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西窗烛话 >

第228部分

西窗烛话-第228部分

小说: 西窗烛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中。”

可是牡丹的高贵、大方、美艳和华丽都是很多人所不会忘怀的,于是在推翻满清、民国创立之后,在谈及国花的时候,有些清朝遗老的改良派和时髦的革命派就极力鼓吹将牡丹作为国花,指出:“国有魂也而后有花,我国自民国建立后的自由之花、共和之花亦传入人口矣,然仅有花名而尚未有实。”而“牡丹吾国性所寄,吾国民所同好。”所以建议立为国花,时至今日,山东菏泽和河南开封还在为牡丹之乡的称谓争得脸红脖子粗呢。

当然有更多的人赞成将菊花定为我们的国花。想一想陶渊明的那首“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叫人恍如神仙,读读李商隐的那首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就叫人心驰神往,当然最为传神和壮怀激烈的莫过于黄巢的那首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大的气派、多广的胸怀,令人叹服。而张艺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片中,居然在城中的地上洒满了一层黄灿灿的菊花,伴随着周杰伦的那首《菊花台》:“菊花灿烂地烧,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被风乱也微摇,你的影子剪不断,独留我孤单在湖面神伤。”给人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至今无人能比。

当时在推选国花的时候,就有人说过:“菊开于晚秋,自甘淡泊,不慕荣华,足显中华文明之特色,其宜为国花者一也;有劲节傲霜耐冷,不屈不饶,足征中国人民之品性,其宜为国花者二也;以黄为正色,足征黄种及黄帝子孙,其宜为国花者三也;盛于重阳,其宜为国花者四也。”更有人声称:“牡丹富贵,始于李唐,莲花超脱,源于天竺,然与国花无与。”所以认为菊花要远胜于牡丹。当然,这里所说的国花就有些狭隘之感,不过单单指的只是民国而已。可是,菊花开放的时候一片金黄,凋谢的也是轰轰烈烈,况且从古至今一直是文人骚客、儒者雅士的所爱,一定有其深远的原因。想想也是,每到国庆期间,就是菊展开始的时候,秋风送爽、金菊飘香,就给国庆增添了许多的喜庆的色彩和香味,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有人斩钉截铁地说:“国花之选,舍菊其谁?”

但就广大的中国人而言,梅花无疑才是大家的最爱,也是最受国人推崇的。不说什么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被古人吹得天花乱坠,只要看看梅花在中国分布之广、品种之繁、造型之美、数量之多都是牡丹和菊花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众所周知的。在神州大地,以梅园命名的盛景数不胜数,还有那些像雾、像云、像幻觉的香雪海令人流连忘返,更况且古往今来,咏梅、赞梅和以此励志的诗词不计其数,这些都是牡丹和菊花所望尘莫如的,可见中国人之最爱的程度。

192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就赞成内务部将梅花定为国花的建议,“并拟用三朵连枝,以象征三民,以五瓣梅花象征五权。”1929年,国民党宣传部提出方案,拟用梅花为国花。“政府之所以取梅花为国花者,以梅花既是庄严灿烂,又为五瓣花瓣,所以表现吾国庄严灿烂图案,政府实现五权宪法也。”但当时正是时局动荡不安,各路军阀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关于国花的决议也就不了了之。不过梅花却慢慢的成为了民国的统一徽饰标识。央行发行钞票以梅花为图案,邮政部门也印制大量的梅花邮票,连军服的帽徽和军阶也采用梅花,许多建筑物和公共场所更是随处可见梅花的徽饰,这样,梅花也就自然而然的深入人心了。

共产党的红五星是舶来品,完全沿用苏俄的,之后在建立新中国的时候,选用五星红旗的时候的立意令人叫好,而其中的寓意更是意味深长,于是五角星就逐步在所有的范围内开始取代青天白日满地红了,但不知大家发现过没有,五角星与梅花花瓣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似乎一脉相承,不过就是某些变异而已,也就被广大民众欣然接受了。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同之处。

直到前些年,曾经又有过一番评选国花的鼓噪,而那一次力推的却是牡丹,公开所说的是华贵和高雅,表现中华盛世,私下里却有人传说是当时的领导人喜欢,就和他喜欢西洋音乐和《泰坦尼克号》一样,就叫人愕然了。牡丹的确是花开富贵,可是却没有更深层次的含意,也没有理由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民是一个崇尚孔孟之道、喜欢埋头苦干,不喜欢哗众取宠、也不喜欢个性张扬的民族,再说,大唐盛世、康乾盛世其后的一片荒凉,难道还不够触目惊心吗?所以我认为,牡丹就是国宴上给外国人看的一道头菜,菊花则是重阳国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而梅花则应该代表的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的象征。

梅花是一种精神。“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这是毛泽东的豪迈;“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的清高;“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的委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这是王维的思念。

梅花是一种精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王安石的敬仰;“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这是苏轼的洒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这是崔道融的感悟。不过对梅花写得最好的无疑就是毛泽东的那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国花首先不应该是一种精神吗?所以我喜欢梅花!踏雪寻梅、梅花三弄,想想就叫人心驰神往,也就是这个意思。(2009…10…20)

