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英烈传 >

第25部分

英烈传-第25部分

小说: 英烈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不题。

且说友谅君臣父子三人走至张定边寨中,备言火烧一节。定边曰:“此皆是诈降之计,然亦是主公合当有此厄。如今,他必乘势来追,决不可在此屯扎,不若竟抄禁江小口奔回武昌,再作计议。”友谅传令即行。回看康郎山火势正猛,顿足大哭曰:“可惜五十余万雄兵俱丧于此!”比及天明,渐近禁江小口,张定边向前笑道:“刘伯温之计尚未为奇,倘此处伏兵一支,吾辈岂有生路?此正主公洪福,天命有归……”言未罢,忽听炮响连天,两岸伏兵并起。左有郭英、朱亮祖;右有常遇春、沐英,四将截住去路。陈友谅慌忙无措,急令张定边催兵迎敌。

且说太祖正与军师刘基同坐黄龙船上,细看将卒搏战。那刘基忽然跳起大呼一声,双手把太祖抱了,跳在别一只船内,太祖一时见他的模样,也不知何故,祇听刘基连声叫曰:“难星过了!”太祖回头一看,适纔坐的龙船被火炮打的粉碎。朱将挥兵涌杀,自早晨直至酉牌转战益力,军声呼啸湖水尽赤,汉兵大败。友谅看事势穷促,即与长子陈理同陈英杰、张定边另抢了一只船,径往北奔走。谁想猛风当面刮来,把友谅这只船盘盘旋旋,倒像缚住的,那里行得动。黑风影里友谅却见徐寿辉、倪文俊、花云、朱文逊、王鼎等立在面前讨命。友谅昏昏迷迷也竟不晓是南是北,恰有常遇春又来追着。友谅的船且战且走,未及数里,那郭英、朱亮祖又截住了来杀。两船将近,便见张定边拈弓搭箭,正射着郭英左臂,那郭英熬着疼痛拔出了箭头,也不顾血染素袍,便也一箭正中着陈友谅的左眼,透出后颅,登时而死。朱亮祖看见射死了友谅,便俘了次子善儿及平章姚天祥、陈荣、萧寿、吴才等共军士十万有余。常遇春独夺得战船五千七百余只。那湖中浮尸蠢动,约有四五十里。所获辎重、衣甲、器械山堆一般。太祖鸣金收军,驻在江岸。众将各各献功,惟有郭英不说起射死友谅的事。朱亮祖见他不说,因对太祖细曰:“郭英一箭射死友谅,此功极大。”太祖大喜,称赞郭英一箭胜百万甲兵,有此大功并不自逞,人所难及。先令人取黄金百两,略酬今日不施逞的大德。当日聚会水陆诸将,筵宴庆赏。大小三军,俱各在本帐宰杀马牛,分给酒食犒赏。

次日,太祖旋师,再入鄱阳湖里来,祇见康郎山边尸首交加,血肉狼藉,不觉泪下潸潸,对众将士曰:“我当初从滁阳王起义,今日如此大战幸得诸将成功,却不见了滁阳王;二来丁普郎等三十五人并军士三百名,为我立功一旦身死,俱臣忠臣义士,实可怜悯;三来友谅领雄兵六十万与我交锋,为主者思量大位为天子,为臣者思量富贵作公侯,今者,一旦主死臣亡,三军覆没,尸骨山堆海积血水汪洋,令我不忍目视。”刘基等启曰:“昔在殷者为顽民,在周者为顺民。彼不顺主公是自取其死,非人所能害之也。”太祖曰:“这也说得是。但如陈兆先是逆贼也先之子,克尽前愆更可伤心。”因命于康郎山下建立忠臣庙,春秋二祭。追赠三十六人的官爵以韩成为首。

韩成高阳侯。丁普郎济阳郡侯。陈兆先颖天候。宋贵京兆郡侯。王胜代原郡侯。李信陇西郡侯。姜润定远侯。王咬柱太原郡侯。王凤显罗山县侯。李志高陇西侯。程国胜安定郡侯。常惟德怀远侯。王德合淝县侯。张志雄清河侯。文贵汝南郡侯。俞泉下邳郡侯。刘义彭城郡侯。陈弼颖川郡侯。后明梁山县子。朱鼎合淝县子。王清盱眙县子。陈冲巢县子。王喜先定远县子。汪泽庐江县子。丁官含山县子。逯德山汝阳县子。罗世荣随县子。史德胜安定县子。徐公辅东海县子。裴轸永定县子。郑兴表随县男。常德胜寿春县男。华昌虹县男。王仁丰城县男。王理五河郡男。曹信含山县男。随死军士三百人,各依姓名,赠为武毅将军,正百户,子孙世袭。

