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牧场主-第6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存向导的作用很重要,尽管贝尔当过特种兵,身体强壮、见多识广,但不是每到一个新奇的地方,就能轻而易举去寻找各种“嘎嘣脆”。
如果没有熟悉当地环境的生存向导,中毒、被咬伤的几率会相当高。
寻找水源、栖身地、引火材料等等,对于初次来到这些人迹罕至地点的人来说,也极其困难。
“你好,格里尔斯先生。
你的每期节目我都会看,只漏了上一期,巴西没有播放《荒野求生》。”韩宣此刻笑着说道。
“谢谢。
希望明天拍摄时候,你别被吓到才好。”
贝尔脸上带着笑容,他的目光完全被科迪亚克岛棕熊吸引,他本身也是个很喜欢动物的人。
维尼则很怕这个家伙,它见过他是怎么吃胖虫子的。
而维尼最怕那种会蠕动的虫子……
………………………………
第1039章 邪恶的切蛋鱼
从下午开始,上街购买进入亚马逊热带雨林,必须要用到的物品。
晚上吃晚餐时候,贝尔特意让韩宣今晚睡个好觉,因为从明天开始的接下来三天两夜时间里,就没有安稳觉可睡了。
加布里尔、杰森他们担心小老板的安全,带足了各种防止疾病的药品,整整准备一大包。
特别准备的讯号接收器,连接到sos集团的卫星,随时可以进行定位,在硕大的雨林里,想找到人可不容易。
杰森去跟一家木材公司借来直升机,确保随时都能够派人及时搜救,这才放心让小老板一同前往。
他们没办法改变韩宣的主意,只能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打算……
如今刚好是南半球的冬季,降雨没夏天时候那么恐怖,而且特意挑选了不是那么危险的热带雨林边缘地域,因此并没有太过于担心,随行的有许多位当地经验丰富的向导呢。
沈秘书留在宾馆照顾维尼、小巴里和胖丁,它们适应不了那里的环境,很可能会出现危险,韩宣这次出行是自找苦吃,生活秘书也派不上用场。
这让已经准备好出发的生活秘书很是丧气,但听贝尔吓唬说里面有许多蛇时候,很聪明地果断表示不想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
他们启程前往城市南边的码头,在那里租了五艘快艇,沿着亚马逊河逆流而上,去向导所熟悉的拍摄地点。
拍摄还没开始,助理正在帮贝尔…格里尔斯佩戴麦克风,韩宣也是一样。
今天他穿着结实的防蛇靴,本来他自己准备好了一双,但贝尔说不透气的防水靴子,不适合在亚马逊使用。
由于空气太潮湿,过于闷热脚会被泡烂,还容易被稀奇古怪的菌类感染,于是昨晚上街时候又买了双,韩宣可不想脚趾头掉了几个,在野外鞋子最重要。
保镖们当初在军队训练时候,去过热带雨林,很有经验地准备好了各种东西,正在向小老板介绍经验。
韩宣会葡萄牙语,跟向导沟通起来毫无压力,从对方口中问到许多东西。
例如河里生活着电鳗,还有曾经将人从船上卷走的攻击性很强的恐怖蟒蛇。
最让他毛骨悚然的是一种叫做竹签鱼的寄生虫,它们体型很小,而且恶毒地喜欢寄生在人类身上有孔的地方。
当听到向导说不是耳朵、鼻孔之类,快艇上的人们集体呆滞,不约而同往自己下半身看去,既然不是上面的这些孔,那么究竟在哪不言而喻。
无论是前面还是后面,都觉得有凉气袭来……
通过语气可以看出,向导对这片雨林怀着深深的敬畏,用葡萄牙语极速说着,自己了解的只是雨林的冰山一角,里面还有许多人们不知道的东西。
亚马逊热带雨林面积占到全世界热带雨林的一半,横跨八个国家和地区,面积差不多有三分之二个澳大利亚那么大。
世界上四分之一的药物来自这里,百分之九十九的植物还没有被人研究过,是一座植物宝库。
别人称呼这里为“地球之肺”,但当地人会告诉说,这里是“人类禁区”……
根据最新研究表明,亚马逊热带雨林其实可能不是原始雨林,而是被当地土著居民改造过的森林。
在巅峰期时候,这里曾经居住着5000万人,拥有古老的文明,直到几百年前西方人从欧洲带来疾病,才使得部分地区恢复成原始的状态。
如今,亚马逊热带雨林里,依然有着跟外界隔绝的原始部落,他们根本不知道雨林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曾经有人尝试跟这些原始居民接触,但隔几年再过去时候,那些土著因为研究人员身上携带的病毒,全都死亡了。
对现代社会的人来说,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很多疾病已经不再具有威胁,可它们对这些不与外界接触的土著来说,却是致命的,他们没有抗体。
之后再发现类似的土著居民,科学家们的常用做法是将那块区域隔绝起来,远远地进行研究他们的行为习惯。
类似的部落,亚马逊热带雨林里还有许多个,他们甚至会将玻璃瓶、飞机等东西,当成神一样来崇拜……
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一大河,下游平均宽度达到二十公里,快艇只贴着岸边穿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期间停下加了两次油。
此时从一条支流里往上游行走,期间韩宣根本不敢站起身,生怕不幸落入水中。
因为据向导所说,这些河里不仅有臭名昭著的食人鱼,还有令男人闻风丧胆的“切蛋鱼”。
鱼如其名,它们不像食人鱼那样喜欢吃肉,但却喜欢尾随着男性,伺机用锋利牙齿,一口咬下他们的蛋蛋。
已经有许多人,因此而变成半个太监,他可不想那些名字里,多出自己的名字。
当年有人因为觉得有趣,还将切蛋鱼带回国当宠物养,造成的后果就是,欧洲那边有人在游泳时候,也被这种鱼给切了蛋。。。。。。
原先以为很快就到,路程比他们想象中更远,刚才经过的地方,大片都是荒芜的空地,根本不能算是雨林。