灯下漫笔 土得掉渣的伙计

如今来三峡旅游,除了登上坛子岭目睹三峡大坝的雄姿,就是坐在船上看那一库的清水了。过去的那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情景早就看不见了,就是那些陡峭的山崖、狭窄的峡江、蜿蜒的古栈道和挂着上下水标志的信号台也不复存在了,就有些味如嚼蜡了。

游人就在三峡的起点、宜昌的周边寻找那些原汁原味的景点,于是就有了三峡人家、车溪、清江和神农架跃入眼帘。青山绿水不说,土家山寨不论、江边的吊脚楼、木帆船不提,可是在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旁,在恍如世外桃源的山谷间,在如同迷宫的溶洞里,在风景如画的山路上,到处都可以听见那土得掉渣的《伙计歌》。红衣绿裤、头上扎一个大大的手帕的导游小姐颤悠悠、清爽爽的每唱完一个段落,就会要游客一起喊出“伙计”的应和。刚开始的时候那些来自都城闹市的人还有些放不开,只是零零落落的有几个人应和;等到在大山深处转了一圈出来,只要是导游小姐一开口,全部的游客都会兴高采烈的一起高喊“伙计”。不论是大腹便便的达官贵人还是时尚新潮的90后,不论是稳重端庄的大家闺秀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都会异口同声的喊出那句“伙计”。这才是三峡旅游和宜昌人、宜昌话的精髓:开放、豁达、热情、随和、憨厚、土得掉渣、而且还有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友善。

宜昌这座城市,顺流而下就是富饶的江汉平原,逆江而上就是连绵的大巴山脉,从夷陵长江大桥过江,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土家人的地盘。清朝的时候原本在山口竖有一块界碑,不准土家人出山,可是如今满世界都在唱着“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到处都在叫着“伙计”,山里人也早就进城经商,下海搞跨国贸易了,宜昌这座城市也就多少染上了一些土得掉渣的颜色。外地游客对宜昌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再就是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到的“伙计”这个称呼。

魏积安在春晚上演的那个“伙计”把山东人的豪爽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与宜昌这种不论男女老幼、工农商学兵的各色人等见面称对方为“伙计”的广泛性和普及性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宜昌人在自己的家乡把伙计这个称呼提高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首先就是亲近。亲戚之间、甚至夫妻之间、情侣之间也这么相互称呼“伙计”,比起北边来的那个“我家的那口子”和南方来的那个“老公老婆”更显得亲昵多了;朋友之间、同事、同学、同乡之间喊一声“伙计”不仅显得熟悉,而且还可以套近乎;就是在街上和陌生人发生了争执,在一些场合与人产生了矛盾,喊一声“伙计”,自然有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在里面;就是到商店买东西、上餐馆吃饭、或者到娱乐场所去玩,招招手,喊一声“伙计”,也总比叫人家服务生、营业员、先生小姐好听一些吧?只不过这只是宜昌人的专利,千万不要到别的城市去东施效颦,那就会水土不服的。广电总局命令影视剧只准说普通话,有人就发表不同意见,嘲讽说那就是多说东北话,少说重庆话。宜昌话就有些重庆话的尾音,也是禁止之列吧?想必宜昌的“伙计”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权威的《辞海》对“伙计”一词的解释既精准又简单明了:“原指合资经营工商业的人,后泛指在一起合作共事的人。犹如同伙、伙伴。”宜昌人在人与人的称呼中大量而又广泛的使用“伙计”这个称呼就是想说明大家就是在一起合作共事的人,就是一起合作共事的朋友。亲情、友情、爱情莫过如此,天大地大不如友情大。毛泽东也曾经指出过:“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还有那句世人皆知的“团结就是力量”,无不向大家昭示了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宜昌话的这个土得掉渣的“伙计”就将团结、和谐、亲近、友爱统统包罗在其中了,也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发生,也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传奇出现,也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情节令人不忍掩卷。(2009年10月28日)

灯下漫笔 毛泽东的最后日子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毛泽东听完汇报一言未发,只是点了点头,几个月以后,就把周恩来生前最欣赏的邓小平打翻在地、赶下了台。7月6日,年迈的朱德也走了,毛泽东嘱咐要办好后事,到了7月28日,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次日,已经处于特护状态下的毛泽东从他所在的中南海游泳池被转移到一所代号叫202的平房里,直到他去世。

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上留下了他批阅文件的最后手迹,9月2日,毛泽东的病情开始恶化,中央开始设立领导人轮流值班制度,到了9月7日,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中央召开会议,商量善后事宜;到了9月8日,毛泽东则进入了弥留期。

根据医护组的护理记录,毛泽东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里大多数时间都依然是清醒的,至少还知道要求看书、看文件,从记录上看,毛泽东在那一天一共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最后一次是在下午4点37分,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下看文件长达30分钟,到了下午5点以后,毛泽东的血压开始下降,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