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庭方面的支持,如果你想依靠这方面告他,赢的几率非常小,不但拿不到钱,还可能会赔上大笔的诉讼费用。”
这不是乔丹·贝尔福特横行的那个年代了,更不是他所熟悉的金融行业,他背后更没有利益集团的支持。
思考了一会,乔丹·贝尔福特渐渐冷静下来,冷声说道,“难道我拿墨菲·斯坦顿那个无耻的骗子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这正是我能提供的服务。”律师信心满满的说道,“贝尔福特先生,这也是你找我的目的,不是吗?”
乔丹·贝尔福特沉默了良久,然后轻轻点了下头,说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律师缓缓说道,“我们依然起诉墨菲·斯坦顿和他改编的《华尔街之狼》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然后要求对方道歉和赔偿。”
“嗯?”乔丹·贝尔福特对好莱坞了解的并不多,搞不明白律师想做什么,不禁问道,“我之前这样说不是被你拒绝了吗?”
“因为你是为了诉讼而诉讼,而我不是为了诉讼!”律师能看出来,这位曾经的华尔街之狼已经过时了,只好解释道,“我们诉讼的目的,是逼迫墨菲·斯坦顿做出让步,与你打成庭外和解,向你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乔丹·贝尔福特睁大了眼睛,“这也可以?”
“当然可以。”律师用力点了下头,“近些年,起诉好莱坞导演和制片方侵权的诉讼案在增多,很多导演都遭遇过或真或假的侵权起诉案,但我研究了大部分的案例,发现了一处共同点。”
“什么共同点?”乔丹·贝尔福特咬牙切齿的说道,“难道好莱坞还有与墨菲·斯坦顿一样的无耻之徒。”
律师抬头看了乔丹·贝尔福特一眼,墨菲·斯坦顿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要说起信誉度,完爆这个过时的家伙一百条街。
不过,他还是个职业素养很高的律师,没有管乔丹·贝尔福特的那些话,继续说道,“在我研究的案例中,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和公司最终都选择与起诉者庭外和解。”
乔丹·贝尔福特问道,“为什么?”
律师再次解释,“这些起诉者都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贪欲,将要求的赔偿限定在一定的数额之内,这样一来,相比于庭外和解所需要支付的费用,诉讼消耗的时间成本和各种费用对制作方来说更为高昂!”
“也就是说……”乔丹·贝尔福特明白了过来,“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一旦我们起诉,墨菲·斯坦顿很可能会选择与我们庭外和解?”
律师很有信心的说道,“这种几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大导演的时间都是很珍贵的,而且他们还想冲击奥斯卡,哪怕是为了奥斯卡提名,也会向我们妥协!”
百分之八十?
听到这个数字,乔丹·贝尔福特站起来走了几步,百分之八十已经是个非常非常高的几率了。
“你确定?”他又问道。
“非常确定!”律师仔细的分析,“墨菲·斯坦顿的工作计划,基本是一部电影上映之后,很快就开始筹备新作,他的时间非常宝贵……”
他又看了乔丹·贝尔福特一眼,没有把‘墨菲·斯坦顿肯定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你这种小人物身上’这句话说出来。
“那好!”乔丹·贝尔福特非常需要钱,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我们就这么做。”
“有一点我需要提前声明,贝尔福特先生。”律师却突然说道,“我认识墨菲·斯坦顿的律师罗伯特,私下里也能与他进行沟通,所以不管未来达成庭外和解后的赔付金额有多少,其中的百分之五十属于我的酬金!”
“这不可能!”乔丹·贝尔福特想都没有想就拒绝道,“我已经支付过你一大笔律师费了。”
律师摇了摇头,“这么说吧,我与罗伯特律师的私下沟通是关键,如果你认为还能请到其他律师做到这一点,那另请高明好了。”
说话间,他收拾了下公文包,就准备站起来告辞。
乔丹·贝尔福特连忙抬起手制止了他,说道,“可以让我考虑一下吗?”
“当然可以。”律师微微一笑,“请快一些,时间宝贵!”
“最迟不会超过明天晚上。”乔丹·贝尔福特说道。
第五百零六章 姿态问题
“墨菲·斯坦顿罔顾事实,执导的《华尔街之狼》侵犯了我的诸多合法权益。”
坐在死星大厦比尔·罗西斯的办公室里,墨菲看着屏幕上面接受电视采访的乔丹·贝尔福特,这位似乎很享受被媒体追捧的感觉,“我已经正式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我相信法律……”
看到这里,墨菲关掉了视频,旁边的律师罗伯特说道,“我打电话询问过,这是真的,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收到法院的通知。”
墨菲点了点头,“这个家伙终究不死心啊。”
其实从当初拒绝乔丹·贝尔福特开始,他就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否则也不会让人收集那么多的资料和证据,还耗费不菲的资金拿到一系列的合法授权。
比尔·罗西斯知道墨菲做的这些,问罗伯特,“我们的赢面有多大?”
罗伯特想都没有想,就说道,“超过百分之八十。”
没有人会把话说满,像罗伯特这样的律师更不会,墨菲很清楚,罗伯特这么说,基本意味着自己这边必胜。
墨菲想了想说道,“比尔,把我们收集到的资料转一份给罗伯特。”
“我这就让人去办。”比尔·罗西斯拿起电话,通知了自己的助理,却忽然说道,“墨菲,你有没有考虑过庭外和解?”
罗伯特诧异的看了比尔·罗西斯一眼,墨菲则直接问道,“为什么要庭外和解?”
