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在沙漠-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片茶林因吸收了山中清泉的水气,长出的茶叶尤其甘甜。
池不归的茶叶就是那眼古泉边上的,若非他有个朋友在那边的道观里,每年都给他送来一点茶叶,他根本就喝不到这东西。所以,朋友送的这些茶叶他平时都是珍若性命,根本就不舍得拿出来喝,更别提说请人喝了。今天若不是有事相求,想喝他的茶,难喽。
听到苍国雄的话,池不归懒得跟他分辨,只是拿出方才从铜皮中脱落的印章给他看。
不看还好,一看,苍国雄的手就情不自禁的抖了起来。
“爸,你怎么了?”他儿子苍伯虎在旁看了,担心道。
苍国雄深吸了口气,闭了下眼睛,再呼出一口浊气,方才淡定的说道:“没事。”只是手还是微微抖着。
“抖什么抖,小心别把东西弄坏了。”池不归在旁边不满的说道。
这时候苍国雄不想跟他斗嘴,继续埋头看着印章。
旁边寿如松和唐得朋看到他的样子感觉好奇,也探过头来看,等看到印章,顿时两只眼睛都瞪了出来,成斗鸡眼了。
看了一会儿,苍国雄就把手中印章传给旁边的寿如松,然后对池不归问道:“老池,你这田黄冻是从哪来的?”
“哪来?还能哪来,我家里的!”
“不可能,我在你这边这么久了,怎么从来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是这小子发现的。”
这句话,池不归是吼出来的。说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好好一件宝贝放在自家柜子里,可这么久了自己愣是没发现。套用周星星那句经典来说,“曾经,有一件宝贝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宝贝说三个字:那就是——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听池不归说了前因后果,本来都没瞧蔡鸿鸣一眼的苍国雄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嗬,小子,眼睛挺犀利的嘛。”
“运气,运气。”蔡鸿鸣谦虚的说着,不过看他用力扇着写“是好人也”四个大字的扇子的那副臭屁样,怎么也看不出谦虚的模样来。
苍国雄是古玩中的国手,在古物修补方面很有经验,所以等寿如松和唐得朋两人看过印章,他就叫池不归倒来一杯温水,然后把印章给泡了进去。
“幸好上面粘的是老胶,而不是现在的工业胶,要不然就难办了。”
老胶就是古人配制的胶水,一般都是用植物分泌或本身所含的粘性汁液和动物骨骼筋骨之类的胶质与有粘性的物质配制而成。而这印章上粘的东西就是用动物胶和植物胶混合制成,一般象这种胶水很好处理,只要泡在水里一阵就行,或者滴上一些酸性、碱性的东西,只是玉石怕酸碱这些,苍国雄就没有弄。
泡了一会儿,看印章和下面的石头有点松动,苍国雄稍稍用了点力,两块东西就分开,露出一块完整的田黄冻印玺。
这时再看印玺,只觉晶莹剔透,圆润光泽,贵不可言。旁边苍伯虎都看得没喘气,眼睛滴溜溜直转,也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印玺上有微微水渍,苍国雄从旁边拿了张干净纸巾擦拭一下,才拿起印玺来看。豁然间,只见印玺下刻着“钟峰隐者”四个大字。他的手,又情不自禁的抖了起来。
池不归在旁看了,鄙视道:“老家伙,要抖到一边抖去,把东西给我。”
说完,他也不管苍国雄,一手把印玺抓了过来。可等拿起来一看,他顿时傻眼,手也忍不住抖了起来。旁边蔡鸿鸣看得纳闷,难道抖也能传染。
一边的寿如松和唐得朋看两人的样子就知道事情不对,连忙往那印玺看去,眼睛瞬间定住了。苍伯虎也凑头去看,看到上面的字倒没什么反应,因为他不知那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不过看他们三个人的样子,就知道这印玺来历不凡,连忙在脑子里使劲的想着和钟峰隐者有关的东西。
他想起来了。蓦然,眼睛凸了出来,一张嘴不可思议的张得大大。
南京,古名“金陵”,是六朝古都,旧时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城。”的说法。
这些帝王中,出过一名才华惊人的诗词大家,也就是南唐后主,词帝李煜,字重光,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
在这里出现一枚刻着“钟峰隐者”的印玺,不由得他们不震惊,若真的证明这枚田黄冻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御用玺,先不论这印玺的价值,单单它的历史意义本身就非同凡响。
第一百一十七章钟峰隐者(下)
池不归看了会印玺,修然间好像想起什么,转身就往里面走去。◇↓
不一会儿,从后面取出一本已经落满灰尘的古旧书本,最前面赫然印着“西冷杂说”几个大字。
西冷,是西冷印社旧时的简称。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等四人在西湖孤山数峰阁旁买地筑室,创立印社。时值清末,金石研究和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众多的金石名家,有志于弘扬和发展国粹,于是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故取名“西泠印社”。而西冷杂说则是西冷印社中关于诸多印玺的记载。
