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远大前程 >

第87部分

远大前程-第87部分

小说: 远大前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这儿可有一个教堂呢!”

我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不过我感到奇怪的是他好像有了什么灵感,想出一个奇妙的主意,说道:

“我们到教堂里面去看看。”

我们走了进去,温米克把钓鱼竿放在门廊里,旋即向四周望了一下。就这时,温米克把手伸进大衣的口袋里,掏出一件纸包的东西。

“啊呀!”他说道,“这里有两副手套呢!我们每人套上一副!”

这手套是小山羊皮制成的。这时他的那张邮筒式的嘴巴大大地张开着,由此我对他的这次行动也起了特别的怀疑。同时,我看到老人家也来了,从边门走进来,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小姐,这样我的怀疑也就证实了。

“啊呀!”温米克说道,“司琪芬小姐到了!我们的婚礼就开始了。”

这位斯斯文文的女郎穿的衣服也像往常一样,只是现在她正脱去手上的一副绿山羊皮手套,换上了一副白色的。老人家也同样准备向哈埃曼这位婚姻之神的祭坛奉献上同样的礼品。不过这位老先生简直没有办法戴上这副手套,温米克不得不来帮点忙,让老先生背倚在教堂柱子上,自己站在这根柱子的后面,用这种方法给他拉上手套,我也过来一把抱住老先生的腰,这样使得双方力量平衡起来,不至于不安全。耍了这么一个小技巧,手套总算套了上去,而且戴得很整齐,可说是达到尽善尽美。

教堂中的牧师和办事员走了出来,我们便按顺序站在终身大事的栏杆前。温米克那个样子似乎毫无事前准备,完全是偶然碰上的。在婚礼仪式开始之前,温米克从背心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自言自语地说道:“嗨!这里还有一枚戒指呢!”

我扮演的是陪新郎的角色,也就是新郎的男傧相;教堂里走出来一位身材矮小、柔弱无力的女人,是个领座员,头上戴了一顶柔软的无边帽,真像一顶娃娃帽,由她当司琪芬小姐的心腹女友。嫁姑娘的责任则移到了老人家的身上,而老人家却无意中引起了牧师的大为不满。事情是这样的,牧师问道:“是谁把这位小姐嫁给这位先生的?”而这位老先生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结婚仪式进行到哪一个项目了,站在那里对着写在墙上的十诫温厚宽容地笑着。牧师看到这里又一次问道:“是谁把这位小姐嫁给这位先生的?”可是这位老先生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只顾自己自得其乐,对牧师问话全然不顾。所以新郎用以往的那种声音对他喊道:“老爸爸,你知道吧,是谁嫁女儿?”老人家在说是谁嫁女儿之前却轻松活泼地说道:“对极了,约翰,对极了,我的孩子!”这时牧师满脸阴沉怒气,停顿了下来。这使我有些惶恐不安,今天能不能顺利完成婚礼倒是遇上麻烦了。

然而这次婚礼却顺利地结束了,我们走出教堂,温米克掀开圣水盘上的盖子,把自己的白手套放在里面,然后又随手把盖子放上。温米克夫人却指望将来,一切向前看,所以把白手套放进了口袋,换戴上那副绿色手套。温米克在走出来时又得意洋洋地扛上那根鱼竿,对我说道:“你倒说说,谁会想到这里举行的是一场婚礼?”

