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稳稳过一辈子的愿望。
不过正因为这样,让安禄山的生活简直充满了无趣。到不是生活真正无趣,实在是因为待在偏远的突厥部落,让他很难从调教那些没多少心眼的突厥牧民中获得快乐。
在他这辈子开始的十五个岁月中,唯一的收获就是,在粟特人心目中,成功的建立了自己转世战神的形象。显示的神迹,其实只不过就是用自己领先一千多年的知识,耍的一些小把戏。
比如其中有一次,把一大堆写了不同字的纸片分开放置,用粟特人从西域买来的琉璃棒悄悄的磨擦羊绒,然后利用上面的带电属性,在一大堆纸片中选出几张,组成“扎荦山即战斗神”这个句子。而扎荦山,正是安禄山的小名。因为他母亲阿史德氏祈祷扎荦山而突然得子,才用山名命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安禄山在他们居住的突厥平民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至于安禄山这个名字,则是他的母亲在嫁给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后,才给他取的。
几年前,安禄山的母亲阿史德氏突然离开草原,厌倦了这种平凡无聊生活的安禄山,也决定偷偷离开。
打发那帮“信奉”自己的徒众各自去经商,自己则是携同将军安道买的儿子安孝节,安波注的儿子安思顺、安文贞,以及大量的粟特孤儿,一起迁到了幽州城中。
虽然年仅十几岁,身边也只有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少年,但安禄山还是利用粟特族人捐献给自己的几十张金叶子,开创了一番自己的生意。
先是盘下一家酒楼兼做客栈生意,然后利用酒楼客栈的信息优势和顾客群,做起了贩卖边塞特产的贸易。还根据记得的几个药方,配制出一些密药,随便请了个蒙古大夫坐庄,办了一个药铺。几年下来,他的财富越来越多,生意上,各行各业都有涉及。
凭着脑中领先千余年的知识,先是靠散发张贴广告传单和写了著名的一副对联,让酒楼声名远播,就连长安洛阳等地的边贸商人中,也流传着天然居的美名。随后推行各种现代经营理念,让酒楼成为幽州第一酒楼。
而贸易商队建立后,利用自己的突厥部族中的影响力,安禄山很快就搜罗到了一些平常商人很少能买到的稀有物品,独家经营这些东西,让安禄山的资产翻了好几翻。
几年后,粟特人根据安禄山的吩咐,不知道从哪儿绑架来的了一些琉璃工匠。大唐商贸发达,琉璃器皿并不少见,但是由于这几年和大食的关系屡次战乱,让西方来的琉璃器皿很难进入,所以它的价格,还是非常高昂的。当安禄山办起琉璃厂后,各地的商人蜂拥而来,抢购在大唐也算是奢侈品的琉璃器。不过由于规模和质量限制,利润并不是太高。
其实安禄山还有很多赚钱的方法,只是有些东西要么是属于要官家允许后才能办像冶铁,采矿之类,要么是一办起来就得听从官家指挥,例如造火y之类的。所以明明知识丰富,为了不被官家注意上,安禄山也只得先经营这么一点小小的生意。
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生意,也已经让他在五六年后,超越马商李胜,成为河北重镇幽州府城的首富。
区区一个大城的首富,自然不会太引起朝廷的注意。一般情况下,只要和地方长官拉好关系,经营上就没问题。这次前中书令张嘉贞被贬到幽州当刺史,安禄山立就立刻想方设法的准备和他拉好关系。
前面几个大都贪财或好名之徒,安禄山或者直接送礼,或者做几件善事赞美一下,就很容易拉好关系了。但他知道这位张刺史的清名,不敢直接送礼,只得先和他儿子张宝符搞好关系,再通过他,找个机会拉张嘉贞的关系。对于张宝符这样的愣头青,安禄山戏弄起来是很有把握的,经过这几次比试,本心不坏的小家伙,内心应该已经对自己服服帖帖了。
几天的行动可以告一段落,也该是好好的放松一下了。
“安爷回来了!小人给你牵马!”
