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超品鉴宝 >

第253部分

超品鉴宝-第253部分

小说: 超品鉴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金制品和银制品已经被徐光分开了,所以对于金银的重量,一上称给到的十分清楚。
  韩冲和徐光所有的这些宝贝,金子的数量很多,是有300千克,银子只有90千克。
  金子的实时价格,两方商量后,古俊给到韩冲的是400元每克,银子也给到了10元每克,因为现在黄金市场的行情总体不太乐观,能够给出这个价,还买了邓国华市长的面子,确实,段苍也觉得韩冲这个人不是池中之物,所以也在一定权限内,操作了这件事。
  如此,韩冲甚为满意,而这金银器合计来,韩冲的收入是在一亿零九百万。
  说金银器被兑现成了现金,算是皆大欢喜。韩冲本想约着两位银行的高管一起品会茶,然后中午吃个饭,可两位说什么都要走,韩冲便没再多留。
  两位高管走后,邓国华市长安排下一波人进来,而接下来来到政fu大院的这批人必须要隆重介绍一下了,他不是别人,就是崔向东和方贺青。
  原来,文物交流大会之后,邓国华市长有跟这两位京城的鉴赏大师聊天,私下也结交了这份友情。
  邓国华市长清楚两个人的实力,所以趁此机会,请他们鉴赏,市长也很放心。
  韩冲此时见到这二位,他真没想到会是崔老和方老,而因为熟稔,当韩冲把自己的古钱币,开元通宝和隋五铢钱拿出来的时候,方老和崔老鉴赏的皆比较快。
  崔向东先道。“韩冲,你这开元通宝呢,确实为唐初,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铸行的一种货币,是唐代流行时间最长,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币面上下右左有“开元通宝”四字,又有人上右下左回环读作“开通元宝”,有说此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由来。”
  “是的。”方老也补充道。“唐代开元通宝货币是因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高祖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大师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也开创了新纪元,在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至于说他的价值嘛?”方老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这开元通宝可以按照重量算价格,同样可以按照数量算。这铜币十个为一文,一文重一钱,开元通宝的价值按照现在的市价是600,所以只要统计出来多少开元通宝就可以。
  韩冲懂了,方老的意思就是按照数量,十个就是一组,一文,一文的话那就是600块。
  告诉徐光之后,徐光和市fu的两个公务人员便在那开始分起来了。
  方贺青又继续道。“当下的开元通宝,品相还可以的一组市价是600到800,说这个唐代以前的钱币,多以形制或重量为名称,如刀币、五铢钱等,而自开元钱后,改称“宝”、“元宝”、“通宝”等。
  在钱币铸造的形制和重量上,开元钱成为唐代以后各代铜钱的标准。这个你们做收藏一定要知道。”
  “恩。”韩冲点头。
  方老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古代的重量计数,多以面文标出重量,均将二十四铢为一两,而自从二铢四丝的开元通宝流通以后,中国衡制中的一两十钱便由此产生,24进位的铢两制随即结束。
  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甾、铢计量,而以两、钱、分、厘十进位法计量。开元通宝钱,径八分,约2。4厘米,重二铢四丝,约4克为一钱,每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起用这种新衡制,换算便利,更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未完待续。。)


