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英烈传 >

第19部分

英烈传-第19部分

小说: 英烈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东北门江东大桥,乞殿下乘此虚空,即晚亲来攻取,当献门以报先年恩德。倘迟多日,恐常遇春、胡大海等兵回,势难即得。特此奉闻,千万台照。

友谅见书大喜,便问:“江东桥是木是石?”康玉曰:“是木的。”友谅闻言曰:“你可即回报与大人,吾今半夜领兵到桥边,以呼‘老康’为号,万勿有误。事成之日,富贵同之。”因赏康玉金银各一大锭。康玉叩首而归。张定边奏道:“此书莫不有诈么?”友谅曰:“茂才与我足义至交,必无有诈。今夜止留陈英杰守营,卿等当随孤领兵二十五万潜取金陵。”吩咐已定,祇待晚来行事。

且说康玉回见太祖,具言前事。太祖拍手,曰:“他已入吾掌中矣。”李善长进奏道:“此事尚未万全。若友谅引三十万精锐径过江东桥,来攻清德门,亦是危事!据臣愚昧,不若即刻将桥砌换铁石,使友谅到此,顿起疑心,不敢前进。又于桥西设一空寨,他望见营寨,必然来劫。及至寨中无一所有,令彼惊疑奔溃。然后四围用火攻击,可得全胜。”太祖大喜,即令李善长如法布置,仍听军师刘基调遣。刘基便登将台,把五方旗号按方运动,发了三声号炮,击了三通鼓,诸将都到台下听令。刘基传下钧旨曰:“今夜厮杀不比等闲,助主公混一中原,廓清妖秽踏平山海,俱是今日打这脚桩;你等显亲扬名,封妻荫子,带砺山河,也俱在今日。施展手段稍不小心有违军令,决当斩首不饶。”诸将一一跪曰:“愿领钧旨。”刘基便令冯胜、冯国用、丁德兴、赵德胜四将,领兵三千埋伏江东桥,据虎口城诸处险隘,祇等待友谅阵中马乱,便用神鎗、硬弩、火炮等物,一齐击杀,任他奔走不得阻拦,都祇在后边追赶;再令华高、曹良臣、茅成、孙兴祖、顾时、陆仲亨、王志、郑遇春、薛显、周德兴、吴复、金朝兴十二员将佐,领兵二万在正东深处埋伏,西对龙江,汉兵若败他必沿江北走,便可率兵从东攻杀;又令邓愈领兵三万,待友谅兵来,便去劫他老营截他归路;又令李文忠领兵二万,即刻抄龙江直入大洋,将汉兵所有船只尽行拘掠,止留破船三百只于江岸边,待他败兵奔渡。太祖听令便在台下称曰:“此举宜令片甲不存,军师何以留船与渡?”刘基曰:“兵法有云‘陷之死地,必有生路。’昔者项羽渡河,破釜沉舟以破章邯;韩信背水列阵以破赵军,俱是此法。倘汉军三十万逃奔采石无船可渡,彼必还兵死战,胜败又不可知。惟留此破船,待他争先逃渡,若至江心,我军奋力追赶,破船十无一存,始为全胜。”分拨已定,诸将各自听令行事,不题。

却说陈友谅亲督元帅张定边及精锐二十万,待到酉牌时候,都向东南进发。偃旗息鼓倍道而行。将及半夜,方到江东桥。友谅便问:“桥是何如?”祇听前哨报曰:“是铁石造成的。”友谅惊曰:“康玉分明说是木头的,何故反是铁石,可再探到前面还有木桥否?”那哨子上前探看良久回报道:“此桥长二十步,尽是铁石砌成,以前去探更无木桥。”友谅心疑,便自领兵前行数百余步,祇见营鼓频敲。友谅喜道:“此必茂才扎下营寨。”即令张志雄领兵前往,密呼“老康”,以为内应。谁想志雄前至寨口隔栏遥望,营中并无一个士卒,止是悬羊驾犬、击鼓如雷。领兵急回阻住备说前事,不可前往必有伏兵在彼,勿堕奸计。友谅大惊,曰:“吾被茂才诱矣。”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胆碎心惊,奔溃争先。看官看到此想曰:“若是陈友谅果有智量,且按兵不动列阵先迎,虽有伏兵,见如此强盛也决不敢轻犯。”谁知智不及此,祇是鼠窜狼奔,那里挡得住。

