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说着,站在前面看热闹的李公子招呼马大宽说:“马兄,过来瞧瞧,你看看这是什么?”
马大宽走过去一瞧,桌上摆着的是一块椭圆形的石头,这地方都是拍卖宝贝,怎么会摆出一块大石头呢?!
看那石头,表皮很粗糙,橄榄球大小,中间低,两端高,也就是两头有些往上翘起,形状有些奇怪,像是一个“金元宝”的形状。
这块圆石头的右下方,已经被打磨机磨出了一块皮,露出了里面的一小块,露出来的部分,是一种红褐色,感觉就像是,石头里面嵌入了一片茶色的碎玻璃。
看到这里,马大宽忽然意识到,这应该是一块翡翠原石,石头上面打磨出的一小块,是为了让人看见,这石头里面有翡翠,俗称“开窗”。
可是,人们一般认为,翡翠不都是深绿的吗?为什么这石头里面的确是红中略微有些褐色?
这块毛料拿出来,自从被阿菜的助手抱出来以后,就一直不被看好,很多人,也没兴趣去竞拍,也许,就是因为,这石头并没有“出绿”的原因。
当时,很多人不知道,这翡翠里面,还是很有讲究的。
也许有人知道“红色为翡,绿色为翠”这句话,但是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翡翠都应该是绿色的,而现在眼前这块毛料中的玉石,显然就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所以,也就没人愿意去竞拍。
然而事实上,翡翠本来就是有多种色彩的,古人说,玉有五色,而翡翠却有六色,由于多了一个紫色,就变成了绿,紫,白,黄,红,黑六种色彩。
其实翡翠的颜色又何止这些,它的变化组合非常丰厚多彩,即便同为绿色,变化也很大,如祖母绿、翠绿色、豆绿色、油青色等等。
由于翡翠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颜色是绿色,所以翡翠一直都是以绿色为尊贵。
翡翠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历史并不是很久,虽然这种石料出现的很早,但是被世人所认知和接受,也只是在清末民初的那一段的时间里。
翡翠时髦的兴起不得不提起两个人,是两个女人。
曾经引领这一潮流的两个有名的女性,她们都曾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一位是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清代慈禧太后,一位曾是国苠党的“第一夫人”。
清代的慈禧太后终身宠爱翡翠玉雕,她死后,很多的翡翠成品和红蓝宝石也一同殉葬,比如翡翠西瓜和翡翠白菜。
那翡翠西瓜,绿皮红瓤,黑子白丝,当时就价值500万两白银。
翡翠白菜,绿叶白杆,菜心上落着一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有两只黄色的蜜蜂,价值1000万两白银。
可见慈禧太后喜欢翡翠的水平,也表明了这位“垂帘听政”的统治者的豪华之极。
只可惜,这些物件儿最后都被孙殿英掠走,据说有一棵翡翠白菜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而其他的宝贝则是不知所踪。
再说另一位,宋某某对翡翠的喜爱也是极为有名,在20世纪的30年,有位京城翡翠大王买到一块翠料,翠色极佳,寻得能工巧匠将它雕刻成了一对手镯,样式新奇,玉质艳丽,如水般剔透。
第226章:血玉手镯
马大宽回忆了一下,记忆里,有一家跨国拍卖会拍出过一对红翡制成的血玉手镯,这两只手镯是以一千三百八十八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的。
当时,电视上播出过纪录片,所以,记忆深刻。
在那部纪录片里,录制了天价血玉手镯的制作的全过程,甚至是从毛料切割开始,那块毛料很大,没有完全切开之前,人们并不知道这石头里面藏着红翡。
其实,在石头打开后,里面的红翡存量也很少,所以只能打造一对手镯的分量。
当然了,越是稀少的东西,就越是珍贵,价格也会越高。
不过,这显然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马大宽之所以看这块毛料看傻眼了,不是因为他知道红翡的价值,而是因为,那部电视记录片里,出现的那块原石毛料的形状,就是这么一个元宝的形状。
当时,在电视片里,就有人直接说那块石头叫做“元宝”,还希望从里面开出金子来,结果,开出来的红翡,要比金子还要值钱。
现在,马大宽的心里如同打鼓一般,心脏咚咚的跳个不停,似乎要从嗓子眼儿里面跳出来。
如果眼前的这块石头,就是之后的那块“元宝红翡”原石,那么,如果现在可以把这石头拍下来,那么……
也许看到了马大宽满脸流汗,李公子赶紧递过来一瓶矿泉水,马大宽拧开盖子,一口气全灌入到了嘴中,这才重新平静了下来。
李公子就问:“马兄,你……你怎么了?!”
“没……没什么……”
李公子这才笑了笑说:“马兄,你看,阿菜怎么会搬出一块大石头来拍卖,那石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王公子走过来,开玩笑说:“也许,那是一个龙蛋化石也说不定呢?”
