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
公孙武达者,雍州栎阳人也。少有膂力,称为豪侠。在隋为骁果。武德初,
至长春宫请谒太宗,从讨刘武周,力战,功居最。又从平王世充、窦建德,累迁
秦王府右三军骠骑,封清水县公。贞观初,检校右监门将军,寻除肃州刺史。岁
余,突厥数千骑、辎重万余入侵肃州,欲南入吐谷浑。武达领二千人与其精锐相
遇,力战,虏稍却,急攻之,遂大溃,挤之于张掖河。又命军士于上流以栰渡
兵,击其余众,贼半济,两岸夹攻之,斩溺略尽。玺书慰勉之,拜左监门将军。
后又受诏击盐州叛突厥,武达引兵趋灵州,追及之。贼方渡河,见武达至,据河
南岸。武达引兵击之,斩其渠帅可逻拔扈,余党几尽。进封东莱郡公。永徽中,
累授右武卫大将军。及卒,高宗废朝举哀,赠荆州都督,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谥曰壮。
庞卿惲者,并州太原人。从太宗讨隐太子有功,累拜右骁卫将军,封邾国公。
寻卒,追封濮国公。
子同善,官至右金吾大将军。同善子承宗,开元初,为太子宾客。
张长逊,雍州栎阳人也。隋代为里长,平陈有功,累至五原郡通守。及天下
乱,遂附于突厥,号长逊为割利特勒。及义旗建,长逊以郡降,授五原太守,寻
除丰州总管。是时梁师都、薛举请兵于突厥,欲令渡河。长逊知之,伪为诏书与
莫贺咄设,示知其谋。突厥乃拒师都等使,高祖嘉之。武德元年,敕右武候骠骑
将军高静致币于始毕可汗,路经丰州,会可汗死,敕于所到处纳库。突厥闻而大
怒,欲南渡。长逊乃遣高静出塞,申国家赙赠之礼,突厥乃引还。及征薛举,长
逊不待命而至,以功授丰州总管,进封巴国公,赐以锦袍金甲。是时言事者以长
逊久居丰州,与突厥连结;长逊惧,请入朝,拜右武候将军,徙封息国公,赐以
宫人、彩物千余段。会有疾,车驾亲幸其第。及窦轨率巴蜀兵击王世充,以长逊
检校益州行台左仆射,历遂、夔二州总管,所在皆有惠政。贞观十一年卒。
李安远者,夏州朔方人也。隋云州刺史彻子也。家富于财,少从博徒不逞,
晚始折节读书,敬慕士友。袭父爵城阳公。与王珪友善。大业初,珪坐叔颇当配
流,安远为之营护,免。后为正平令。及义兵攻绛郡,安远与通守陈叔达婴城自
守。城陷,高祖与安远有旧,驰至其宅抚慰之,引与同食。拜右翊卫统军,封正
平县公。武德元年,授右武卫大将军。从太宗征伐,特蒙恩泽,累战功,改封广
德郡公。又使于吐谷浑,与敦和好,于是吐谷浑主伏允请与中国互市,安远之功
也。后隐太子建成潜引以为党援,安远固拒之,由是太宗益加亲信。贞观初,历
潞州都督、怀州刺史。历任颇有声绩,然伤于严急,时论少之。七年卒,追赠凉
州都督,谥曰密。十三年,追封为遂安郡公。
史臣曰:裴寂历任仕隋,官至为宫监,总子女玉帛之务,据仓廪兵甲之饶,
喜博戏之利苟多,启举义之谋为首。谒岳神以徼福,始彰不逞之心;留贵妃以经
宿,终昧为臣之道。居第一之位,乏在三之规。恃高祖之旧恩,致文静之极法。
终归四罪,尚保再生,幸也。文静奋纵横之略,立缔构之功,罔思宠辱之机,过
为轻躁之行,未及封而祸也,惜哉!凡关佐命,爰第实封,小大不遗,贤愚自劝,
太宗之行赏也,明矣!
