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目前没有余力再去进攻哈梯。虽然辛纳赫大帝有这个计划,但也只是将来的愿望。
辛纳赫残暴无比、凶名赫赫,这个大陆上不知有多少人恨之入骨,无论是谁刺杀辛纳赫得手,都将成为万民赞颂和真心感激的英雄,拥有难以想像的荣耀。如今这一切荣耀都归阿蒙一人所有,就连他的门徒梅丹佐都没份,不知阿蒙听到之后会露出怎样的苦笑?
但是里斯城中的亚述帝国高层目前谁也笑不出来,只有他们知道辛纳赫伤得有多重,与其说他还活着,不如说是一具仅仅能够喘气的行尸走肉而已。皇宫中传来的消息,辛纳赫大帝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还没有完全丧失意识,只有贤者国师大人能用神奇的手段与陛下在灵魂中沟通。
目前辛纳赫正在皇宫中被贤者国师大人派神官日夜守护,轮流施展神术维持他的生命。
帝国高层目前都在关心一件事,辛纳赫大帝将传位于谁?无论他立下怎样的遗嘱,目前好像只有浮士德才能传达。有心人也在怀疑一件事,辛纳赫大帝其实意识并不清醒,但浮士德以此名义说出来的话就会成为大帝的命令,就连遗嘱都可以编造。但是怀疑归怀疑,谁也不好公开质疑,因为摄政的塞米尔皇后对贤者国师很信任。
辛纳赫于远在亚述本土之外的陪都里斯城遇刺,事发突然,亚述帝国顿时群龙无首,这时贤者国师浮士德大人传达了大帝本人的口谕,让皇后塞米尔摄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掌握这个帝国的也是塞米尔。
无论谁想控制亚述帝国的局势,都必须摆平三个方面的势力。首先是代表神权的祭司集团,最重要的是取得贤者国师浮士德的支持,而浮士德是全力支持塞米尔的。其次是军方力量,不能让军队在这个时候生变,塞米尔随即将帝国重兵调到里斯城邦,以防范巴伦王国反攻的名义掌控军权。
第三方势力就是帝国的官僚贵族集团,他们不论支持谁,首要的选择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看准风头选择站队,大部分投机分子也在看神官集团与军方的态度。只要辛纳赫还苟延残喘的活着,塞米尔摄政并无障碍。但所有人都在关心同样的事情,辛纳赫会不会死、什么时候死?
这天深夜里,皇宫中有两个人正在秘商,正是浮士德与塞米尔。塞米尔坐在这间内殿中央原先辛纳赫的位置上,浮士德明明有座位,却一直站着微躬着身体说话。
只听塞米尔问道:“你能将陛下的生命维持到什么时候?”
浮士德答道:“神官尽全力轮流照顾的话,半年之内绝无问题,我甚至可以让他一直活下去。”想了想,他又小心翼翼的补充了一句:“陛下是不可能醒过来了,他随时可以死。将由您来决定,让他什么时候离开人世。”
塞米尔的神情竟有些伤感:“他的生命已不属于自己,只是对别人有着象征的意义。他目前还必须活着,等到局势稳定下来。他一生追求威震大陆的功业,让世人在他的马蹄下颤抖。他做到了,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吧?”
叱咤风云的亚述大帝辛纳赫,在他人间功业以及威名达到巅峰的时刻,却落得一个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下场,如果这位大帝意识还清醒的话,不知会想些什么?
浮士德看着塞米尔皇后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帝国的局面能否稳定下来,取决于我们怎么做,大家都在揣摩您的态度,猜测您掌权后会采取怎样的国策,您是否有所考虑呢?”
塞米尔的双眼似是望着遥远的虚空答非所问道:“我们之所以阻止辛纳赫的暴行,是不想看见他的残暴带来的灾难,除了对无辜者的怜悯之外,其实还包含着一种更深邃的恐惧。贤者国师大人,您知道这恐惧是什么吗?”
浮士德灵魂中隐约有一种刺痛的感觉,那是撒旦留下的印记无意中又被触动了,让他觉得莫名的欲望灼烧,却低着头答道:“愿闻其详。”
塞米尔接着说道:“我们在害怕自己,害怕自己不得不永远要这么挥舞刀枪,直至筋疲力尽的倒下。也在害怕将来承受同样的命运,接受与那些被残暴屠杀的人们一样的下场。亚述铁蹄所过之处,有多少痛楚便有多少仇恨。
有史以来,大陆上没有一个帝国能够永远保持绝对无敌的强盛,当亚述弱小的时候,虽然偏安一隅吃过不少苦,但并没有被残暴的屠戮。当它强大时却让周边尸横遍野,如果历史的轮回再把亚述带回曾经的时代,它还能像当年一样存在吗?
