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冰心作品集 >

第296部分

冰心作品集-第296部分

小说: 冰心作品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爱和平的热血,漫天遍野地飞卷上来吧。在汹涌的涛声中,喷溅的浪花里,我看到了无

数的熟悉的脸,你们的眼光中充满了凛然的愤怒,也闪耀着自豪和自信……

“只要民主力量在更大的规模上迅速发展,就有可能迫使反动派退却,从而取得胜

利……这斗争的胜利将来是新的胜利的起点。”我祝日本人民以新的胜利来庆祝一九六○年

的新春!(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晚报》1959年12月5日,后收入散文集《拾穗小

札》。)我们的家庭

美国的杜勒斯之流,曾为“红色中国破坏了旧中国的家庭传统”而大洒其伤心之泪。这

使我更确切地认识到旧中国的家庭传统,是对帝国主义有利的。

我小时候在一旁听着家里老人们闲聊东家长西家短的时候,最后总听见她们叹息着说: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足见整个旧中国无论是哪一个阶层的家庭,都有着重重的阴影

的。

新中国把青年人从家长制底下解放了出来,把妇女从“三权”和“四台”下解放了出

来,同时新的社会制度使得家庭里每个成年的成员,都能够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人

都为集体工作,负担轻松,精神愉快,因此在十年之中,才会把一穷二白的中国做到了六亿

五千万人人人有饭吃,这怎样不使断定从来没有一个政府能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的艾奇

逊、杜勒斯之流大吃一惊!

我所最感到欢喜的是那本“难念的经”已经纷纷地从我们家家门内扔了出来,堆在一起

烧毁了,那数千年来被父祖公婆喃喃地念诵着的经文,像“能忍自安”、“以顺为孝”、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等等说不尽的残酷虚伪的戒律,再也不能成为人们奋步前进的

绊脚石了。代之而来的是布满门庭之内的新社会的新鲜活泼、健康和美的气氛。十年以来,

新家庭中出了多少婆媳互助,兄弟挑战,夫妇竞赛的新人新事。杜勒斯之流是闭目不看这些

报道的。他们若是看见了,更不知要吓得怎样地号啕大哭呢!

前两天,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两首绝妙的好诗,是洛阳车站助理站长季素田和他的

父亲在抢卸四十三车机煤的时候,所写下挑战和应战的诗。儿子写:今晚咱们比比

看,…………儿盼父亲来应战,

双双跃进插红旗。

父亲写:老父差点笑掉牙,…………卸后要你把表看,

尝尝老姜辣不辣。

有谁看了这两首诗不高兴得笑起来?这一对英雄好汉父子的口气,多么豪迈,又多么亲

热!儿子是尊敬地先称父亲为英雄,又盼的是“双双跃进”。父亲是暗暗地为敢对自己挑战

的好汉的儿子自豪,嘴里却说:“岂怕你这小娃娃……尝尝老姜辣不辣。”这种对帝国主义

极端不利的中国家庭的活泼健康的气氛和情感,是越来越浓厚了。

毛主席说过:“凡是敌人害怕的,我们一定要做。”敌人既然表示十分害怕我们破坏旧

的“家庭传统”,我们就加紧努力地破坏吧!不破不立,让新的家庭传统在新中国的国土

上,牢牢地建立了起来。

小札》。)再寄小读者通讯十八

亲爱的小朋友:

新年好!我想在齐步跨进一九六○年的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当中,你们是最最高兴的

吧?时间过得越快,离开你们实际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就越近了,你们不感到兴奋

么?

你们在今天都做些什么呢?是在打乒乓球么?是在看一本新书么?还是去参观了什么人

民公社或是工厂了呢?

谈到参观人民公社,我在今年的十月底,曾去参观了北京郊区黄土冈人民公社的园艺

队,(这个园艺队包括两个苗圃队和三个盆花队,这五个队一共占地一千七百多亩,有花三

百多种,五十万盆,树苗不计其数!)我好久就想去访问他们了,因为这公社的园艺队供给

了绿化、美化我们的首都的大部分的树木和花朵。当我们看到首都市郊的街道两旁,绿树葱

茏、鲜花耀眼,或是当我们把一束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献到我们的领袖、英雄、模范、先

进工作者和来自外国的贵宾手里的时候,我们总会感谢这些终年辛苦替我们培养花树的公社

园艺队员们的。

我说“终年辛苦”,因为在我下去访问之前,只知道春夏时节,花树萌芽开花,最需要

修剪灌溉,却不晓得秋冬是花农最忙的季节,当我们看到满树嫩芽,满枝香花的时候,那已

经是他们秋冬苦干的成绩展览了!

十月底在北京,年轻的人还没有穿上棉袄,我到这公社樊家村鲜花生产队的时候,他们

已在忙忙碌碌地做花洞的窗架,安玻璃,砌墙,编席子……准备着把盆里和地上的花,都挪

到花洞里去过冬。这工作真不简单呀!特别是那几天,天天都可能有“霜冻”的警报,队员

们就像抢修什么工程似的,在迷镑的朝雾中,在凝冷的月光下,加紧地工作。小伙子大姑娘

们一边欢腾地说笑,一边热烘烘地往花洞里抬大花盆,搬小花盆,还从地里起出一棵一棵的

花来,堆在小车上,推着赶着地往花洞里送……。

我在这公社里住了几天,把五个生产队都巡礼了一番,其中黄土冈茉莉花生产队给我的

印象最深,生产队副队长刘伯伯对我的谈话,最详尽也最动人,我不妨对小朋友再说一遍。

我是在一个薰房里找到刘伯伯的,他正在侍弄着几百盆的含苞欲放的茉莉。薰房里清香

四溢,热气蒸人,他身上穿的是单衣单裤,还是一身的汗,满脸的汗!茉莉本是在华南一带

的植物,没有这么高的气温培养着,在北方的初冬是开不出花来的,但是养花的人多么辛苦

呵!