亲眼见到,韩宣才明白如今的形势有多严峻。
以前听说它在退化,每分钟消失六个篮球场的大小,可对此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现在发现,这里如今就像是中年男人的发际线,越退越后。
周围地区人民贫穷,因此1970年时候当时的巴西总统,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开发亚马逊热带雨林。
发达国家毫无节制地,向亚马逊雨林索取廉价木材,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进而引发温室效应。
虽说温室效应的真正原因,在科学界还不能确定,但雨林面积减少后,对全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加上再加上雨林周围居民有着焚烧开荒的坏习惯,每年大约制造出两亿吨二氧化碳,地球已经不能承受。
如今巴西政府正在试图控制,不过效果并不太好,它的衰退速度依然很快。
身在高位应该要有责任心,韩宣此刻就在想,自己能够为保护这里做点什么……
………………………………
第1040章 会走的植物
中午时候,经过长达半天的跋涉终于到达目的地。
沿途走过来的地方原先都是热带雨林,现在却不适合作为拍摄节目的场地。
因为那里的树木已经被砍伐一空,就地加工做成纸和一次性筷子等物品。
其实这些东西的附加产值并不高,都是以量挣钱,然而如今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根本经不起人类折腾。
这就是为什么,前段时间雪山投资公司改革提倡“少纸化办公”创意时候,获得各个环保组织空前赞赏的原因。
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无纸化办公”基本不可能实现,因此韩宣才提出“少纸”这个新概念……
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靠腿徒步行走。
脚下有一条小路,说明周围应该有人居住,刚才停靠快艇的木头码头,也说明了这点。
大约走了一公里多,他们眼前出现一片用木头搭建而成的建筑,大约有四五十栋,人口不足三百。
屋顶的坡度很陡峭,这样有利于排水,房顶铺着不知名的植物叶子,已经干枯了,看不清具体的种类。
其实以韩宣对当地植物的了解,估计就算它还新鲜着,也分辨不出究竟是哪种植物,问过一位向导才知道原来是油棕,这也是他让贝尔…格里尔斯晚上用来做顶的防水好材料。
因为有毒生物和爬虫太多的缘故,那些建筑物底下都是悬空的,类似于云南南边的竹楼,这里也能见到一些用竹子搭建而成的建筑。
三位向导之一的热尔德…埃维拉先生,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成年后因为渴望外面世界的生活,才离开家园从事导游行业,已经十多年没回来,有些镇上的人还记得他,纷纷拥抱欢迎,询问他们要干嘛。
没有说明韩宣的身份,只是告诉说要拍摄关于雨林的纪录片,他们很少接触外界,因此并没有认出他。
镇上的人们对此很高兴,认为热尔德…埃维拉混大了,在这里的人们看来,电影是个很神秘的东西。
这里能看到一些现代化的工具,比如自行车和铜火炉,但数量不是太多,也没有通电。
韩宣聊天时候得知他们如今还过着,传统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老人们习惯了,可是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希望能有一天住进城里,只是苦于没有钱去城里买房,说起来他们将主意打在这片热带雨林头上,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除了无主的木头,他们几乎一无所有,难怪很多不法商人和本地人勾结,在巴西共和国政府眼皮底下无规划地乱砍乱伐,却没人举报,反而替那些商人打掩护。
当地人并不是没有为此付出过代价。
亚马逊河有着无数的分支河流,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已经有超过十万人死于泥石流、滑坡等,不正常的自然灾害。
由于固定水土的树木被砍伐的缘故,这些年来发生事故的类似事件越来越多。
更加可悲的是,当地人将木头卖了,拿到手的钱却极其少,依然还是很贫穷,而当地物价比纽约还高。
韩宣想要减缓开发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速度,就必须先让当地人富起来,不然这些人不会支持他。
可是许多个国家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他想要处理又谈何容易。
心想只能量力而为吧,每个人付出一点努力,就会取得很大的成绩,先从倡导少用一次性筷子做起……
时间已经太晚。
向导们问了当地人一些情况后,便从这座只有几十户居民的小小镇离开。
韩宣意外发现他们养得羊都没有蛋蛋,这些羊身上发生过什么悲惨往事不言而喻,肯定是切蛋鱼干的。
据热尔德先生所说,附近的河里就有那种鱼。
而天气太闷热时候,这些羊又喜欢下河,以前差点导致它们在本地绝种。
整理好装备后,出发进入热带雨林。
周围都是参天大树,高的能有几十米,阳光被遮挡住了,略微有些阴暗。
这种环境下很适合苔藓植物生长,脚下的石头踩起来很滑,缝隙间带着绿色。
这座植物宝库里最不缺的就是植物,路边还生长着卷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