天然居的一个小二远远看到安禄山骑马过来,立刻快步上来迎接。
“去!赏你得!”安禄山心情好,将马交给小二后,随后就甩出一吊铜钱。
“谢安爷!”
此时正是午间吃饭时分,天然居中已经基本客满,来自五湖四海的商旅,以及本地的一些客人门把整个酒楼弄闹哄哄的。
不少人都是熟客,看到安禄山进来,都起来给安禄山抱拳行礼。
“安大爷!一起来喝一杯吧!”
“安兄弟……”
安禄山也笑着一一回礼,看到几个很久不见的熟客,还叫小二给他们送几个小盘。对于他们一起就餐的邀请,却是笑着拒绝了,在吃正餐前,他准备先吃一个人。
“安爷!你来了!还是给你安排老地方吗?”一个打扮风骚的妖艳少妇得到消息,匆匆从后柜来到安禄山面前。
少妇虽然漂亮,到业算不上绝色,但狐媚的神情,加上胡女特有的曼妙身材,综合起来绝对是个尤物。几个客人色咪咪的紧盯着少妇挺拔的胸部,更是很好的说明了她的魅力。
午间事务繁忙,少妇额头已经微微见汗,身上淡淡的胭脂香粉也因此轻易就传了开来。刚一靠近,安禄山就闻到少妇身上熟悉的味道。
“呵呵!不急!”安禄山两眼放光的扫了一眼少妇挺拔的双峰,笑道:“先去后院瞧瞧吧!”
少妇名叫帖木氏,是一个寡妇,现在在天然居当女小二的领班。原来的丈夫被契丹人杀死后,少妇只得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准备流浪,安禄山可怜这无依靠的母子,就收留了她。突厥部族较为开放,受了安禄山这样的好处,帖木氏在当天晚上就自荐枕席,准备报答安禄山。安禄山前世就不是遵守礼教的人,送上门来的美食,自然不会放过,年仅十几岁,就在少妇身上完成这辈子人生的第一次。
看到安禄山野性的目光,对这个眼神非常熟悉的帖木氏,立刻明白安禄山要做什么。
“现在,正是客人最多的时候呢?”
少妇很懂得男人的心理,虽然内心在见到安禄山时就已经ng动,此时却偏偏要推托一番,知道这样更能挑起男人的yu望。
看到少妇脸蛋微红,低眉弄衣,一片欲迎还拒的羞涩。安禄山更是食指大动,恨不得马上将她的衣服剥开,挺枪上马。
“客人交给其他人招呼就行!别管那么多!”径直往后院走去。
走过帖木氏身边的时候,还不着痕迹的捏了她的屁股一把,把少妇的脸羞得通红。
看到男人这么霸气的直接往后院走去,少妇脸上也是一阵神醉,这才是最强悍的男子。
随即叮嘱了其他小二几句,也满脸通红跟在安禄山后面走了进去。
才刚一进后院,一支强壮的胳膊突然拦住帖木氏的纤腰,随即整个人进入了一个强壮的胸膛。耳朵旁一阵热气袭来,湿润的双唇已经开始在脖子上肆虐。
一侧的胸部也已经被一支粗糙的大手握住,一阵揉捏之下,少妇立刻软的像一团面粉一样瘫在男人的怀里。
“别,先,进房……进房子!”
周围环境一转,少妇整个身体已经别横着抱起。
“砰”的一声关门声后,天然居后部一个不向人开放的小房子中,立刻响起了男人低沉的喘息声和女人压抑的呻吟。
……!~!
..