赞曰:风云初合,共竭智力。势利既分,遽变仇敌。
卷五十八 列传第八
○唐俭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峤刘政会柴绍(平阳公主马三宝附)
武士䴙(长兄士棱次兄士逸)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北齐尚书左仆射邕之孙也。父鉴,隋戎州刺史。
俭落拓不拘规检,然事亲颇以孝闻。初,鉴与高祖有旧,同领禁卫。高祖在太原
留守,俭与太宗周密,俭从容说太宗以隋室昏乱,天下可图。太宗白高祖,乃召
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
若开府库,南啸豪杰,北招戎狄,东收燕、赵,长驱济河,据有秦、雍,海内之
权,指麾可取。愿弘达节,以顺群望,则汤、武之业不远。”高祖曰:“汤、武
之事,非所庶几。今天下已乱,言私则图存,语公则拯溺。卿宜自爱,吾将思之。”
及开大将军府,授俭记室参军。太宗为渭北道行军元帅,以俭为司马。平京城,
加光禄大夫、相国府记室,封晋昌郡公。武德元年,除内史舍人,寻迁中书侍郎,
特加授散骑常侍。
王行本守蒲州城不降,敕工部尚书独孤怀恩率兵屯于其东,以经略之。寻又
夏县人吕崇茂以城叛,降于刘武周,高祖遣永安王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
州总管于筠等率兵讨之。时俭使至军所,属武周遣兵援崇茂,俭与孝基、筠等并
为所获。初,怀恩屯兵蒲州,与其属元君实谋反,时君实亦陷于贼中,与俭同被
拘执,乃谓俭曰:“古人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独孤尚书近者欲举兵
图事,迟疑之间,遂至今日,岂不由不断耶?”俄而怀恩脱身得还,仍令依前屯
守,君实又谓俭曰:“独孤尚书今遂拔难得还,复在蒲州屯守,可谓王者不死。”
俭闻之,惧怀恩为逆,乃密令亲信刘世让以怀恩之谋奏闻。适遇王行本以蒲州归
降,高祖将入其城,浮舟至中流,世让谒见,高祖读奏,大惊曰:“岂非天命也!”
回舟而归,分捕反者按验之,怀恩自缢,余党伏诛。俄而太宗击破武周部将宋金
刚,追至太原,武周惧而北走,俭乃封其府库,收兵甲,以待太宗。高祖嘉俭身
没虏庭,心存朝阙,复旧官,仍为并州道安抚大使,以便宜从事,并赐独狐怀恩
田宅赀财等。使还,拜礼部尚书,授天策府长史,兼检校黄门侍郎,封莒国公,
与功臣等元勋恕一死,仍除遂州都督,食绵州实封六百户,图形凌烟阁。
贞观初,使于突厥,说诱之,因以隋萧后及杨正道以归。太宗谓俭曰:“卿
观颉利可图否?”对曰:“衔国威恩,亦可望获。”遂令俭驰传至虏庭,示之威
信。颉利部落欢然定归款之计,因而兵众弛懈。李靖率轻骑掩袭破之,颉利北走,
俭脱身而还。岁余,授民部尚书。后从幸洛阳苑射猛兽,群豕突出林中,太宗引
弓四发,殪四豕,有雄彘突及马镫,俭投马搏之,太宗拔剑断豕,顾笑曰:“天
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
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纳之,因为罢猎。寻加光禄
大夫,又特令其子善识尚豫章公主。俭在官每盛修肴馔,与亲宾纵酒为乐,未尝
以职务留意。又尝托盐州刺史张臣合收其私羊,为御史所劾,以旧恩免罪,贬授
光禄大夫。永徽初,致仕于家,加特进。显庆元年卒,年七十八。高宗为之举哀,
罢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赙布帛一千段、粟一千石,赐东园秘器,
陪葬昭陵,谥曰襄,官为立碑。
俭少子观,最知名,官至河西令,有文集三卷。俭孙从心,神龙中,以子晙