虽然王公子是在开玩笑,但是,这船上的买家,可都不是棒槌。
有些人,已经看出这是一块翡翠石料,可惜,看了看,这石料的开窗处,并没有见到绿色,也就没多大兴趣想要去竞拍了。
阿菜也有些着急,以为这石头大家看不上,没人拍,所以,一上来,自己报价的时候就低了很多,说是,每粒黄豆代表1千元。
这石头没人看好,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因为石头里面是否有翡翠,这一点,谁也说不好,因为,没人有透视眼,买了这块石头,只是赌一次,既然是赌,出价肯定就不会太高,跟那些大开门的瓷器没法儿比。
马大宽找阿菜要了一个瓷碗,这样的举动,令李公子和王公子都很吃惊,但是,这两个人也没说什么,毕竟起拍价也不高,玩一玩也没啥事。
这一次,一颗黄豆代表1千块钱,马大宽就放了5颗,代表5000块钱,想要赌一把,因为他也不知道这石头是否就是在电视上看到的那块内藏红翡的原石。
对面还有两个人也参与了竞拍,这一次,马大宽没有出局,第二次,他又在碗里放进了3颗豆子,凑足了8000块钱,推到阿菜的面前,这一次竞拍,马大宽居然胜出了。
只花了8000块钱就买了下来,这个价格,或许都没到阿菜其他拍品的零头,但是,王公子和李公子都不怎么看好这石头,也猜不出来,马大宽为什么要买下这么一个东西,有大又重,有什么意义呢?
要说这时候,马大宽的心情也不是捡到宝贝那么兴奋,因为这石头他完全是赌,如果里面真有红翡,那肯定就发达了,如果里面什么都没有,那这钱也就打了水漂,好在,价格不高。
这条大船,是在下午3点左右回到了海岸边上,马大宽和两位公子乘坐游艇回到岸上,把那大石头搬上了岸,那阿菜也小气,居然连个袋子也没给。
王公子打电话叫来了一辆车,说是让司机送马大宽回古文化街,那两个人,坐上另一辆车,好像是去了什么研究所,研究那一瓶猴儿酒去了。
现在只说马大宽这一边,把那石头放进后备箱后,司机把车开到了作璞轩的门口,马大宽又把石头搬了出来,进入了作璞轩。
这时候,老顾和李槐树都在,二人一看马大宽抱来一个大家伙,立刻上前帮忙,可是,当他们发现那只是一块破石头的时候,两个人都有些泄气。
李槐树说:“哎呦,小马,你从哪儿捡来的这东西,我还以为是件古董呢?”
老顾说:“老李你别瞎说,我知道,这石头的形状好,摆在屋里招财,你看,多像一个大元宝啊?”
李槐树点点头说:“还真是有些像,是茅道长说得风水石吧?”
马大宽也没怎么解释,找了个不起眼儿的角落,就把石头放在了那里,又用东西给盖住,等着以后有时间,把这石头切开看一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就这么,平淡的生活持续了1个来月,好消息来了,这部戏,终于要开始拍摄了。
文森说,公司会安排两个组一起拍摄该剧,一个组安排在津海等地拍外景,另一个组安排在京城的摄影棚里拍内景。
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拍摄的时间,大约花费2个月的时间,就应该可以把全剧的素材拍完,然后经过1个月的剪辑,秋天的时候,就可以跟全国的观众见面了。
影视这种东西,不完全是简简单单的艺术品,准确说,应该是艺术和商品的结合体,它既有艺术性的一面,也要卖出去赚取利润。
因此,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保持平衡是导演面临的一道难题。
有的导演干脆抛弃影片的商业性,走纯艺术的路线,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这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发展是有利的。
有的导演彻底的商业化,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无论是多么烂的片子,只要有钱赚他都会去拍,这对于投资人是有利的。
所以说,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追求,关键是愿不愿意妥协,以及如何妥协。
比如国内的某些大导演,无疑是那种不愿意妥协的人,只要心里有自己的想法,等找到资金后,在拍摄电影的时候,肯定要把自己很多的念头强加进去,至于拍出来,观众是否接受,这些,他就不管了。
关于谢天导演,他应该算是一个愿意妥协的聪明的导演,即便在审查剧本的时候被折磨的死去活来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任何拍摄的机会。
第227章:反传统的谍战剧
谢天这位导演是很务实的,他没有那么伟大的理想,也没想着有一天跟西方的大导演比肩,甚至对西方的那些大导演都不太熟悉,能叫上名字的就没几个。
谢天导演想的很实际,有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机会他就一定要抓住,不去想这片子有什么内涵,要向哪位大导演致敬,要在电影史上占据什么位置。
谢天只希望,自己拍出来的东西,老百姓爱看,就行了。
这位导演的确比较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似乎跟二度为人的马大宽的某些想法,还是一拍即合的。
其实,马大宽也是这么想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拍出来,一方面要把花出去的钱给赚回来,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片子拍出来得让老百姓爱看,不一定奢望产生多么轰动的收视狂潮,起码也要有一些的效果。
拍摄的这段时间里,刚好是在2003年的暑假,再开学,马大宽就大三了。
诺娃那边考研究生也成功入选,真的考了导演系,虽然貌似是走后门儿才进去的,但是也真是令人羡慕。
过完了暑假,9月份的时候,才开学,所以,诺娃过上了快乐的暑假生活。
但是,诺娃这个暑假过得也挺累的,她一直都在剧组里帮忙,马大宽也一样,因为这两个人都十分热爱影视艺术,正好赶上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在剧组里,马大宽什么都做,无论是剧务还是场记,脏活儿累活儿,他都跟着忙,其实,他都是在学习。
所以,整个剧组里,都十分喜欢马大宽这么一个小年轻,但是很多剧组人员却不知道,这部戏的剧本其实就是马大宽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