我看见了恐惧,在辛纳赫的内心深处,他可能曾经并未察觉,但此刻一定是无比强烈。这恐惧也根植在所有亚述征服者的灵魂里,尽管他们都不愿意去触碰。他们害怕在将来有一天,也会和他们曾经征服的人一样,被铁蹄践踏与屠戮。”
浮士德不禁打了个寒战,但灵魂中的那种灼热感却更强烈了,撒旦所说的那句话又在他的脑海中回响“人的信念从来都是自己内心的主宰,我只是让你审视内心。请释放你的愿望,告诉自己如何去实现它。”于是咳嗽一声说道:“皇后陛下,我想说一个故事——
有那么一个世界,世上有两家人,有一家人兴旺富足,而另一家人弱小贫穷。他们离得很远,终于有一天见面了,贫弱者很羡慕兴盛者。后来有一天兴旺富足的那一家人病了,另一家人冲进了他们家,抢走财富屠戮妻小。
从此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屠戮者害怕另一家人从病痛中恢复,害怕他会重新变得强盛。因为那样的话,就意味着自己的罪恶将要被清算、自己的财富将要被掠夺、自己的家人将要被屠戮。他曾经就是那样做的,他不敢忏悔也不能忏悔。
他不会也不能真正的认罪,不能把抢来的财富交还回去,不能以行为去赎罪,只能巩固着自己的力量设法永远削弱对方,占据已得到的一切。每当对方从病痛中恢复,他便会想着另一次屠戮与抢掠。这个想法很简单——因为你贫弱,所以你要承受;因为你在恢复,所以是我的威胁。”
浮士德的故事讲到这里只说了一半,塞米尔开口打断他道:“你说的是两家人,如果另一家人也接受了这个理念、如果世上还有很多家人也是同样去想,那么这个世界就算再兴盛也没有希望。也许兴盛的顶峰就是世界的尽头,应该用什么来形容那一天呢,末日?”
关于塞米尔与浮士德的对话,推荐一本书
关于塞米尔与浮士德的对话,推荐一本书
《天枢》232章“一切荣耀归主”的结尾写到了塞米尔与浮士德的一段对话,其中提到了“世界末日”的概念,尤其是浮士德讲的那个故事,以“你是我的威胁”结语。有的书友可能会觉得眼熟、联想到什么。
没错,就是近年来西方世界非常流行的“中国威胁伦”。
有人可能难以理解,在历史上,中国军队从未踏上过他们的土地、屠杀他们的人民、掠夺他们的财富、威胁他们的生存;反倒是英法联军当年烧了圆明园、洗劫了紫禁城,列强欺辱中国百年、几乎曾到了民族存亡的边缘。为何在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刚刚恢复些许元气的时候,就有那么多人就感到了如此强烈的威胁呢?
原因自然是复杂的,比如地缘政治的变化、资源的争夺、既得利益与霸权地位的失去等等,在《天枢》014章“当贪占成为习惯”中的一段论述,也可以解释某方面的根源。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烙印于灵魂中的阴影,可以在浮士德的那个故事中得到解答。
这个存在于灵魂中的烙印,或多或少也浮现出某种文明的阴影。
本书讲述的是阿蒙的故事,讲述神灵何以成为神灵,以及他怎样成为神灵、又成为了怎样的神灵?这是那个时空背景下的神性源流,也是与我们生活的国度所不同的另一种文明源流。阿蒙是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阿蒙就代表了唯一的求证道路,就算他本人最终得到了超脱,但他身后的背景世界也未必随之超脱,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在西方基督文明中,或者说的更广泛一点,在亚伯拉罕神系文化传统中,“末世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其实《旧约》中关于大洪水的故事,便是已经发生过的“末日”。这是一种隐藏在文明之后思维方式,推演到尽头得出的人类社会预言,根植在文明的心态上,就像撒旦的影子。
佛家也有“末法时代”的说法,但那与基督文明的“末日审判”完全是两个慨念。而我们所生活的国度,所传承的文明与文化中,儒、道、法、墨各家皆无末世之说,虽然各家的立场不同,但其思想诉求的内核是相融的。这也反映了文明内核所导致的文化心态不同。
我们在面对另一种文明的融合也罢或是文化的入侵也好,很多看似表面上光辉闪烁的哲思方式,但若不小心被它绕进去了,也有可能陷入一种近似无解的文明冲突与纠结中。那么,又如何立足于自身去面对这种冲突呢?
本书由于题材和背景关系,重点讲述那个时空中阿蒙成神前后的故事,不可能详细去解构这两种文明的冲突。就算后文可能会写到阿蒙与来自东方的句芒论道的内容,但也只是穿插的章节不可能重点的展开、影响到故事的主线。
若是对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书友,我推荐您看我写的另一本书《人欲》。我在*点开《人欲》的时间是2007年,但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就是现在,即2012年左右,并且是发生我们很熟悉的国度中。在那本书中,加百列重入轮回成了一个叫阿芙忒娜的人,而梅丹佐历经几世几劫,变成了一头会说话的驴。
如果您时间有限,可重点只读《人欲》的200章“何邦内外无蠹贼”到201章“容身离悖方挫锐”以及106章“银炉照破雪炭光”到107章“枭鹏连席谈经传”这四章,如果您对整个故事也感兴趣的话,推荐您阅读全书,同时说声多谢支持
至于我在《天枢》232章“一切荣耀归主”后面,特意加了这么一段解释,算是对本章内容的一种注疏吧。本书第五卷卷名为“神性源流”,紧接着的第六卷卷名叫“撒旦”,在那神性的光辉下也是撒旦的影子,如果一切荣耀归主,则上帝与撒旦同在。
233、巴伦之囚
233、巴伦之囚
浮士德叹了一口气道:“可惜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也许末日来临的那一天,会有神灵审判世人吧。”
塞米尔微微动容道:“那是辛纳赫的世界,辛纳赫已迎来了他的末日。国师大人,你难道想说世人心中都有一个辛纳赫吗?别忘了我们在讨论亚述的国策,并非是世界的末日。”
浮士德躬身致歉道:“陛下,原谅我把话题扯远了,回到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首先维护亚述帝国的稳固,它不能崩溃。亚述帝国目前看似强盛,可一旦瓦解则命运堪忧,那被屠戮的命运可能就会落到亚述征服者的头上。
已经占领的土地绝不能交还,首先要巩固在占领区的统治,目前我们已无力再扩张,就算将来有一天我们守不住这片地方必须要退缩,也不能把它们交还给巴伦,可以鼓动人们分而治之挑起内乱冲突,让对方永远陷入混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