池不归小心翼翼的翻开书页,循着记忆翻到页面,只见上面写着:“昔南唐后主有极品银裹金田黄冻一枚,上刻钟峰隐者,据传字间可合成煜字,不知真假。南唐亡后,印归宋,宋太祖视之,斥其为玩物,掷之,后被阉宦所获,流于宫外,不知所踪。至明,有人于沈万三宅中见过此印,后沈家被抄,印亡落,再不知所踪。”
“你们看看,看看,传承有序,传承有序啊!”池不归指着书本上的字激动道。
古玩中的“传承有序”,就如同一本家谱,上面主系旁系支系分叉,一一记录在案,代代相传。直到改朝换代,物是人非。在古玩行当中,一件传承有序的物品远远要比一件没有任何记载的古玩要来得吃香。
“那也得证明这就是那枚印才行。”苍国雄在旁说道。
“这。。。”
说的也是,若不能证明这枚印玺就是李煜用过的那枚,再多的记载也无路用。谁知道是不是哪个不良商贩的仿冒品,如今的人心黑得要命,随便仿照一个东西出来都敢说是杨贵妃用过的玉簪,真是活见鬼了。
忽然。池不归想到书上的记载,连忙拿起印玺。
印玺年份过久,上面印泥干僵,他就从柜台取出一盒印色,用印沾了一点,印在柜台的白纸上。
仔细一瞧。只见那印着钟峰隐者四字之间,竟然隐隐勾连出一个小小的煜字,后面的人看得连连吸了口冷气。这真的是李煜用过的那枚印玺。
蔡鸿鸣不懂这些,只是在旁看热闹。
一直跟在几个老人身边的苍伯虎看了,猛然转身,从口袋中取出一张名片对蔡鸿鸣说道:“蔡先生您好,我是神都拍卖行的业务经理苍伯虎,我们公司正在筹备一场秋季拍卖,不知您愿不愿意把这枚印玺交给我们公司拍卖。您放心。我们公司是国内顶尖的拍卖公司,有专业的推广团队,一定会让您的东西拍出一个好价钱。”
蔡鸿鸣看了他一眼,不得不说这家伙很有眼力。
国人向来对这种皇帝的印玺非常感兴趣,因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印玺就是龙玺,买来带在身边,怎么也能沾沾龙气。再不然也可以拿来镇宅保平安。当然,也有人有野心。感觉自己拿着这个。就有那个皇帝味的也不是没有。若是以此为噱头推广,不愁没人买。不过他不知道这家拍卖行的实力怎么样,也不可能凭他几句话就给他。
看他一副犹豫的样子,苍伯虎再加上一把火,“本来按我们拍卖行的规矩,像这种委托拍卖品要收百分之十八的佣金。若您愿意把东西给我们拍卖行进行拍卖,那我会将我个人的委托佣金减少百分之三。”
苍国雄在旁边听了,帮儿子说道:“你放心,伯虎绝对不会让你吃亏,若有什么事。你可以找我。”说完,他就拿出一张名片递给蔡鸿鸣。
蔡鸿鸣接过一看,上面赫然印着“南京古玩协会副会长、名器阁总经理、南京博物馆名誉馆长”等等头衔。
他最近有点缺钱,所以听到苍伯虎的话有点心动,而且玉珠里也有一些好东西,比如上次去海里找到的古玩、挖到的红珊瑚和在和田找到的羊脂玉等等,这些都可以拿来拍卖,想了想,就和苍伯虎约了个时间,在申城见面,因为他们拍卖行总部是在申城。而这段时间,他得好好的整理一下自己的宝贝,看到底拿什么东西出来拍卖。
看没什么事,他就把印玺拿了回来。
几个老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拿印玺的手,看得他有点心寒。他们还不罢休,想请蔡鸿鸣吃饭,他哪愿意,拿着东西逃也一般的跑了。
离开南京,他并没有急着去申城,而是往扬州而去。他那从海底挖出来的腊梅还缺一个底座,所以他想请上次帮忙雕刻墨玉葫芦的虞飞鸿师傅用和田玉雕一个,相信火红的珊瑚衬着白玉底盆一定十分赏心悦目,到时候说不定能拍出高价。
到达扬州,蔡鸿鸣并没有直接去虞飞鸿家,而是在酒店打了个电话让他过来。
他则从玉珠中取出那半米来高腊梅形状的红珊瑚和一些和田玉出来,在房中等待。
过了一会儿,虞飞鸿到来,蔡鸿鸣将他迎入房中。
“麻烦虞师傅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
“这没什么,怎么不去家里,老爷子听到你来了还唠叨着呢?”
“我带着东西不方便,等改天再过去看老爷子。”
刚刚坐下,虞飞鸿就看到摆在桌上的腊梅珊瑚,瞬间就被那璀璨的红色吸引,忍不住伸手轻轻摸着。不敢太用力,因为珊瑚枝脆,怕伤到了。
“你不会让我雕这珊瑚吧!那可不行,太暴敛天物了,绝对不行。”
“怎么会,我是想把这珊瑚做成摆件,打算请你帮我用这些玉雕一个底座出来,您看怎么样?”蔡鸿鸣解释道
“这还差不多。”
虞飞鸿点点头,就仔细的看起桌上的和田白玉来。这些都是和田白玉中的精品,不过比和田出名的顶级羊脂玉差了一些,但用来雕刻一个底座绰绰有余。虞飞鸿也是职业病犯了,看过白玉后,就从口袋中拿出一卷迷你小卷尺,对着珊瑚下面量尺寸。过了一会儿,才把所有一切量好。
“虞师傅,来,喝茶。”
蔡鸿鸣双手呈上一杯热茶,虞飞鸿接过谢了一声。
“不知道这底座什么时候能好?”
“这没什么技术,若你急着要的话,我赶一下,三天内应该可以做好。”
“那辛苦您了。”
“都这么熟,客气什么,你真的不去家里坐坐。”
“我还有事,就不去了。”
“那好,就这样,我先走了。”
“不再坐会儿。”
“不用,我得回去帮你把东西做出来。”说完,虞飞鸿就抱着蔡鸿鸣给的和田玉走了。
送走虞飞鸿,蔡鸿鸣把摆在桌上的红珊瑚收起来,感觉一个人在房里无聊,就走出去,打算去扬州的老街巷逛一逛。
第一百一十九章再遇
扬州的美是说不尽的。£∝
古人写了很多关于扬州的诗,诸如“烟花三月下扬州”、“骑鹤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