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年十月,大元大兵取潼关,次嵩、汝间,待阙台院令史高嶷上书曰:“向
者河朔败绩,朝廷不时出应,此失机会一也。及深入吾境,都城精兵无虑数十万,
若效命一战,必无今日之忧,此失机会二也。既退之后,不议追袭,此失机会三
也。今已度关,不亟进御,患益深矣。乞命平章政事高琪为帅,以厌众心。”不
报。御史台言:“兵逾潼关、崤、渑,深入重地,近抵西郊。彼知京师屯宿重兵,
不复叩城索战,但以游骑遮绝道路,而别兵攻击州县,是亦困京师之渐也。若专
以城守为事,中都之危又将见于今日,况公私蓄积视中都百不及一,此臣等所为
寒心也。不攻京城而纵其别攻州县,是犹火在腹心,拨置于手足之上,均一身也,
愿陛下察之。请以陕西兵扼拒潼关,与右副元帅蒲察阿里不孙为掎角之势,选在
京勇敢之将十数人,各付精兵数千,随宜伺察,且战且守,复谕河北,亦以此待
之。”诏付尚书省,高琪奏曰:“台官素不习兵,备御方略,非所知也。”遂寝。
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州郡残破不复恤也。宣宗惑之,计行言听,终
以自毙。
未几,进拜尚书右丞相,奏曰:“凡监察有失纠弹者从本法。若人使入国,
私通言语,说知本国事情,宿卫、近侍官、承应人出入亲王、公主、宰执之家,
灾伤阙食,体究不实,致伤人命,转运军储,而有私载,及考试举人关防不严者,
并的杖。在京犯至两次者,台官减监察一等论赎,余止坐专差者。任满日议定升
降。若任内有漏察之事应的决者,依格虽为称职,止从平常,平常者从降罚。”
制可。高琪请修南京里城,宣宗曰:“此役一兴,民滋病矣。城虽完固,能独安
乎?”
初,陈言人王世安献攻取盱眙、楚州策,枢密院奏乞以世安为招抚使,选谋
勇二三人同往淮南,招红袄贼及淮南宋官。宣宗可其奏,诏泗州元帅府遣人同往。
兴定元年正月癸未,宋贺正旦使朝辞,宣宗曰:“闻息州透漏宋人,此乃彼界饥
民沿淮为乱,宋人何敢犯我?”高琪请伐之以广疆土。上曰:“朕但能守祖宗所
付足矣,安事外讨。”高琪谢曰:“今雨雪应期,皆圣德所致。而能包容小国,
天下幸甚,臣言过矣。”四月,遣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签枢密院事完颜赛不
经略南边,寻复下诏罢兵,然自是与宋绝矣。
兴定元年十月,右司谏许古劝宣宗与宋议和,宣宗命古草牒,以示宰臣,高
琪曰:“辞有哀祈之意,自示微弱不足取。遂寝。集贤院谘议官吕鉴言:“南边
屯兵数十万,自唐、邓至寿、泗沿边居民逃亡殆尽,兵士亦多亡者,亦以人烟绝
少故也。臣尝比监息州榷场,每场所获布帛数千匹、银数百两,大计布帛数万匹,
银数千两,兵兴以来俱失之矣。夫军民有逃亡之病,而国家失日获之利,非计也。
今隆冬冱寒,吾骑得骋,当重兵屯境上,驰书谕之,诚为大便。若俟春和,则利
在於彼,难与议矣。昔燕人获赵王,赵遣辩士说之,不许,一牧竖请行,赵王乃
还。孔子失马,驭卒得之。人无贵贱,苟中事机,皆可以成功。臣虽不肖,愿效
牧竖驭卒之智,伏望宸断。”诏问尚书省。高琪曰:“鉴狂妄无稽,但其气岸可
尚,宜付陕西行省备任使。”制可。十二月,胥鼎谏伐宋,语在鼎传。高琪曰:
“大军已进,无复可议。”遂寝。
