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宝间,与柳芳、陆据、殷寅友善。据尝言:“端之庄,芳之辩,寅之介,可以
名世。”终工部员外郎。
绍少为颜真卿所器,字之曰德素,奏为武康尉。再佐萧复府。包佶领租庸、
盐铁使,署判官。时李希烈阻兵江淮,输物留梗,乃徙饷道自颍入汴。绍及关,
德宗已西狩,乃督轻货趣间道走洋州。绍先见行在,帝劳之曰:“吾军乏春服,
朕且衣裘,奈何?”绍流涕曰:“佶遣臣贡奉,无虑五十万,当即至。”帝曰:
“道回远,经费方急,何可望邪?”后五日继至,由是纾难。迁仓部员外郎。是
时,兵旱无年,诏户部收阙官俸、税茶及无名钱,以修荒政。绍由员外郎判务,
迁户部、兵部郎中,皆专领。进户部侍郎,判度支,顷之迁尚书。德宗临御久,
益不假借宰相,自窦参、陆贽斥罢,中书取充位,惟绍谨密,眷待殊厚。主计凡
八年,每政事多所关访,绍亦未尝一言漏于人。
顺宗立,王叔文夺其权,拜兵部尚书,出为东都留守。元和初,检校尚书右
仆射,为武宁军节度使,复以濠、泗二州隶其军。自张愔后,兵骄难治,绍搜辑
军政,推诚示人,裨将安进达、唐重靖谋乱,绍以计取之,出家赀赏士,举军安
赖。复拜兵部尚书,判户部。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谥曰敬。
李巽,字令叔,赵州赞皇人。以明经补华州参军事,举拔萃,授鄠尉。进累
左司郎中、常州刺史,召拜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贞元五年,徙江西。巽锐
于为治,持下以法,察无遗私,吏不敢少绐。顺宗立,擢兵部侍郎。杜佑表为盐
铁、转运副使,俄代佑。使任自刘晏后,职废不振,赋入朘耗。巽涖职一年,
较所入如晏最多之年,明年过之,又明年,增百八十万缗。再迁吏部尚书。
天资长于吏事,至治家,亦句检案牍簿书如公府。史有过,秋毫无所纵,股
栗胁息,常如与巽对。程异坐王叔文废,巽特荐引之。异之计较精于巽,故巽能
善职,盖有助云。元和四年疾革,郎官省候,巽言不及病,但与商校程课功利。
是夕卒,年六十三,赠尚书右仆射。
巽为人忌刻校怨,在江西,有所憎恨辄杀之。始,窦参为相,出巽常州,促
其行。及参贬郴州,巽时观察湖南,宣武节度使刘士宁致绢数千匹于参,巽即劾
参交通藩镇,以怒德宗,遂杀参云。
赞曰:生人之本,食与货而已。知所以取,人不怨;知所以予,人不乏。
道御之而王,权用之而霸,古今一也。刘晏因平准法,斡山海,排商贾,制万物
低昂,常操天下赢赀,以佐军兴。虽拿兵数十年,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唐中偾而
振,晏有劳焉,可谓知取予矣。其经晏辟署者,皆用材显,循其法,亦能富国云。
卷一百五十 列传第七十五
◎李常赵崔齐卢
李揆,字端卿,系出陇西,为冠族,去客荥阳。祖玄道,为文学馆学士。父
成裕,秘书监。揆性警敏,善文章。开元末,擢进士第,补陈留尉。献书阙下,
试中书,迁右拾遗,再转起居郎,知宗子表疏,以考功郎中知制诰。扈狩剑南,
拜中书舍人。
乾元二年,宗室请上皇后号曰“翊圣”。肃宗问揆,对曰:“前代后妃,终
则有谥,景龙不君,韦氏专恣,乃称翊圣。今陛下动遵典礼,奈何踵其乱哉?”
帝惊曰:“几误我家事。”遂止。后即张氏,有子数岁,欲立为太子,而帝意未
决。时代宗以封成王,帝从容语揆曰:“成王长,有功,将定太子,卿意谓何?”