早餐已经定好,是在一家位于斜坡之上的令人兴致雅然的小酒店里,就在一英里多地的绿地上方。在酒店的正厅中放着一张台球桌,这是为了在严肃的结婚典礼之后轻松一下心情而准备的。温米克伸出手臂挽住温米克太太的腰部时,她再不把他的手臂推开。她坐在一张靠墙的高背椅上,就像放在匣里的大提琴一样,当琴师需要演奏的时候,就让他任意地拥抱。看到这一点可真叫我从心眼里高兴。

我们享受了一顿非常可口的早餐,无论是谁,只要对某一道菜不动刀叉,温米克便会说道:“所有的菜都是定好的,你们尽管放心大开胃口好了。”我向新郎新娘祝酒,向老人家祝酒,向城堡祝酒,在辞别时我又向新娘致意,尽量使自己显得落落大方,心情愉快。

温米克把我送到门口,我又一次和他紧紧地握手,并且祝他幸福快乐。

“谢谢你!”温米克搓着双手说道,“你可一点儿也不知道吧,她可是个养鸡能手呢。什么时候到我们家来品尝一下鸡蛋你就会知道了。”说着他又拖我回来低低说道:“皮普先生,我告诉你,这可是伍尔华斯的心情。”

“放心吧,我不会在小不列颠街提到这件事的。”我说道。

温米克对我点点头,说道:“哪一天说不定你会把这件事给捅出来,但千万不要让贾格斯先生知道。他会说我变得心慈手软了什么的。”——

()

第56章

马格韦契在监狱里病得很厉害。自从他收监待审一直到开庭审理,整个这段期间他都在生病。因为他有两根肋骨折断,有一侧的肺叶受了伤,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和痛苦,而且病情每况愈下。由于病痛使他话讲得都很低声,甚至听不清楚,所以他干脆少讲话,但是他特别喜欢听我讲话,所以我的首要任务就是给他讲,给他读,凡是我觉得他应该听的我便为他讲,为他读。

因为他的病实在太重,不宜于住在普通牢房中,所以一两天之后,他便给搬到了监狱的病房中去。这就给了我一个机会伴在他身边,否则我是不能与他相伴的。如果不是因为重病,他必得戴上手铐脚镣,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死心塌地的越狱犯,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坏话。

虽然每天我都见到他,毕竟相见的时间较短,分开的时间比较长。回想起来,当时无论他精神状态方面有什么变化,哪怕一丁点儿变化,从他的面容上都能反映出来。我真记不起来他有过哪一次变得好一些。监狱之门又把他锁上之后,他越来越瘦下去,越来越虚弱,病情越来越糟。

他的性格已变得十分温顺,对于前途也就听之任之,对一切都已疲倦了。有时候,从他的行为态度上,或者从他忽然脱口而出的一两句话中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没有规律,规律只有对自然界来说才,我会得到一种印象,好像他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果他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否他就能成为一个好人呢。不过他并没有表示出他的这种看法,也没有表示对已经铸成事实的往事有什么懊悔屈服。

偶尔有两三次我在监狱里时,有一两个派来照料他的犯人暗示说,他是个有名的挺而走险不顾一切的人。他听了别人的暗示,嘴边露出一丝微笑,并且转过眼睛以信任的神态望着我,仿佛他相信很久之前还当我是孩子时就曾经见到过他身上的这些小小特点。在其他时间里,他是那么谦恭自卑,蕴含着懊悔的心情,但我没有见到过他抱怨。

开庭日期将到时,贾格斯先生提出一个申请,要求延期审理他的案子,到下一次开庭时再审理。十分明显,因为马格韦契肯定活的时间不长了,但法庭对他的申请作了否决。审理立刻按时进行,马格韦契被带到法庭,坐在一张椅子里。法庭允许我坐在靠近被告席的地方,仅有一栅栏之隔。我握着他从栅栏中伸过来的手。

审判进行得非常简短,问题谈得又很清楚。凡能为他讲的话也已说尽,比如他已经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的勤劳致富符合法律,而且值得尊敬。不过的某个空间点,在这每个空间点上它都是静止的。把这些静,无论怎样,事实还是事实,他从流放中潜逃回国,现在正坐在法官和陪审团的面前。如果说这样还不能定罪,说他无罪,当然是不可能的。

