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等物。二年,讨王廷凑,命光颜兼深州行营诸军节度使。光颜既受命而行,悬
军讨贼,艰于馈运。朝廷又以沧、景、德、棣等州俾之兼管,以其邻贼之郡,可
便飞挽。光颜以朝廷制置乖方,贼帅连结,未可朝夕平定,事若差跌,即前功悉
弃,乃恳辞兼镇。寻以疾作,表祈归镇。朝廷果讨贼无功而赦廷凑。四年,敬宗
即位,正拜司徒。
汴州李絺逐其帅叛,诏光颜率陈许之师讨之。营于尉氏,俄而诛絺。迁太原
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进阶开府仪同三司,仍于正衙受册司徒兼侍中。二
年九月卒,年六十六,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忠。
乌重胤,潞州牙将也。元和中,王承宗叛,王师加讨。潞帅卢从史虽出军,
而密与贼通。时神策行营吐突承璀与从史军相近,承璀与重胤谋,缚从史于帐下。
是日,重胤戒严,潞军无敢动者。宪宗赏其功,授潞府左司马,迁怀州刺史,兼
充河阳三城节度使。会讨淮、蔡,用重胤压境,仍割汝州隶河阳。自王师讨淮西
三年,重胤与李光颜掎角相应,大小百余战,以至元济诛。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转司空。蔡将有李端者,过溵河降重胤。其妻为贼束缚于树,脔食至死,将绝,
犹呼其夫曰:“善事乌仆射。”其得人心如此。
元和十三年,代郑权为横海军节度使。既至镇,上言曰:“臣以河朔能拒朝
命者,其大略可见。盖刺史失其职,反使镇将领兵事。若刺史各得职分,又有镇
兵,则节将虽有禄山、思明之奸,岂能据一州为叛哉?所以河朔六十年能拒朝命
者,只以夺刺史、县令之职,自作威福故也。臣所管德、棣、景三州,已举公牒,
各还刺史职事讫,应在州兵,并令刺史收管。又景州本是弓高县,请却废为县,
归化县本是草市,请废县依旧属德州。”诏并从之。由是法制修立,各归名分。
及屯军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贼方凭凌,未可轻进,观望累月。穆宗
急于诛叛,遂以杜叔良代之,以重胤检校司徒,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召至京师,复以本官为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等使。李同捷据沧州,请袭
父位,朝廷不从。议者虑狡童拒命,欲以重臣代。乃移镇兖海,加太子太师、平
章事,俾兼领沧景节度,仍旧割齐州隶之,盖望不劳师而底定。制出旬日,重胤
卒,赠太尉。
重胤出自行间,及为长帅,赤心奉上。能与下同甘苦,所至立功,未尝矜伐。
而善待宾寮,礼分同至,当时名士,咸愿依之。身殁之日,军士二十余人,皆割
股肉以为祭酹,虽古之名将,无以加焉。
子汉弘嗣,起复授左领军卫将军。汉弘上表乞终服纪,文宗嘉诏从之。服阕,
方授官。
王沛,许州人。年十八,有勇决。许州节度使上官涚奇其才,以女妻之,
署为牙门将。及涚卒,子婿田偁迫胁涚子,欲邀袭位,惧监军使不顺其事,
将结谋伏兵以图之。沛窃知其谋,密告监军,因尽擒其党于伏匿之所。监军范日
用以其事闻,德宗乃以陈许行军司马刘昌裔总统其军,赐沛手诏,令护涚之子
赴上都。既至,召见,德宗谓之曰:“据卿忠义,宠宜加等。但昌裔所奏,只请
