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集-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为着看蚂蚁搬家,就会津津有味地蹲上半天,看两个交叉来往的队伍,它们匆匆地用触
须对碰一下,又匆匆地各走各的路。那时我觉得,可惜自己听不见也不懂得它们的言语,否
则一定会知道许多关于它们搬家的有趣事情,当我把它们“拟人化”了以后,我脚边的石块
和花草,忽然都变得高大起来,蚂蚁社会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异样地美丽而鲜明!这个童年
幻想中的奇景,从来没有在我跟前突兀实现过。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辽宁儿童剧院在北京演出的童话剧《小铁脑壳遇险记》,柔和的音
乐声起,绒幕徐徐地拉开,我童年时代所幻想的奇妙的世界,终于呈现在舞台上了!我不禁
欣喜地回头望望坐在我四围的,无数兴奋而专注的小脸,生在毛泽东时代的孩子是多么幸
福!
这故事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住全场小观众的心灵,他们所厌恶的昆虫像蝎子、“棺材
盖”和金头苍蝇,他们所喜爱的昆虫像蚂蚁、萤火虫、花大姐,都以恰如其分的打扮和神情
举动,出现在台上野花小草的“丛林”之中。小观众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勇敢,漂亮而又
骄傲的“小铁脑壳”身上,他们一直希望这位小英雄不要受金头苍蝇的引诱和“激将”,不
要逞能地跟着坏人离开自己的重要岗位。当金头苍蝇捉弄了小铁脑壳以后,自鸣得意地说:
“今天这一天过得真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小黑蚂蚁那个小傻瓜一直把我当做蜜蜂啦,你说
妙不妙?”这时台下激起一片愤怒驳斥的声音:“不妙!不妙!”后来小铁脑壳终于醒悟过
来,打倒了金头苍蝇,自己也受了伤,昏迷倒地。他家里的大大小小,都在着急地寻找他,
热情的萤火虫和花大姐也都出来帮忙。当萤火虫甲向他的伙伴们发出响亮的号召:“大家打
起灯笼,随我们出发去找一位小黑蚂蚁,一位小英雄”的时候,美丽的月夜的天边,飞出了
萤光万点,这时小观众的兴奋和欣喜,升到了最高潮。
小铁脑壳所犯的错误,对于小观众并不是陌生的,我们自己不是有时因为听了一些赞扬
的话而就骄傲起来、目空一切吗?不是有时受了人们的诱激而做出离开集体、自逞英雄的蠢
事吗?蚂蚁女王对小铁脑壳所说的话:“我们需要英雄,而且越多越好。我们马上检阅队
伍,那是英雄的行列。虽然不见得他们每一个的脑壳都比你硬,但是他们都是为集体劳动
着,战斗着,所以在这行动中的每一个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这些教训和美妙的背景、轻柔的舞态、嘹亮的歌声,都会被小观众牢牢地记住的!
辽宁儿童剧院是一九六○年才成立的,算起来只有三岁年龄,但是从这一个童话剧里,
我很欣赏演员们表演和歌舞的水平,舞台美术和音乐也表现得恰到好处。少年儿童们从戏剧
和电影所受到的教育影响,常常比书本还深还快,就是因为舞台上表演的故事,有声有色,
火炽飞跃,在儿童的脑海中,总能刻下很深的印象。我和我周围的小观众一样,对于戏剧的
艺术是外行的,但是我们都感受到了它的教育的效果。在这里,我热烈地祝愿年轻的辽宁儿
童剧院,在他们培养和教育革命接班人的事业上,竿头日进,天天向上。
(本篇最初发表于《光明日报》1963年6月1日。)有了火车头的列车
自从伟大的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后,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
像春雷一般响遍了全国少年儿童的耳鼓;雷锋这个光辉的形象,像一座崭新的灯塔,矗立在
每一个少年儿童的面前;雷锋短短的一生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像一场深透的春雨,哗哗地
渗进全国少年儿童的心田。我们祖国一望无际的苗圃幼林里,雨后是一片欣欣向荣,青葱满
眼,这是多么可喜的一件大事呵!
少年儿童是最富于模仿的,同时也是精力旺盛的。当他们敞开纯净的胸怀,闪烁着明洁
的目光,向生活摄取智慧和力量的时候,只要有人出个主意或是登高一呼,他们就会风靡云
涌地跟着走。让孩子们听谁的召唤,让孩子们跟什么人学习,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问题呵!
今天,我们的少年儿童,是最幸福的一代,他们享受着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果实,
过着快乐的生活。他们没有尝到过被剥削和压迫的滋味。但是,他们最幸福、也最值得骄傲
的是在他们的身边有着一个伟大的母亲和园丁,这就是我们亲爱的中国共产党和最敬爱的领
袖毛泽东。党和领袖不仅给少年儿童指出正确的方向,而且还经常不断地指引给具体学习的
榜样。想想吧,在刘胡兰、董存瑞和黄继光等英雄形象的感染下,在少年儿童当中曾出现过
多少个刘文学式的少年英雄呵!