第358章 九个亿的宝藏

  感谢智者无为的月票支持,月底了,谁还有票,投一下吧,谢谢!!
  ………………………………………………………………………………………………………………………
  方老说着崔向东已经看罢了隋五铢钱,这五铢钱的价格就稍微低一些了,因为体积重量都不及开元通宝,一组两百多。
  介绍一下,隋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
  隋文帝开皇元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
  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
  “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
  “五”字交笔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
  早期的隋五铢钱直径会长一些,达到24、25毫米,晚期直径逐步的减小,而直径现在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被开出的这些五铢钱就是代表。
  回归历史,在后来,炀帝在扬zhou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另有铁钱。而隋五铢就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这隋五铢钱按照三百算吧,小徐,你们那边算的开元通宝有多少了呢?”
  说开元通宝,它体积小,个子小,在大麻袋里的数量真的叫人吓了一跳。
  一组十个是六百,到最后徐光和两个公务人员都数的要吐了,也没得到答案,真心是这么数太耗时了,最后。方老还是提议按照重量算。
  一文一钱,十钱一两,十两一斤,这些开元通宝分批进行称重,到最后汇总,重量竟然达到了四千千克。
  一钱乃是600,十钱6000,一斤60000,一千克12万,四千千克就是将近五个亿。而继续加上隋五铢钱。价格真的就突破了五个亿。
  而连带金银的一个多亿,韩冲当下就有了六个多亿。
  距离八个亿也就是一个多亿的空缺。
  自然,这个时候韩冲手中还有一些玛瑙,珍珠,象牙等珍惜品,还有最贵重的一件,阎立本的步辇图。
  想到这,韩冲起身,眼睛一亮。说道,“对了,方老,崔老你们帮我看看这幅图吧。”
  “什么画?”二老一喜。他们可知道韩冲是个不同寻常之人。
  “看了你们就知道了。”
  韩冲其实再来的路上也稍微研究了一下这幅步辇图。
  所以心中的疑惑更多了。想着大师能帮忙解答一下,韩冲才拿了出来。
  说这步辇图,从它的构图的角度来讲,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
  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有序,没有任何装饰。在规矩中略显拘谨;
  右边以唐太宗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拥的仕女形象,以及装饰物“两把屏风扇”、“一展旌旗”、“步辇”等等,把人物的布局按照其功能自然分工成不同的角色。
  而且仕女衣带飘飘和晁gai的迎风招展都有意刻画一种充满了柔情、安详、和善的情调。左右这种对比,尤其是译官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和仕女们神情自若、仪态万方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张一弛、一柔一刚,让人的视觉得到了充分地享受。就像弹琴时的左手伴奏一样,稳健而低沉;
  右手高音区炫音技巧的展示,华丽而不俗脱;一唱一和,和xie有序。
  这无疑是经典,如果不是阎立本本人所做,那其他人想要表现这种淋淋尽致,几乎不太可能。
  再者从绘画艺术角度看,阎立本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
  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
  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
  如果不是本人所做,韩冲相信全卷的设色不可能如此浓重淳净,而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的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这些全跟自己脑海中了解的阎立本大师的行画风格很像。所以说此图完全不是摹本,必是珍品。
  问题这个时候就出现了。
  收藏界普遍认为步辇图只有一幅,它已经珍藏在京城博物馆了,那么这一幅和那一幅必定有一个是真,一个是仿品,摹本。
  这幅画真假,韩冲尽管相信自己,但自己一人认可,永远说服不了问题,正因为这,韩冲才叫方老和崔向东欣赏。
  而京城博物馆的那幅步辇图,相信崔向东和方老也都见过,他们肯定能够察觉出来两者细微的不同,也正是这点不同,能够解释出来,到底哪一幅是真品,而哪一幅是仿品,即使是仿品,也是高度的精仿制品。
  说实在的,韩冲心里也是打鼓。如果为阎立本的传世之作,那必定价值不菲,如果仅仅是摹本,唐代某个人物模仿,没有名号的,这幅画的价值那就相差太多了。很可能,这幅画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韩冲紧张的看去方老和崔向东,两人对于这幅画已经看了半天了。
  起初崔向东皱眉,惊讶,到后来,他却有点欣然了。
  尤其最后他嘴角上扬的微笑,使得韩冲紧张的心松弛了下来。
  方老欣赏后,这时也笑了,他张开口,慢地慢说道,“这步辇图是阎立本的作品。但是…”
  方老欲言又止,邓市长却插话道。“我知道阎立本大师,他是唐代雍zhou万年人是也,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的弟弟。”
  “唐太宗时阎立本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zong章元年的时候他做了右丞相。可谓仕途平顺。”
  “不光是政治。他的才德也特别好。这个阎立本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
  邓市长对阎大师此番了解,是韩冲没想到的。
  对他,多了几分钦佩的目光。
  说到兴致,邓国华有些刹不住车,侃侃继续道,“《步辇图》是他以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吐bo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bo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哦。”韩冲倒很配合邓市长,徐光也瞪大了眼睛。 “还有呢?”徐光是真想知道。
  “还有。”邓国华想了想道,“阎立本的绘画,一是线条刚劲有力,二是色彩古雅沉着,三是人物神态刻画细致。不过我反过来要问问你了,韩冲。阎立本传世的画作非常少,你这一幅步辇图按理来说不是应该藏在京城博物馆里的吗,怎么在你手中。你什么时候拿到的?”
  邓国华早就在观察韩冲了,他的话韩冲知道意思,因为在市面上一般被认为出自阎立本之手的画作共有4幅:一个是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历代帝王图》,共绘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
  还有藏于台bei故宫博物院的《贡职图》与《萧翼赚兰亭图》。分别绘有各国使者向唐朝皇帝进贡的图景、唐太宗派监察御史萧翼以巧计从和shang辩才处赚取王羲之书法名迹《兰亭序》的故事。
  最后就是这个步辇图。他藏于京城故宫博物馆,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的情形。
  所以邓市长疑惑,在场的又有谁不是同样的疑问呢。
  当韩冲告诉方老和崔向东以及邓市长这一幅步辇图不是京城博物馆所藏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