刘伯伯满脸含笑地招待我们,他指点着这满坑满架绿油油的点缀着万点银星似的茉莉花

枝,眼光里洋溢着无限的热情和高兴。他告诉我们:这生产队有三百多间薰房,一万七千多

盆茉莉花,这茉莉花根,都是在广东生长的。每年春节后,用稻草包扎好从火车上运来,到

后分棵栽到盆里,先放在冷洞,慢慢地一批一批送进薰房,最先是放在火坑上,薰到开出花

来,再从坑上挪到架上玻璃棚底下的阳光下面,摘下花,然后再一批一批搬回冷洞。到夏天

自然都放在屋外。这样一年可以摘五次花——房内两次,房外三次。这些花,都送到茶叶公

司去,在那里,烘茶叶的工人们,在烘笼里铺上一层茶叶,上面再铺上一层茉莉花,这样层

层地铺起,放在微火上烘。烘好了就用筛子把茉莉花筛出去,茶叶里就有一股茉莉花的香

气,这就是我们所最爱喝的、祖国的名产:茉莉花茶。

刘伯伯说:“培养花就跟培养孩子一样,一点都不能大意呀!花朵是最娇嫩的了,太冷

了不行,太热了也不行,太干了不行,太湿了也不行,又要和暖的阳光,又要新鲜的空

气……因此我们养花的人是要日夜守在花的旁边的。我说:“您太辛苦了。”他笑着摇头

说:“不辛苦!养了多年的花了,一进薰房不用看寒暑表,光凭皮肤的感觉,就知道房里的

热度是多高,只用手指弹一弹瓦盆,就知道这盆花缺不缺水。看着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花,开

得好,摘得多,给国家创造了财富,给人民喷香的茶喝,养花的人的快乐也就说不尽了!”

从薰房出来,刘伯伯请我们在他的办公室——也就是薰房的一端——喝点开水,我们问

起他养了多少年的花,他才又感慨又兴奋地对我们说着他的过去。原来他是河北故南人,六

岁的时候,他父亲逃荒,一个挑子把他挑到黄土冈来的,他从十二三岁起,就在当地一个恶

霸地主赵泉的花厂里当花匠,一年到头劳碌辛苦,才拿到每月五角钱的工资,他说:“那时

候吃的苦,就说不完了。一九四九年,黄土冈解放了,我也解放了!

恶霸赵泉枪毙了,我分到三间瓦房,三十亩地,以后我们八户贫农就组织起合作社

来……去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我们这里因为土质适宜,就专门发展起茉莉花房来。本来嘛,

我们现在又有人,又有地,大家干惯了这一手活,现在为自己干,又是为集体干,干劲的高

就不用提啦。我们的队员,从前每人管六百盆花的,现在每人管八百盆还多。至于我们的生

活,和从前比起,真是天上地下。从前黄土冈哪有自行车?现在就多着啦。

毛主席说要人人都吃上饭,只有我们才知道这句话不简单。”

从茉莉花队出来,我一路上细细想着刘伯伯所说的话,他提到培养花就像培养孩子一

样,就使我想到党对小朋友们的培养,那份小心在意,也决不在刘伯伯之下。他说:“谁要

是说‘现在生活不好’,这简直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这句话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声音,也给

我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因此,我愿意小朋友们在出去参观工厂、公社的时候,也千万不

要放过可以使自己受到深刻教育的机会。

再对你们说一声“新年好”,祝你们不断进步。

你的朋友冰心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三日。介绍一篇好小说

马烽同志在《人民文学》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号发表的短篇小说《太阳刚刚出山》,我认

为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它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篇小说,就像一件

民间艺术品,是那样地朴素、自然、明朗、亲切。我建议初学写作的青年们,都可以找来读

读。

我是从描写新中国的家庭角度,来谈这篇小说的。小说里的第一人称的“我”,是主人

翁高书记的哥哥,这个做合作社副社长的哥哥,口口声声地亲亲热热地叫高书记为“我老

二”。他对于这个既是他的上级又是他入党的介绍人的弟弟,是怎样的疼爱啊!不但是他,

连他的爱人“我老伴”,也和他一样。“我娘死了以后,我两口一条心都扑在我老二身上”

——看这“扑”字用得多好!——他这个做长工的人,向地主借钱也要把兄弟送去念书。到

了土改以后,他一心要攒一份好家当,他想买一家贫农的五亩地,“为叫我老二能过几天好

日子”,可是为了这件事,参了军又离开部队,担任了县委书记的老二,“差点和他闹翻

了”,他气得半夜跑到爹娘坟上大哭了一场,但是老二一来对他讲“共产党员应当为众人”

的大道理,他就立刻心服口服。这次,为了他不同意别村在他的村里打井,老二批评他“自

私”,他又气得哭了一场。但是深深地了解他而又热爱他的老二,又在黑夜里陪他坐在地塄

上闲扯,又把他说服了,他“心里反倒痛快了,好像自己往高里爬了一步,看的更远了

点”。他同意了“集中打井,合流送远”的措施,一方面他从心底佩服他的老二,“怪不得

人家当县委书记,能在普通的事情上看出重要意义来。”多么简单、诚挚而扼要的一句话

呵!把人民公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党的热烈支持和积极领导,都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这篇小说里面,还有其他的人,我只提出他们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贴、互相鼓励的细腻

描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