今天,正当有的少年儿童为自己没有生长在刘胡兰、董存瑞和黄继光等英雄生长的年代
而感到惋惜的时候,党又一次指给了雷锋这样一个光辉的榜样。雷锋这个活生生的、在日常
生活中,处处表现出共产主义精神品质的光辉形象,打开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心扉,他们认识
到,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自己历史鲜红颜色”的雷锋,就是抗日和抗美援朝时期的
刘胡兰和黄继光;他们认识到,倘若平时没有像雷锋那样的思想准备,即使到了有和刘胡
兰、黄继光一样的“临危授命”的机会,在间不容发之顷,也不可能出现英雄的行为;他们
认识到,万丈高楼起于平地,伟大的英雄也必须在平凡劳动中做起。伟大出于平凡,平凡中
孕育着伟大,孩子们从雷锋的身上真正认识了这个真理。
“雷锋叔叔呵,你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面红旗,我们听毛主席的话,一定好好向你学
习。”
“雷锋叔叔呵,相信吧,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来续记你未记完的日记……”
这是千百万少年儿童的誓言,这是千万个红色接班人向共产主义大旗下聚集的脚步声!
看吧,在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余音未了的时刻,在广大少年儿童中,竟出现了
多少动人的景象呵!过去不爱用功的学生,在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鼓舞下,现在在课堂
上受到了老师的夸奖;过去抹着眼泪向妈妈讨零钱花的孩子,现在亲手钉制了节约箱;家庭
困难的同学,书包里忽然出现了崭新的本子、三角尺和铅笔,却不知道是谁给装的;孤独无
援的老大娘,院子里忽然涌进来成群结队的背着柴禾的红领巾;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见一
位老大爷蹒跚在道旁,几个少先队员一拥而去,一直将老大爷搀扶到家里;一群少先队员奔
走在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大家围起圈圈一商量,第二天道路就变得平坦明光;过去一块
手绢也要留给妈妈洗的孩子,现在不仅自己洗衣裳,而且她的名字也第一次登上了学校里的
劳动光荣榜……在这移风易俗的学习雷锋的运动中,我们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真是“日日
新,又日新”了!它使我们确信: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生长起来的幼苗,定将是一代比
一代更加茁壮美丽!
一位抚顺的小朋友说得好:“学习雷锋叔叔以后,使我懂得了生活的意义,雷锋叔叔就
是我生活的火车头,我要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人。”
有了火车头的列车,飞奔吧!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轨道上飞奔吧,尽管一路上
还不断地会有云层和雨阵,你们仍然会胜利地到达雷锋叔叔所理想的最幸福的世界的!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中国青年报》1963年6月1日。)
假如雷锋叔叔遇见这种事情自从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少年儿童中间蓬勃地展开以来,在全
国各地雨后春笋似的,萌发着可喜的移风易俗的现象。我看到一些少年儿童,把雷锋的画像
和雷锋日记里的格言警句,贴在、抄在自己崭新的笔记本或是日记本上。在他们的笔记本或
是日记本里,都写上了自己学习雷锋的诚挚的决心和具体的行动。我也听见过他们谈到的学
习雷锋的有效方法,我觉得这方法是值得向大家介绍的。
他们说,我们学习雷锋叔叔,最初是仔细地阅读他的日记和他的事迹,凡是他所做过的
好事,有益于人民的事,我们都仿效着去做。比方说:刻苦学习,不嫌弃旧衣服旧鞋袜,帮
助同学补课,背小同学过水,送老大娘回家等等。但是,也还有许多很小很小的事情,我们
每天不断地遇到,而在雷锋叔叔日记上,从来没有提过的。那么遇到自己不知道应该怎样做
的时候,我们就停下来问着自己:“假如雷锋叔叔遇见这种事情?”这时,雷锋叔叔的“专
门利人、毫不利己”的巨大光辉的形象,就会温和而严肃地站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自然而
然地知道,这件事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
比方说,问了这句话以后,我们决不因为给兔子找饲料,而去攀折路旁的树叶;在电影
院、剧院或其他公共场所,我们决不恣意地大声笑叫;在游览公园或名胜古迹的时候,我们
决不在墙上写上“×××到此一游”;在吃过一块糖或是一根冰棒的时候,决不把包纸往地
上乱丢……这些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但是我们一用雷锋叔叔的精神尺度来衡量自己,我们
就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做,而且我们还劝说别人也这样做。
这些话是很深刻,很有意思的。雷锋是我们的伟大正确的党所培养出来的、社会主义社
会新人的典范。在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正在激烈进行,国内阶级斗争还没有停止的今天,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向雷锋学习他的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才能把我们伟大的革命事
业进行到底。对少年儿童来说,他们是伟大的祖国的未来主人翁,在未来几十年或更长的时
间中,他们不能不受到国际和国内阶级斗争潮流的冲击。若是他们从小就能自觉地反复地考
验自己,锻炼自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心
理习惯,将来他们就会朝气蓬勃,心情愉快地接过前辈肩上的伟大而光荣的重担,在建设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胜利地前进。
“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在每一个行动上用“假如雷锋叔叔遇见这种事情”来考问自
己的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采取的。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天津日报》1963年6月1日。)继续种好这一块园地
——祝贺《少年文艺》创刊十周年《少年文艺》是儿童文学的一块经过垦种十年的熟
地。十年以来,它为我们新中国少年儿童供应了不少质量很高的精神食粮。在历年的《儿童
文学选》里,每一种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剧本、革命斗争故事、民间故
事等栏目中,几乎都有从《少年文艺》选出来的作品。这成就是和编辑同志和作家同志们的
努力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们谨向这块园地上的辛劳的园丁们,致以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