娶太平公主女,官至殿中监。晙,先天中为太常少卿,坐与太平连谋,伏诛。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祖澄,周秦州刺史。父恺,隋开府。顺
德仕隋右勋卫,避辽东之役,逃匿于太原,深为高祖、太宗所亲委。时群盗并起,
郡县各募兵为备。太宗外以讨贼为名,因令顺德与刘弘基等召募,旬月之间,众
至万余人,结营于郭下,遂诛王威、高君雅等。义兵起,拜统军。从平霍邑,破
临汾,下绛郡,俱有战功。寻与刘文静击屈突通于潼关,每战摧锋。及通将奔洛
阳,顺德追及于桃林,执通归京师,仍略定陕县。高祖即位,拜左骁卫大将军,
封薛国公。武德九年,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太宗践祚,真食千二百
户,特赐以宫女,每宿内省。
后,顺德监奴,受人馈绢事发,太宗谓近臣曰:“顺德地居外戚,功即元勋,
位高爵厚,足称富贵。若能勤览古今,以自鉴诫,弘益我国家者,朕当与之同有
府库耳。何乃不遵名节,而贪冒发闻乎!”然惜其功,不忍加罪,遂于殿庭赐绢
数十匹,以愧其心。大理少卿胡演进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恕,奈何又赐
之绢?”太宗曰:“人生性灵,得绢甚于刑戮;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寻坐与李孝常交通除名。岁余,太宗阅功臣图,见顺德之像,闵然怜之,遣宇文
士及视其所为,见顺德颓然而醉,论者以为达命。召拜泽州刺史,复其爵邑。顺
德素多放纵,不遵法度,及此折节为政,号为明肃。先是,长吏多受百姓馈饷,
顺德纠敗晃匏荩莆寄痢G按淌氛懦す蟆⒄允看锊⒄季衬诟嚯橹锸
顷,顺德并劾而追夺,分给贫户。寻又坐事免。发疾,太宗闻而鄙之,谓房玄龄
曰:“顺德无慷慨之节,多儿女之情,今有此疾,何足问也!”未几而卒,太宗
为之罢朝,遣使吊祭,赠荆州都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追改封为邳国公。永
徽五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也。父升,隋河州刺史。弘基少落拓,交通轻侠,不事
家产,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尝从炀帝征辽东,家贫不能自致,行至汾阴,
度已后期当斩,计无所出,遂与同旅屠牛,潜讽吏捕之,系于县狱,岁余,竟以
赎论。事解亡命,盗马以供衣食,因至太原。会高祖镇太原,遂自结托,又察太
宗有非常之度,尤委心焉。由是大蒙亲礼,出则连骑,入同卧起。义兵将举,弘
基召募得二千人。王威、高君雅欲为变,高祖伏弘基及长孙顺德于厅事之后,弘
基因麾左右执威等。又从太宗攻下西河。义军次贾胡堡,与隋将宋老生战,破之,
进攻霍邑。老生率众阵于城外,弘基从太宗击之,老生败走,弃马投堑,弘基下
斩其首,拜右光禄大夫。师至河东,弘基以兵千人先济河,进下冯翊,为渭北道
大使,得便宜从事,以殷开山为副。西略地扶风,有众六万。南渡渭水,屯于长
安故城,威声大振,耀军金光门。卫文升遣兵来战,弘基逆击走之,擒甲士千余
人、马数百匹。时诸军未至,弘基先至,一战而捷。高祖大悦,赐马二十匹。及
破京城,功为第一。从太宗击薛举于扶风,破之,追奔至陇山而返。累拜右领都
督,封河间郡公。又从太宗经略东都,战于璎珞门外,破之。师旋,弘基为殿。
隋将段达、张志陈于三王陵,弘基击败之。武德元年,拜右骁卫大将军,以元谋
之勋,恕其一死,领行军左一总管。又从太宗讨薛举。时太宗以疾顿于高墌城,
弘基、刘文静等与举接战于浅水原,王师不利,八总管咸败;唯弘基一军尽力苦
斗,矢尽,为举所获。高祖嘉其临难不屈,赐其家粟帛甚厚。仁杲平,得归,复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