比尔·罗西斯也不绕圈子,同样直接说道,“首先是时间成本,像这种诉讼案,往往会耗费很长的时间,这对你的工作不利。第二,颁奖季已经开始了……”
看到墨菲若有所思,他继续说道,“个人传记片一向是奥斯卡的宠儿,也是《华尔街之狼》获得奥斯卡入场券的一个基础,但主角本人如果大肆宣扬影片与他的经历不符的话,这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些奥斯卡评委的选择。”
比尔·罗西斯的话,让墨菲立即想起当年哈维·韦恩斯坦攻击斯皮尔伯格和《拯救大兵瑞恩》所使用的老兵策略。
“这件诉讼案拖得时间越长,”比尔·罗西斯知道墨菲应对这种事件的态度,但现在面临的形势不同于以往,“对我们拿到奥斯卡提名的负面影响也越大!”
他说的这些墨菲全都清楚,墨菲也不是那种顽固的人,就像过去的很多事情,在妥协更为有利的时候,他也不会死命的坚持。
但乔丹·贝尔福特这类的事件不在其中。
“比尔,你想过没有。”墨菲看着比尔·罗西斯,异常认真的说道,“我现在还不到三十岁,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数不清的电影要拍摄,如果我妥协了这一次,下一次又会有谁跳出来?”
听完墨菲的话,比尔·罗西斯慎重的考虑了一会,说道,“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
他摇了摇头,“我被奥斯卡迷惑了眼睛。”
“我们的目标是提名,这点不会变。”这里真正做主的人只有墨菲,“不与乔丹·贝尔福特达成庭外和解,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奥斯卡提名。”
比尔·罗西斯轻轻点了下头,不管怎么说,乔丹·贝尔福特都是影片主角的原型,如果他否认这部传记影片的真实性,基本意味着想要拿到最佳导演小金人和最佳影片小金人的几率会变得很低。
确实,乔丹·贝尔福特的话可能不会直接影响到奥斯卡评委们,但比尔·罗西斯从来就没有忽略颁奖季其他的热门影片,墨菲和《华尔街之狼》的那些竞争对手们,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么好的攻击和抹黑对手的机会?
如果被攻击的太过猛烈,自己这边的宣传公关再有些放松,落选重要奖项的提名名单也不是不可能。
比尔·罗西斯能想到这些,墨菲当然也能想到,但他过来的时候,就有过一定的思量。
“比尔,我们的公关工作做一点适当的调整。”墨菲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本的计划不变,我们再增加一些话题,让《华尔街之狼》保持一定的热度。”
“这点可以。”比尔·罗西斯摩挲着下巴,说道,“有话题才有关注度。”
墨菲又说道,“还有,我们在媒体上制造一些声音,显示一定的姿态。”
比尔·罗西斯问道,“什么姿态?”
“我们不是为了冲奖而冲奖!”墨菲双手抱胸,说道,“相信你比我更清楚,电影学院核心成员的那帮老头子们的思想,完全不能用常态来衡量,很多时候专门对着他们口味制作冲奖影片,为了冲奖而冲奖的人,反而会被他们冷落。”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尔·罗西斯完全认可墨菲的说法,“没拿最佳导演前的马丁·斯科塞斯,现在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所以,过去我也提醒过你,为了冲奖而冲奖往往适得其反。”
“对,就是这样。”墨菲轻轻点头,“因此,我们要显示出一种态度,《华尔街之狼》不是专门为了奥斯卡而制作的影片。”
他忽然笑了起来,“事实也是这样,《华尔街之狼》并不是完全因为奥斯卡而制作。”
这话比尔·罗西斯相信,像墨菲这种导演,永远都不会忽视影片的商业利润,他的风格也不是很对奥斯卡的胃口。
比尔·罗西斯站起来走了几步,思考了一会,说道,“这件事交给我负责好了。”
又讨论了十几分钟,墨菲、比尔·罗西斯和律师罗伯特的这次三人会议也宣告结束,墨菲继续配合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宣传计划,比尔·罗西斯负责一系列的奥斯卡公关活动,罗伯特则去应对乔丹·贝尔福特的诉讼案,尽量不牵扯墨菲太多的精力。
在好莱坞,能走到墨菲这个地步,所代表都不是自己,而且每一个人的背后,基本都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团队,很多时候的群策群力,远比一个人光着脑袋往前硬闯效果要更好。
每年的12月1日,是北美颁奖季正式开始的时间,现在渐渐接近了十二月中旬,很多前哨奖项都公布了评奖结果,或许是受到乔丹·贝尔福特不断攻击影片失实和竞争对手拿此来做文章的影响,与去年的《无耻混蛋》不同,墨菲和《华尔街之狼》几乎无一例外的落选了这些奖项的提名名单。
情况对于《华尔街之狼》相当不利,尤其时间渐渐接近一月份,学院随时可能宣布派发奥斯卡提名名单的选票。
也就在这时,墨菲和比尔·罗西斯以及二十世纪福克斯联手划出大手笔,连续在业内影响力巨大的《好莱坞报道者》购买版面,刊发与墨菲和《华尔街之狼》相关的消息。
“墨菲·斯坦顿,一位从来没有拍过烂片的导演!”
“好莱坞最具个人风格化的导演和他制作的风格独特的《华尔街之狼》……”
像这样的新闻都只是常规的宣传手段,在这些常规宣传手段里面,还故意提起了影片那些备受非议的地方。
“随着北美感恩圣诞档期诸多电影的先后亮相,可能是本届奥斯卡颁奖季最具分量的影片《华尔街之狼》终于在之前一系列跳票、剪辑未完、档期调整的不利消息中重装上阵,在院线中与观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