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秋峰,就是那个酷爱收藏DVD影碟的国画系的小丁老师。
“哎呦,是小丁老师啊,你也来看电影啊?”
“是啊,这电影的碟片就是我借给电影社的,以前我只在家里看过,放在大屏幕上,肯定效果很好,所以,才过来再看一遍。”
“大荧幕上看,肯定比电视机上看有感觉。”
“是是是……”
二人说了几句,多功能厅里面突然一黑,投影仪开始发出了嗡嗡的声音,电影正是开始了。
这部电影挺长的,大约2个小时,因为是黑白的,画面也不怎么清晰,很多同学看了一会儿,感觉没什么意思,就开始退场。
电影只播放了半个小时,多功能厅里的同学又少了一半。
马大宽身后坐着的丁秋峰,突然叹口气,低声说:“这就是文艺片的悲哀啊!!!”
就在这时,马大宽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因为在当时学生并不是全都买得起手机,所以,并没有人提醒大家观影时要把手机调成震动。
马大宽也忘记把手机挑震动了,他手忙脚乱的离开座位,丁秋峰极其失望地问:“小马,你也不看了啊?!”
马大宽举起手机说:“我去外面接个电话,很快就回来。”
丁秋峰说:“一定要回来啊,这片子不错的!”
来到多功能厅门口,马大宽接通了电话,居然又是诺娃,马大宽心想:这个小丫头片子是不是缠上自己了?
“小姑奶奶,你又怎么了,难道又摊上大事儿了吗?”
“没有没有,这次没摊上事儿……”
“那你打电话干嘛?”
“哎,你在学校里吗?”
“啊,在啊。”
“你在干什么呢?”
“我……我看电影了……”
“哦,看什么电影了?”诺娃来了兴趣,问,“电影什么名字?”
“鬼子来了。”
“什么,是恐怖片吗?”
“不不不,不是恐怖片……”
“不是恐怖片,你又骗我,不是恐怖片怎么能叫鬼来了……”
“呃,是鬼子来了,不是鬼来了,有没有搞错啊!?”
“行,不管是什么来了,你出来接我吧!”
“什么?!”
“别疑惑,我现在就站在你们学院的大门口,你有1分钟的时间……”
“1分钟,什么意思啊?!”
“1分钟你要是不出现,我就在学院门口大喊你的名字了……”
“别别别,千万别啊!!!”
“你还有40秒……”
第63章:和洋妞一起看电影
马大宽连忙跑出了多功能厅,这大洋妞脑袋总抽风,万一在美院门口大喊大叫,马大宽岂不是又要出名了。
这种名,还是不要出的好。
连滚带爬地跑出校门,诺娃真的站在大门口张望着,不过这一次,诺娃没有开她的小跑车。
马大宽招呼诺娃,诺娃扭着屁股朝他走过来,马大宽环视了左右,问:“你车呢?”
“没开车来,上次开车去了农村,搞得车身上都是黄土,我就送去保养了。”
“哦,是这样。”
“走,带我去看电影,我就喜欢看恐怖片,我想看看这部《鬼来了》到底恐怖不恐怖……”
“大姐,是鬼子,不是鬼,好么?”
“嗯嗯,走啦走啦!!!”
多功能厅里还在放电影,现在观众已经不多了,好在里面特别黑,诺娃虽然个子很高,她出现在这里,也并没有太扎眼。
二人找了一个隐蔽的位置坐下,诺娃指着大屏幕问马大宽:“这是卓别林时代的恐怖片吗?怎么居然还是黑白的?”
“小点儿声音,好好看,不要打扰到别人好不好?”
《鬼子又来了》这部电影,江文导演的风格很独特,把影片处理的节奏很快,虽然画面的确粗糙了一些,但是有耐心的观众只要看上一会儿之后,就会喜欢上这部影片。
只可惜,诺娃并不是那种有耐心的观众,没看一会儿,诺娃就开始品评起这部电影来,其实就是吐槽。
“这……这叫什么电影,彩色胶片都买不起,还拍什么电影呀……”
“也许,处理成黑白的是导演的特别用意,或许是怀旧吧,不过,最后几个镜头,是彩色的……”
“你怎么知道,难道你看过这片子吗?”
“是啊,以前看过一次。”
“看过了一遍了你还要看,这片子太没劲了,比《速度与激情》差远了……”
《速度与激情》是一部系列电影,是赛车题材的犯罪动作电影,马大宽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已经看到了第八部。
回想一下,《速度与激情》的第一部,的确是在2002年前后在美国上映的,但是在国内是否公映,就很难说了,估计诺娃应该看的也是国外的影碟。
“哦,原来你喜欢那种刺激的动作片啊?”
“是啊,我就喜欢火爆刺激的,比如上次拍的那部《赤果特工》,就是这一类,不过,国内的特效可比不上好莱坞,我觉得特效最好的还是《指环王》……”
关于电影特效,马大宽有自己的见解,特效固然是很重要,但是马大宽认为,特效要围绕着故事的剧情展开。
只有特效,忽略了剧情,这是之后很多所谓视觉大片的通病。
“你在想什么?!”诺娃低声问。
“我在想,2002这一年,都会上映哪些影片……”
“你也很喜欢电影吗?”