此时正值暑热,太祖穿着紫衣茸甲,张着黄罗大盖,与军师登城坐敌楼中细细而望。众将见友谅兵马奔溃,急欲出战。军师且下令曰:“红日虽升,大雨立至,诸将且宜饱餐,当乘雨而击之……。”说话未完,果然风雨蔽天而来。太祖便击鼓为号,祇听得信炮震天,伏兵并起。冯胜、冯国用、赵德胜、丁德兴四将,把那火器追击,驱兵来杀。友谅阵中惟有各逃性命,人上踏人的逃走。张定边见事危急,高叫曰:“三军休恐,当并力杀出!”这些军士那里听令。四将也分兵两翼而攻,容贼兵夺路而走,祇是随后追杀。友谅急奔走本营。那本营已被邓愈杀入,四围放火,黑焰迷天,十万之师都皆逃散。友谅领了残兵祇得沿大江岸边奔走。正行之际,当先一兵截住,为首一员大将正是康茂才,高叫:“友谅可速来,老康等候多时了。”友谅听了大怒而骂,便叫:“众将中若能擒得此贼,富贵同之。”张定边拍马来迎,赵德胜横鎗抵住,便从中大叫麾军奋击。定边力不能支,勒马转走。茂才乘胜追来,活缚将士共二万余人。张志雄、梁铉、俞国兴遂解甲投降。陈友谅引兵突围北走。约有二十余里,忽见旌旗盖天,四下金鼓齐鸣,当先排着华高、曹良臣、茅成、孙兴祖等十二员大将,从东驱兵揜杀过来。友谅不敢恋战,便与张定边斜刺杀出。恰遇李文忠、俞通渊等拘友谅战船方回,路至慈湖,又是一番鏖战,擒伏得副将张世方、陈玉等五人。此时友谅军人已死大半,约剩七万有零,沿岸奔走,自分到江边再作区处。那想到江一望,楼船、战舰十无一全,访问舟人曰:“李文忠率了精锐焚掠殆尽。”友谅仰天搥胸,忿叫曰:“早不听张公之言,竟至如此!”腰间拔出宝剑将要自刎,那张定边忙来抱定,劝曰:“古来圣人俱遭颠沛,臣愿陛下忍一时之小忿,图后日之大功,未为晚也。”友谅祇得上马再行,料得来路已远,再无伏兵,无可从容而行。那想采石矶边扎驻大营,正是常遇春、沐英、郭子兴、廖永忠、朱亮祖、俞通海、张德胜倍道从僻路在此阻截,杀得友谅单骑而奔。恰又遇着薛显兵到,大杀一阵,活捉了贼将僧家奴等一十五人。止有张德胜深入贼阵,面中流矢而死。友谅惊慌,忙同张定边逃走,幸得陈英杰领残兵亦至采石,合兵一处,止见破船二三百只泊在江岸。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三十一回 不惹庵太祖留句 朱太祖金陵登位

闻说金陵多智奇,善能谈笑解重围。

采石矶头愁蔽日,钟山顶上瑞呈辉。

寒鸿淅沥还江右,列宿低徊摧紫微。

汉阳到处春光好,惹得龙车旧日挥。

却说陈友谅同张定边逃窜,幸得陈英杰领了残兵,亦到采石矶合做一处,祇有破船二三百只泊在岸边。友谅且忧且喜,曰:“我还有一线之路。”那些军土争先而渡。不移时,常遇春等将一时赶杀来到,硬弩、强弓、喷筒、鸟鎗飞也似的打将过来。比至江心,这些破船一半沉没。常遇春鸣金收军,共计斩首一十四万三千余级,生擒二万八千七百余人。所获辎重、粮草、盔甲、金鼓、兵器、牛羊、马匹不可胜数。复取了太平城,引兵回到金陵。恰好徐达同华云龙率兵去救常州,与士城连战得胜。士诚见势头不利,便退兵攻打江阴。徐达等随救江阴,正在交兵忽报友谅大败亏输,士诚心胆俱碎,连夜逃遁回姑苏去了。徐达等也班师回到金陵。太祖不胜之喜,相与设筵,庆贺诸将,各论功升赏。