说话间,船已出彭蠡湖口。太祖令余兵俱随常遇春屯扎湖口,止同刘基领兵三万向南昌而行。早有朱文正、邓愈等将出城迎接。太祖备称汉兵攻困三月不克,俱是尔等防御之密,即命取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彩缎一百疋给赐众将。文正因启拒战死事之臣共一十三人,乞赐褒崇,以慰九泉。太祖便问:“赵德胜为我股肱之将,何以遇害?”邓愈便历历把前事说了一遍。太祖曰:“可怜忠良俱被战死。”吩咐邓愈依照康郎山,于南昌府城中建庙致祀。恰有宋濂在傍,又曰:“前日叶琛死王事于豫章,亦宜列位并祀为是。”太祖于是令中书省议追赠的官爵来。”因定豫章忠臣庙,共祀十四人,以赵德胜为首:

赵德胜梁国公。李继先陇西侯。刘济彭城郡侯。许圭高阳郡侯。赵国昭天水侯。朱潜吉安郡侯。牛海龙山西侯。张子明忠节侯。张德寒山千户。徐明合淝县男。夏茂成总管使。叶思成深直侯。赵天麟天水伯。叶琛南阳郡侯。

太祖定了追赠的官爵,便对宋濂等曰:“你们还可做一篇祭文。令祝史于致祭时朗诵一遍,且同绢帛焚化与他。”宋濂承命,草成祭文把与祀官,不题。

且说当晚,太祖在帐中晚膳纔罢,却见明月如洗,夜色清和,正是孟冬望日徘徊月下,忽有金甲二神,随着两个青衣童子走入帐来,曰:“臣系武当山北极真君座下符使。大圣有命致意大明皇帝。顷刻;大圣即当进帐说话,万勿严拒。”太祖听了便吩咐大开重门奉延真君圣驾。早有香风飘渺而来,抬头一看真君已在面前。太祖急急迎进,分宾而坐,未及开口祇见真君就曰:“自从前者皇帝来武当赐香以后,未及再昭。今伪汉友谅已亡,其子不久归附,潇湘之上荆楚而南,不数年间,亦当尽入版图。小神今特奉迎,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太祖应道:“今者友谅虽死,其子又立,本宣乘胜而往,但彼国士卒伤亡已多,一时穷追恐无完卵,于心惨然。进退正在犹豫,望神圣指教。”真君对曰:“这也是劫数应该,何必过虑。”风过处拱手而别,却是睡中一梦。太祖次早起来。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四十回 朱太祖误入庐山 舍布施题诗恨僧

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

窗前绿竹生空地,门外青山似旧时。

怅望青天鸣坠叶,凄迷枯铆宿寒鸱。

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

却说太祖梦中,分明见武当山玄天上帝,自来接驾,不题。

太祖次早起来,聚集诸将,商议兴兵伐北之事,恰令军师刘基仍回金陵与李善长等,画策攻取东吴。刘基方要起身,太祖恰也送出帐外。此时正是晌午时节,祇见红日当中有一道黑光从中相荡。太祖仔细看了一会,对刘基曰:“莫非闽广之地有小灾么?”刘基曰:“此不主小灾,还主东南方有折损一员大将之惨。主公可遣使往东南,晓谕将帅谨慎防御,以严天戒。”遂辞了太祖,竟回金陵,不题。

太祖便作书往谕东南守将胡深、方靖、胡德济、耿天璧等,各须谨慎军情。四下遣使去讫,因对朱文正曰:“汝可谨守南昌,吾当先下湖广,次至浙西,然后还建康。”文正等应命。即日,太祖领兵离南昌至湖边,常遇春接入水寨,吩咐检点军士共有一十六万。太祖下令诸将各统本部军卒,悉上武昌,待凯旋之日,一总封赏。言罢,大兵顺流而下,竟过潇湘。太祖乘兴作诗:

马渡沙头苜蓿香,片云片雨过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不一日,竟抵武昌郡岳州府。原来此城三面皆水,惟北边是陆路。太祖便令正北安营,即令廖永忠、康茂才于江中联舟为长寨,绝他出入救援之路。