在那个年代里法庭保留了一种惯例(我因为这次到法庭旁听,在惊心动魄的个人体验中才了解到),开庭的过程中要留下最后一天宣判死刑。这样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一口想起这件事,我脑海中便出现一幅难以忘怀的图画。否则,即使在我书写这件事时,我也很难相信那次有三十二名男女犯人被置于法官之前,听候死刑的判决。三十二人之中的第一个就是马格韦契,他坐在那里,是为了让他留下一口气再活着被处死。

整个的这一幕现在又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当时法庭的窗户上闪耀着四月的阳光,同时四月的雨点也打在上面。我站在被告席旁边,仅一栅栏之隔,我从一个角上抓住他从栅栏中伸过来的手。站在栅栏里的是三十二位男女犯人,他们当中有的藐视法庭,有的全身恐惧,有的低低啜泣,有的号啕大哭,有的捂住面孔,还有的阴郁地茫然四顾。在女犯人中发出了尖叫声,法庭上要她们肃静,她们便静下来,一点声息都没有。法官们身上挂着表链,佩戴着花束,法庭里其他的小官们、法警们、庭丁们,以及来旁听案件审理的所有的人,就像拥挤戏院里的观众一样,都在盯着对峙中的大法官和三十二位犯人,面部严肃。接着大法官开始对犯人演说。他说站在他面前的这批可怜的犯人中,其中有一个人特别值得在这里提及,因为他从孩提开始就行为不轨,触犯法律,屡次被捕人监进行惩罚,而又屡次不改,终于被判长期监禁。可是他仍旧旧性不改,胆大妄为,进行施暴手段,越狱而逃,因此改判终身流放。这一位不幸的人离开犯案之地,在流放期间曾一度对自己所犯错误有所认识,生活安分守己,待人忠实可靠,但是在至关重要的时刻,他又耽于情感,旧病复发,重蹈昔日对社会危害之路,离开他重新做人终身忏悔的地方,擅自潜回祖国。须知他终身流放后是不能回国的,祖国不是他的法律保护地,他一回祖国便受到指控。在一个阶段内他逃避了官府的追查,最后在企图逃亡国外的途中事发。他抗拒官府行使逮捕令,又使对他了如指掌的告发人在协助追捕时死去,这究竟是因为他设计谋害,还是在粗鲁忙碌中误杀,只有他本人知道得最为清楚。根据法律,凡终身流放而私自返国者处以死刑,而此人所犯符合此条,必罪上加罪,处死无疑。

法庭的几扇大玻璃窗上虽然布满了雨点,而阳光却透过滴满雨点的窗户照射了进来。有一大片阳光正照射在三十二名犯人和大法官之间的空地上,由阳光把双方连在了一起,这样也许会提醒观众席中的某些人,使他们想到这双方都将受到新的审判一阶段即逻辑阶段中的最后、最高的观念。在黑格尔著作中,,那是绝对平等的、全知全能的、绝不会有错的,最伟大的法官(上帝)将对他们进行审判。大法官提到的这位犯人这时站了起来,一张带有清楚斑痕的面孔映照在一片明亮的阳光之中,他说:“在天之主早就对我判了死刑,法官老爷,我现在恭领你的判决。”说毕又坐了下去。此时法庭要大家肃静,大法官又开始对其余的犯人讲演。再接下去,对犯人进行正式的宣判。宣判结束,有的犯人被扶着走了出去;有的虽面孔憔悴,却装出一副勇敢的神气,毫不在乎地大步而出;也有几个对旁听席点点头;还有两三个相互握手以示告别;还有的走出去时,在地上拾起几片散落的香草叶放进嘴里嚼了起来。而他是最后一位出去的,因为他必须有人把他从椅子中扶起来,步子慢慢吞吞。等全部犯人走了出去后,他握着我的手。这时旁听席上的听众也站了起来(整理一下他们的衣帽,就好像在教堂做完礼拜或在其他什么场合的情况一样),对这个或那个罪人指指划划。我看多半是指着他和我。

我诚心地希望并暗地祈求,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