此时已是暮秋天气,营中无事。太祖吩咐李善长及翰林院都各做起文书,分驰各处镇守将吏,俱宜趁闲修造兵器,练习部下士卒;至于牧民州府,俱要小心抚安百姓。秋收之后,及时种麦、种豆、栽桑、插竹,尽力田亩,毋得扰害民生,以养天和;至于远近税粮,俱因兵戈扰攘,一概触免;所有罪过人犯除是十恶难赦的,俱各放释还家,并不许连累妻孥。文书一到,大家小户,那个不以手加额祝赞升平天下,这也不必赘题。

忽一日,太祖心下转道:“太平府地界近为伪汉友谅所陷,至今百姓未知生理如何。”便带了十来个知心将佐,潜出府中私行打探。却到一个庵院住宿,把眼一看,匾额上写着“不惹庵”。迅步走将进去,祇见一个老僧问道:“客官何来,尊居何处?”太祖也不来应。那老僧又问道:“尊官何以不说居处姓名,莫不是做些什么歹事么?”太祖看见东间有笔砚在上,便题诗一首;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祇顾饶饶问姓名。

写完就走。恰有一个颠狂的疯子,一步步也走进来,替那小沙弥们一齐争饭吃。太祖近前一看,却就是周颠。太祖因问道:“你这几时在何处,不来见我?”他见了太祖,佯痴作舞,口叫“告太平”,一会儿,便塌塌的祇是拜在庵中石砌甬道上,把手画一个箍圈,对了太祖曰:“你打破一桶。”太祖一向心知他的灵异,便叫随行的一二人,扯了他竟出庵来,把马匹与他坐了,径回金陵而去。那周颠日日在帐中闲耍,太祖也不十分理论。祇见一日间,他突突的曰:“主公,你见张三丰与冷谦么?”太祖也不答应。他也不再烦。谁想满城中画鼓齐敲,红灯高挂,早报道元至正二十一年岁次辛丑元旦。太祖三更时分拜了天地神明、宗庙、社稷,与文武百官宴赏。却有刘基上一通表章,道:

伏维殿下仁着万方,德施四海。如雨露之咸沽,似风雷而并震。窃念:伪汉陈友谅,盗国弒君,乃纠伪吴张士诚,残害良善,如兹恶逆,不共戴天。望统熊虎之师,扫清妖孽之寇,先侵左患,后劫右殃;况观天时,有全胜之机。惟赖宸衷,奋神威之用。冒赎威严,不胜惶恐。谨奉表以闻。

太祖看了表章,对刘基曰:“所言正合吾意。”因命徐达掌中军为大元帅,常遇春左副元帅,邓愈右副元帅,郭英为前部先锋,沐英为五军都提点使,赵德胜统前军,廖永忠统后军,冯国用统左军,冯胜统右军。其余将帅俞通海、丁德兴、华高、曹良臣、茅成、孙兴祖、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朱亮祖、陈德、费聚、王志、常遇春、康茂才、赵广、杨璟、张兴祖、薛显、俞通源、俞通渊、吴复、金朝兴、仇成、张龙、王弼、叶升等,皆随驾亲征调用。止留丞相李善长、军师刘基、学士宋濂等,率领后军,镇守金陵。

择日大军进发。刘基等率群臣饯送,随对太祖曰:“此行径逆大江而上,从安庆水道,越小孤山直抵江州,以袭友谅之不备。彼若迎战,我当即发陆兵围之;彼若败走,弃江西而奔,主公不必追袭,惟尽收江西州郡,然后取之未迟。”太祖曰:“军师所谕最是,孤不敢忘。”宋濂因仿古渔家做一阙以饯。词曰:

红日光辉万物秀,春风披拂乾坤垢。英雄豪气凌云透,雄抖擞,长驱虎士除残寇。圣明诛乱将民救,万万仁心天地厚。旌旗指处群雄朽,须进酒,玉阶进献南山寿。

太祖大喜,即命李善长草记其事,刻时起兵。刘基等送至江岸而别,自去不题。

太祖不日兵至采石矶,令军士登舟逆流而上。太祖见江水澄清,洪涛巨浪,风帆如箭,乃作‘江流赋’以遣怀,命叶琛笔记。赋曰:

长江荡荡,绿水悠悠。举目遥观,共长天而斗色;低头近觑,同红日以争光。岸边绿苇滴溜溜,风摆旌旗;堤下青蒲孤另另,露依剑刃。白苹州上,有一攒一簇白沙鸥;红蓼滩前,有一往一来红足雁。中间富贵,飘飘荷叶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