解冻灵的人,一次最多只能买1盒。
虽然这个限制依然有着不少漏洞,但是苏哲他们也没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
只能希望这段时间过去后,会让人意识到解冻灵的价格是不会提高的,让他们知道长华制药厂的决心,而真正放下心来。
对苏哲来说,赚钱的办法有许多种,但是既可以赚到钱,又可以帮到人,这是苏哲一直想要的。
所以苏哲才会把解冻灵的零售价定为20块一粒,而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在这件事上他完全没有做错。
因为苏哲这样做,可以帮到很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有了这一点,苏哲就认为足够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中介公司的消息
苏哲在刘氏药店里对面观察了不少时间,许多买到解冻灵的人都是一脸喜悦的从刘氏药店出来。
这样的场景,让苏哲非常满意,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苏哲待了一段时间后,就想开车回家的,可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这个来电标记着真情董洪这个名字。
“你好,我是真情中介公司的董洪。苏先生,你前段时间委托我们寻找武馆,现在正好有一间武馆要转让,请问你现在有空过来了解一下吗?”
“好的,我现在去你那里,你稍等一下。”苏哲想了一会后,便说道。
之后,苏哲便挂断了通话,调转车头前往真情中介公司的所在地。
如果不是董洪这个电话的话,想来苏哲都快要忘记了这一件事情了。
前一段时间,苏哲的确是有到真情中介公司里,让他们帮忙寻找合适的武馆。
不过这已经过了不少时间了,直到现在,真情中介公司才有消息传过来。
那天是因为颜雨烟通知苏哲找到安暄的学校,颜雨烟让苏哲来观州市一趟,到学校里先和校长接触,彼此了解一下双方的资料。
而那一天,苏哲去观州市的时候,正好经过真情中介公司,因为那一段时间里,苏哲都想着收购一间现成的武馆,用来平时修炼之用。
所以苏哲就顺便到真情中介公司里发布委托了,留下自己的条件,办好这件事后。他才去观州市的。
之所以苏哲会走真情中介公司帮忙。只是因为有中介公司帮忙的话。比自己一个人去找,要省了很多功夫。
当然苏哲也不是完全把希望放在真情中介公司里,他只是为了多一个希望而已。
如果苏哲真的是完全指望真情中介公司的话,也不会过了这么多天,中介公司那边一直没有最新的消息过来,苏哲也不闻不问,没有去催过他们,甚至到了今天。苏哲都快要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直到真情中介公司的董洪打电话过来,苏哲才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
不过现在苏哲对武馆是很看重的,因为这是他的计划里很重要的一步。
以前苏哲只是为了自己在修炼炼体术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宽阔,更加适合修炼炼体术的地方,所以苏哲才会有收购武馆的想法。
但是苏哲以前只是想拥有一间武馆,但是他也不是那么迫切的想拥有,基本上可以说是可有可无,以前他对收购一家合适的武馆还不是那么急迫。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苏哲现在是非常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武馆。用来实施他的计划的。
因为苏哲想通过武学兑换商城来建立自己的势力,用来捍卫自己生存下去的权利。而收购一家武馆,便是苏哲建立自己势力的第一步。
苏哲是想让武馆成为势力的媒介,用来收拢合适的人才,所以收购一家武馆对现在的苏哲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是计划里关键的一步。
所以真情中介公司的董洪打电话过来,通知苏哲现在有合适的武馆转让,苏哲只是稍微一想,便答应现在过去看一下了。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苏哲便到了真情中介公司。
苏哲之所以会选择真情中介公司帮忙寻找武馆,是因为真情中介公司比较正规,规模也是比较大的。
而且在这之前,苏哲还找过真情中介公司一次,以前的李鑫宠物医院,现在的苏宠之家,苏哲的第一家宠物医院,便是这家中介公司找到的,苏哲对上次的合作还算满意,所以他才会让这家中介公司帮忙收购一家合适的武馆。
苏哲来到的时候,董洪已经是中介公司外面门口等着苏哲了。
现在苏哲也算是董洪的老客户了,今天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合作了,上次苏哲收购李鑫宠物医院,便是这个董洪在其中牵线的。
“苏先生,麻烦你跟我过来一下,我拿这武馆的资料给你看。”
董洪带着苏哲走进中介公司里,来到他的办公桌前。
董洪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他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资料,之后董洪把资料放到苏哲的面前。
这一份资料是介绍转让武馆的信息,可以让苏哲对这家武馆有个大概的了解,让他心里有个低。
这家武馆,或者说是健身馆更加合适了,因为苏哲上次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指点只收购武馆。
对以前的苏哲来说,武馆和健身馆都是可以的,只要条件合适就可以了。
不过现在董洪介绍的这家健身馆,前身便一家武馆,只是到了后来,这家武馆转变了经营模式,从一家武馆改型成了一家健身馆。
如果单单只是说招牌的话,那这家健身馆最少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已经有了不是固定的客源。
苏哲大概看了一遍这家健身房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