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姑庵,便只有棺材!”
“一定不!”
还是这三个字从梅女士齿缝里迸出来,但是带着几分凄凉了。她呆呆地看着黄夫人,觉得无边的黑暗和阴冷正从四面包围过来,埋藏了她们俩。
暂时地静默。忽地一阵笑声从隔墙传来,接着便是黄因明的活泼的话响。黄夫人浑身一跳,软瘫似的伏在桌子上,忍不住哭出声来。
那天晚上梅女士打算写一封信给徐绮君。可是不能下笔。黄夫人的面容和声音像一片愁雾封锁了她的脑海。从前她觉得黄夫人很幸福,现在方知道不然;幸福,尤其是夫妇间的幸福,当真不能真有的罢?人就是这样命定了,不得不从污秽痛苦中滚过去,一直到坟墓,便是奋斗也成了徒然么?人只合盲目地得一些感官的快乐,只该吞噬同类,或者被吞噬,毕竟不配有什么高远的目标,理想的生活么?梅女士忽然高声狞笑了。她站起来,扭着腰,轻轻地摇摆她的下半身,很兴奋地想:
“天生我这副好皮囊,单为的供人们享乐么?如果是这般,我就要为自己的享乐而生活,我不做被动者!”
这个观念,像毒蛇似的缠住了她。一种突发的腻涩的情热更推她向前。她忽然开了房门,向外面的黑暗凝视。寒风从院子里吹来,穿过了角门,廓落落地作声。她悄悄地走出来。到了东厢房的门前,她蓦地站住,侧着耳静听,然后,把脸儿轻轻贴在门上,从板缝中向内窥探。圆晕的煤油灯光照出柳遇春坐在桌子旁,账簿摊在面前。似乎在想什么,他频频用手搔头,脸对着窗那边。俄而他站起来踱着方步了,却在将到门边时立定,好像要开门出来。
梅女士猛吃一惊,身体失了平衡,肩膀便撞在门板上了。“我在这里干什么哪?”这样的感想斗然在她意识上掠过。于是像从梦中刚醒过来,她仓皇四顾,正想跑走,厢房门却也开了。柳遇春直挺挺地当门站着,惊愕到说不出话来。
两个人对看了几秒钟,梅女士疾转过身去飞跑回自己的卧室。她心里纳罕: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怎么会站在柳遇春的房外?她颓然落在一张椅子里,两手捧住了脸。
当她再抬头时,赫然映入眼帘的,正是柳遇春。异样地,然而并非难受的心跳,使她说不出一句话。只有一个意念在她脑子里转,“什么事情要发生了罢?”她觉得自己的手被抓住了,她又听得柳遇春的声音说:
“我们的灾星应该已经退了罢?算命的对我说,冬至一阳生,喜气降家门;后天不就是冬至了么?”
梅女士忍不住扑嗤地笑了。她忽然觉得柳遇春可怜。在这样的心情下,她又接受了柳遇春的拥抱。
很快地就过去了五六天。
现在梅女士和柳遇春中间的关系可说是已经很好了。柳遇春果然温和了许多,梅女士也抱着半消极的自己放任的心情。她有时还觉得柳遇春究竟没有多大的罪恶,和隔邻的黄教员相比,柳遇春还是很坦白的。谁不想快乐地满意地过活?只要在不损害别人的范围内,谁都有权利去要求自己的最大幸福!梅女士甚至于还这么想:如果柳遇春能够赞成她的高飞远走,不阻挠她去追求生活的憧憬,那么,他所需要的目前的快乐,她亦决不吝惜,并且也心愿。
她仍旧天天在盼望徐绮君的来信,仍旧是暗中准备着;对于柳遇春,她并不十分峻拒了,可是也没允许回柳家去。
