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乡村养猪 >

第6部分

重生之乡村养猪-第6部分

小说: 重生之乡村养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的采购,这玩意儿要自己到乡下去收购了,而且还是需要现金的。

    看来自己需要一辆摩托车了,这样才比较方便。虽然仓库里面有三千多斤,但是五百头猪吃起来是管不了多久的,自己最少要准备十吨左右的玉米放在仓库里面的。还好当初张叔将仓库修的很大,不然的话现在可是不好办了。”

    想到这些,刘小明便掏出手机。娴熟的按一串电话号码之后,对面没过一会儿就接通了。

    “喂,表哥吗??”

    没错,刘小明打电话的对象就是刚刚重生过来就在一起的表格周波。

    “喂,小明啊,你有什么事儿。”

    “表哥,你在干什么呢?”

    “我啊,今天师傅哪里没什么事儿,所以今天休息。”

    刘小明表哥周波,在跟着镇上的一个做装饰的老板当学徒。所以,平时的话很是忙碌。一听到对方有空,刘小明立马高兴起来。

    “是这样的,我想买一辆摩托车,二手的最好,但是今天就要用。表哥你那边有没有办法,有的话帮我联系一下。”

    闻言,电话另一头的周波很是诧异。

    “你小子会骑吗?”

    刘小明重生之前早就会了,而且技术还不错。

    “没问题,早就会了。”

    听到这里,周波也是没有继续深问。

    “你还别说,幸好你今天打电话过来,我一个朋友准备出门,要将家里的摩托卖掉,有八成新,牌子还不错。你等一下,我大哥电话问一下。”

    “好嘞,麻烦你了。”

    “说那些。。。”

    挂掉电话,刘小明就开始考虑到哪里去收购玉米。

    “嗯!!有了,我记得过去不远的地方,有个地方叫做张家沟,哪里的人多是以种玉米为主。看来自己可以到哪里去看看,而且相邻的周家湾也是这样。行,就先到这两个地方去看一看。”

    就在这时,刘小明的电话响了。

    “长虹红手机,让你红起来。。。叮铃铃。。。叮铃铃。。。”

    “喂,表哥啊,你问的怎么样了。”

    “呵呵,你小子运气不错,对方还没有卖。不过价格的话,要五千八,而且对方还是看在是我的面子上的。”

    闻言。刘小明没有任何的犹豫,他知道镇上新车的价格,基本都是在七千以上的价格。而对方八成新,只要五千八还是可以的。

    “行,要了。这样吧,在麻烦表哥你一件事,麻烦你们帮忙开过来一下,顺便在镇上帮我加满油。”

    闻言,对方也是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在老家的张大清猪场,麻烦表哥了。”

    “你小子,好说那些,等着吧,半个小时左右到。”

    半个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是太短。等刘小明做了个早饭吃之后,两声摩托鸣叫的声音已经在猪场的门口响起来了。刘小明急忙出门,就看见自己的表哥和另一位身穿白色棉袄的青年男子坐在摩托车上面。

    两人的车稳稳的停在门口,表哥周波还在车上不断的按着喇叭。见到刘小明出来,周波和那没男子急忙下车来。

    “哈哈,你小子现在可是刘老板了哦,才这么几天,就准备干这么大的事情了。”

    闻言,刘小明苦笑一声。

    “表哥耶,你也来嘲笑我两句是吧。”

    “哈哈哈。。。。说笑的,诺,你看吧,车已经给你送过来了,这位就是主人。”

    刘小明看过去,只见来人一米六左右的身高,看起来很矮。圆圆的脸蛋有一种可爱,一脸蓝色的嘉陵摩托停在边上。

    “兄弟怎么称呼,我叫刘小明。”

    “哈哈哈,我叫宋蒋,可不是宋江啊。和你表哥是好朋友,也就是他说了我才这么便宜卖给你。”

    说完,此人在自己的摩托车上爱惜的抚摸着。刘小明很是理解爱车人士的脾性,因为他自己原来也会死比较喜欢车。

    “哈哈,大家说起来都是自己人,来来,进屋里面坐一会儿吧。”

    “好。。。”

    “好。。”

    刘小明招呼两人进去,随后进入到自己的卧室里面。不一会儿,拿出一叠红色的票子出来。

    “表哥,加油花了多少钱。”

    闻言,坐在火炉边上的周波笑着道:“油钱就算了,算是表哥给你开张的红包,你将小蒋的车钱付了就可以了。”

    闻言,刘小明急忙就拒绝。

    “那怎么行,你帮我联系了车,这么大老远帮我送过来的。不管多少,这时三百块,多少都是它了,少了我不补,多了你也不退了。”

    说实话,车里本来就还有油。去加油站加满,也才花了一百块,刘小明这三百块肯定是有介绍费在里面的。见此,这周波脸上出现了不高兴。

    “小明啊,你是不是看不起你表哥我啊,说了不用就不用,快点拿回去啊,不然我就发火了。”

    刘小明看见自家表哥是认真的,也是将桌上的三百块拿回来。

    “那行,以后经常过来。”

    说完,刘小明将手中另外一叠钞票递给了坐在另一边的宋蒋。

    “这里是五千八,宋哥你数一下,顺便看一下真假。”

    这宋蒋也是豪爽的人,也许是因为相信周波吧。接过刘小明手中的钱,也没有数直接揣进衣兜里面。

    “你是周波的表弟,就是我的朋友了,不需要在意这些。”

    见此,刘小明还想提醒一句。‘关系归关系,生意是生意的。’

    但是,看到对方已经踹进去了,也是不再说话了。再说多了,就是破坏气氛了。

    “小明啊,你还镇要养猪,刚开始我还以为你是开玩笑的呢。”