二年,胥鼎上书谏曰:“钱谷之冗,非九重所能兼,天子总大纲,责成功而
已。”高琪曰:“陛下法上天行健之义,忧勤庶务,夙夜不遑,乃太平之阶也。
鼎言非是。”宣宗以南北用兵,深以为忧,右司谏吕造上章:“乞诏内外百官各
上封事,直言无讳。或时召见,亲为访问。陛下博采兼听,以尽群下之情,天下
幸甚。”宣宗嘉纳,诏集百官议河北、陕西守御之策。高琪心忌之,不用一言。
是时,筑汴京城里城,宣宗问高琪曰:“人言此役恐不能就,如何?”高琪曰:
“终当告成,但其濠未及浚耳。”宣宗曰:“无濠可乎?”高琪曰:“苟防城有
法,正使兵来,臣等愈得效力。”宣宗曰:“与其临城,曷若不令至此为善。”
高琪无以对。
高琪自为宰相,专固权宠,擅作威福,与高汝砺相唱和。高琪主机务,高汝
砺掌利权,附己者用,不附己者斥。凡言事忤意,及负材力或与己颉顽者,对宣
宗阳称其才,使干当于河北,阴置之死地。自不兼枢密元帅之后,常欲得兵权,
遂力劝宣宗伐宋。置河北不复为意,凡精兵皆置河南,苟且岁月,不肯辄出一卒,
以应方面之急。平章政事英王守纯欲发其罪,密召右司员外郎王阿里、知案蒲鲜
石鲁剌、令史蒲察胡鲁谋之。石鲁剌、胡鲁以告尚书省都事仆散奴失不,仆散奴
失不以告高琪。英王惧高琪党与,遂不敢发。顷之,高琪使奴赛不杀其妻,乃归
罪于赛不,送开封府杀之以灭口。开封府畏高琪,不敢发其实,赛不论死。事觉,
宣宗久闻高琪奸恶,遂因此事诛之,时兴定三年十二月也。尚书省都事仆散奴失
不以英王谋告高琪,论死。蒲鲜石鲁剌、蒲察胡鲁各杖七十,勒停。
初,宣宗将迁南,欲置飐军于平州,高琪难之。及迁汴,戒彖多厚抚此军,
彖多辄杀飐军数人,以至于败。宣宗末年尝曰:“坏天下者,高琪、彖多也。”
终身以为恨云。
移剌塔不也,东北路猛安人。明昌元年,累官西上阁门使。二年,袭父谋克。
泰和伐宋,有功,遥授同知庆州事,权迪列飐详稳。丁父忧,起复西北路招讨判
官,改尚辇局使、曹王傅。贞祐二年,迁武宁军节度使,招徕中都飐军,无功,
平章高琪芘之,召为武卫军都指挥使。应奉翰林文字完颜素兰尝面奏高琪党比,
语在《高琪传》。寻知河南府事,兼副统军,徙彰化军节度使。上言:“尽籍山
东、河间、大名猛安人为兵,老弱城守,壮者捍御。”又言:“河东地险人勇,
步兵为天下冠,可尽调以戍诸隘。”从之。自是河东郡县屯兵少,不可守矣。改
知临洮府事,兼陕西副统军。贞祐三年十一月,破夏兵于熟羊寨。平章高琪率宰
臣入贺曰:“塔不也以少败众,盖陛下威德所致。”宣宗曰:“自古兴国皆赖忠
贤,今兹立功,皆将率诸贤之力也。”乃以塔不也为劝农使,兼知平凉府事,进
阶银青荣禄大夫。四年,伐西夏,攻威、灵、安、会等州。兴定元年,知庆阳府
事。三年,迁元帅左都监,卒。
论曰:高琪擅杀执中,宣宗不能正其罪,又曲为之说,以诏臣下。就其事论
之,人君欲诛大臣,而与近侍密谋于宫中,已非其道。谋之不密,又为外臣所知,
以告败军之将,因杀之以为说,此可欺后世邪?金至南渡,譬之尫羸病人,元气
无几。琪喜吏而恶儒,好兵而厌静,沮迁飐之议,破和宋之谋,正犹缪医,投以
乌喙、附子,只速其亡耳。使宣宗于擅杀之日,即能伸大义而诛之,何至误国如
是邪。
卷一百七 列传第四十五
○高汝砺张行信
高汝砺,字岩夫,应州金城人。登大定十九年进士第,莅官有能声。明昌五
年九月,章宗诏宰执,举奏中外可为刺史者,上亲阅阙点注,盖取两员同举者升
用之。于是,汝砺自同知绛阳军节度事起为石州刺史。承安元年七月,入为左司