期待和苟安的心理,像两个大轮子,推着梅女士通过了那平板的时日。黄夫人还是常来闲谈,每次要从她的嘴巴里——像一个变戏法的人,扯出许多奇怪的东西来:兄妹间的秘密恋爱,尼姑庵,棺材。这些东西,每次要激起梅女士的焦躁,憎恨,怜悯,鄙视,惊悸,沮丧,一些腐烂的气味,一些湿漉漉粘腻的冷汗。每次黄夫人来过后,梅女士的心头便像是塞进了一团榛棘;她恨极了这个可怜相的黄夫人,然而一天不见她,便又感得无聊。那个野猫似的黄因明,自始就没给梅女士什么好的印象,现在,却引起梅女士的兴味来了。在梅女士看来,黄因明的思想和人格是不可解的。说她是为了求自己的快乐么?她何尝因此得到了什么快乐。说她是少不更事,全凭感情冲动么?她又那样的老练谙达,似乎很有城府,很多经验。说她是糊涂虫,完全不明白自己所做的事将有怎样的影响么?她是满肚子的新思想,知道什么是恋爱。这些不可解,无形中引梅女士和黄因明接近些。然而因此却发现了更多的不可解,黄因明说起她的哥哥,时常是很鄙弃似的。
这种种,在梅女士心里形成一大疑团。她把这些疑问抽象地写成一篇短文,寄给那时候正在大谈恋爱问题的《学生潮》。文章是登出来了,编者却加了一按语,很勇敢地高唱“打破旧礼教”,说是像该文中所叙述的恋爱痛苦,也是旧礼教造成的。梅女士很不满意这个牛头不对马嘴的按语。她想:一切罪恶可以推在旧礼教身上,同时一切罪恶又在打破旧礼教的旗帜下照旧进行,这便是光荣时髦的新文化运动!
文章发表后第三天,黄因明女士忽然到梅女士家里来了。这位“野猫”样的女士,脸色不大好看,一对阴沉沉的眼睛简直带几分凄厉可怕。
“我的嫂子常常来对你诉苦罢?”
黄因明直捷爽快地提出这样的问句来。
“没有说起什么特别的事。”
梅女士给了个坚决的否认;心里却这样想:看她怎样好意思说出来。
“哦,梅,你不用赖。你的文章便是证据。我不是来和你吵架。我想和你做好朋友。你不是一个无聊的少奶奶,也不是滥出风头的新青年,所以我要和你做好朋友。我不愿我所敬爱的人对于我有误解。”
黄因明微笑地说,很亲热地抓住了梅女士的手。这一番话,句句打中梅女士的心坎,她觉得刚才的否认太不坦白,忍不住脸上热烘烘了。黄因明已经接下去说:
“你说我这人不可解,你是看错了。我不是妖怪,我是个平常的人,能够想,能够感觉,会发脾气,懂得要快乐,和一般人一样。和一般人不同的,就是我不愿意装假,我并且还要故意揭破别人的假面具。就因为这一点原因,我没法住在父亲那里,只好到堂兄这里来了。谁料到这又引起嫂子的嫉妒!梅!我是人,我会发脾气,很大的脾气,我对自己说:‘既然她这样无理由的发醋劲,我就老实和她的丈夫发生关系,看她怎样?’我就做了。我却并没占据她的丈夫;丈夫还是她的,和原来一样,并没少了一条腿,一只手,或一些什么。梅,你可以说,在我自己这面,很不必这么办;但是在我的嫂子那面,我并没损害了她的一丝一毫。我也知道,如果我最初就会装假,如果我最初就不对堂兄那样亲热,那便一天的风云都不会发生,我的嫂子自然不吃醋了,可是我为什么要装假?我是一百二十分的不愿意装假!”
睁大了眼睛看着梅女士,黄因明似乎在问:这你就明白了罢?
“可是你那时大概不曾想到会发生悲惨的结局罢?”
梅女士在半晌惘然以后,轻声地用这个问句回答。
似乎不很了解,黄因明的阴沉沉的眼波在梅女士脸上很快地一掠,便大笑起来;她带着不大相信的意味反转来问:
“什么悲惨的结局?”
“你的嫂子说,不是尼姑庵便是棺材!”
“不是尼姑庵便是棺材?吓,吓,吓!”