第四节前任中书令
当安禄山从后院的房子中出来时,天然居吃午饭的客人都已经差不多都走,仅剩下一些还在喝茶谈生意的商人。
安禄山选了二楼靠窗的一张桌子,虽然在赛马前就已经吃过半支羊腿,但经过刚才的一番剧烈运动,肚子早已开始造反。
正餐还是现代社会的传统吃法,标准的四菜一汤。一大碗米饭用的是南方运来的精选大米,外加一壶汾酒。当然,耗能过多的安禄山,没忘了要一盘黄焖牛肉,全都吃下去。旁边侍候的女店小二一脸平静,表明安禄山这样这样没风度的吃法,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一边静静的喝着四川运过来的邛崃茶,一面依着窗子看下面熙熙攘攘的路人。
茶是好茶,来自代表当今制茶最先进水平的是四川。在北方等地还在流行煮茶的时候,四川已经开始进行制作煎茶。只要用开水冲泡一下即饮的喝法,很让安禄山重拾起了在现代喝茶的感觉。
窗下的景色也很耐看。往来的行人,很明显的分成三路。第一路自然是来来往往的路人,胡汉混杂,也没什么美女,不是安禄山观察的重点;第二路则是进脚下天然居的人群,虽然人数最少,却都是衣着华丽,或者气质高雅之人;剩下的那一路人进的是对面的有间客栈,大多衣着简朴,行旅众多。想想这两路人将带给自己的财富,安禄山脸上不知觉的露出了笑容。
当初刚买下天然居的时候,安禄山是想把它改名为龙门客栈的,不过写牌匾的时候,那个落地秀士却说这个名字犯讳,最好不要乱用。本来就怕事的安禄山立刻放弃了原计划,考虑了再三,正式决定采用后世非常有名的那个天然居作招牌。
但心中的客栈情节还是很重,刚好幽州最发达的就是边塞贸易了,所以安禄山就又在天然居的对面,开了一家面向普通商旅的有间客栈,专供往来行商和贩夫走卒住宿,和天然居专供士族富商的客房区别开来。命名时本来想叫悦来客栈,结果发现城中已经有一家悦来客栈了,只得再次盗用现代的经典名词有间客栈来命名。
“安爷!楼下有一位自称刺史府下人的少年求见!”
“哦!请他上来吧!”安禄汕点点头。
稍顷,一个青衣小帽(?),传统下人打扮的少年跟在那个女小二的身后走上了二楼。
“见过安大爷!”少年来到这么豪华的酒楼,显然有点紧张。
“不敢!小哥免礼!”安禄山站了起来。
虽然对方仅仅是一个下人,但毕竟是刺史府的下人,这次来又是代表刺史,安禄山一个白身之人,还不敢随随便便受人家一礼。
“小人奉我家刺史之命,特来传话,请安大爷有闲时到刺史府一叙!”少年还是非常有礼。
“刺史大人有命,在下如何敢不从命!请小哥稍候,在下梳洗一番,就随小哥去见刺史大人!”安禄山笑道。
脸上在笑,心中也在笑。
哼哼!(快板节奏)顺利过关攀上大龙,一切尽在我掌握中,越来越接近……
幽州是河北道的第一重镇,是现在扼守中原门户的兵家必争'奇‘书‘网‘整。理'提。供'之地,幽州都督府下辖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不过张嘉贞当的是幽州都督府下属六州中那个幽州的刺史。(注:今后为了便于称呼,将张嘉贞当刺史的那个幽州称为幽州府,大幽州则直接称为幽州,将两者区别开来。实际上是都称幽州的,一个是刺史府,一个是都督府而已。)
虽然大唐在幽州府以北还有很多大城,但他们都不想幽州府一样具备枢纽性的地位。不但幽州都督府设在幽州府,在开元二年(西元714)之前,就连安东都护府,也是设在幽州府的。在现在这个时代,政治中心必然商贸繁荣。正是因为这样,安禄山才特意从荒凉的营州,迁到富庶的幽州。
幽州的主要责任是防范异族,所以他的军事功能很强。以前实行的却是军政分离,每次需要联合行动,就不得不设立一个行军总管,统筹军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隆基在景云元年(公元710)以薛纳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使兼幽州都督,第一次任命了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