却说张定边在鄱阳大败,便夜里把小船装载友谅尸骸,并长子陈理奔回武昌发丧成服。因立陈理即了皇帝的位,建元德寿。恰有探子报知,那陈理听了大惊,实时与张定边计议。张定边曰:“臣荷先王之恩自当死报。”乃率兵二万屯于高冠山。那山极其峻伟朱师仰面而攻,甚难措办,彼此相持将有半月。太祖虽愤怒,亦无可奈何。因对众将曰:“来朝敢有奋勇先登者吾当隆以上赏。”祇见阵中傅友德当先直上,面上中了一箭,胁下复中一箭,镞出脑后,友德呼噪愈力,颜色不变。郭子兴看友德猛力争登,因相与夹攻,被赋一刀伤了左手,犹然洒血驰击,斩获甚多,贼遂四散而走。我们军士便据了此山,俯瞰城中毫忽都见。太祖遂率兵环攻保安门,鸣金收军。太祖亲为友德敷调疮药,赞叹曰:“便是关张骁勇,亦祇如此。”

恰说陈英杰见朱兵攻门甚急,便启奏陈理,曰:“昔关羽以单刀斩颜良于百万军中,张飞以一骑挡曹兵百万于霸陵之左。臣虽不才,愿以死报主公,冲入敌营斩那朱某首级回来。”陈理曰:“他那里有雄兵二十万,勇将千员,不可轻去。”英杰回曰:“彼处方纔安营,各将决然都在本帐整顿队伍,骤然冲入,必可成功。”陈理曰:“纵便成功恐亦难出敌人之手。”英杰仰天叹曰:“若杀得朱君志愿毕矣,虽死何惜。”便纵马持刀直入辕门。太祖方纔坐定在胡床上,祇见英杰径至帐中,太祖大惊,止有郭英在帐中,便叫:“郭四为我杀贼!”那英杰径对太祖刺将过来。郭英奋呼直入,手起一鎗把英杰登时槊死,将剑枭了首级。太祖即解所御赤战袍赐与郭英,曰:“真是唐之尉迟敬德。”郭英拜受曰:“即今可将这贼首级招陈理来降。”太祖听计。郭英拿了首级走至辕门,看着众将曰:“因何不守营门让贼人肆志冲入?犹幸有我在此救主公,你们合当斩首示众。”这些军士齐齐跪下,道:“果是不小心。奈贼人一时杀死了七八人,凶勇得紧,不能阻挡。且营帐未定都各自去整理,因此疏虞,望将军审究!”郭英吩咐:“姑恕你们的死,发令军政司,各打六十,以惩后来。”说罢,匹马单鎗径直向武昌北门而走。陈理同张定边正在城楼上遥望,祇见一将提着首级飞马而来,二人大喜,祇曰:“是英杰手到功成。”忽然转念道:“陈将军去时,却是紫袍金甲,今缘何是白袍银铠?”便同众人仔细认识方晓得是郭英。渐渐的来至城下,大叫:“尔等大羊之徒焉敢充作虎狼,而戏蛟龙乎?吾今掷还陈英杰首级,汝等若知时务,可速投降不失富贵。”便将英杰首级从马上一丢,直丢进城里来。又曰:“我郭将军且回去,你们可清夜细量。”把马勒转而去。太祖说道:“郭英此去陈理等必然寒心;然尚在犹豫未决。”便唤编修罗复仁再到城下,极口备陈利害。那陈理回到殿中对众人曰:“欲降,则失了先君的事业;欲不降,则兵粮俱乏,如之奈何!”却闪过杨从政来,曰:“昔日秦王子婴降汉,汉且全之;今闻朱公仁德,倘是去降非惟保身,亦可免及九族黎民之厄。”陈理回看张定边,那定边道:“社稷已危,有负先王之托,惟死而已。”遂拔剑自刎。陈理放声大哭,曰:“定边、英杰是先王托他辅助寡人骁将,今皆身死,孤将何恃!杨丞相可草表投降。”一面吩咐将张定边尸骸及陈英杰首级,俱以礼葬于城外。即进宫中见母亲杨氏,具吉纳降一事。杨氏曰:“吾不能为孟昶之母。”将头撞柱而死。

陈理次日,率群臣换了缟素,拜辞家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