    “呵呵,总要找个吃饭的行当嘛,家里指望不上就只能指望自己了。”

    周波闻言,深以为然的点头。

    “好了,你的车我也送到了,我们现在就回去了,小蒋回家还有事儿呢。”

    “行,你们自己小心点,有机会过来这边玩。宋哥也是,出门一路顺风。”

    “哈哈哈,承你吉言了。”

    “我们走了,小明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大哥电话就行了。”

    刘小明感动的点点头,自己的这个表哥一直对他都不错的。

    “好的。。。”

    说完,两人就出门了,周波带着宋蒋就离开了刘小明的猪场,临走的时候宋蒋便将车钥匙交给刘小明,还特意嘱咐小明要爱惜自己的车。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刘小明深吸一口气骑上车,便一路绝尘的离开了猪场。他的目标不远,在两三公里之外的张家沟。

 第十章:张家沟收玉米记(一)

    张家沟,位处于大白山跟脚下,旁边有个很出名的洞子,唤作崖洪洞。

    据老一辈的人说,里面原来是八大王杀sc时候的避难所。里面到现在进去的话,还能捡到人身上的白骨。

    又因几十年前,里面冒出大量的洪水,所以叫做崖洪洞。

    初始的洞口很小,但是进去之后里面空旷无比。很多的蝙蝠寄居在此,每到傍晚到处都是。

    张家沟,说起来是在大白山山脚下,其实说在山腰处更为合适。只见整个村子里面都是聚集在公路的上面,对面是一条长长的峡谷。峡谷上,全是一些稻田。张家沟整个村子里面人家的水田都是在这个峡谷里面,看起来很是紧凑。

    刘小明骑着刚买来的摩托车,微寒的春风拂面。道路两边不时的有人在忙农活,看起来格外的娴静。

    此时,正式种植土豆的时间。很多的地里面,都是大堆大堆的农家粪堆在地里。农家粪,就是一些地里的杂草割回家,放在猪圈或者牛圈里面。经过杂草与畜生粪便的交汇,对于土豆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肥料了。

    “大叔,这么早就到地里了啊。”

    停下摩托车,刘小明对着一位正在挑粪的中年男子闲聊起来。这大叔也是好脾气的人,闻言放下肩上的扁担。

    “哈哈,这还早啊,不过对于你们年轻人来说是挺早的。”

    刘小明见此,也是自来熟的坐过去。掏出衣兜里面的龙凤呈祥就递一只过去,自己也叼了一只在嘴上。

    大叔接过刘小明的烟,別在耳朵上。随后,从自己荷包里面拿出个白色的塑料袋。

    打开之后,从里面拿出一只长烟杆。而后,拿出一节长长的烟叶。刘小明诧异的看着对方,不知道什么意思。许是看见了刘小明的疑惑,大叔笑着道:“抽了一辈子的大烟了,你们这个烟还真是不习惯呢,抽起来一点烟味都没有,淡的很。还是自家种出来的好抽,怎么样你要不要来一口。”

    刘小明急忙摇头,开玩笑呢,他可是知道对方烟的劲道。那味道,可以让人醉过去。这醉烟啊,可是比醉酒还要厉害。

    见到刘小明摇头,对方也不在意。将烟叶裹成一个圆形的长条,就像是雪茄一般,随后掏出打火机,点燃之后美美的来上一口。顿时,一股诱人的烟味出现。

    还别说,与这烟味一比较,刘小明手中的烟是一点味道都没有。

    扔掉手中的烟头,刘小明对着正在享受的大叔道:“大叔啊,你们这个村玉米多不。”

    摇头回味一下烟味之后,这大叔睁开眼睛道“玉米啊,多的是啊,怎么你是做这个生意的。”

    闻言,刘小明心中一喜。

    “不是,我是开养猪场的,需要大量的玉米,所以今天到您们这儿开问一问。”

    “哦,开猪场的啊,小伙子年纪轻轻不错啊。实话说吧,我们村里玉米不少,就看你出什么价格了。只要价格合适,几万斤还是很轻松的。”

    听到这里,刘小明就知道自己今天来对了。

    “大叔,您放心,我这边价格绝对公道。如果是我上门收的话,七毛五一斤。如果是您们送上门的话呢,就是八毛。”

    “哦!!”这中年大叔闻言,脸上很是意动。要知道,自从去年的猪价大跌之后,玉米的价格也是跟着跌下去,虽然没有猪价那么狠,但是影响还是挺大的。

    一般,农村的玉米都是由一些玉米贩子收购之后直接拉到城里去贩卖的。今年的价格,也是在七毛左右。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少年直接多了五分,数量多的话,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小伙子,你真的能给到七毛五的价格啊。”

    “对,如果你们送上门的话,我给八毛。”

    “哦!!”

    八毛的诱惑还是不小的,农村人是持家的好手,即便是一块钱在她们眼中也是钱。

    “你场子在哪里啊,远不远啊,不远的话我们送到你猪场去。”

    刘小明闻言,心中大喜。

    “不远呢,就在龙河村张大清的养猪场里面,他也是这边的人,您们应该也是认识的。”

    “哦,他那里啊,还真是不远。你什么时候要啊,我这就回家收拾去。”

    “当然是越快越好了,最好就是这两天。我要的多呢,两三万斤都需要。”

    “嚯,这么大的数量啊,看来养的不少啊。”

    这位大叔也是吓一跳,没想到对方要这么多。要知道养猪的人,都是不会一次性的将所有的玉米买齐的,基本上只会准备一两个月的,要不然受潮了就是自己的损失的。

    “是啊,所以您帮我组织一下,看看能有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