黄因明又狞笑了。梅女士不禁打了个寒噤,觉得这笑声太可怕;刚才对于黄因明的一些好感,便顿时消灭。
“既然她那样的看轻自己的生活的权利,为什么当初要吃醋?而且是毫无理由的吃醋呀?”
黄因明忽然收了笑容,很严肃地说。
“这个,也因为她是一个人,有感觉,有脾气;并且因为她是一个女子,有数千年来遗传的女性的弱点。”
梅女士委婉地给了一个针锋相对的驳难。
“她应该克除这种弱点!”
黄因明猛然忿叫了。似乎她是个第三者,对于目前议论的事件是全然没有关系的。梅女士抿着嘴笑。却又不经意似的问:
“那么你是单纯的恶作剧了,没有爱?可是后来你弄假成真了,你不觉得失悔么?”
这却使得野猫似的黄因明垂下头去了。她叹一口气,放低了声音回答:
“因为我也是血肉做的人,我也受生理的支配,我也有本能的性欲冲动;我是跌进去了。失悔,没有的。我并没把这件事看得怎样重要。我只恨自己太脆弱,不能拿意志来支配感情,却让一时的热情来淹没了意志!现在,我想,是该我摆脱的时候了;并不是受良心的责备,却是我不高兴卷入这种灰黑的旋涡里。不过,梅,你记着我的话,我的嫂子还是不能快乐。她那样的性格,和她那样的丈夫,不会相安无事的。也许你不久就可以看见。”
和来时一样的突兀,黄因明飘然去了。
梅女士迷惘地靠在桌子上,疑惑是一个梦。她的耳朵里还在托托地响着那两句话:“我只恨自己太脆弱,不能拿意志来支配感情,却让一时的热情来掩没了意志。”半晌以后,梅女士方才懒懒地站起来,把那张登着自己那篇文章的《学生潮》拿过来撕得粉碎,嘴唇上露出一个冷酷的苦笑。
一些摇惑,一些焦躁,更有些颓唐,在梅女士心上渐渐地积厚起来了。她的自信,她的乐观,早已大大地褪色,她蔑视一切人,也蔑视自己;她觉得人是到底不能做自己的主宰,人是常常不由自主地要做许多自己不愿意或竟鄙弃的事。这就是所谓命运罢?梅女士不相信命运。可是她亦不得不承认确有一股力,一根无形的线,在那里牵掣着人的行动,使事与愿违。人是两重性的,矛盾的两重性。自为妇人身以来,梅女士几次自觉到这种本性上的矛盾,然而直到听了黄因明的一番话,方才认识明白这矛盾的本身。“一时的热情淹没了意志!”,就是这么一回事。她已经有两次陷在热情的泥淖里,现在还是愈陷愈深。并且不知道怎地又失却了振拔的勇气。她觉得世上的人大概只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兽性的,那就狞恶。另一种是人性的,但是脆弱。她自己属于后者。“脆弱的人到底不能征服环境,即使只是‘柳条’的环境。”在烦闷的顶点,她起了这样的感想。
她这个假想,在接到徐绮君的报告代谋职业无望的一封信时,便突然凝结成为固体,重压着她的灵魂。信里的紧要句子是这样的:
你托我找的事,毫无希望。十四元一月的小学教员也是人浮于事!在益州的时候,我们想像社会是多么广大,现在为你的事情我跑了几天,才知道社会是窄狭到不堪,你想钻进一个头去,真不容易。梅,还是暂且实行你的“现在主义”罢!明年暑假时我一定回川,那时我们再从长计议。
梅女士反复念着这几句话,心里像浇上一瓢冷水。可是在这冷冰冰的失望中,却也使她更清醒。她第一次认识了社会的真形,同时也更明白地认识了自己不但脆弱,且又看事太易,把自己的力量估量得太高,把环境的阻碍估量得太低。
三个月以来的所见所闻所身受,彻底翻起来涌到梅女士的心头;她比较着别人和自己。在她的意识的眼前,并排地列着黄夫人,黄因明,柳遇春,和她自己。她似乎听得柳遇春忿忿地诉说他怎样在生活的旋涡中奋斗;她又听得黄夫人的话:变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