加监察御史,朕意殊为不足。卿速归,便宣付昌裔,更令奏来。”遂驿骑而还。
未至许州,拜开府仪同三司、兼御史中丞,依前本职。
吴元济反,李光颜受命攻讨,奇沛节概,署行营兵马使,别统劲兵屯于近郊。
及军合,连破蔡寇。频诏进军,诸将观望,无敢先渡溵河。沛率兵五千,夜渡
溵河合流口,径扼贼喉而成城。自是,河阳、宣武、太原、魏博等军继渡,掎
角进攻郾城。沛先结垒与贼对,贼将邓怀金率众面缚而降。蔡贼平。沛随李光颜
入朝,光颜具陈沛功,加御史大夫。
既还镇,光颜受诏讨郓寇。及李师道诛,诏分许州兵戍于邠,以沛为都将,
救盐州,击退吐蕃。以功加宁州刺史,迁陈州。李絺反,诏沛兼忠武节度副使,
率师讨絺。絺平,加检校右散骑常侍,迁兖海沂密节度、观察等使。此邦新造,
人情犷骜,沛明申法令,选蒐军政,期年大理。明年,改检校工部尚书,充忠武
军节度、陈许蔡观察等使。卒于镇,赠右仆射。子逢。
逢,少沉勇,从父征伐有功,为忠武都知兵马使。太和中,入宿卫,历诸卫
将军。从石雄、刘沔破回纥于天德。性果决,用法严。其时有二千人不上阵,官
赐赏给,逢皆不与。或非之,逢曰:“健儿向前冒白刃,若无功而赏,其如冒刃
者何?”王宰攻刘稹,逢领陈许七千人屯翼城,代田令昭。贼平,检校左散骑常
侍。累迁至忠武军节度、陈许观察等使。
李珙,山东甲姓,代修婚姻。至珙,不好读书,唯以弓马为务。长六尺余,
气貌魁岸。尝诣泽潞谒李抱真,异之,将选为衙门将,旋以酒酣使气,复欲弃之。
都将王虔休谓抱真曰:“李珙,奇士也,若不能用,不如杀之,无为他人所得。”
抱真死,虔休为帅,乃依虔休,累为昭义大将。吐突承璀之擒卢从史,乌重
胤实预其谋,珙初不知,将救从史。闻重胤受朝旨,乃观望不进,重胤以此德之。
后领河阳,乃置于麾下。然朝廷以与从史厚善,竟出为北边一校。
元和十年,征淮西,重胤恳表为诸道行营都虞候,诏特从之,俄以母忧去职。
服阕,除右武卫上将军。长庆四年八月卒,年六十四,废朝一日。
李祐,本蔡州牙将。事吴元济,骁勇善战。自王师讨淮西,祐为行营将,每
抗官军,皆惮之。元和十二年,为李愬所擒。愬知祐有胆略,释其死,厚遇之。
推诚定分,与同寝食,往往帐中密语,达曙不寐。人有耳属于外者,但屡闻祐感
泣声。而军中以前时为祐杀伤者多,营垒诸卒会议,皆恨不杀祐。愬以众情归怨,
虑不能全,因送祐于京师,乃上表救之。宪宗特恕,遂遣祐赐愬。愬大喜,即以
三千精兵付之。祐听言,无有所疑,竟以祐破蔡,擒元济。以功授神武将军,迁
金吾将军、检校左散骑常侍、夏州刺史、御史大夫、夏绥银宥节度使。
宝历初,入为右金吾大将军。寻以吐蕃入寇,出为泾州刺史、泾原节度使。
太和初,讨李同捷,迁检校户部尚书、沧州刺史、沧德景节度使。太和三年五月
卒。
董重质,本淮西牙将,吴少诚之子婿也。性勇悍,识军机,善用兵。及元济
拒命,重质又为谋主,领大军当王师,连岁不拔,皆重质之谋也。元和十二年,
宰相裴度督兵淮西,至郾城,元济乃悉发左右及守城之卒,委重质而拒度。时李
愬乘虚入蔡。既擒元济,重质之家在蔡,愬乃安恤之,仍使其子持书礼以召重质。
重质见其子,知城已陷,及元济囚窘之状,乃慨然以单骑归愬,白衣叩伏。愬揖
登阶,以宾礼与之食。宪宗欲杀之,愬奏许以不死而来降,请免之,且乞于本军
驱使。于是,贬春州司户参军。
明年,转太子少詹事,委武宁军收管驱使,仍加金紫。十五年,征入,授左
神武军将军,知军事,兼御史中丞。仍赐金帛,与有功者等。寻授盐州刺史,又
迁左右神策及诸道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和四年,又转夏绥
