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春正月乙卯朔,全忠以四镇之师七万,会河北诸军,屯于深州乐城。戊
午,敕右拾遗柳瑗贬洺州鸡泽尉,璨疏属也。乙丑,全忠自汴河赴魏州。丙寅,
制:“定乱安国功臣、镇海镇东军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等使、淮南东面行
营招讨营田安抚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侍中、兼中书令、杭
越两州刺史、上柱国、吴王、食邑九千户、实封五百户钱镠,总临两镇,制抚三
吴。道途阻艰,未行册命,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己巳夜,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杀
其衙内亲军八千人。戊午,全忠自内黄入魏州。是月,魏博衙外兵五万自历亭还,
分据绍威贝、博等州,汴军攻围之。壬申,敕:“相国总百揆魏王顷辞册命,宜
令所司再行册礼。”辛巳,国子监奉:“奉去年十一月五日敕文,应国学每年与
诸道等一例解送两人,今监生郭应图等六十人连状论诉。”敕旨:“取士之科,
明经极重,每年人数,已有旧规,去夏条疏,盖防渝滥。今国子监、河南府俱有
论奏,所试明经,宜令准常年例解送礼部,放人多少,酌量施行。但不徇嘱求,
无致侥幸。付所司。”二月甲申朔,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宜许于本镇置三代私庙。
癸卯。敕今年礼部所放进士,据依去年人数外,更放两人。
三月甲寅朔。甲戌,敕:“河中、昭义管内,俱有慈州,地里相去不远,称
谓时闻错误,其昭义管内慈州宜改为惠州。”壬戌,全忠奏河中判官刘崇子匡图,
今年进士登第,遽列高科,恐涉群议,请礼部落下。戊寅,制元帅梁王可兼领诸
道盐铁转运等使,判度支户部事,充三司都制置使。辛巳,敕贬西都留守判官、
左谏议大夫郑賨崖州司户,寻赐死。四月甲申朔,日有蚀之,在胃十二度。戊申,
魏博罗绍威奏:“臣当管博州聊城县、武阳莘县武水博平高堂等五县,皆于黄河
东岸,其乡村百姓渡河输税不便,与天平军管界接连,请割属郓。”从之。
五月癸酉朔,追赠故荆南节度使成汭、鄂岳节度使杜洪官爵,仍于本州立祠
庙,从全忠奏也。丙申,敕:“天祐二年九月二十日于金州置戎昭军,割均、房
二州为属郡。比因冯行袭叶赞元勋,克宣丕绩,用奖济师之效,遂行割地之权。
今命帅得人,畴庸有秩,其戎昭军额宜停,其均、房二州却还山南东道收管。”
六月癸未朔,甲申,敕:“襄州近因赵匡凝作帅,请别立忠义军额,既非往制,
固是从权。忠义军额宜停废,依旧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己亥,权右唐州事卫审
符奏,州郭凋残,又不居要路,请移理所于泌阳县,从之。制以京兆尹、佑国军
节度使韩建为青州节度使,代王重师;以重师代建为京兆尹。壬寅,敕:“文武
百僚每月一度入阁于贞观殿。贞观大殿,朝廷正衙,遇正至之辰,受群臣朝贺。
比来视朔,未正规仪,今后于崇勋殿入阁。付所司。”左拾遗、充史馆修撰裴
瑑以堂叔母危疾在济源,无兄弟侍疾,乞假宁省,从之。七月壬子朔。己未,
全忠始自魏州归大梁,魏博六州平定。检校工部尚书、守宗正卿、嗣邠王震停见
任,落下袭封,以请告于外也。辛未,皇妹永明公主薨,罢朝三日。
八月甲辰,全忠复自汴州北渡河,攻沧州。乙未,魏博奏割贝州永济、广宗,
相州临河、内黄、洹水、斥丘等六县隶魏州,从之。
九月辛亥朔。丁卯,全忠在军至沧州,军于长芦。是月积阴霖雨不止,差官
宗禜都门。十月乙未,两浙钱镠请于本镇立三代私庙,从之。
十一月庚戌朔。丙子,废牛羊司。御厨肉河南府供进,所有进到牛羊,便付
