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第466部分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466部分

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和自袖中缓缓抽出一卷纸来,将它打开口天下间,认得皇帝长相的人少之又少,就算许多人做了一辈子官,都没见过皇帝的模样,可是若常常上朝面谒天颜的天子近臣,只看那鼻梁以上的半张脸,便可以认出,这幅画上的人像正是朱允炊。

  郑和将肖像放在面前,又摸出一支炭笔压在肖像上,静静地看着雷慕财。

  一刻钟后,郑和带着老管家走出了刑部大牢的大门,对匆匆闻讯赶到的刑部侍郎李庆道:“这人是重要证人,奉圣谕,我要把他带走!讯审当日,完璧归赵!”


第489章 开审

  郑和回到宫里的时候,宫门已经快落锁了。
 
  这个时间,朱棣业已回了内宫,朱棣的妃嫔不多,郑和到内司打听了一下,知道皇上今晚还是宿在皇后那里,便直接奔了坤宁宫。
 
  坤宁宫里,徐娘娘正给朱棣洗脚。虽煞徐后本就出身高贵,如今又贵为皇后,这此事不需要她去做。可是夫妻两人感情甚笃,如今她虽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一点依日不变,只要丈夫宿在她房里,一定是由她侍奉丈夫洗漱更衣的。
 
  朱棣一双老寒腿,用热水烫烫脚很舒服,徐后给丈夫擦干双脚,朱棣把腿缩回床上,盖上了被子,宫女将水桶抬了下去,徐娘娘净了手,回到床边坐下,与丈夫絮絮低语,轻轻地聊着天。
 
  这时,一名宫女悄悄进来,站在屏风边上,轻声地道:“皇上,郑和公公求见!”
 
  “哦,三保四来了,叫他进来。”
 
  徐后知道这个时辰郑和求见必有要事,便向丈夭温柔地一笑,说道:……别太累了自己,我去沐浴一下!”
 
  “好!”
 
  朱棣答应一声,徐后闪身出去,郑和站在外殿,躬身送了娘娘离开,这才轻轻走进来。
 
  朱棣睨了他一眼,问道:“如何叼……”
 
  郑和道:“回皇上,杨旭所言并无虚假。奴婢去天牢询问人犯,瞒不得人的,已依皇上吩咐,将那人证单独提出,保护了起来。”
 
  “并无虚假么……”

  朱糠倚在靠枕上,两眼凝视着壁上的烛火,微微地有此出神。
 
  郑和静静地伫立着,候了半晌,才轻轻地道:‘皇上似乎很失望勺……”
 
  揣测圣意,而且当面提出,也只有郑和、狗儿这几个一直追随、侍候在朱棣身边的亲信才敢。
 
  朱棣喟然道:“三保,双屿卫勾结偻寇,这是一件事:杨旭包庇海商、走私牟利,这是另一件事。虽然这件事是因为那件事才暴露,可两者之间,本无必然之关系。只是恰巧因为一件事,发现了另一件。”
 
  郑和静静地听着,并不插嘴。
 
  朱棣道:‘可是’偏偏有人,愣是把这两件事,联系了起来,而且拿出了证据。如今证明杨旭那件事别有隐情,并非只如表象所见,那么……另一件事,是不是也是虚假的呢?”
 
  郑和乖巧地道:“皇上,也许……”双屿卫私通偻寇这件事是真的,意外劫获吕宋商船之后,有人自作聪明,强行把这件事与另一件事的当事人联系起来,以图获得更大利益。”
 
  朱棣淡淡一笑,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倒好办了。如果不是呢?”
 
  郑和欠了欠身,没有回答。
 
  朱棣点点头,又摇摇头,忽然问道:‘三保,你说,这天底下,听到谎言最多的人,是谁力……”

  郑和明白他的意思,默然片刻,苦涩地答道:“回皇上,是皇上!”
 
  朱棣苦笑,颌首道:“不错,一个人身边,若是充满了谎言,他还能看到真相吗还能做出正确的决断么叼……”
 
  郑和低声道:‘皇上英明神武’睿智无双……”
 
  朱糠横了他一眼,责备道:‘你也要对俺,加入说谎的队伍么?”
 