郎中。一日奏事紫宸殿,时侍臣皆回避,上所御凉扇忽堕案下,汝砺以非职不敢
取以进。奏事毕,上谓宰臣曰:“高汝砺不进扇,可谓知体矣。”
未几,擢为左谏议大夫。以赋调军须,郡县有司或不得人,追胥走卒利其事
急,规取货赂,深为民害,建言:“自今若因兵调发,有犯者乞权依‘推排受财
法’治之,庶使小人有所畏惧。”二年六月,定制,因军前差发受财者,一贯以
下徒二年,以上徒三年,十贯处死,从汝砺之言也。时遇奏事,台臣亦令回避,
汝砺乃上言:“国家置谏臣以备侍从,盖欲周知时政以参得失,非徒使排行就列
而已。故唐制,凡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必遣谏官随之,俾预闻政事,冀
其有所开说。今省台以下,遇朝奏事则一切回避,与诸侍卫之臣旅进旅退。殿廷
论事初莫得闻,及其已行,又不详其始末,遂事而谏,斯亦难矣。顾谏职为何如
哉?若曰非材,择人可也,岂可置之言责而疏远若此。乞自今以往,有司奏事谏
官得以预闻,庶望少补。且修注之职,掌记言动,俱当一体。”上从之。
又言:“年前十月尝举行推排之法,寻以逾时而止,诚知圣上爱民之深也。
切闻周制,以岁时定民之众寡,辨物之多少,入其数于小司徒,以施政教,以行
征令,三年则天下大比,按为定法。伏自大定四年通检前后,迄今三十余年,其
间虽两经推排,其浮财物力,惟凭一时小民之语以为增减,有司惟务速定,不复
推究其实。由是豪强有力者符同而幸免,贫弱寡援者抑屈而无诉。况近年以来,
边方屡有调发,贫户益多。如止循例推排,缘去岁条理已行,人所通知,恐新强
之家预为请嘱狡狯之人,冀望至时同辞推唱。或虚作贫之,故以产业低价质典,
及将财物徙置他所,权止营运。如此奸弊百端,欲望物力均一,难矣。欲革斯弊,
莫若据实通检,预令有司照勘大定四年条理,严立罪赏,截日立限,关防禁约。
其间有可以轻重者斟酌行之,去烦碎而就简易,戒搔扰而事镇静,使富者不得以
苟避,困者有望于少息,则赋税易办,人免不均之患矣。”诏尚书省俟边事息行
之。
是岁十月,上谕尚书省,遣官诣各路通检民力,命户部尚书贾执刚与汝砺先
推排在都两警巡院,令诸路所差官视以为法焉。寻为同知大兴府事。四年十二月,
为陕西东路转运使。泰和元年七月,改西京路转运使。二年正月,为北京临潢府
路按察使。四年二月,迁河北西路转运使。十一月,进中都路都转运使。
六年六月,拜户部尚书。时钞法不能流转,汝砺随事上言,多所更定,民甚
便之,语在《食货志》。上嘉其议,敕尚书省曰:“内外百官所司不同,比应诏
言事者不啻千数,俱不达各司利害,汗漫陈说,莫能详尽。近惟户部尚书高汝砺,
论本部数事,并切事情,皆已行之。其谕内外百司各究利害举明,若可举而不即
申闻,以致上司举行者,量制其罚。”
贞祐二年六月,宣宗南迁,次邯郸,拜汝砺为参知政事。次汤阴,上闻汴京
谷价腾踊,虑扈从人至则愈贵,问宰臣何以处之。皆请命留守司约束,汝砺独曰:
“物价低昂,朝夕或异,然籴多粜少则贵。盖诸路之人辐凑河南,籴者既多,安
得不贵?若禁止之,有物之家皆将闭而不出,商旅转贩亦不复入城,则籴者益急
而贵益甚矣。事有难易,不可不知,今少而难得者谷也,多而易致者钞也,自当
先其所难,后其所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