河南府收管。十二月己卯朔,淮南伪署宣歙观察使、检校司徒王茂章可金紫光禄
大夫、检校太保,从钱镠奏也。茂章背杨渥,以宣州降钱镠故也。己丑,全忠奏
文武两班一、五、九朝日,元帅府排比廊飧。敕曰:“百官入朝,两廊赐食,迁
都之后,有司官阙供。元帅梁王欲整大纲,复行故事,俾其班列,益认优隆,宜
赐诏奖饰。”甲辰,河阳节度副使孙乘贬崖州司户,寻赐自尽。闰十二月己酉朔,
福建百姓僧道诣阙,请为节度使王审知立德政碑,从之。乙丑,华州镇国节度观
察处置等使额及兴德府名,并宜停废,复为华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仍隶同州
为支郡,所管华、商两州诸县,先升次赤,次畿并罢,宜依旧名。西都佑国军作
镇已来,未有属郡,其金州、商州宜隶为属郡。京兆府奉先县本属冯翊,栎阳连
接下邽,奉先县宜却隶同州,栎阳宜隶华州。丙寅,夺西川节度使王建在身官爵。
戊辰,李克用与幽州之众同攻潞州,全忠守将丁会以泽、潞降太原,克用以其子
嗣昭为留后。甲戌,全忠烧长芦营旋军,闻潞州陷故也。乙亥,贬兴唐府少尹孙
秘长流爱州,寻赐死,孙乘弟也。
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壬寅,全忠自长芦至大梁,天子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赍诏
慰劳。全忠自弑昭宗之后,岐、蜀、太原,连兵牵制,关西日削。幸罗绍威杀牙
军,全获魏博六州。将行篡代,欲威临河朔,乃再兴师临幽、沧,冀仁恭父子乞
盟,则与之相结,以固王镕、绍威之心。而自秋迄冬,攻沧州无功,及闻丁会失
守,烧营遽还。路由魏州,罗绍威知失势,恐兵袭己,深赞篡夺之谋,他日如王
受禅,必罄六州军赋以助大礼,全忠深感之。至大梁,会薛贻矩来,乃以臣礼见
全忠。贻矩承间密陈禅代之谋,全忠心德之。贻矩还奏曰:“元帅有受代意,陛
下深体时事,去兹重负。”帝曰:“此吾素怀也。”乃降诏元帅以二月行传禅之
礼,全忠伪辞。
二月壬子,诏文武百官以今月七日齐赴元帅府。癸丑,宰相百官辞,全忠以
未断表为词。
三月戊寅朔,全忠令大将李思安率兵三万,合魏博之众,攻掠幽州。思安顿
兵临其郛,会仁恭子守光率兵赴援,思安乃还。庚寅,诏薛贻矩再使大梁,达传
位之旨。甲辰,诏曰:
敕宰臣文武百辟,藩岳庶尹,明听朕言。夫大宝之尊,神器之重,傥非德充
宇宙,功济黔黎,著重华纳麓之功,彰文命导川之绩,允熙帝载,克代天工,则
何以统御万邦,照临八极。元帅梁王,龙颜瑞质,玉理奇文,以英谋睿武定寰瀛,
以厚泽深仁抚华夏。神功至德,绝后光前,缇油罕纪其鸿勋,讴诵显归于至化。
二十年之功业,亿兆众之推崇,迩无异言,远无异望。朕惟王圣德,光被八纮,
宜顺玄穹,膺兹宝命。况天文符瑞,杂沓宣明,虞夏昌期,显于图箓。万机不可
以久旷,天命不可以久违,神祇叶心,归于有德。朕敬以天下,传禅圣君,退居
旧藩,以备三恪。今敕宰臣张文蔚、杨涉等率文武百僚,备法驾奉迎梁朝,勉厉
肃恭,尊戴明主。冲人释兹重负,永为虞宾,获奉新朝,庆泰兼极。中外列辟,
宜体朕怀。
乙酉,乃以中书侍郎、平章事张文蔚充册使,礼部尚书苏循为副。中书侍郎、
平章事杨涉押传国宝使,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张策为副。御史大夫薛贻矩为押金
宝使,左丞赵光逢为副。甲午,文蔚押文武百僚赴大梁。甲子,行事。册曰:
皇帝若曰:咨尔天下兵马元帅、相国总百揆梁王,朕每观上古之书,以尧舜
为始者,盖以禅让之典垂于无穷。故封泰山,禅梁父,略可道者七十二君,则知
天下至公,非一姓独有。自古明王圣帝,焦思劳神,惴若纳隍,坐以待旦,莫不
居之则兢畏,去之则逸安。且轩辕非不明,放勋非不圣,尚欲游于姑射,休彼大