  郑和一欠身,又不敢说话了。
 
  朱棣道:“英明神武、聪明睿智,那也得听到正确的信息,才做得出正确的判断。
 
  俺不瞒你,本来,俺就没有杀了杨旭的意思口不过,如果他真的贪污腐化一至于斯,苦头,是少不了他的。官员,是为俺治理这天下的人,官员贪鄙,会把一切纲纪败坏得荡然无存。
 
  可是,俺现在很怕,怕双屿卫勾结偻寇的事也是假的。俺,才刚刚坐了天下,这才短短半年多的时候,曾经追随着俺东挡西杀、血染征袍的将士,就会腐化堕落到这种地步?谎报军情推诿责任也就罢了,竟然还敢陷害司僚!虽然他们曾是海盗,可这……得有多大的胆耸,”
 
  他沉默了一下,自言自语地道:“一个当了一辈子的兵、从来没有花花肠子的人,在你面前说了一辈子实话,才只享了几天荣华富贵,就在你面前说起假话来,而且说得有模有样煞有介事,做得胆大包天毫无顾忌!三保,杨旭与俺有功,丘福与俺也有功,若是说到了解和信任,丘福追随俺已经二十多年了,俺当煞更信任他此,可是如果他……”你说可不可怕?”
 
  郑和看了朱棣一眼,小心翼翼地道:“奴婢相信,淇国公不管做了什么,是想逃避责任,亦或是与辅国公有私怨,但是……他对皇上的忠心是没有变的。何况,淇国公一直坐镇京师,淅东真相如何……”如果说皇上会了蒙蔽,淇国公又何尝不能受了蒙蔽呢?”
 
  朱棣合上眼晴,轻轻地道:“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皇帝不是直接负责审理案件的哭戏说看多了的人,总觉得皇帝亲自调馏犯人,似乎再正常不过。可是实际上,无论古代现代,朝廷大员有如此重大嫌疑,未经司法审讯,最高统治者越过司法机构先行接见、询问,都是非常犯忌讳的事儿。
 
  皇帝的一举一动,莫不为人所关注,甚至朝廷风向,都可以因为圣上之意而轻易扭转,多少善于钻营的官员都是揣摩着圣意做事,这么万众瞩目的一件大案,你在事前先去接见嫌疑犯,你想干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因为不好拂却皇后的心意,擅自接见了杨旭,朱棣本来还有自己破坏法度而心生悔意,现在后怕之余却是万分的庆幸。
 
  如聋似哑,受人摆布,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能容忍的事。
 
  打天下,他成功了:坐天下,他能不能成功呢力
 
  朱棣心中下定了决心,如果证据确凿,丘福陷身其中的话,那便断不相饶。
 
  淅东战情所反应的问题已经从外延伸到了内,他必须把这种不好的苗头扼杀掉,姑息则养奸!
 
  想把他朱棣当傀儡,绝对不可以!
 
  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会司五军都督府,在五军都督府断事厅审理双屿卫勾结偻寇一案以及辅国公授意双屿卫包庇外商海船走私牟利一案了。
 
  夏浔一案是因这一案衍生的案件,是附着于此的,可是又有一定的独立性,两件案子先审哪件、后审哪件,皇上没有说明,总之,这笔烂账一股脑儿丢给了他们,朱棣只问结果,不管过程!
 
  如今的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姓龙名飞,名是好名字,人也长得一表人才,只不过往那儿一坐,一点气势都没有,看着不像讯案的主管,那气势,一个旁听记录的书记都比他沉稳有气度。
 
  没办法,他是主审,可五军断事官只是五品官,旁审的官儿个个都比他大,刑部尚书郑赐、都察院左都御使陈瑛,还有大理寺卿薛品。就连旁听群众都比他官大锦衣卫三品都指挥使纪纲。
 
  最叫人如坐针毡的是,还有监审的,监审的是两位皇子,大殿下朱高炽、二殿下朱高煦。
 
  受审的官呢?许浒、王宇侠,也比他官大,辅国公杨旭那吨位,更叫他心惊肉跳的,这样一雷阵容,谁能压得住场子?
 