“是啊,我很喜欢的,”马大宽问诺娃,“对了,这一年,你还有拍片的机会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主要是公司安排,不过,还有半年时间,我跟模特公司的合同就到期了。”
“哦,那你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做模特儿这一行呢?”
“我也不知道,我老爸说,让我趁着年轻去大学里读书,不要在外面疯跑了,我还在考虑中……”
“是啊,你现在才19岁,进大学读书,跟普通的大学生的年纪一样大,不是挺好吗,我同意你父亲的建议。”
“如果要是学表演的话,我毕业后或许也会当演员……”
“做演员不是很好吗,你看,每年高考的时候,全国的俊男美女打破脑袋都往电影学院里面钻,你爸爸就是戏剧学院的老师,估计你都不用考试了……”
“可是,做演员很辛苦的,”诺娃叹口气,“做演员,外表很风光,其实,真的很辛苦,我倒是觉得,做导演很有趣,吆五喝六的,谁都得听导演的,所以,我以后想做一名大导演……”
“做导演也不容易,压力大啊,也得有一定的经验,资格老一些,要不然,谁能听你指挥呢?”
“你说的对,除了导演,做编剧也挺过瘾的,比如上次那部《赤果特工》的本子,那个编剧好像赚了几十万的港币呢?”
提到编剧,马大宽是做过这一行的。
上一辈子的马大宽,接过写剧本的活儿,可惜,那时候脑袋里面没灵感,改了很多遍,一直没有通过。
事实上,马大宽的文笔没问题,缺的就是创意。
马大宽对诺娃说:“写剧本创意很重要,好的剧本其实很少,很多大导演都苦于找不到一个好剧本……”
“是啊,你说的没错,上次拍《赤果特工》的那个导演,就经常抱怨,手里没有好本子拍……”
马大宽低下头,好半天不说话,似乎在想心事。
“哎,你又怎么了,总是神不守舍的呢?!”诺娃忍不住又问。
“诺娃,如果我写一个剧本,你能帮我跟那个导演推荐一下吗?”
“就你……”
诺娃眨了眨如同波斯猫一样的大眼睛,眼神绿幽幽的,在马大宽身上来回瞄。
“你不要用看猎物一样的眼神看我好吗?”
“就你还会写剧本,你开玩笑吧?!”
“问你呢,真不是开玩笑,”马大宽盯着诺娃,“我写一个剧本,能不能帮我给那个导演推荐一下呢?”
“推荐的事情还好说,但是,你要是写的太狗血了,岂不是给我丢脸,你说怎么办呢?”
马大宽突然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转身就朝多功能厅外面走。
诺娃吓了一跳,问:“你这是抽的哪门子疯呀?!”
马大宽回头看了诺娃一眼,有些兴奋地说:“突然来灵感了,出去写剧本啊!”
诺娃跟着马大宽来到了自习室,马大宽拿出一个小记录本,手里握着一支圆珠笔。
虽然说是来了灵感,真要是写,又不知道写什么了?
诺娃挖苦马大宽说:“你不是来灵感了吗,灵感在哪里,拿出来给我瞧瞧,怎么一个字儿也写不出来,而且,你别告诉我你要用圆珠笔写剧本啊,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连个笔记本电脑都没有吗?”
马大宽用力地在太阳穴上掐了一下,然后向诺娃征询意见道:“你说,什么类型的剧本最受欢迎呢?”
第64章:恐怖电影剧本
“恐怖片。”诺娃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恐怖片在国内不行,太小众了,即便拍了也赚不到钱……”马大宽摇摇头说。
“我认识的那位导演,人家就是港台的导演,谁说非要在国内拍?”
“对对对,《赤果特工》是香江的导演,”被这么一提醒,马大宽连忙点头说,“悬疑恐怖片在香江和宝岛还是很有市场的,而且我记得,今年应该会上映一部恐怖片,我个人非常的喜欢……”
“你说的是张福荣主演的那部《异度空间》吗?!”
“不是,《异度空间》现在已经在拍摄中了,我说的那部骗子,是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的剧本……”
“没有出现过的剧本,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呀?!”
被诺娃这么一问,马大宽立刻意识到,自己好像是说错话了。
顿时,马大宽的思绪开始凌乱了。
“诺娃,那什么……我……我现在有些不舒服,我想回宿舍了,要不你也早点儿回家好不好?”
“我晕,你这样的台词一般都是女生说的,你哪里不舒服呀,是不是也来大姨妈了?!”
“呃,总之就是不舒服……”
好不容易把诺娃送上出租车,等诺娃离开后,马大宽根本没回宿舍,而是一个人在马路上走。
没多久,他就走到了海河边儿上,现在天气比较热了,尤其是白天,晚上走在河边,清风拂面,还是很舒服的,凉爽的气息,也令人的思想随意的飘飞了出去。
马大宽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写作,自认为自己的文笔还不错,一醉梦回16年前,这些日子,其实他的手已经很痒了,很想写一些东西。
至于是写什么东西,什么题材,什么内容,这些,马大宽倒是没有想好。
他想了很多,是不是写一些中短篇小说投给杂志社,但是,熟悉网络的人都知道,在2001年,网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网文江湖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规模。
网文对传统的纸媒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很多杂志社,也都是处于倒闭的边缘,即便马大宽投稿,也不一定能发表,更别谈得到稿费了,没有稿费,写不写也就没什么冲动了。
既然以后是网文的天下,马大宽也想到了写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