揆曰:“陛下此言,社稷福也。”因再拜贺。帝曰:“朕计决矣。”
俄兼礼部侍郎。揆病取士不考实,徒露搜索禁所挟,而迂学陋生,葄枕
图史,且不能自措于词。乃大陈书廷中,进诸儒约曰:“上选士,第务得才,可
尽所欲言。”由是人人称美。未卒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国史,
封姑臧县伯。揆美风仪,善奏对,帝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于是京师多盗,至骖衢杀人,尸沟中,吏褫气。
李辅国方横,请选羽林骑五百,备徼捕。揆曰:“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
因南军入北军,以安刘氏。本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别,更相检伺。今以羽林代
金吾,忽有非常,何以制之!”辅国议格。
揆决事明当,然锐于进,且近名。兄楷,有时称,滞冗官不得迁。吕諲政事
出揆远甚,以故宰相镇荆南,治声尤高。揆惧复用,遣吏至諲所,构抉过失,諲
密诉诸朝。帝怒,贬揆袁州长史。不三日,以楷为司门员外郎。揆累年乃徙歙州
刺史。
初,苗晋卿数荐元载,揆轻载地寒,谓晋卿曰:“龙章凤姿士不见用,獐头
鼠目子乃求官邪?”载闻,衔之。及秉政,奏揆试秘书监,江淮养疾。家百口,
贫无禄,丐食取给,牧守稍厌慁,则去之,流落凡十六年。载诛,始拜睦州刺史。
入为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德宗幸山南,揆素为卢杞所恶,用为入蕃会盟使,拜尚书左仆射。揆辞老,
恐死道路,不能达命,帝恻然。杞曰:“和戎者,当练朝廷事,非揆不可。异时
年少揆者不敢辞。”揆至蕃,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
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还。卒凤州,年七十四,赠司空,谥曰恭。
常衮,京兆人,天宝末,及进士第。性狷洁,不妄交游。由太子正字,累为
中书舍人。文采赡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鱼朝恩赖宠,兼判国子监。衮奏:
“成均之任,当用名儒,不宜以宦臣领职。”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
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夺含光门
鱼契走城外。衮建言:“今西蕃盘桓境上,数入寇,若相连结,以乘无备,其变
不细,请早图之。”又天子诞日,诸道争以侈丽奉献,不则为老子、浮屠解祷事。
衮以为:“汉文帝还千里马不用,晋武帝焚雉头裘,宋高祖碎琥珀枕,是三主者,
非有聪明大圣以致治安,谨身率下而已。今诸道馈献,皆淫侈不急,而节度使、
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织者,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今军旅未宁,
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
祝之流,岁巨万计。陛下若以易刍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代宗
嘉纳。迁礼部侍郎。时宦者刘忠翼权震中外,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有所干
请,衮皆拒却。
元载死,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文、崇文馆大学士,与杨绾同
执政。绾长厚通可,而衮苛细,以清俭自贤。帝内重绾而颛任之,礼遇信爱,衮
弗及也,每所恨忌。会绾卒,衮始当国。
先是,百官俸寡狭,议增给之。时韩滉使度支,与衮皆任情轻重。滉恶国子
司业张参,衮恶太子少詹事赵槊,皆少给之。太子文学为洗马副,衮姻家任文学
者,其给乃在洗马上。其骋私崇怨类此。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
衮奏罢之。又将让堂封,它宰相不从,乃止。政事堂北门,异时宰相过舍人院咨
逮政事,至衮乃塞之,以示尊大。惩元载败,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
非文词者皆摈不用,故世谓之“濌伯”,以其濌々无贤不肖之辨云。
衮为相,散官才朝议,而无封爵,郭子仪言于帝,遂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河
内郡公。德宗即位,衮奏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帝怒,使与祐甫换秩,再贬潮州
刺史。
建中初,杨炎辅政,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
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与为客主钧礼,观游燕飨与焉,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
内州等。卒于官,年五十五,赠尚书左仆射。其后闽人春秋配享衮于学官云。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曾祖仁本,仕为吏部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憬
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
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试江夏尉,佐诸使府,进太子舍人。
母丧免,有芝生壤树。建中初,擢水部员外郎。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承卒,
遂代之。召还,阖门不与人交。李泌荐之,对殿中,占奏明辩,通古今,德宗钦
悦,拜给事中。
贞元中,咸安公主降回纥,诏关播为使,而憬以御史中丞副之。异时使者多
私赍,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使未还,尚书左丞缺,帝曰:“赵憬堪此。”
遂以命之。考功岁终,请如至德故事课殿最,憬自言荐果州刺史韦证,以贪败,
请降考。校考使刘滋谓憬知过,更以考升。
窦参当国,欲抑为刺史,帝不许。参罢,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与陆贽同辅政。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繇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
称疾。时杜黄裳遭奄人谗诋,穆赞、韦武、李宣、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势危甚,
憬救护申解,皆得免。初,贽约共执退延龄,既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
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天子言之。又
陈前世损益、当时之变,献《审官六议》。一议相臣,曰:“中外知其贤者用之,
能者任之,责材之备,为不可得。”二议庶官,曰:“臣尝谓拔十得五,贤愚犹
半。陛下曰:‘何必五也,十二可矣。’故广任用,明殿最,举大节,略小瑕,
随能试事,用人之大要也。”三议京司阙官,曰:“今要官阙多,闲官员多。要
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宜补缺员,以育人材。”四议考
课,曰:“今内庶僚,外刺史,课最尤者,擢以不次,善矣。臣谓黜陟宜责岁限,
若任要重未当迁者,加爵或秩。其馀进退,宜示迟速之常。若课在中、考如限者,
平转而历试之,即无苟且之心、滞淹之虑。”五议遗滞,曰:“陛下委宰辅举才,
不遍知也,则访之庶僚;又不遍知也,访之众人,众声嚣然,十誉之未信,一毁
之可疑。臣谓宜采士论,以誉多者先用,非大故者勿弃。”六议藩府官属,曰:
“诸使辟署,务得才以重府望,能否已试,则引而置之朝,无俾久滞。”帝皆然
之,下诏褒答。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赠太子
太傅,谥曰贞宪。
憬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得禀入,先建家庙,而竟不
营产。其镇湖南也,令孤崱⒋拶硬⑽看淌罚皇胤ǎ揭哉沃郧
客暴憬失于朝。及为相,乃擢儆自大理卿为尚书右丞,崱奖後橹荼鸺荩
吉州刺史,人以为贤。
崔造,字玄宰,深州安平人。永泰中,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三人友善,
居上元,好言当世事,皆自谓王佐才,故号“四夔”。
浙西观察使李栖筠辟为判