  此刻,欲哭无泪的龙断事官真想唱上一段“当官难……:王爷、侯爷官告官,偏要我这小官来审大官、审大官。他们本是管官的官,我这被管的官呀,怎能管哪管官的官勿官管官,官被管。管官、官管、官官管管、管管官官,叫我、叫我、叫我怎做官?我成了夹在石头缝里一瘪官!”
 
  龙飞战战兢兢地走上堂来,先向两位皇子、诸位国公、尚书、御使、都督大人们行了个礼,然后蹭到自己的主案后面,先不就坐,而是欠起身子,向两位皇子陪笑问道:“大殿下,二殿下,您二位看……咱们今儿,是先审辅国公包庇走私案呢,还是双屿卫私通偻寇案?”
 
  “先审杨旭!”
 
  “先审许浒!”

  朱高炽和朱高煦异口异声,然后不约而司,对视一眼。
 
  两位皇子来之前,已经得到了他们的父皇朱棣市示,朱棣把杨旭暗中负责着飞龙秘谍,专司侦缉建文帝朱允蚁下落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两位皇子这才知道杨旭还掌握着这样一支力量,从事着这样机密的任务。朱棣告诉他们,已然查明夏浔包庇外商走私的真相。
 
  走私,不假!确有其事,但是在这包装之下的真正目的,是利用吕宋当地大族的力量寻找建文帝下落,这是关乎国家安定的大事,因此,走私这等小事已经无所谓了。言外之意,杨旭受了冤枉,这人必须得保,不但得保,还得变着法儿保。
 
  因为走私毕竟是犯了国法,朝廷可以为了实现更大的目的权宜从事,却不能公开告知天下,为了达到更大的目的,我们这此立法、司法、执法的人就可以败坏国法。所以,走私这个罪名也必须得抹去。
 
  这样,无形中,朱高炽就已经先占了上风。他当然希望先审杨旭,杨旭无罪,那么铁案如山的许浒案也就有了松动,与他更加有利。而朱高煦则希望先审许浒,既然杨旭扳不倒了,无论如何也得坐实了许浒之罪,这样,自己仍日在保护自己力量的司时,重挫皇兄一系的力量。
 
  两位皇子意见相左,龙飞左右为难,忽一眼瞧见三位旁审,他立即有了主心骨似的,又陪笑问道:“那么依三位大人之见,咱们今日是先审杨旭呢,还是先审许浒?”


第490章 第一回合:唱戏!

    郑赐捻着胡须,慢条斯理地道!”辅国公位高权重,名冠朝野……此案甚为轰动,堪称万众瞩目。依本官看来,还是先审辅国公通番一案比较妥当,早些辨明真伪,可以迅速滤清流言,免生无谓的是非!”

  陈瑛立即道:“尚书大人此言差矣,辅国公一案是因为许浒勾结倭寇案而被揭发,此案从时间上,发生于通倭案之后,且与通倭案有莫大关系,因此,先审明,通倭案”再审‘通番案’比较妥当。”
 
  这两人一个是朱高炽的人,一个是朱高煦的人,主公已经开战了,自然摇旗呐喊,竭力奉迎。
 
  陈瑛说罢,郑赐立即摇头道:“陈都御使此言大谬,现在告举的是辅国公受贿且包庇走私,并无任何证据表明辅国公与双屿卫通倭有关联。故而,无需先审‘通倭案”若说在浙东一地之影响,固然是‘通偻案’重要,若放眼天下的话,那又是,通番案,重要了,大明国公是清是浊,事关国体,不是更加重要吗,故而,当先审,通番案,。”
 
  陈瑛瞟了大理寺卿薛品一言,问道:“那么,薛大人以为,该先审哪桩案子呢?”
 
  薛品是骑墙派,耳听二人唇枪舌箭,正暗自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