庭。矧乎历数寻终,期运久谢,属于孤藐,统御万方者哉!况自懿祖之后,嬖幸
乱朝,祸起有阶,政渐无象。天纲幅裂,海水横流,四纪于兹,群生无庇。洎乎
丧乱,谁其底绥。洎于小子,粤以幼年,继兹衰绪。岂兹冲昧,能守洪基?惟王
明圣在躬,体于上哲。奋扬神武,戡定区夏,大功二十,光著册书。北越阴山,
南逾瘴海,东至碣石,西暨流沙,怀生之伦,罔不悦附。矧予寡昧,危而获存。
今则上察天文,下观人愿,是土德终极之际,乃金行兆应之辰。况十载之间,彗
星三见,布新除旧,厥有明征,讴歌所归,属在睿德。今遣持节、银青光禄大夫、
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文蔚等,奉皇帝宝绶,敬逊于位。于戏!天之
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王其祗显大礼,享兹万国,以肃膺天命。
全忠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处前刺史氏叔琮之第。时太原、幽州、
凤翔、西川犹称天祐正朔。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帝为全忠所害,时年十七,
仍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中兴之初,方备礼改卜,遇国丧而
止。明宗时就故陵置园邑,有司请谥曰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中书覆
奏少帝行事,不合称宗,存谥而已。知礼者亦以宣、景之谥非宜,今只取本谥,
载之于纪。
史臣曰:悲哉!土运之将亡也,五常殆尽,百怪斯呈,宇县瓜分,皇图瓦解。
昭宗皇帝英猷奋发,志愤陵夷,旁求奇杰之才,欲拯沦胥之运。而世途多僻,忠
义俱亡,极爵位以待贤豪,罄珍奇而托心腹。殷勤国士之遇,罕有托孤之贤,豢
丰而犬豕转狞,肉饱而虎狼逾暴。五侯九伯,无非问鼎之徒;四岳十连,皆畜无
君之迹。虽萧屏之臣扼腕,岩廊之辅痛心,空衔毁室之悲,宁救丧邦之祸?及扶
风西幸,洛邑东迁,如寄珠于盗跖之门,蓄水于尾闾之上,往而不返,夫何言哉!
至若川竭山崩,古今同叹;虎争龙战,兴替无常。纵胠箧之不仁,亦攫金之有
道。曹操请刑于椒壶,盖迫阴谋;马昭拒命于凌云,窘于见讨。诚知丑迹,得以
为词,而全忠所行,止于残忍。况自岐迁洛,天子块然,六军尽斥于秦人,四面
皆环于汴卒。冕旒如寄,纤芥为疑,迎銮未及于崇朝,剚刃已闻于涂地。立嗣
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门与禁旅皆歼,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钟掩耳,
嫁祸于人。何九六之数穷,偶天人之道尽,目击斯乱,言之伤心。哀帝之时,政
由凶族。虽揖让之令,有类于山阳;而凌逼之权,过逾于侯景。人道浸薄,阴骘
难征,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
赞曰:勋华受命,揖让告终。逆取顺守,仁道已穷。暴则短祚,义则延洪。
虞宾之祸,非止一宗。
卷二十一 志第一
◎礼仪一
《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欲无限极,祸
乱生焉。圣人惧其邪放,于是作乐以和其性,制礼以检其情,俾俯仰有容,周旋
中矩。故肆觐之礼立,则朝廷尊;郊庙之礼立,则人情肃;冠婚之礼立,则长幼
序;丧祭之礼立,则孝慈著;搜狩之礼立,则军旅振;享宴之礼立,则君臣笃。
是知礼者,品汇之璿衡,人伦之绳墨,失之者辱,得之者荣,造物已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