银宥节度使。五年,就加检校工部尚书。重质训兵立法,羌戎畏服。八年八月卒,
赠尚书右仆射。
杨元卿,祖子华,德州安陵县丞。父寓,申州钟山县令。元卿少孤,慷慨有
才略。及冠,尚漂荡江岭之表,纵游放言,人谓之狂生。时吴少诚专蔡州,朝廷
姑息之。元卿白衣谒见,署以剧县,旋辟为从事,奏授试大理评事。亦事少阳,
后奏转监察里行。因上奏,宰相李吉甫深加慰纳,自是一岁或再随奏至京师。元
卿每与少阳言,谕以大义。乃为凶党所构,赖节度判官苏肇保持,故免。元卿潜
奉朝廷,内耗少阳之事。
及少阳死,其子元济继立。元卿说曰:“先尚书性吝,诸将皆饥寒。今须布
惠以自固也。府中有无,元卿熟知之,曷若散聘诸道,卑辞厚礼,以丈人行呼群
帅,庶几一助,而诸将大获矣。元卿愿将留后表上闻,朝廷安得不从哉?”元济
许之。元卿即日离蔡,以贼势盈虚条奏,潜请诏诸道拘留使者。及元济觉,元卿
妻陈氏并四男并为元济所杀,同圬一射垛。苏肇以保持元卿,亦同日被害。诏授
元卿岳王府司马,寻迁太子仆射。
元和十三年,授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未行,改授光禄少卿。初,朝廷比
令元卿与李愬会议,于唐州东境选要便处,权置行蔡州。如百姓官健有归顺者,
便准敕优恤,必令全活。既而召见,元卿遽奏请借度支钱,及言事颇多不合旨。
宰相裴度亦以诸将讨贼三年,功成在旦暮,如更分土地与元卿,即恐相侵生事,
故罢前命而改授焉。是岁,既平淮西,元卿奏曰:“淮西甚有宝货及犀带,臣知
之,往取必得。”上曰:“朕本讨贼,为人除害,今贼平人安,则我求之得矣。
宝货犀带,非所求也,勿复此言。”是月,诏授左金吾卫将军。未几,改汾州刺
史,复征为左金吾卫将军。
长庆初,易置镇、魏守臣。元卿诣宰相深陈利害,并具表其事。后穆宗感悟,
赐白玉带,旋授检校左散骑常侍、泾州刺史、泾原渭节度观察等使,兼充四镇北
庭行军。元卿乃奏置屯田五千顷,每屯筑墙高数仞,键闭牢密,卒然寇至,尽可
保守。加检校工部尚书。营田成,复加使号。居六年,泾人论奏,为立德政碑,
移授怀州刺史,充河阳三城节度观察等使。太和五年,就加检校司空,进阶光禄
大夫,以其营田纳粟二十万石,以裨经费故也。是岁,改授汴宋亳观察等使。凡
所废置,皆有弘益,诏并从之。年七十,寝疾,归洛阳,诏授太子太保。是岁八
月卒,废朝三日,赠司徒。元卿始以毁家效顺,累授方镇。然性险巧,所至好聚
敛,善结交,泾人得情,亦由此也。
子延宗,开成中为磁州刺史,坐谋逐河阳节度使以自立,为其党所告,台司
推鞫得实,诛之。
刘悟,正臣之孙也。正臣本名客奴。天宝末,禄山叛,平卢军节度使柳知晦
受贼伪署。客奴时职居牙门,袭杀知晦,驰章以闻。授平卢军节度使,赐名正臣。
悟少有勇力。叔逸准为汴帅,积缗钱数百万于洛中;悟辄破扃鐍,悉盗用之。
既而惧,亡归李师古。始亦未甚知,后因击球驰突,冲师古马仆,师古怒,将斩
之。悟猛以气语押触师古,师古奇而免之。因令管壮士,将后军,累署衙门右职,
奏授淄青节度都知兵马使、兼监察御史。
元和末,宪宗既平淮西,下诏诛师道。遣悟将兵拒魏博军,而数促悟战。悟
未及进,驰使召之。悟度使来必杀己,乃伪疾不出,令都虞候往迎之。使者亦果
以诚告其人,云“奉命杀悟以代悟”。都虞候即时先还,悟劾之得其实,乃召诸
将与谋曰:“魏博田弘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